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苦行记 - 第十五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十五章
  一个异教徒的窝——讨论一夫多妻制——宠妻与D类第四号——退休妻子饲养场——孩子需要编号——给第六号的礼物的代价——送一只值一分钱的铁皮哨子带来的后果——收养弃儿——他象他——家用大床
  要想听人讲述无法无天的异教徒杀人那种晚上令人汗毛倒竖的故事,这里真是个再好不过的地方了。我难以想出有什么事情比我在盐湖城一个异教徒窝里度过的那个夜晚更为惬意。我们一边抽着烟斗,一边听着故事,一个讲的是柏顿怎样骑着马冲进那些手无寸铁苦苦哀求的“莫里赛人”中间,把那些男男女女象狗一样的宰掉。一个讲的是“毁灭天使”比尔·赫克曼打死了德朗和阿诺德,因为他们为一笔债务向他提起诉讼。另一个讲的是波特·罗克威尔干了这样或那样可怕的事情。还有一个讲的是一些冒冒失失的男女常常到犹他去妄加议论杨伯翰、一夫多妻制或是其他神圣的事情,但第二天清早准会发现这批人被摆在僻静小巷里,心满意足地等待柩车来收尸。
  另一件最有趣的事就是听那些异教徒谈论一夫多妻制,讲一个胖墩墩的法国老头儿,也许是个长老,讨了一个姑娘——他喜欢她,便讨了她姐姐——他喜欢她姐姐,便讨了她妹妹——她喜欢她这个妹妹,便讨了她那个妹妹——他喜欢她那个妹妹,便讨了他妈妈——她喜欢她妈妈,便讨了她爸爸、爷爷、爷爷的爸爸,仍然心饥火燎,还要讨。他们讲有一个十一岁的小东西交了好运,成为得宠的妻子,而她高龄的亲奶奶,受她们共有的丈夫的宠幸程度只能名列D等第四,得睡在厨房里,可有可无。他们还讲一件可怕的事情,妈妈和女儿们挤在同一个肮脏的窝里,女儿比她亲妈妈地位高,权力大,这种可怕的现象却为摩门妇女所接受,因为他们的宗教教导说,一个男人在世上老婆越多。养的孩子越多,他在来世地位就越高——大概也更暖和吧,尽管他们似乎没有这样说。
  照那些异教徒朋友的说法,杨伯翰的后院里养有二十到三十个老婆。他们讲,其中一些已经老了,不能再服务了,但还是受到照顾,舒舒服服地养在鸡圈里,或名字很古怪的“狮宫”里。当孩子们不吵的时候,屋里倒也安静。他们都在一个屋子里吃饭,据说那真是天伦之乐。我们这一行人没有哪一个有机会和杨先生吃过饭。但一个叫约翰逊的异教徒声称曾在狮宫里享用过一顿气氛友善的早餐。他十分夸张地讲述了“点名”和其他准备程序,还有大麦饼送上来后那场刀叉之战。但是他太添油加醋了。他说,杨先生还讲了他的某个两岁孩子说的几句机灵话,并且洋洋得意地讲这个孩子是东部一家杂志多年来最大的撰稿人;过后,他想让约翰逊看看他说的那个最可爱的小东西,但他无法找出那个孩子,他在孩子们的脸蛋中仔细地搜索,但判断不出哪个才是。最后只得作罢,他叹了口气说:
  “我原以为我还认得出哪条小狗儿,但现在不行了。”约翰逊先生接着说,杨先生认为生活是件可悲又可悲的事——“因为男人新婚的欢乐极易被前一个新娘的不合时宜的葬礼所破坏。”约翰逊先生说,他和杨先生正在私下谈得痛快,一个杨夫人进来要只胸针,说她发现他已答应给第六号一只胸针,所以她也要一只,并且不会容忍这种偏爱继续下去而不就此事制造点不大不小的麻烦。杨先生叫她注意有生人在场。杨太太说,如果这场合对生人不合适的话,就请他出去好了。杨先生答应给他只胸针,她才走了。但一两分钟过后,又进来了一位杨太太来要只胸针。杨先生刚开始解释就被她打断了。她说第六号得到一只,又答应了十一号一只,而“骗她没有用——她想她也知道行使自己的权利。”他许了愿,她才走了。接着另三位杨太太一齐拥了进来,一阵眼泪,咒骂和恳求的风暴向她们的丈夫劈头盖脸打来。第六、第十一和第十四的事她们都听说了。杨先生又答应了三只。她们还没出去,另外九个杨太太鱼贯而入,一场新的风暴爆发了,席卷了杨先生和他的客人。又答应给九只胸针,这些奇怪的姐妹们才鱼贯而出,又进来十一个,又哭又叫,咬牙切齿,答应了十一只胸针才再一次买得了和平。
  “这就是一个例子,”杨先生说,“你看见了这是怎么回事。你看见了我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人不可能事事聪明,一时粗心,给了我第六号大令一只胸针。请原谅我这样称呼她,眼下我记不起她的名字了。这不过才值二十五美元——显然只值这么多——但到头来却免不了要花我一大笔钱。你亲眼看见这已经达到六百五十美元,天哪,就这还没完!我的老婆遍布犹他地区。我的老婆成打成打的,不查家庭圣经,我甚至连她们的编号也搞不清呢。她们山南水北地分散住在我王国的各地。注意,连住在偏僻角落里的那个女人都会听到这该死的胸针的事,每一个都要得到一只,否则就会拼命。第六号的这只胸针就要我付出二千五百美元,但这还不算完。这些东西还会把胸针拿出来互相比较,如若哪一只比其它的少微好一些,所有的胸针就会立即扔到我手里,我只得又订购一批新的以维持家里的和平。先生,你大概还不知道吧。你在这里和我的孩子们一起,每时每刻都会受到我那些警惕的仆人们的监视。如果你要想给一个孩子一毛钱,一块糖,或是任何类似的小东西,礼物还未出手,你立即就会被扔出屋子。要不你就非得给每个孩子送上一份一模一样的礼物。凭经验我知道这种事的重要性,我会站在一边,亲眼看你做这件事,做得妥妥贴贴。有一次,一位先生送给我的一个孩子一只铁皮哨子—一这是撒旦发明的该死的东西,先生,提起那东西我就感到说不出的害怕,如果你家里养了八、九十个孩子,你也会有同感的。可是,那先生却干了这种事,然后便逃跑了。我知道事情会是什么样的后果,并渴望进行报复。我派出一群毁灭天使,他们追捕那人直到内华达山区的穷乡僻壤,但没有逮到他。我并不残忍,先生,只要不是把我惹火了,我并不存心报复,但只要我捉到了他,约瑟夫·史密斯保佑,我要把他锁在育儿室里,让那些小东西把他吵死。以被害的圣帕利·善拉特(上帝饶恕他)的遗体起誓,这个世界上还没有这等事。我知道是谁把那哨子送给孩子的,但我无法使那些吃醋的母亲们相信我的话,她们相信是我给的,于是那后果每个有头脑的人都想得到;我得订购一百一十只哨子—一我想当时我家有一百一十个那种尖叫的东西,从那时起直到孩子们把铁哨子玩厌的时候止,我不要希望再说话了,除非完全用手指来交谈。如果还有人把哨子给我的孩子,我抓住了他,要把他高高地吊在哈曼山上!丑话说在前头!见鬼!你对婚后生活一无所知。我有钱,这是众所周知的。我乐善好施。大家都来占我的便宜。我生有一种强烈的作父亲的天性,所有的弃儿都往我这里塞。一旦某个女人想要使她的宝贝儿过上好日子,她就会绞尽脑汁,想尽诡计,设法把那小东西弄到我手里。嘿,先生,有一次一个女人来到我这里,带来一个神情古怪,毫无生气的孩子(和那女人一个样),她赌咒发誓说那是我的孩子,她是我的老婆,还说我在某时某地娶了她,她已忘了她的号码,当然我已记不得她的名安。嗯,先生,她还叫我注意,说那孩子模样象我,看起来也的确有点象——这种事在本地区很平常——长话短说吧,我把那孩子收进了育儿室,她就走了。真见她娘的鬼!等他们把那孩子身上的油粉洗去后,原来是个印第安人!天啊!你根本不懂婚后生活,简直是狗的生活,先生,纯粹是狗的生活。你不可能节俭,那根本不可能。我备有一套新娘嫁衣,以备随时使用,但没有用。开头,你会讨到一个女人和肺痨病的混合体,瘦得象根竹竿,接着,你会弄到一个同化了装的水肿病人差不多的东西,然后,你得把那套嫁衣放大,来给一个老气球穿。事情就是这样。再说洗衣账单吧——(原谅我流了泪)——每周九百八十四件!不,在我这样的家里没有节俭这码事。嗯,先生,就说摇篮这一宗吧,请想想看!还有驱虫药!安宁糖浆!嚼杯!拿给婴儿玩的“爸爸的表”!用来凿家具的东西!他们拿来吃的安全火柴!拿来割自己的碎玻璃块!单是玻璃这一桩开支就可以养活你一家人,我敢这么说,先生。我尽量缩减开支,挟捏每一个小钱,尽管有许多机会,我赚钱的速度还是达不到我觉得应该达到的那种速度。上帝保佑你,我家养了七十二个老婆,成千上万的美元捆在七十二张床上,本来这钱可以拿去赚钱。这压得我直哼哼;我刚把牲口卖了,先生,贱价卖的,造了架七英尺长九十六英尺宽的床。但这行不通,先生。我没法入睡,我发现那七十二个女人一齐打呼噜,那咆哮声震耳欲聋。还有性命危险呢!我是这么看的,她们一齐吸气,你可以看见房子墙壁真正给吸瘪进来了,然后一齐呼气,你会看见墙壁又给吹得胀了出去,她们一使劲,你会听见檩子嚓嚓作响,瓦片希里哗啦。我的朋友,听听老人的劝告吧,不要让大家庭把你缠住了。记住,我告诉你,别干那种事。在小家庭里,也只有在小家庭里,你才能找到这个世界能赋于我们的最大的恩赐:灵魂的舒畅和安宁。没有这种体验,积聚的财富,挣来的荣誉、权力和伟大都无法弥补。听我的话吧,十个或十一个老婆就足够了,千万别超过这个数目。”
  某种直觉或别的什么使我们觉得这位约翰逊的话不可信。然而他却是个有趣的人,他给我们讲的这些东西能否从其它地方听到,我表示怀疑。他和那些沉默寡言的摩门教徒是个滑稽的对照。
或许您还会喜欢:
伯特伦旅馆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在西郊地区中心,有一些小巷子,除了经验丰富的出租车司机以外,几乎没什么人知道。出租车司机们能胸有成竹地在里面游弋自如,然后得意洋洋地到达帕克巷、伯克利广场或南奥德利大巷。如果你从帕克大街拐上一条不知名的路,左右再拐几次弯,你就会发现自己到了一条安静的街道上,伯特伦旅馆就在你的右手边。伯特伦旅馆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战争期间,它左右两边的房屋全都毁于一旦,但它却毫无损伤。 [点击阅读]
冒险史系列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一歇洛克-福尔摩斯始终称呼她为那位女人。我很少听见他提到她时用过别的称呼。在他的心目中,她才貌超群,其他女人无不黯然失色。这倒并不是说他对艾琳-艾德勒有什么近乎爱情的感情。因为对于他那强调理性、严谨刻板和令人钦佩、冷静沉着的头脑来说,一切情感,特别是爱情这种情感,都是格格不入的。我认为,他简直是世界上一架用于推理和观察的最完美无瑕的机器。但是作为情人,他却会把自己置于错误的地位。 [点击阅读]
华莱士人鱼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第一部分序章片麟(19世纪香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809~1882),是伟大的《物种起源》一书的作者,是提出进化论的旷世奇才。乘坐菲茨·路易船长率领的海军勘探船小猎犬号作环球航行时,他才三十一岁。正是这次航行,使达尔文萌发了进化论的构想。然而,《物种起源》并非进化论的开端。 [点击阅读]
四大魔头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我曾经遇见过以渡过海峡为乐的人,他们心平气和地坐在甲板的凳子上,船到港口时,他们静静地等船泊好,然后,不慌不忙地收好东西上岸。我这个人就做不到这样。从上船那一刹那开始,我就觉得时间太短,没有办法定下心来做事。我把我的手提箱移来移去。如果我下去饮食部用餐,我总是囫囵吞枣,生怕我在下面时,轮船忽地就到达了。我这种心理也许是战争时假期短暂的后遗症。 [点击阅读]
夜半撞车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1在我即将步入成年那遥远的日子里,一天深夜,我穿过方尖碑广场,向协和广场走去,这时,一辆轿车突然从黑暗中冒了出来。起先,我以为它只是与我擦身而过,而后,我感觉从踝骨到膝盖有一阵剧烈的疼痛。我跌倒在人行道上。不过,我还是能够重新站起身来。在一阵玻璃的碎裂声中,这辆轿车已经一个急拐弯,撞在广场拱廊的一根柱子上。车门打开了,一名女子摇摇晃晃地走了出来。拱廊下,站在大饭店门口的一个人把我们带进大厅。 [点击阅读]
夜访吸血鬼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代序姜秋霞安妮·赖斯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之一,她1941年出生在美国新奥尔良,1961年与诗人斯坦·赖斯结为伉俪,1964年获旧金山州立大学学士学位,1971年获加州大学硕士学位。她在成名之前做过多种工作:女招待、厨师、引座员等等,经历十分丰富,为她的写作奠定了充实的基础。 [点击阅读]
安德的影子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严格地说,这本书不是一个续集,因为这本书开始的时候也是《安德的游戏》开始的时候,结束也一样,两者从时间上非常接近,而且几乎发生在完全相同的地方。实际上,它应该说是同一个故事的另一种讲法,有很多相同的角色和设定,不过是采用另一个人的视角。很难说究竟该怎么给这本书做个论断。一本孪生小说?一本平行小说?如果我能够把那个科学术语移植到文学内,也许称为“视差”小说更贴切一点。 [点击阅读]
小逻辑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为了适应我的哲学讲演的听众对一种教本的需要起见,我愿意让这个对于哲学全部轮廓的提纲,比我原来所预计的更早一些出版问世。本书因限于纲要的性质,不仅未能依照理念的内容予以详尽发挥,而且又特别紧缩了关于理念的系统推演的发挥。而系统的推演必定包皮含有我们在别的科学里所了解的证明,而且这种证明是一个够得上称为科学的哲学所必不可缺少的。 [点击阅读]
尼罗河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01“林娜·黎吉薇”“这就是她!”三冠地主波纳比先生说道。他以肘轻轻触了同伴一下。两人同时睁大圆眼,微张嘴唇,看着眼前的景象。一辆巨型的猩红色罗斯·罗伊司恰恰停在当地邮局的正门口。车里跳出一位少女,她没有戴帽,身着一件式样简单大方的罩袍;发色金黄,个性坦率而专断;是美而敦—下渥德地区罕见的俏丽女郎。迈着快捷而令人生畏的步伐,她走进邮局。“这就是她!”波纳比先生又说了一遍。 [点击阅读]
庄园迷案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范-赖多克夫人站在镜子前,又往后退了一小步,叹了一口气。“唉,只好这样了,”她低声说,“你觉得还可以吗,简?”马普尔小姐仔细打量着服装设计大师莱范理的这件作品,“我觉得这件外衣十分漂亮。”她说。“这件衣服还可以。”范-赖多克夫人说完又叹了一口飞,“帮我把它脱下来,斯蒂芬尼。”她说。一位上了年纪的女仆顺着范-赖多克夫人往上伸起的双臂小心地把衣服脱下来,女仆的头发灰色,有些干瘪的嘴显得挺小。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