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老处女 - 第07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迪莉娅·罗尔斯顿有时感到:她真正的终身大事是在她的女儿缔结了——真是门当户对、情投意合——纽约的美满姻缘后才开始的。儿子先成亲,选了范德格雷夫家的一个姑娘,他随后成了岳丈大人在奥尔巴尼的银行里的一名年轻的近亲合股人;小迪莉娅(正如她母亲所预见的那样)在她哥哥成婚一年之后,选中了约翰·米尼厄斯——他是哈尔西家众多青年中最稳健的一位——然后跟上他到婆家去了。
  自从小迪莉娅离开了格拉默西公园的家,蒂娜就不可避免地占领了这家小小舞台的前台中心,蒂娜已经到了结婚年龄,人们仰慕她,追求她,然而,给她择婚的希望何在呢?两个警觉的女人都不把这个问题摆到桌面上来;然而,迪莉娅·罗尔斯顿天天都在苦苦思索着这一问题,就连晚上上床睡觉时也丢不开,她也知道夏洛蒂·洛弗尔在此时此刻也把同一问题带上了楼。
  姐妹俩在一起生活了八年,很少公开翻过脸。的确,几乎可以说,她们俩的关系中没有什么公开的东西,迪莉娅则希望不要这样,她们一旦窥透到对方的灵魂,再在两人之间吊下一块面纱似乎就不大自然了。然而她明白:蒂娜不了解自己身世的状况无论如何也得继续下去;她也明白:夏洛蒂·洛弗尔虽然粗暴无礼,感情用事、木木讷讷,却知道最妥善的办法莫过于把自己禁闭在永久的沉默中。
  她自己把自己弄得噤若寒蝉,所以,小迪莉娅结婚后不久,她突然要求允许她搬下楼来住到蒂娜寝室隔壁的小寝室里,因为新娘出嫁后这间寝室一直空着,罗尔斯顿太太听了反而惊慌不安。
  “可是你住在那里不大舒服,夏蒂,你想过吗?是不是因为楼层太高了?”
  “不是;这与楼层无干,”夏洛蒂像往常一样单刀直入地回答。迪莉娅知道她仍然像个姑娘似的从三层楼跑上跑下,她怎能利用迪莉娅提供给她的借口呢?“因为我应当住在蒂娜的旁边,”她说,声音很低,像一根未调准音的弦发出的声音那样刺耳。

  “啊——那好,请便吧。”如果不是罗尔斯顿太太因为想把这间空房子安排成蒂娜的起居室而沾沾自喜过的话,她说不清为什么突然对这一要求感到气忿。她计划把房子用粉红色和淡绿色装饰起来,好像一朵盛开的鲜花。
  “当然,如果有什么理由——”夏洛蒂启发说,仿佛要看出她的心思似的。
  “没有什么,不过——呃,我打算给蒂娜来个突然袭击,把那间房子布置得像个小小的闺房,她可以在那里放书,放东西,聚聚女朋友。”
  “你心眼儿太好了,迪莉娅;可是蒂娜不能要闺房,”洛弗尔小姐反唇相讥,绿色的斑点又在她眼睛里浮起来。
  “那好,请便吧,”迪莉娅重复了一句,语气同样是气忿忿的。“明天我叫人把你的东西搬下来。”
  夏洛蒂在门口停住了。“你肯定没有别的理由了?”
  “别的理由?干吗还该有别的理由呢?”两个女人几乎怀着敌意瞧着对方,夏洛蒂转身走了。
  话一说完,迪莉娅就因为屈从了夏洛蒂的意愿而生起自己的气来。为什么她老是让步呢?她毕竟是一家之主,夏洛蒂和蒂娜两人之所以活到今天可以说是靠了她,或者起码可以说,过上今天的好日子全是沾了她的光。然而,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有关这个姑娘的问题提出来,得计的总是夏洛蒂,让步的总是迪莉娅。仿佛夏洛蒂以她不哼不哈的顽强作风,决心充分利用使迪莉娅这样天性的女人不可能抗拒的那种依赖关系。
  说真的,迪莉娅比她心想的更盼望和蒂娜平心静气地谈谈,谈的内容自然少不了这个小小的闺房。罗尔斯顿太太自己的女儿在这间房子里住时,她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晚上都要在那里呆一个钟头,在两个姑娘脱衣服的时候跟她们聊天,听听她们对当天发生的事情的意见。她总是预先知道自己的姑娘要说什么;然而蒂娜的观点和见解总使她有发聋振聩之感。并不是这些观点、见解有什么新奇之处。有些时候,这些观点和见解似乎是从迪莉娅本人过去的一井死水中涌上来的。只不过它们表现了她从未说出口的感情,传达了她难以言明的思想。蒂娜有时候说出的东西正是迪莉娅·罗尔斯顿在遥远的自我交流中想象自己给克莱门特·斯彭德说的话。

  而现在,这种夜生活将要结束了。如果夏洛蒂要求住在她女儿的隔壁,难道是因为她希望结束这种夜话不成?迪莉娅从来没有想到她对蒂娜影响会遭到怨恨;现在这种发现发出一道闪光,照进那总是把这两个女人分开的万丈深渊。然而,过了一会儿,迪莉娅却因为自己认为堂妹起了妒嫉之心而自责起来。她总不该认为这种妒嫉是从自己心里产生的吧?夏洛蒂,身为蒂娜的母亲,完全有想接近自己女儿的权利,从任何意义上讲都有权接近;迪莉妮有什么权利来反对这种天生的特权呢?第二天,她吩咐把夏洛蒂的东西搬到蒂娜隔壁的那间房子里。
  那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到了,夏洛蒂和蒂娜一起上了楼;迪莉娅却在客厅里逗留着,借口要写几封信。说实在的,她怕从那个门槛旁经过,在那儿,一夜复一夜,两个姑娘娇滴滴的笑声把她拦截住了,而夏洛蒂则已经在楼上进入了她老处女的梦乡。一想到从今以后,她掌握蒂娜的路被卡断了,迪莉灰心如刀割。
  一小时以后,该她爬楼梯时,她内疚地意识到她在走廊里厚地毯上尽量弄出了声响,意识到她熄灭楼梯平台上的汽灯时停留的时间过长。在逗留期间,她侧耳细听夏洛蒂和蒂娜寝室的相邻的门后的声音,如果听到里面有欢声笑语,她会暗自伤心的。然而,一点声响也没有,门下面也没有透出一点亮光来。显然,夏洛蒂按部就班地向女儿道过晚安,像往常一样径直上床就寝了。也许她从来都不赞成蒂娜熬夜,不赞成她用去很长时间,一边脱衣服,一边谈谈笑笑,畅叙衷肠;她满可以要求住到女儿的隔壁,就因为她不想叫姑娘失去她的“前半夜的美梦”。

  每当迪莉娅设法揭露堂妹的活动秘密时,她一冒险回来,总因为发现自己把堂妹的动机想得太卑鄙而羞愧难当。她,迪莉娅·罗尔斯顿,她的幸福是有目共睹的,举世公认的,竟然常常发现自己妒嫉可怜的夏洛蒂被克扣掉的一点儿母爱的隐秘,这是怎么回事呢?每当她发现这种妒嫉行为时,就自己恨起自己来,于是显出一副温情脉脉的样子,对夏洛蒂的感情体贴入微,作为弥补;但这种努力并不总是奏效的,迪莉娅有时候真不知道,夏洛蒂会不会把任何同情的表示看成对她的不幸的拐弯抹角的窥探而动怒。在她那样的痛苦里,最坏的莫过于让一个人轻轻一碰就疼的了。
  迪莉娅对着那披盖着花饰的梳妆镜,慢悠悠地脱着衣服,这面镜子曾照过她新娘的倩影,她正在回味着这些想法时,听见了一声轻轻的敲门声。她打开了门,蒂娜站在那里,穿着晨衣,乌黑的鬈发从肩上披下来。
  迪莉娅欢欣雀跃地把双臂伸过去。
  “我得说声晚安,妈妈,”姑娘悄没声儿地说。
  “当然,亲爱的。”迪莉娅在她抬起的前额上亲了好久好久。“去吧,要不你会打扰你的姑姑的。你知道她睡觉睡得不好,现在她住在你隔壁,你必须安静得像只耗子。”
  “是的,我知道,”蒂娜点头表示同意。严肃地瞟了一眼,几乎有点同谋共犯的味道。
  她没有再问什么,她没有逗留,只是拉起迪利娅的手在自己的面颊上贴了一会儿,然后,就像来的时候一样,蹑手蹑脚地出去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理智与情感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2
摘要:【作者简介】简·奥斯汀(1775~1817)英国女小说家。生于乡村小镇斯蒂文顿,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奥斯丁没有上过正规学校,在父母指导下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她20岁左右开始写作,共发表了6部长篇小说。1811年出版的《理智和情感》是她的处女作,随后又接连发表了《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菲尔德花园》(1814)和《爱玛》(1815)。 [点击阅读]
百年孤独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全书近30万字,内容庞杂,人物众多,情节曲折离奇,再加上神话故事、宗教典故、民间传说以及作家独创的从未来的角度来回忆过去的新颖倒叙手法等等,令人眼花缭乱。但阅毕全书,读者可以领悟,作家是要通过布恩地亚家族7代人充满神秘色*彩的坎坷经历来反映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要求读者思考造成马贡多百年孤独的原因,从而去寻找摆脱命运捉弄的正确途径。 [点击阅读]
邦斯舅舅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一谈及巴尔扎克,人们首先会想到他的《高老头》、《欧叶妮·格朗台》、《幻灭》,而《邦斯舅舅》恐怕就要稍逊一筹了。然而,我们却读到了也许会令中国读者意外的评论。安德烈·纪德曾这样写道:“这也许是巴尔扎克众多杰作中我最喜欢的一部;不管怎么说,它是我阅读最勤的一部……我欣喜、迷醉……”他还写道:“不同凡响的《邦斯舅舅》,我先后读了三、四遍,现在我可以离开巴尔扎克了,因为再也没有比这本书更精彩的作品了。 [点击阅读]
野蒿园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3
摘要:在站台上穿梭着的人们,没有人会知道,这个年仅二十四岁、体态娇孝显得郁郁寡欢的年轻女入,正在为一个小时后将要和下车的男子偷救而浑身燥热……一傍晚,有泽迪子从紫野的家里赶到新干线的京都车站时,时间是七点十分。虽说快过了四月中旬,白昼日渐延长,但一过七点,毕竟天色昏暗,车站前已开始闪烁着霓虹灯那光怪陆离的灯光。迪子沿左边笔直地穿过站台,在检票口抬头望着列车的时刻表。 [点击阅读]
霍比特人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在地底洞穴中住着一名哈比人。这可不是那种又脏又臭又湿,长满了小虫,满是腐败气味的洞穴;但是,它也并非是那种空旷多沙、了无生气、没有家具的无聊洞穴。这是个哈比人居住的洞穴,也是舒舒服服的同义词。这座洞穴有个像是舷窗般浑圆、漆成绿色的大门,在正中央有个黄色的闪亮门把。 [点击阅读]
1Q84 BOOK1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2
摘要:&nbs;A.今年年初,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凭借着《海边的卡夫卡》入选美国“2005年十大最佳图书”。而后,他又获得了有“诺贝尔文学奖前奏”之称的“弗朗茨·卡夫卡”奖。风头正健的村上春树,前不久在中国出版了新书《东京奇谭集》。 [点击阅读]
分歧者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作品导读如果世界按照所有最美的特质划归五派:无私、无畏、诚实、友好和博学,在这样一个世界里,还会不会有杀戮、争端、夺权、暴乱?答案你知道。因为丑恶从未消失,它只是被深深地隐藏起来,妄图在某一天爆发出来,冲毁这世界。 [点击阅读]
动物农场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2
摘要:庄园农场的琼斯先生锁好几间鸡棚准备过夜,只是这一天他喝得烂醉,竟忘记关上那几扇小门了。他东倒西歪地走过院子,手中一盏提灯的光圈也随着摇摇晃晃。走进后门,他把靴子甩掉,又从放在洗碗间的酒桶里给自己倒了这一天的最后一杯啤酒,就爬上床去。这时琼斯太太早已在那儿打呼噜了。琼斯先生寝室里的灯光一灭,农场里个个厩棚就响起一阵骚动和嘈杂的声响。 [点击阅读]
北回归线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亨利·米勒(HenryMiller,1891年12月26日-1980年6月7日)男,美国“垮掉派”作家,是20世纪美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同时也是最富有个性*又极具争议的文学大师和业余画家,其阅历相当丰富,从事过多种职业,并潜心研究过禅宗、犹太教苦修派、星相学、浮世绘等稀奇古怪的学问,被公推为美国文坛“前无古人, [点击阅读]
大象的证词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奥利弗夫人照着镜子。她自信地瞄了一眼壁炉架上的时钟,她知道它已经慢了二十分钟。然后她继续摆弄着自己的头发。奥利弗夫人坦率地承认,令她烦恼的是经常要改变发型。她差不多已把每种样式都试过了。她先梳了一个庄重的,把头发从四面向上卷得又松又高;接着又梳了一种迎风式的,把发绺往后梳,修饰得看上去很有学者风度,至少她希望如此。她已经试了绷紧的整齐的卷发,也试过一种很有艺术味道的凌乱的发型。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