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廊桥遗梦 - 《廊桥遗梦》读书笔记·与爱情无关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这本书来是爱情小说,零五年春天的时候我看过,当时我从堆积如山的复习资料把它扒拉出来,用了两天的时间,在周五浓浓的夕阳里感情被煽到顶点,也由衷感叹原来外国小说这么好看,这是看名著所体会不到的。
  几年之后我又看了实物电影,那座桥并不美丽,桥周围的树木花草显然很少,它没能给我看书时候的那种震撼。我想震撼这东西会越来越来之不易,一旦人经历的事情多起来,势必那颗原先脆弱不堪稍有点情感就会被打动的心也会越来越坚硬。环境真是可怕的东西,小时候我看华仔演的电影,每一场都忧心忡忡,看到小龙女被那道士偷奸,也要三天不知饭食味。
  所以说人是牛逼十以后了好还是平平凡凡的好,谁都没有资格评论,农夫耕地犁田每天与相依为命的土地打交道,日落旱烟上口,二两小酒,花生上桌,怎么也是个爽!学问家每天翻书闻香,日耕千字,夜夜深思不能眠,也是个爽,谁爽谁不爽只有自己说了才算数。与此相关谁的爱情不是爱情,爱情这东西也不是可以拿来做比较的。哪怕是一场看不到天日的爱情呢。我有一个女同学恋我一个男同学,一恋七八年,开始是写信后来是电话,再后来就是短信。最后那封信我看过,意思是此处不留花自有留花处,天下牛粪这么多!可后来还是断不了那相思之情,利用现代化继续她的“共产主义”,即便是最后有了男朋友,伤心之时仍然短信过来骚扰,可巧骚扰那事又被我碰上。那晚三人睡在地上,红杉树三足鼎立,缭绕不绝。聊起以往个个唏嘘,都是姑娘啊!
  偶想以前,虽算不上快乐,但至少不必为凡事缠绕,不必对他人有防备之心,人与人交流为什么会出现问题,就是因为互不相信,互相猜忌,互相小题大做。我倒是喜欢大方之人,有话说话有屁就放。但这种人真是少啊。戒备之心苦人,不戒备麻烦更大。我有个认识的人就相信一点做人要狠,当然出于种种原因我也很久没和他联系。我并不想要那样的生活,满心里都是鸡毛蒜皮的想法。好人也被会整出病来。当然这个世界不是按照你的规划发展的,他是自然加人为的元素共同创建的。单以人这一项来说,是五花八门的,也是最不能理解钻透的,心很牛逼十心很伟大心能创造一次次“非典”。
  到此结束,电影是个好东西,好电影是个更好的东西,小说是个好东西,催人情感的小说更是牛逼十,其实甭天天想自己以后要怎样怎样牛逼十,人还是简单一些好,可话说回来简单的人怎么做,谁来告诉我?
或许您还会喜欢:
远大前程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1993年暑假后,我接到上海的老朋友吴钧陶先生来信,说南京译林出版社章祖德先生请他译狄更斯的《远大前程》,万一他没有时间,还请他代为找一位译者。吴先生正忙于孙大雨先生的作品编校,而且上海的一些译者手头都有任务,所以他请我译这部作品。我虽然在英语专业从事英美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一辈子,但还没有正正式式地译过一本世界名著。我大部分精力花在中美文化的比较,以及向国外介绍中国文化方面。 [点击阅读]
邦斯舅舅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一谈及巴尔扎克,人们首先会想到他的《高老头》、《欧叶妮·格朗台》、《幻灭》,而《邦斯舅舅》恐怕就要稍逊一筹了。然而,我们却读到了也许会令中国读者意外的评论。安德烈·纪德曾这样写道:“这也许是巴尔扎克众多杰作中我最喜欢的一部;不管怎么说,它是我阅读最勤的一部……我欣喜、迷醉……”他还写道:“不同凡响的《邦斯舅舅》,我先后读了三、四遍,现在我可以离开巴尔扎克了,因为再也没有比这本书更精彩的作品了。 [点击阅读]
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1我以为,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我的童年幸福快乐。我有一个可爱的家庭和宅院,一位聪颖耐心的保姆;父母情意甚笃,是一对恩爱夫妻和称职的家长。回首往事,我感到家庭里充满了欢乐。这要归功于父亲,他为人随和。如今,人们不大看重随和的品性,注重的大多是某个男人是否机敏、勤奋,是否有益于社会,并且说话算数。至于父亲,公正地说,他是一位非常随和的人。这种随和给与他相处的人带来无尽的欢愉。 [点击阅读]
青年近卫军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2
摘要:亚·法捷耶夫(1901年12月24日——1956年5月13日)全名亚历山德罗维奇·法捷耶夫。他是俄罗斯古典文学传亚·法捷耶夫统的继承者,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作品是在社会主义革命精神鼓舞下写成的;他笔下的主人公们是为建设新生活而斗争的英勇战士。 [点击阅读]
青鸟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郑克鲁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Maeterlinck,1862—1949),比利时象征派戏剧家。出生于公证人家庭,早年学习法律,毕业后随即到巴黎小住,结识了一些崇尚象征派诗歌的朋友,从此决定了他的文学生涯和创作倾向。他的第一部作品《温室》(1889)是象征派诗歌集。同年发表的剧本《玛莱娜公主》得到了法国评论界的重视,这个剧本第一次把象征主义手法运用到戏剧创作中。 [点击阅读]
飞鸟集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泰戈尔1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飞去了。秋天的黄叶,它们没有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straybirdsofsummercometomywindowtosingandflyaway.andyellowleavesofautumn,whichhavenosongs,flutterandfalltherewithasign.2世界上的一队小小的漂泊者呀,请留下你们的足印在我的文字里。 [点击阅读]
马克吐温作品集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本文是作者根据自己1868年在纽约采访州长竞选的素材写成的一篇政治讽刺小说。作者以夸张的漫画式的笔触,艺术地再现了美国社会中竞选的种种秽事丑闻,揭露了竞选的虚伪性和欺骗性。这篇小说以独立党候选人“我”的自白与大量的新闻、匿名信等引文的对照构成完整的故事,用犀利、夸张、含蓄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腐败政治的愤怒谴责。 [点击阅读]
1Q84 BOOK2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nbs;《1Q84BOOK2(7月-9月)》写一对十岁时相遇后便各奔东西的三十岁男女,相互寻觅对方的故事,并将这个简单故事变成复杂的长篇。我想将这个时代所有世态立体地写出,成为我独有的“综合小说”。超越纯文学这一类型,采取多种尝试。在当今时代的空气中嵌入人类的生命。 [点击阅读]
ABC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在我的这本记叙性的书中,我摒弃了常规,仅仅以第一人称叙述了我亲自处理过的一些案件和勘查过的现场,而其它章节是以第三人称的方式写的。我希冀读者相信书中的情节是真实的。虽然在描述各种不同人物的思想及感情上过于细腻,可是我保证,这都是我当时精细的笔录。此外,我的朋友赫尔克里.波洛还亲自对它们进行过校对。 [点击阅读]
从地球到月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在南北战争时期,美国马里兰州中部的巴尔的摩城成立了一个很有势力的新俱乐部。我们知道,当时在这些以造船、经商和机械制造为业的人们中间,军事才能是怎样蓬勃地发展起来的。许多普普通通的商人,也没有受到西点军校的训练,就跨出他们的柜台,摇身一变,当上了尉官、校官,甚至将军,过了不久,他们在“作战技术”上就和旧大陆的那些同行不相上下,同时也和他们一样,仗着大量的炮弹、金钱和生命,打了几次胜仗。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