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猎奇的后果 - 第一章 品川四郎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青木爱之助在东京有一栋别墅。他平均每月总要因为会友、看戏或赛马而上京一次。通常每次都要滞留一周到十天左右。他有时也会带爱妻芳江同行,有时则只身前往。
  事情最初就是发生在东京。他大学时期的朋友当中(爱之助毕业于东京大学)有一个叫品川四郎的人。他是贫寒人家的子弟,因此大学一毕业就立即找了工作,进了一家通俗科学杂志社。岁月流逝,不知不觉中那份杂志就归到了他的名下,如今他已经可以依照自己的思路发行杂志了。据说已获得了不错的利润。
  品州虽然是个经商之人,却也喜好猎奇。只不过他是循规蹈矩的男人,所以总是批评青木荒唐的生活方式。尤其对组织猎奇俱乐部这样的事情更是不屑一顾,他认为无论做多少荒谬的事情也无法排遣心中的寂寞无聊。总之,他是个务实的人。
  他所猎奇的都是些实际的东西。比如他和青木在饭馆吃饭的时候就会讲一些他最近刚调查清楚的犯罪案例给青木听。
  而爱之助则对品川如此务实颇不以为然。他说所谓的真实的犯罪案例都是因为无聊而拼凑出来的,接着就会津津有味地聊起他所嗜好的荒诞无稽的怪梦。
  总之他们一边互相攻击,一边却又彼此离不开对方,就这样一路交往下来。
  闲言少叙,且说即将发生的这桩怪事。它令这两个各有偏好的人都异常兴奋和着迷。
  青木感兴趣的是它的神秘离奇,而吸引品川的则是因为它是一件活生生的事情。这件咄咄怪事非常真实,同时又非常离奇,就连侦探小说家的想像力也不能与它相提并论。
  让我们先按顺序来追叙一下。
  秋天招魂节的时候,九段的周围搭满了杂技团的帐篷。事情就是发生在这样的一个午后。
  正如上面已介绍的,青木爱之助是个有特别嗜好的人,像九段招魂节这样的热闹他是非去看不可的(他甚至特意将去九段看杂技魔术表演写人了本月上京的日程安排中)。当天闷热难耐,空气中满是飞扬的尘土,尽管如此,他依旧穿上了薄薄的无袖长外套,拿了根手杖,在九段的坡道上信步而行。
  附带说一下,他对这九段被抱有很浓的兴趣。因为他非常喜欢一位已逝的画家村山槐多。槐多一生只写了三部侦探小说,其中一部中就有这样的情节,主人公是一位舌头呈锯齿状的怪人,他将自己的遗书之类的东西藏在这九段坡的石墙后面,并做了记号,以便交给某个人。
  于是,青木每次上九段坡都会想起槐多的小说,虽然今时已不同于往日,但道路两边的石墙依旧给他以异样的感觉。
  “那块石头的样子稍稍有些与众不同呢,莫非它的后面仍藏着某些东西?”
  爱之助就是这样一个爱把事实与小说混为一谈的妄想狂。
  九段杂耍表演的热闹场面早已是尽人皆知,无需细述,它给人的感觉就像是日本各地传统杂耍的一次大聚会。如今这些东西早已落伍,只有在偏僻的乡村才可一见。
  装着发条的偶人表演、电动偶人表演、杂技踩球表演、耍猴表演、马戏表演等等。这些大帐篷之间又夹杂着许许多多小摊子,有卖五香莱串儿的、有卖冰水的、有卖桔子水和薄荷水的、有卖玩具的、有卖风车的。东京人在这中间转来转去、兴高采烈,一点儿也不在乎到处飞扬的尘土。
  一个帐篷前聚集了黑压压一大堆人,队伍的末尾眼看就要排到对面的帐篷,那里的通道只够一个人通过,而左左右右仍不断地有人来来往往。那种摩肩接道的混杂场面真是不一般。事情就发生在青木爱之助要通过这里的时候。
  他在尘土飞扬的人群当中意外地发现了品川旧郎的身影,只见他头戴一顶冬装呢帽,身穿一套西服,通红通红的脸上布满了油光,正在人群中推挤着。
  因为品川四郎不像爱之助那样有奇特的嗜好,他不会对这种传统的杂耍感兴趣,所以他在这里出现才会让爱之助倍感意外。品川至今仍是独身,所以也不会是带孩子来玩。若说是为了来给自己的杂志取材,又不见他带编辑人员同行。再说也没有社长亲自出来取材的道理。(更为吃惊的是,品川四郎像是被吸引住了似的,一副很入迷的样子。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爱之助又重新仔细辨认了一下,确定自己并没有认错人。
或许您还会喜欢:
如此之爱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风野的妻子并不知道衿子的住处,但是清楚他与她来往。可是妻子从不问衿子的地址和电话。话说回来,即使真被妻子询问,风野也是绝对不会说的。因为妻子的不闻不问,风野才得以安心。但是恰恰如此又给风野带来些许担忧。风野作为职业作家出道不久,上门约稿者还不多。万一他不在家,就很可能失去难得的机遇。风野以前曾打算把衿子的电话告诉一两个有交情的编辑,可又觉得这么做有些唐突也就作罢了。 [点击阅读]
小老鼠斯图亚特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向北,再向北,直到永远——译者序“我希望从现在起一直向北走,直到生命的结束。”“一个人在路上也可能遇到比死亡更可怕的事情。”修理工说。“是的,我知道,”斯图亚特回答。——《小老鼠斯图亚特》不管朝什么方向走行路,只要是你自己想要的方向,就该一直走下去,直到生命的结束。斯图亚特是这样想的,怀特是这样想的。我也是。不过,行路可能是枯燥的,艰难的,甚至是危险的。但行路也是有趣的,有意义的。 [点击阅读]
小逻辑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为了适应我的哲学讲演的听众对一种教本的需要起见,我愿意让这个对于哲学全部轮廓的提纲,比我原来所预计的更早一些出版问世。本书因限于纲要的性质,不仅未能依照理念的内容予以详尽发挥,而且又特别紧缩了关于理念的系统推演的发挥。而系统的推演必定包皮含有我们在别的科学里所了解的证明,而且这种证明是一个够得上称为科学的哲学所必不可缺少的。 [点击阅读]
尼罗河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01“林娜·黎吉薇”“这就是她!”三冠地主波纳比先生说道。他以肘轻轻触了同伴一下。两人同时睁大圆眼,微张嘴唇,看着眼前的景象。一辆巨型的猩红色罗斯·罗伊司恰恰停在当地邮局的正门口。车里跳出一位少女,她没有戴帽,身着一件式样简单大方的罩袍;发色金黄,个性坦率而专断;是美而敦—下渥德地区罕见的俏丽女郎。迈着快捷而令人生畏的步伐,她走进邮局。“这就是她!”波纳比先生又说了一遍。 [点击阅读]
巴斯克维尔的猎犬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歇洛克·福尔摩斯先生坐在桌旁早餐,他除了时常彻夜不眠之外,早晨总是起得很晚的。我站在壁炉前的小地毯上,拿起了昨晚那位客人遗忘的手杖。这是一根很精致而又沉重的手杖,顶端有个疙疸;这种木料产于槟榔屿,名叫槟榔子木。紧挨顶端的下面是一圈很宽的银箍,宽度约有一英寸。上刻“送给皇家外科医学院学士杰姆士·摩梯末,C.C.H.的朋友们赠”,还刻有“一八八四年”。 [点击阅读]
广岛之恋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一九五七年夏天,八月,广岛。一个三十岁左右的法国女子在这座城市里。她是来参加拍摄一部关于和平的影片,她在影片中扮演一个角色。故事发生在这个法国女人回国的前夕。她在其中扮演角色的这部影片实际上已近完成。只剩下一组镜头要拍摄。就在她回法国的前夕,这个在影片中始终未提及名字的法国女人——这个无名妇女——将遇到一个日本人(工程师或建筑师),他们之间产生了一段过眼云烟的恋情。 [点击阅读]
弥尔顿的诗歌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十四行诗之十九我仿佛看见了我那圣洁的亡妻,好象从坟墓回来的阿尔雪斯蒂,由约夫的伟大儿子送还她丈夫,从死亡中被抢救出来,苍白而无力。我的阿尔雪斯蒂已经洗净了产褥的污点,按照古法规净化,保持无暇的白璧;因此,我也好象重新得到一度的光明,毫无阻碍地、清楚地看见她在天堂里,全身雪白的衣裳,跟她的心地一样纯洁,她脸上罩着薄纱,但在我幻想的眼里,她身上清晰地放射出爱、善和娇媚,再也没有别的脸, [点击阅读]
怪指纹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法医学界的一大权威宗像隆一郎博士自从在丸内大厦设立宗像研究所,开始研究犯罪案件和开办侦探事业以来,已经有好几年了。该研究所不同于普通的民间侦探,若不是连警察当局都感到棘手的疑难案件它是决不想染指的,只有所谓“无头案”才是该研究室最欢迎的研究课题。 [点击阅读]
恶月之子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仅点燃着烛光的书房里,桌案上电话铃声骤然响起,刹那间,我知道我的生活即将面临一场可怕的转变。我不是算命先生,我也不会观看天象,在我眼里,我掌中的手纹完全无法揭露我的未来,我也不像吉普赛人能从湿得的茶叶纹路洞察命理。父亲病在垂危已有数目,昨夜我在他的病榻旁,替他拭去眉毛上的汗珠,听着他吃力的一呼一吸,我心里明白他可能支撑不了多久。我生怕就这样失去他,害怕自己将面临二十八岁生命中首次孤零零的生活。 [点击阅读]
愁容童子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母亲送给古义人一块地皮。在古义人的记忆里,幼少年时期,那里曾耸立着参天的辽杨。最初提起这个话头,是母亲年愈九旬、头脑还清晰的那阵子。在那之前,古义人几年回去一次,母亲九十岁以后,便大致每年都要回到四国那个森林中的山谷。准确的时期已经记不清了,就季节而言,应该是五月中旬的事。“年岁大了,身上也就有老人的气味了。”母亲从大开着的门窗向对岸望去。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