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狼烟 - 十六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石瓮村外,萍水湖畔,雕花龙船上,郑三发大摆酒席,盛宴俞菖蒲。
  岸上柳荫如伞,遮住毒热的阳光,湖上荷风阵阵,流荡著醉人的莲香。一张八仙方桌,摆满煎、炒、烹、炸、荤、素、冷、热,菜是美味;茅台、大曲、杏花、青梅,酒是上等。
  俞菖蒲和郑三发首席正座,左侧是熊大力和柳长春,右侧是万年知和郑小藕,对面虚席以待,安排的是阎铁山和鬼吹灯夏三的座次。
  “阎旅长在湖上操练队伍吗?”菖蒲问道。
  “到龙舟渡口和亲去了。”万年知在菖蒲面前,一心要表现得十足风雅,开口闭口都是文言字话,似通非通。
  “剃头匠的挑子一头热!”郑小藕撇了撇小嘴儿,鼻孔裡尖酸地一哼,“只怕打不著狐狸反惹一身臊。”
  “李托塔胆敢扫我的面子,我就血洗龙舟渡口!”郑三发满脸霸气。
  原来,萍水湖上,三分天下。郑三发盘踞石瓮村,自称四面八方得胜军司令;大地主袁大跑猪在瓦官间登了基,自立国号称了王;而龙舟渡口的龙头大爷李托塔,也扯起了一面大旗,旗号叫保土安民义和团。
  李托塔已经年近古稀,大半辈子闯荡江湖,交了花甲才叶落归根,回到家乡龙舟渡口;从袁大跑猪手中夺得这个萍水湖的出入码头,坐地三分肥,来往船隻要交雁过拔毛的买路钱。但是,他钱来得如流水,钱去得像风吹,不少穷苦的渔民船户沾他的光,赢得了快肝义胆的名声。
  卢沟桥炮声一响,他心头起了火,召唤龙舟渡口的晚辈儿郎,打造了长矛、大刀、弓箭,还从鬼吹灯夏三手中买了几支鸟枪火镜;喝了血洒,指天发誓,枕戈而眠,只要日本鬼子闯进萍水湖,就叫他们葬身鱼腹。
  但是,还没有看见一个日本鬼子的影儿,却只见国民党的败兵,像一群群的蝗虫,从萍水湖边向南逃窜,抓鸡、打狗、杀猪、宰羊,吃得胀破了肚皮,抹抹嘴儿又仓皇而去;更有的敲诈勒索,姦婬民女,无恶不作,萍水湖像遭了一场连天的雹灾。李托塔恨得咬牙切齿,气得七窍生烟,所以郑三发强佔石瓮村以后,他一直想赶走这伙兵匪;而郑三发更想吞併龙舟渡口,扩大地盘。双方势不两立,只因瓦官阁有个虎视眈眈的袁大跑猪,又有鬼吹灯夏三往来双方之间做生意,才没有刀兵相见。

  李托塔有个女儿,也跟随她爹在江湖上闯荡多年,得了个诨名,叫胭脂虎。胭脂虎三十多岁了,还没有嫁人,是她爹的主心骨。可是,在性情上,这个女人跟她爹大不相同;她狡诈、刻毒、贪婪、吝啬,又有一口烟瘾,李托塔百事都依她,唯有在挥金如土上不肯被她把手捆住,爷儿俩常为财帛翻脸。鬼吹灯夏三趁虚而人,巴结上了胭脂虎,合伙暗算老头子。胭脂虎偷攒了一笔私房,经鬼吹灯夏三的手,在外边放印子钱;本利驴打滚儿,虽不是腰缠万贯,可也有千金之数了,所以胭脂虎把鬼吹灯夏三引为心腹人。
  鬼吹灯夏三到石瓮村之前,先在龙舟渡口下马。拜望了李托塔,又给胭脂虎送上八两贵土。俩人躺在胭脂虎闺房的卧榻上,喷云吐雾中做成一桩交易。原来,胭脂虎见石瓮村不能强攻,就想智取,打算嫁给郑三发,把郑三发抓在手裡,请鬼吹灯给她保媒。
  谁想,鬼吹灯夏三来到郑三发的内宅,刚一开口,郑三发的老婆就扳倒了醋缸,哭闹起来,跟鬼吹灯夏三撞头,又要上吊,又要投水,不可开交。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郑小藕手持一把杀猪的青条子,骂上门来;要不是阎铁山和万年知赶来劝架,鬼吹灯夏三就在郑小藕的刀下作鬼了。
  阎铁山一句话解了围:“我来娶这隻母老虎!”
  “二哥,娶不得!”郑小藕急忙拦道,“我听说那个女人心黑手狠,只怕你娶虎不成,反被虎咬。”
  阎铁山婬猥地挤了挤眼,说:“小妹,二哥自有一身金枪不倒的硬功夫,骑上这隻母老虎,管叫她软成肉蒲团。”
  郑小藕满脸飞红,照间铁山那一张麻脸上连啐了几口唾沫。
  阎铁山也有他的打算。在四面八方得胜军裡,他虽然是一人之下,众人之上,却不如郑小费和万年知能左右郑三发,有名无实。宁做鸡头,不当凤尾,他想娶了胭脂虎,自己也在龙舟渡口称孤道寡。
  万年知占卦,今天是黄道吉日。早起,阎铁山剃头刮脸,换上一身长袍马褂,头顶一隻红疙瘩青缎帽盔,携带一份会亲厚礼,由鬼吹灯夏三陪同,贾三招儿率领他那个官多兵少只有三十几人的一营护卫,兴冲冲到龙舟渡口去了。

  “希望你们两家结为秦晋之好。”菖蒲不明底细,只当阎铁山向胭脂虎求婚,也像郑小藕和柳长春结成伴侣一样。“为了抗日救国正该亲上加亲。”
  他的祝愿还没有落音,一隻小船像枪子儿追赶的兔子,一溜烟划来,船上的贾三招儿,鼻青眼肿,嘶哑著嗓子喊道:“报报……报告司令,胭脂虎……变了卦,扣押了……阎旅长,还口出……狂言
  “怎么讲?”郑三发霍地站起身,大步走到雕花龙船船头,一隻手把贾三招儿从小船上提起来。
  贾三招儿伸了伸脖子,嚥了口唾沫,说道:“我们来到龙舟渡口,夏三爷带著我先进村送礼,那胭脂虎满面笑容,一连声请阎旅长跟她相会。谁想,阎旅长刚到她家门口,她忽然变脸,咬喝一声,埋伏在四外的打手一拥而上;我跟间旅长寡不敌众,被他们生擒活捉,没当上座上客,反做了阶下囚……”
  “少唠刀这些零碎儿!”郑小藕不耐烦地喝道,“胭脂虎为什么把你放回来?”
  “她叫我给司令捎来口信……”
  “说些什么?”郑三发青筋暴起,两眼充血。
  “她……她要司令归顺李托塔,四面八方得胜军并人龙舟渡口保土安民义和团,不然就把间旅长五马分尸。”
  郑三发哇呀呀怪叫:“队伍紧急集合卜……”
  “主公且慢动怒!”万年知慢声慢气地说。“买卖不成仁义在,胭脂虎使出这个绝招儿,只怕另有文章。”
  “军师料事如神!”贾三招儿胁肩谄笑。“在我们来到龙舟渡口之前,胭脂虎早使出另一手绝招儿。她假意向袁大跑猪上表称臣,请袁大跑猪派遣太子给他们父女加官封爵;袁大跑猪果然中计,打发他的太子,带著他的圣旨,驾临龙舟渡口,封李托塔为一字并肩王。不料,这正是安排鱼饵钓金鳌,胭脂虎把袁太子锁在她的闺房,逼迫袁太子跟她成亲。”
  “什么胭脂虎,一条浪母狗!”郑小藕骂道。
  万年知摆了摆手,说:“且听三招儿讲下去。”
  “胭脂虎也把袁太子的一个亲随护卫打发回去,给袁大跑猪捎信,要袁大跑猪认可她跟袁太子的亲事,给她个王太子妃的名位,还得许她执掌朝政。”

  “铁山性命难保!”郑三发拍著桌子叫苦。“胭脂虎必定把铁山当见面礼,献给她那个大跑猪公爹。”
  万年知却哈哈大笑,说:“主公放心吧!胭脂虎扣留袁太子,阎旅长反倒安然无恙了。”
  『为什么?”郑三发迷惑不解。
  “袁大跑猪最讲门第出身,眼眶子高,胭脂虎门不当,户不对,他绝对不答应。”万年知胸有成竹,“再者,胭脂虎已经三十五六岁,人老珠黄,袁太子刚刚二十出头,青春年少,也有失体统。”
  郑三发半信半疑,说:“儿子的小命儿抓在人家手裡,袁大跑猪惹不起胭脂虎。”
  万年知摇著羽毛扇,说:“袁太子的生母已经去世,眼下是三姨太太专宠;三姨太太一心想让她的亲生儿子当这个小朝廷的太子,她一定要趁机把袁太子置于死地。”
  “三姨太太能使什么手段?”
  “下令民团,进攻龙舟渡口。”
  “民团打下龙舟渡口,铁山更没命了。”
  “龙舟渡口一告急,胭脂虎就要向咱们求援,不得不放回阎旅长。”万年知悠然自得,满有把握。“司令,您就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吧!这叫做柔情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郑小藕拍著手欢笑,喊道:“万事大吉,赶快开席!”
  “大敌当前,不能自相残杀!”菖蒲庄严起立,“我要前去龙舟渡口,劝说胭脂虎以大义为重,释放阎旅长,也释放袁太子;大家携起手来。枪口对外,一致抗日。”
  “俞公子,你可别去探虎穴!”郑小藕拦挡菖蒲。“怕只怕胭脂虎也把你扣留,逼你跟她成亲,你可就骑虎难下了。”
  “邪不压正!”菖蒲一挥手,“大力,长春,跟我上路。”
  “长春不能去!”郑小藕隔著桌面,双手扯住柳长春,“胭脂虎要是知道了长春已经是我的男人,连皮带骨都得吞下去,我就守了望门寡。”
  柳长春推揉著她,说:“爹跟姐姐吩咐了我,要和俞公子寸步不离,大难临头,替俞公子死。”
  “长春,听我的话,你留在得胜军裡。”菖蒲斟满一大杯酒:“都干下去,为我和大力壮行!”
或许您还会喜欢:
身边的江湖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两年前,在大理,他开辆老富康来接我们,说“走,野哥带你看江湖”。他平头,夹克,脚有些八字,背着手走在前头,手里捞一把钥匙。我对龙炜说:“你看他一半像警察,一半像土匪。”他听见了,回身哈哈一笑。院子在苍山上,一进大门,满院子的三角梅无人管,长得疯野。树下拴的是不知谁家寄养的狗,也不起身,两相一望,四下无言。他常年漫游,偶尔回来住。偌大的房子空空荡荡,只有一排旧椅子,沿墙放着,灶清锅冷,有废墟之感。 [点击阅读]
逝去的武林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李仲轩(1915~2004),天津宁河县人,形意拳大师唐维禄、尚云祥、薛颠弟子,因生于文化世家,青年时代武林名号为“二先生”,34岁退隐,遵守向尚云祥立下的誓言,一生未收徒弟,晚年于《武魂》杂志发表系列文章,在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荣辱悲欢事勿追我的父系在明朝迁到宁河西关,初祖叫李荣,当时宁河还没有建县。 [点击阅读]
三家巷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公历一千八百九十年,那时候还是前清光绪年间。铁匠周大和他老婆,带着一个儿子,搬到广州市三家巷来住。周大为人和顺,手艺精良,打出来的剪刀又好使,样子又好,真是人人称赞。他自从出师以后,就在西门口一间旗下人开的正岐利剪刀铺子里当伙计,几十年没换过东家。他老婆也贤德勤俭,会绣金线,手艺也很巧。夫妇俩省吃俭用,慢慢就积攒下几个钱来,日子倒也过得满欢喜。 [点击阅读]
三毛《哭泣的骆驼》
作者:三毛
章节:14 人气:2
摘要:尘缘——重新的父亲节(代序)二度从奈及利亚风尘仆仆的独自飞回加纳利群岛,邮局通知有两大麻袋邮件等着。第一日着人顺便送了一袋来,第二袋是自己过了一日才去扛回来的。小镇邮局说,他们是为我一个人开行服务的。说的人有理,听的人心花怒放。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请来大批邻居小儿们,代拆小山也似的邮件,代价就是那些花花绿绿的中国邮票,拆好的丢给跪在一边的我。 [点击阅读]
不夜之侯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本书是中国茶人的一部命运史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茅盾文学奖评委会的评语:“茶的清香、血的蒸气、新的碰撞、爱的纠缠,在作者清丽柔婉而劲力内敛的笔下交织;世纪风云、杭城史影、茶叶兴衰、茶人情致,相互映带,融于一炉,显示了作者在当前尤为难得的严谨明达的史识和大规模描写社会现象的腕力。 [点击阅读]
余华《第七天》
作者:余华
章节:44 人气:2
摘要:varcpro_id='u179742';varcpro_id='u179742';【1】浓雾弥漫之时,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虚混沌的城市里孑孓而行。我要去的地方名叫殡仪馆,这是它现在的名字,它过去的名字叫火葬场。我得到一个通知,让我早晨九点之前赶到殡仪馆,我的火化时间预约在九点半。昨夜响了一宵倒塌的声音,轰然声连接着轰然声,仿佛一幢一幢房屋疲惫不堪之后躺下了。 [点击阅读]
冬天里的春天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第一节沉沉的大雾,似乎永远也不会消散地弥漫着,笼罩在石湖上空。迷迷蒙蒙,混混沌沌,任什么都看不出来,若不是咿咿呀呀的桨声,船头逆浪的水声,和远处湖村稀疏的、不甚响亮的鞭炮声,真会以为是一个死去的世界。那劈脸而来的浓雾,有时凝聚成团,有时飘洒如雨,有时稠得使人感到窒息难受,有时丝丝缕缕地游动着,似乎松散开了,眼前留出一点可以回旋的空际。但是,未容喘息工夫,顷刻间,更浓更密的雾团又将人紧紧裹住。 [点击阅读]
凉州往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1风儿一阵紧过一阵,猎猎风声卷起的,不只是峡谷的惊叫,还有一颗少女的心。水英英幸福得要死了,她还从没跟家远哥这么亲近过这么幸福过呢。五糊爷带上拾粮上路的时候,还是一脑子的雾水。两天前他被青石岭牧场主水二爷召去,原以为是说丫头拾草的事,没想,水二爷只字未提拾草,倒是怪惊惊说,我想让拾粮到院里来。让拾粮去院里?这个老东西,总是做些莫名其妙的事。 [点击阅读]
呼兰河传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序作者:茅盾1今年四月,第三次到香港,我是带着几分感伤的心情的。从我在重庆决定了要绕这么一个圈子回上海的时候起,我的心怀总有点儿矛盾和抑悒,——我决定了这么走,可又怕这么走,我怕香港会引起我的一些回忆,而这些回忆我是愿意忘却的;不过,在忘却之前,我又极愿意再温习一遍。 [点击阅读]
围城
作者:钱钟书
章节:13 人气:2
摘要: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是不敢来评的,只记录一些感受罢了。注:较长,请选择性*阅读。吃葡萄的人八年前,我上高三,正在为高考没日没夜的做模拟试题。前一天做完的卷子,第二天上课时语文老师会讲其中的一两道试题。某天他讲了一道阅读理解题,题目是:有两种人吃葡萄的人,第一种人从每串里最好的开始吃,每吃一颗就是所剩的葡萄里最好的一颗;第二种人从每串里最坏的开始吃,每吃一颗就是所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一颗,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