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肯定自己 - 十五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撒切尔夫人说:“日理万机不难,只要把将做的事,条列下来,做好之后,再一项项删去就成了!”
  辛苦的假象
  前几天你自己走路去火车站,回来之后大声地抱怨:“天哪!我差点没赶上火车,你知道路有多远吗?足足二十五分钟,我还是用跑的呢!”
  听了你的话,今天我第一次去搭火车,就早早出门,没想到一路“走”去,只花了二十分钟,害得我在车站多等了近半个小时。直到回来质问你,你才说:
  “我又不是一路跑去,而是慢慢逛,直到发现时间快来不及了,才用跑的!”
  于是我要责怪你——又一次提供错误的情报,同时制造辛苦的假象。
  这种制造假象的,何止你!许多成年人都会!譬如最近家具公司送来我订制的书桌,虽然比预定交货的时间晚了十几天,那老板打电话通知送货的时候,还气喘咻咻地说:“直不容易!总算完工了!”
  可是书桌送来,里面全是木屑,溢到外面的强力胶根本没清理。结果用我的画室当工厂,又忙了半天。
  看那老板满头大汗的样子,好像他延误的这段时间,都在跟书桌苦战。可是当我私下问工人,一共要花几个工作天时,工人笑答:“专心做嘛!两个人用不了四天!”
  这样看来,那老板不是和你一样,制造了一种辛苦的假象吗?
  我在台湾也常遇到这样的事,譬如裱画,十几天前就把画送去,并要求师傅最少计划在墙上干七天,免得以后变形。却往往在该交件的前几天去看,发现他还没动手呢?
  当我责怪他们不早动手时,店里都说:“没办法啊!前面有前面的工,别人的画也都推了好几天,如果把你的提前,人家的画就根本好不了!”
  听起来很有道理,但这么想:如果裱画店暂停几天不接生意,或用年节放假时,发愤不休息,把拖下来的画裱好,使所有的画都提前三天动手,不是就全能准时交件了吗?
  他们做不到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拖”!而且“拖”具有连贯性,当所有的事,到后来非完成不可,自然拖到一定的时候,就不能再拖。只是当他做这件已经迟了的事时,下一件当然又被拖了下去。
  于是一拖,拖了一串!到头来哪件事都没少做,却每件事都没能准时做好。而且因为他们并没省事,于是便向人制造辛苦的假象。辛苦没有错,造成辛苦的是“拖”,而非事情本身!
  拖,应该是人的本性,它基本的原因是“懒”;另外的可能,则是不知道计划时间。治这个毛病,立即见效的办法是:到手就做!不要犹豫,因为犹豫己经浪费了时间。许多人碰到事情太多,便乱了方寸,又想从这件下手,又想从那件开始,结果到手就做的人已经完成许多,他却还没能行动。
  至于不但速效,而且速成的良方,则是将所有的事条列出来,立即决定做的优先顺序,并立刻动手!

  记得有人问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怎样在日理万机之外,还能照顾家庭。答复是:“把要做的事,条列下来,做好之后,再一项项删去就成了!”
  听来多么简单,真正的道理,是她既能积极行动,又能计划先后,随时看情况调整。
  当你发现自己总是慢、总是迟、总是赶的时候,请你想想我的话。抓住一个放假的空档,把未来非办不可的事列出来,并将已经拖延的事立即完成。便会发现虽然牺牲了一两个假日,却使后面的事,都能进入轨道。
  尤其重要的是:
  别再制造辛苦的假象。当你因为前面拖,而后面赶时,请不要唉声叹气!
  为你刮胡子的人,正是把刀片放在你咽喉要害的人!
  小心吃口水
  今天坐计程车,由于司机疏忽,转错了出口,使我们足足晚了三十分钟到家。
  下车时司机直道歉,我说:“没有关系!”你却怨我说:“叫他左转,他偏右转,这种人不值得尊重!”
  现在听我说两个真实故事:
  有一次我去军营找位小学同学,他的职位很低,倒茶、送水、跑腿,仅仅在我找他的半个小时中,就被呼来喊去好几次。
  临别,他对我笑笑说:“别看我被欺侮,其实没关系,我早报复回来了。有一次一位坏排长的女朋友来,他对我颐指气使地耍派头,叫我冲咖啡、倒茶。岂知道,我在里面吐了多少口水!”
  另外,当我在电视公司的时候,有位同事对我说:“某人非常风流,在外面搞七捻三!”我回问:“你怎么知道?”他则大笑:“不但知道,而且握有证据!”
  原来那“某人”对司机非常刻薄,而司机是对他私生活最了解的,许多不利于他的传言,也就从司机的嘴里出去。而且,因为是近身的人所说,大家都相信!
  从以上这两件事,我发现愈是对职位低的人,愈要客气。而且你的地位愈高、名气愈大,愈要尊重位低的人。
  孔子有两句名言————“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许多人把这话想成一般的女性及道德卑下的小人,实际的意思是指家中的婢女和仆人,也就是说与佣人最难处,你太亲近,他们会变得没分寸;如果太有距离,他们又要发出怨言。
  虽然这两句话是说在有阶级观念的时代,但是其中有个千古不变的道理。就是身份愈低的人,愈因为自卑而容易敏感,连你私下无心说的一句话,都可能触及他们的痛处,更不用讲当众的奚落了!
  “不当人面责备”。应该与属下相处的第一原则。
  记得我有一次跟朋友去吃饭,当鱼送上来的时候,大家一尝,就觉得不对。这时其中一位对众人使了个别动声色的眼神。接着请出餐馆大师傅,很客气地说。
  “您的手艺真没话讲!每道菜都好!”又附耳道:“这条鱼您是不是可以端进去再加点辣子,顺便尝尝!”

  过了不久,餐馆师傅高高兴兴地把鱼又端出来,且等在桌边问:“各位客官尝尝现在如何?”
  心照不宣,那鱼已换了一条。
  这就是婉转说话的例子。正如那位朋友事后所讲:
  “如果我们当众喊‘老板!你的鱼不新鲜!’为了面子,只怕他要坚持新鲜到底。何必呢?彼此都受到了伤害。而且,就算赢了,只怕下道菜,里面也会多几口痰!”
  我们今天坐车的情况,不也差不多吗?
  他转错了弯,经我客气地说:“恐怕这个方向不太对!”他使绕路回来,而且没有超收车资,甚至道了歉,我们何不好聚好散?还需要临走再抱怨几句,落得彼此不痛快吗?
  在你人生的旅途上,会接触不少职位低下的人,你爬得愈高,这种人愈多。而你的高,正由于这些低位者的帮助,他们最能捧你,也最能损你。你对他们一分坏,在他们心中可能要扩大为十分;一分好,在他们口里也可能被夸大为十分。他们会得意而兴奋地说:
  “没想到某人这么大的名气,这么高的地位,居然对我如此客气!”
  于是你的美名愈传得远了,而且是由最下层传播,人们会想:“他对下人尚且这么好,可见是真的亲和!”
  而在你最危急的时候,真正能帮助你脱身的,更可能是这些人。
  记往!
  为你每天系腰带、挂宝剑的人,也是最能从身后给你一剑的!
  为你刮胡子的人,也是把刀片放在你咽喉要害的人!
  死板教育下的产物都一个样子。
  但是哈佛让学生自由发展,成为他自己的样子!
  哈佛梦想
  你知道我小时候听过的第一所美国大学是哪个吗?
  是哈佛!
  高中时,从百科全书上,我知道哈佛的历史远比美国长,但早在六十年代,哈佛已经为美国培育了六位总统,我最崇拜的文学家、诗人,如艾略特、亚当斯、梭罗和爱默生,都是哈佛毕业的。
  只是当时我连考国内的联考,都没有把握,哈佛自然更成为遥不可及的名字。
  直到我认识美国驻华大使安克志的儿子安德鲁,想进哈佛的心才又动了起来。因为他对我说,他高中成绩并不极好,但经过口试却被哈佛录取了,当时的口试官说:“我们重视的不是你已经‘装了多少’,而是‘未来能装多少’!”
  于是我想:说不定以我这种不怎么样的成绩,有一天也能混进哈佛研究所呢!
  然后我到了美国。才落地,就看见报上登,哈佛大学锐意革新课程,要求每个毕业生,都要精通写作、数学和电脑,他们认为这是大学生的基本训练,不能灵活地使用这三者,就难以在未来世界成为第一等人。
  报上又说,哈佛认为大学教育,不是培养一批会死记的书呆子,而是指导学生怎样到不同的领域中,做深入的研究。

  正因此,他们取消了以前的入门课程,譬如“美国历史的主题”和“化学导论”,取代为“中世纪的骑士浪漫主义”、“东亚小说”甚至“非洲礼仪的艺术和神话”。而在毕业需要的课程中,居然“外国文化”和“文学及艺术”类占了四分之一。
  哈佛说他们要的是“国际人”,也就是有国际的前瞻性,而不只是狭隘在本科里的人。本科修得再好,没有世界观与人文素养,还是不够的。
  哈佛变得愈来愈对我胃口了,我甚至在拿到大学副教授的职位后,都想辞职搬到剑桥,去做一个“哈佛人”。
  可惜,生活上的顾虑,和你进入史岱文森高中,使我打消了这个念头。尤其是去年看到统计报告上写,连平均九十六点三七的高中生,都被哈佛打了回票时,更心想:“恐怕连儿子也进不去了!”
  倒是你不死心,到学校图书馆翻出“学院档案箱”,那是由你们历届进入名校的学长,发表大学感言,所集合成的。
  你对我说:“哈佛真是太吸引人了!虽然校友都说那里有天下最难吃的伙食,但是也许:最吸引人的不是教授,而是学生!不是校园,而是气氛!半夜还有人在校园演奏、街头舞蹈。走在那儿,简直就像到了纽约的苏荷区,每个人都那么不同!”
  “我们要的是不同!不是相同!死板教育下的产物是一个样子,但是哈佛让学生自由发展,成为他自己的样子!”你眼睛里闪着光彩,使我想起少年时的自己,梦想成为哈佛人。
  于是你从高四上学期(按:美国高中为四年制),就开始填申请书、写自传,要求哈佛提前批准入学。
  “你可以说你帮我做过哪些事!”我建议。
  “那不重要:因为学校不把靠自家人的成就算进去。”
  “我们可以请大学校长写推荐函。”你母亲说。
  “那也不重要!恐怕自己老师写的反而更可信。”
  我们就不再多说了,任你自己去实现梦想。只是当你把自传拿给我看时,令我湿了眼眶,你说:
  “作为一个移民,我能体验到以新的眼光来看美国文化;但是反过来说,我更能从西方的观点,回顾中华文化的遗产。由于流着中国的血液,如果能进入哈佛,我希望在西方的个人主义与中国的儒家思想间,找到一种交融之道。我要用自小的中文训练,帮助我完成这双语文化的桥梁工作……”
  我发现:从你七岁来美,我就天天逼你学中文,不知为此发生多少父子争执,也不知费了我多少心力。而今突然有了收获、有不认同。
  今天,在这个圣诞前夕,我从地球另一边写信给你,充满激动与对上苍的感恩。而在信的结尾,我要说:
  “祝你成为了哈佛人!
  我们以你为荣!”
或许您还会喜欢:
少有人走的路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少有人走的路作者:(美)派克著或许在我们这一代,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像《少有人走的路》这样,给我们的心灵和精神带来如此巨大的冲击。仅在北美,其销售量就超过七百万册;被翻译成二十三种以上的语言;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上,它停驻了近二十年的时间。这是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迹。毫无疑问,本书创造了空前的销售记录,而且,至今长盛不衰。 [点击阅读]
我用一生去寻找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有一句话叫做“真理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一个年轻人大学毕业,走入社会,就进入了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社会是很多人际关系的总和,你必须了解他人,与人谋事,而不是无目的地拉人闲谈,这样才能不虚度光阴,完成“社会实践”。你一定会与某些人达成关系,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与他人必有关系是你无法回避的命运。 [点击阅读]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2
摘要:2008年4月15日,北京饭店。我加盟新华都集团的新闻发布会。两百多家媒体齐聚一堂,新华都集团董事长陈发树手捧聘书,我此前任职的盛大也派代表出席祝贺。熟悉的红地毯,熟悉的闪光灯,熟悉的媒体朋友的面孔。在此前的职业生涯中,我代表所服务的公司经历了无数次大小发布会。 [点击阅读]
秋水映尘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午后,冷风阵阵吹拂,远方飘来一朵乌云,掩去微弱的一抹斜阳。幽僻的竹林,断断续续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约可辨明是风声拍打竹叶的声音,然而,除此之外,若凝神细听,其中犹交杂着细碎虚浮的跫音。该死的!谷映尘的额上冒着冷汗,暗声低咒。事发至今,已近半个时辰,药性已发挥到极致,他若再不设法解决,恐怕……颠踬的步伐踩上一地的竹叶,为这幽寂的林子添上一缕清冷萧条之气。 [点击阅读]
重生发小
作者:佚名
章节:131 人气:2
摘要:1、楔子展子舒冷冷的看着阴霾的天空,灵魂已经完全超越了全身传来的剧痛。他的妻子宋晓苒脸色苍白的站在他身边,大声地尖叫着,周围的人也一片慌乱,像是在恐惧着什么。如果在平时,展子舒一定会搂住这个绝美的娇傲女子,轻声安慰她,毕竟他曾以为他是爱这个女人的。可现在,展子舒除了没法再动弹分毫外,更不能忘记的是那双本该纤细而柔软的手推在他身后的那个瞬间。 [点击阅读]
七月七日晴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之一天晴第一部年少爱情,就像初次尝到,那半熟的杨桃滋味,酸酸的、涩涩的,却又忍不住想一再深尝,流转在青涩杨桃、妳憨甜笑靥间,我初次的、纯净的爱情,悄悄萌芽。一之一天晴我叫沉天晴。若要说起我的一生,其实乏善可陈得紧,怕各位看得头重脚轻眼皮撑不开,就挑些重点来说好了。所谓的“一生”,其实也不长,目前为止,才过了十四个年头又三百二十七天八小时零五秒而已。 [点击阅读]
习惯决定一切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第1章积极处世的习惯决定成功(1)成功源于自信没有自信心,好比没有气的皮球,怎么拍也拍不起来,谁还会拿去比赛。一个经理,他把全部财产投资在一种小型制造业上。由于世界大战爆发,他无法取得他的工厂所需要的原料,因此只好宣告破产。金钱的丧失,使他大为沮丧。于是,他离开妻子儿女,成为一名流浪汉。他对于这些损失无法忘怀,而且越来越难过。到最近,甚至想要跳湖自杀。 [点击阅读]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这个世界,是有男女两种性别组成的,男女要相处,要相识、相知、相恋,还要结婚成夫妻,但是在很多时候,男人并不了解女人,而女人也不了解男人,于是,他们之间出现了很多沟通上的抑或是理解上的问题和矛盾,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到男女之间的关系和情感。比如,男人和女人常常也有相同的词汇,但其含义却可能大相径庭。比如,大多数情况下,男人在摆脱一天的工作压力时不想交谈。 [点击阅读]
股票作手回忆录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我刚从中学毕业就工作了,我在一家股票经纪行里做一名记价员。我在学校学习了三年的算术,对数字很敏感,我的心算尤其出色。我的工作是把股票最新成交价格写到客户室的大木质报价板上。有一个客户经常坐在行情收报机旁高声报出最新价格。我并不会觉得他报得太快,总能记住这些数字,一点问题也没有。 [点击阅读]
色眼识人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乐嘉自白许多人既不了解我本人,也不熟悉我所投入工作的使命和意义,他们或者把我捧上天,或者把我批得一文不值。关于我的讲台生涯,我走过一条什么样的路,有一天我会告诉大家。我的这段故事可能会激起人们的好奇,也可能会引起评论者的品头论足。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