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浪潮之巅 - 赶上机械革命的最后一次浪潮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1.赶上机械革命的最后一次浪潮
  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即ibm公司和蓝色有不解之缘。因为它的徽标是蓝色的,人们常常把这个计算机界的领导者称为蓝色巨人。一九九七年,ibm的超级计算机深蓝(deepblue)和有史以来最神奇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展开了六盘人机大战。半年前,ibm的计算机侥幸地赢了卡斯帕罗夫一盘,但是被卡斯帕罗夫连扳了三盘。仅仅半年后,ibm的深蓝计算机各方面性能都提高了一个数量级,"棋艺"也大大提高,而卡斯帕罗夫的棋艺不可能在半年里有明显提高。人机大战六盘,深蓝最终以3.5比2.5胜出,这是人类历史上计算机第一次在国际象棋六番棋中战胜人类的世界冠军。几百万棋迷通过互联网观看了比赛的实况,十几亿人收看了它的电视新闻。ibm在全世界掀起了一阵蓝色旋风。
  ibm公司可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成功地逃过历次经济危机,并且在历次技术革命中成功转型的公司。在很多人的印象中,ibm仅仅是一个大型计算机制造商,并且在微机和互联网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它已经过气了。其实ibm并没有这么简单,它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服务公司(consultingcompany),第二大软件公司,第二大数据库公司。ibm有当今工业界最大的实验室ibmresearch(虽然其规模只有贝尔实验室全盛时期的十分之一),是世界上第一专利申请大户(以后我们还要讲ibm对专利的态度),它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开源(opensource)的linux服务器生产厂商。

  ibm能成为科技界的常青树,要归功于它的二字秘诀——保守。毫无疑问,保守使得ibm失去了无数发展机会,但是也让它能专注于最重要的事,并因此而立于不败之地。
  1.赶上机械革命的最后一次浪潮
  机械革命从三百年前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一般认为其高峰是十九世纪末期。当时很多人认为机械可以代替一切,就如同今天不少人认为计算机可以代替一切一样。ibm就是在那个背景下成立的。ibm成立于1924年,由老托马斯华生(thomasj.watson)创建。但是,ibm和外界一般都把它的历史向前推进三十年到十九世纪末。在那时,还没有任何电子计算设备,但是经济生活中确有大量的报表处理和科学计算的需要。因此,美国一个叫霍勒里斯(hollerith))的统计学家就发明了机械的自动制表机。那是一种大小和形状都很像立式钢琴的机器。(见附图)霍勒里斯成立了一个自动制表机的公司,并为美国国家统计局服务,使得统计工作的效力大大提高。上个世纪初,几个做办公仪器诸如计算尺、打表机等等的公司合并成一家大公司。老托马斯.华生则成为了合并后的公司的总裁。十年后,他将该公司正式改组成立了ibm。
  华生父子对ibm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个公司创始者的灵魂常常会永久地留在这个公司,即使他们已经离去。我们在以后介绍苹果公司和其它公司时,还会看到这一点。早期的ibm,产品主要是一些用于管理的机械诸如打孔机,制表机等等,服务对象是政府部门和公司。ibm从那时起,就锁定了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为它的主要客户,直到今天。很多人奇怪为什么第一个开发出主流pc(即以英特尔处理器和微软操作系统为核心的pc)的ibm没有成为pc之王。实际上,它的基因决定了它不可能领导以个人用户为核心的pc产业。以后我们还会仔细地分析这一点。

  ibm成立后不久就遇到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最大的经济危机——1929年到1933年的大萧条。在很多公司关门,客户大量减少的情况下,ibm能存活下来,可以说是个奇迹。华生的经营和管理才能在这段时间起了关键的作用。当ibm逃过一劫后,它接下来的路在长时间内很平坦。随着经济的恢复,办公机械的市场开始复苏。尤其是罗斯福的新政,雇用的大量的政府工作人员。政府对制表机的需求大大增加。除了正常的生意,ibm还将它的打孔机,制表机等等设备大量地卖给了德国纳粹政府。ibm从没有回避这段不光彩的历史。
  但是,二战前后毕竟只剩下了是机械时代的余辉。ibm光靠卖办公机器很难有持续的发展,因此它未雨绸缪,也在找出路。正巧赶上了二次大战,以制造精密机械见长的ibm马上把它的生产线民用转军用,制造出著名的勃郎宁自动步枪和m1冲锋枪(见附图)。这些是美军二战时的主力武器(见附图)。随着战争的发展,有大量的军事数据需要处理。ibm的制表机大量地卖给了美国军方。ibm也从此和美国军方建立了良好的关系。ibm为军方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继电器式的计算机。注意,它和真正的电子计算机有很大的不同。此外,ibm还间接地参与了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

  二战后,整个世界都在重建之中,对所有工业品的需求都在增加。尤其是杜鲁门总统完成了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后,有大量的统计工作需要制表机等机械。这一切都对ibm的核心业务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ibm很轻易地再将军用生产线转民用。但是,如果ibm仅仅满足于卖机械,我们今天可能就听不到它的名字了。
  我们可以将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机械时代和电子时代的分水岭。二战后,ibm显然面临着两种选择,是继续发展它的电动机械制表机,还是发展新兴的电子工业。在ibm里,这两派争执不下,而代表人物恰恰是华生父子。老华生认为电子的东西不可靠,世界上至今还有不少人持老华生的观点。而小华生则坚持电子工业是今后的发展趋势。这场争论终于以小华生的胜利而告终。1952年,小华生成为ibm的新总裁。ibm从此开始领导电子技术革命的浪潮。
或许您还会喜欢:
果壳中的宇宙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第一章相对论简史霍金爱因斯坦是如何为20世纪两个基本理论,即相对论和量子论奠基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这是位狭义和广义相对论的发现者,1879年诞生于德国的乌尔姆。次年他的全家即迁往慕尼黑。在那里他的父亲赫曼和叔父各自建立了一个小型的不很成功的电器公司。阿尔伯特并非神童,但是宣称他在学校中成绩劣等似乎又言过其实。1894年他的父亲公司倒闭,全家又迁往意大利的米兰。 [点击阅读]
水晶般透明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在盛夏竟然会有这么好的天气!蓝蓝的天透明而清澈,云彩一大块一大块那么洁白,更幸运的是竟然会有风!好凉爽!好舒服!明哓溪深深吸上一大口气,觉得自己真是幸运,第一天到新学校上课,便遇到如此好天气,看来在这个新地方她一定生活得很开心。她快乐地走向她的新学校——仁德学院。 [点击阅读]
泡妞秘籍教程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0
摘要:心态篇1、女人爱钱是一种人的本性,这和对你真不真心没有必然的联系,我相信坐在“奔驰”内哭的女人一定比站在天桥底下笑的女人幸福!因为我只听过“贫穷夫妻百事哀”,但没听过“富贵夫妻百事哀”。2、要想泡到超爱的女人你必须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否则你最好自*解决。 [点击阅读]
潜伏在办公室第二季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内容简介《潜伏》并不仅仅是部谍战片,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职场教程。余则成的经历,有绝对的现实意义,他用亲身体验,教导我们如何在险恶的职场生存。这里讲的,是别人从未说过的,是中国文化里不足为外人道的东西,但同样也是如今中国人的职场环境。第二部延续讲故事的风格,主角仍然是王小峰,他将继续遇到各种问题,各种人,那些问题和人熟悉得就像发生在我们周围。 [点击阅读]
爱的艺术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前言这本书必定会使所有期望从这本书得到掌握爱的艺术秘诀的读者大失所望。恰恰相反,这本书要告诉读者,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这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点击阅读]
生命如一泓清水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生命如一泓清水○俞敏洪生命如一泓清水,源头处没有一点污染,童年的我们无忧无虑,笑容灿烂,生活就像水晶般透明,没有任何苦涩的内容。生命如一泓清水,青年时的我们如乘势的水流,不希望有堤岸的存在。我们渴望像水一样流动,流出父母的怀抱,流离家庭的羁绊,流入一片陌生的天地,去寻找生活,寻找值得终生追求的事业,寻找真正的爱情,和我们所爱的人合二为一、终身相守,就像两股清水,融合得了无痕迹。 [点击阅读]
真爱没那么累,幸福没那么贵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0
摘要:作者简介:苏芩,知名畅销书作家,著有《男人那点心思,女人那点心计》《20岁跟对人,30岁做对事》《官场红学》等十余部,作品销售过百万册;受邀为国内多家电视台、网媒、平面媒体特邀顾问,长期担任国内近80档电视栏目的点评专家、嘉宾。 [点击阅读]
穷爸爸富爸爸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这就是你所需要的学校真的让孩子们准备好应付真实的世界了吗?“努力学习,得到好成绩,你就能找到高薪并且伴有很多其他好处的职位。”我父母过去常这么对我说。他们的生活目标就是供我和姐姐上大学,觉得这样我们就有了在生活中获得成功的最好机会。 [点击阅读]
管道的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亲爱的读者:一百年前,普通人几乎不可能成为百万富翁。来看看这份在20世纪所做的生活水平状况调查统计:在1900年,美国的平均薪水是每小时0.22美元,一般工人的年收入在200美元至多400美元之间,处于当时的贫困线下。那时全美只有6%的高中毕业,平均寿命47岁。只有14%的家庭拥有浴缸。全美只有8000部汽车,铺好的路面也只有144英里。 [点击阅读]
自私的基因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序言虽然黑猩猩和人类的进化史大约有99.5%是共同的,但人类的大多数思想家把黑猩猩视为畸形异状、与人类毫不相干的怪物,而把他们自己看成是上升为万物之主的阶梯。对一个进化论者来说,情况绝非如此。认为某一物种比另一物种高尚是毫无客观依据的。不论是黑猩猩和人类,还是蜥蜴和真菌,他们都是经过长达约三十亿年之久的所谓自然选择这一过程进化而来。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