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康复的家庭 - 第四章 同情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坦率地把这些写出来,需要勇气——一种近似悲哀的勇气。家里人,尤其是我,有时候实在按捺不住对残疾儿子的火气,而且现在还是如此。
  于是我想到医生、护士对病人的气恼以及他们的忍耐,想到康复中心的理疗医生、心理医生对患者的气恼以及他们的忍耐。我也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我也很快就要进入老年,知道自己的脾气十分任性,到时候给家人和护士带来麻烦,结果惹得他们对自己生气……
  光在五六岁的时候,他的身高体重超过同龄孩子的平均值,但智力还不及三岁幼童。带他出去,往往会莫名其妙地突然停下来,有时一股劲往自己想去的地方走。我拉着他的手,肩膀到腰部常常感觉到他的很大的力气。
  有一天,我带他去涩谷的百货商场。因为在家里和妻子闹了点小矛盾,情绪不大愉快,便带着光出去。百货商场的六层还是七层,有一条连接新馆和旧馆的通道。我正想穿过旧馆的体育用品部时,光又突然改变方向——他进百货商场以后已经好几次这样了。我简直想发作,但还是强忍着,告诉他一直往前走。但是光置若罔闻,依然朝自己的方向走去。
  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突然从心底冒出一种不可思议的不负责任的冲动。这个冲动无疑是出于对倔强固执的儿子的气恼。我一下子松开牵着光的手,自己到新馆买完东西,又在新书专柜前呆了一会儿,才回到刚才的地方。自然儿子已经不知去向。
  这个时候,我非常惊惶失措,赶紧到百货商场的广播站,要求广播寻找迷失的孩子。广播员虽然开始广播,但是光意识不到自己就是走失的孩子。我听着广播,一筹莫展,不知如何是好。我只好到处乱找,不仅在新馆旧馆的同一层,而且还在上面和下面一层着急地四处寻找。大约找了两个小时,还是没有找着,只好给家里打电话,也顾不得妻子担惊受怕了。
  我跑得筋疲力尽,站在新馆楼梯平台上歇脚,目光茫然地望着窗外。一会儿,透过模糊的玻璃窗,我看见一个个子很矮、像狗一样的东西正在旧馆的楼梯上慢慢地、却是拼命地爬动。我急忙跑到连接新馆旧馆通道的那一层,从对面的楼梯下去,只见光严严实实地戴着红色毛线帽,身穿棉布连身服,正两手撑在地面上,顺着楼梯爬上来。光运动得满脸通红,肥胖的脸颊油光闪亮,只是瞧我一眼,并没有流露出什么特别的情绪。但是,在回家的电车里,他一直紧紧抓住我的手……
  那一天,要是没有找到光,也许他会从楼梯平台上掉下去,也许他趴在滚梯上,双手被夹住……我好几次想到这里,都觉得后怕。要是那样的话,我出于一时气恼,导致残疾儿子的死亡,作为父亲,恐怕一辈子都无法从犯罪意识中解脱出来吧。更不用说我的家庭大概也会因此而破碎。

  最近,不时看到报纸报道说,有的年轻母亲把夜里哭闹的婴儿摔死。每当此时,我总是站在毫无育儿经验的母亲的立场上,体验那种令人恐怖惧怕的感情。人养育孩子的最根本的感情无疑是一种本能,但是对夜间哭闹的孩子的一时心头怒火,不也是与本能差不多的感情吗?
  看到妻子对残疾的儿子那种无私的奉献,尽管已经这么多年,我还是经常感受到新的心灵震撼。但是,我发现,妻子有时候显然也为光的事情生气。这个时候,家庭成员就自然而然地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我或者光的弟弟妹妹往往为光辩护。不过仔细观察一下,态度有所差别,我和次子不分青红皂白一味支持光,女儿首先分清是非曲直,替母亲劝说光,让其承认错误,但还是明确显示出站在光的一边的态度。
  不言而喻,最近我和光之间的心理对立,与以前他天真幼稚的态度让我棘手麻烦的情况不同。
  光往来于残疾人职业培训福利院,每天都要接送。最近光的弟弟妹妹经常代替我去接送,我极少主动去。但有时候接送还是没有安排好,也造成我与他的心理对立。我这么说,虽然自己也觉得有点夸大其词……
  有时候我正在抓紧时间读书或者写作,却不得不去接孩子。我家没有车,虽然妻子有驾照——当时她考虑周到——那也是年轻时候考取的。现在即使为接送儿子买一辆车,为确保驾驶技术,恐怕还得去驾校练习一通吧。但是,坐公共汽车再换乘电车去职业培训福利院,来回需要一个半小时。我有好几次心里着急,想尽快回去继续自己的工作……
  从职业培训福利院到电车站,必须过两次人行横道。其中一次要横穿甲州街道,这条路大卡车等车流量很大,我觉得等红绿灯的时间格外长。如果在绿灯快变成红灯之前赶过去,一旦变成红灯,光就害怕,畏缩不前,万一在马路当中发病,那就太可怕了。所以每次他一个人去职业培训福利院,我总是千叮咛万嘱咐,告诉他过马路很危险,一定要小心。其实他非常遵守交通信号,保持着甚至可以说是比神经质更固执的态度。
  有一天,我带着儿子急匆匆来到人行横道边上,一看是绿灯,而且行人已走到马路一半左右,便赶紧夹着儿子的胳膊小跑过去。跑到一半时信号灯开始闪动。过马路以后,我带着稍微运动后的愉快心情,对儿子说:啊,终于过来了!虽然你在职业培训福利院工作很累,可是今天走得很快啊。儿子没有回答,挣开我的手臂,双手抱在胸前,转过身,叉开双腿站着,瞪着信号灯。回家这一路上,一直在离我几步远的地方跟在后面。

  于是我也一肚子气,说起来实在可笑,在公共汽车里我也不和他说话。一回到家里,我就在起居室里继续工作,光躺在起居室的地毯上听FM,我不理他。儿子认为父亲不耐心地等下一次绿灯,就迫不及待地过马路,自己本来就走不快,而且走到一半变成红灯,让自己心里害怕,所以对父亲生气是理所当然的,自己没必要向父亲妥协。不过,他心里似乎还是在意表情忧郁、默不作声的父亲。
  接着,他开始实行高超的和解方法。电话一响,他以平时未有的敏捷立即抓起话筒,妻子过来要接电话,他挥手不让,以格外明确的声音告诉我对方的名字,把电话拿到我旁边。然后,他又给我拿起晚报。电视里一出现我的朋友的镜头,他就目不转睛地看着我,看我是否注意到电视画面。但是,他对自己在穿过人行横道以后所表现的反抗态度,理所当然地没有认错的意思。
  他这么一来,我倒觉得不好意思起来,但为了维护父亲的面子,便开始寻找至少能与儿子平等和解的机会。这时,突然发现妻子和女儿正瞧着我们俩,一脸忍着笑的奇怪模样……
  坦率具体地描述残疾人或病人与护理人或家人之间的感情关系,并赋予普遍意义的文学家中,正冈子规就是一个。我生长在爱媛县,从小就知道这位明治时期的短歌、俳句改革家的大名,很早就看他的著作。子规长年卧病在床,妹妹照顾他。他却对妹妹的护理十分不满,疾言厉色,大动其火,从如何看护病人到女性修养教育,大发议论,使我颇感兴趣。
  子规躺在病床上完成他一生最伟大的事业,为了让他心情愉快,子规的邻居、也是他的
  生活资助者陆羯南曾让自己年幼的女儿穿着艳丽的衣裳前去探视,也不顾子规的肺结核病是否会传染给女儿。有关子规与陆羯南的关系,子规与始终尽心尽力照顾他的母亲、妹妹的关系,以及子规的疾病观等问题,现在还有许多值得重新研究。我经常想起子规在最后的日记《仰卧漫录》中批评妹妹律的那段话。
  律乃不通情理之女人,乃无情无义如铁石心肠之女人。看护病人虽尽义务,却无同情慰藉病人之心。虽遵从病人之吩咐,却不知言语委婉……虽时常晓谕其同情之说,然无同情之心者焉知同情,徒劳无益。纵心中不快,亦无可奈何,别无他策。
  我理解子规所说的“同情”,就是以发自内心的情绪积极地推测对方内心的一种力量。这样,子规的“同情”就与像我这样在文学领域工作的人最注重的词汇“想像力”相近。如果把“想像力”这个词再对照一下护理人的精神世界,我就会想起卢梭在《爱弥尔》中关于教育的那句话:“仅仅一个人的想像力就使我们感受到别人的痛苦。”

  子规在日记里记述的那些话,与其说是对妹妹护理的不满,不如说是自己对护理病人的根本方式的见解。在那些话语里,包含着子规对妹妹婚姻不幸的同情,也包含着对她倔强性格的些许担心。但是,在别人的眼里,妹妹的确竭尽全力、无微不至地照顾病中的子规。
  子规在写这则日记的前后,还写过一篇随笔,谈论日本女性怎么才能以积极自发的心态去照顾病人。换成卢梭的话,就是日本女性怎么才能对痛苦的别人具有想像力。这篇随笔具有简洁明快的逻辑性,而且语调爽朗轻快。子规思考的结果,得出日本也需要对女子进行教育的结论。
  从整个过程来看,患病的子规起先大动肝火,对什么都看不顺眼,气恼发怒,但过后觉得不好意思。大概他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对妹妹的这种盛气凌人的态度不对,于是写了这篇随笔,虽然是刊登在报纸上,但谅必妹妹不会马上看到,文中暗示自己向妹妹伸出和解之手。
  其实子规发火的直接原因很简单:“例如病人连喊‘想吃糯米团子’,她却充耳不闻,毫无反应。若有同情之心,病人想吃之物,应即刻买来,然律从未如此。故若想吃糯米团子,只得直接命其‘买糯米团子来!’对于直接命令,她绝不敢违背。”
  正冈律长期照顾卧病的哥哥,与母亲一道为哥哥送终后,果真进入女子教育学校学习,似乎没有成家,但成为教师,确立了自立的人生道路。时隔一段以后,也许她是最深刻地阅读子规日记、随笔的一个人。妹妹为了对死去的哥哥的回忆而实现和解,该是多么美好啊。
  我认为,积极的同情、想像力的发挥对于弱智儿,对于照顾他的家人、医生、护士以及康复中心的护理人员,更具有特殊的含义。因为在告诉别人希望为自己做什么之前,本人并不知道需要做什么。
  就我的长子而言,尤其小时候,根本没到自己提出“想吃糯米团子”这种要求的程度。然而,在妻子的精心护理下,对孩子的内心积极同情,开发他的想像力,终于发现他需要的只是音乐。我对妻子的护理特性表示感谢和敬意。
  子规的心头压抑着病人巨大沉重的抑郁苦闷,他一方面通过日记把这种积郁爆发出来,但同时又写生花草慰藉心灵。子规的母亲和妹妹带着什么心情观看他的写生画册的呢?我的妻子一边照顾养育光,一边长期不停地写生山野花草——自然远不及子规。尽管病人、家人与患者、护理者的关系交织在一起,但当我翻阅妻子的写生画册时,总会勾起种种思绪。
或许您还会喜欢:
伦敦桥
作者:佚名
章节:124 人气:0
摘要:杰弗里。谢弗上校很喜欢他在萨尔瓦多的新生活。有人说这个巴西第三大城市非常迷人。这确实是个充满了欢乐的地方。他在瓜拉球巴海滩正对面租了一套豪华的六居室别墅。在这里,他每天喝着甘蔗甜酒和冰镇啤酒,间或去俱乐部打打网球。到了晚上,谢弗上校——这个绰号“鼬鼠”的变态杀手——就又操起了他的老本行,在这座老城阴暗狭窄、弯弯曲曲的街道上开始了狩猎。 [点击阅读]
伯特伦旅馆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在西郊地区中心,有一些小巷子,除了经验丰富的出租车司机以外,几乎没什么人知道。出租车司机们能胸有成竹地在里面游弋自如,然后得意洋洋地到达帕克巷、伯克利广场或南奥德利大巷。如果你从帕克大街拐上一条不知名的路,左右再拐几次弯,你就会发现自己到了一条安静的街道上,伯特伦旅馆就在你的右手边。伯特伦旅馆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战争期间,它左右两边的房屋全都毁于一旦,但它却毫无损伤。 [点击阅读]
低地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站台上,火车喷着蒸气,亲人们追着它跑过来。每一步,他们都高高扬起胳膊,挥舞。一个年轻的男人站在车窗后。窗玻璃的下沿到他的腋下。他在胸前持着一束白色碎花,神情呆滞。一个年轻女人把一个脸色苍白的孩子从火车站拽出去。女人是个驼背。火车开进战争。我啪的一声关掉电视。父亲躺在房间正中的棺材里。房间四壁挂满照片,看不到墙。一张照片中,父亲扶着一把椅子,他只有椅子的一半高。他穿着长袍,弯腿站着,腿上满是肉褶子。 [点击阅读]
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结局(1)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名字叫爱迪的人,故事从结尾处爱迪死在阳光下开始。从结尾开始讲一个故事,似乎颇为奇怪。但是,所有的结尾亦是开端。我们只是当时不知道而已。爱迪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小时,像大部分其它时间一样,是在“红宝石码头”——壮观的灰色大海边上的一个游乐场里度过的。 [点击阅读]
你好忧愁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这种感情以烦恼而又甘甜的滋味在我心头索绕不去,对于它,我犹豫不决,不知冠之以忧愁这个庄重而优美的名字是否合适。这是一种如此全面,如此利己的感觉,以至我几乎为它感到羞耻,而忧愁在我看来总显得可敬。我不熟悉这种感觉,不过我还熟悉烦恼,遗憾,还稍稍地感受过内疚。今日,有什么东西像一层轻柔的、使人难受的丝绸在我身上围拢,把我与别人隔开。那年夏天,我对岁。我非常快乐。“别人”指的是我父亲和他的情妇艾尔莎。 [点击阅读]
侏罗纪公园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在最初的不规则零散曲线中,几乎看不到基本数学结构的提示。||迈克尔·克莱顿几乎是乐园迈克。鲍曼一面开着那辆越野车穿过位于哥斯大黎加西海岸的卡沃布兰科生态保护区,一面兴高采烈地吹着口哨。这足七月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眼前路上的景色壮丽:路的一边是悬崖峭壁,从这儿可俯瞰热带丛林以及碧波万顷的太平洋。据旅游指南介绍,卡沃布兰科是一块朱经破坏的荒原,几乎是一个乐园。 [点击阅读]
侯爵夫人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一R侯爵夫人可不是才智横溢的,尽管文学作品里,凡是上年级的妇女无不被写成谈吐妙趣横生。她对样样事都无知透顶,涉足上流社会对她也于事无补。据说饱经世故的妇女所特有的吐属有致、洞察入微和分寸得当,她也一概没有。恰好相反,她冒冒失失,唐突莽撞,直肠直肚,有时甚至厚皮涎脸。对于一个享乐时代的侯爵夫人,我能有的种种设想,她都统统给破坏了。 [点击阅读]
假戏成真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接听电话的是波洛的能干秘书李蒙小姐。她把速记簿摆到一边去,拎起话筒,平淡的说,“屈拉法加8137。”赫邱里-波洛躺回直立的椅背上,闭起双眼。他的手指在桌缘上轻敲着,脑子里继续构思着原先正在口述的信文的优美段落。李蒙小姐手掩话筒,低声问说:“你要不要接听德文郡纳瑟坎伯打来的叫人电话?”波洛皱起眉头。这个地名对他毫无意义。“打电话的人叫什么名字?”他谨慎地问。李蒙小姐对着话筒讲话。 [点击阅读]
假曙光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懒洋洋的七月天,空气中弥漫着干草、马鞭草和樨草的清香。阳台的桌子上,放着一只淡黄色的碗杯,里面漂浮着几枚大草霉,在几片薄荷叶的衬托下显得那么鲜红。那是一个乔治王朝时代的老碗杯周围棱角很多,折射出错综复杂的亮光,雷西的两只手臂正好刻印到狮子的双头之间。 [点击阅读]
偶发空缺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0
摘要:6.11若发生如下三种情况之一,即认为偶发空缺出现:(1)地方议员未在规定时间内声明接受职位;(2)议会收到其辞职报告;(3)其死亡当天……——查尔斯·阿诺德-贝克《地方议会管理条例》,第七版星期天巴里·菲尔布拉泽不想出门吃晚饭。整个周末他都头痛欲裂,当地报纸约稿的截稿期马上就要到了,得拼命写完。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