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李家庄的变迁 - 第13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13
  春天种地的时候,村里等不来上边的公事,李如珍、小喜、春喜他们讹人家的既然经村公所发还各原主,各原主也就种上了。这一年,秋景还不很坏,被李如珍叔侄们讹得破了产的户口,又都收了一季好秋,吃的穿的也都像个人样了。铁锁也打了二十多石粮食,小胖孩也不给人放牛了,回村里来上了学。
  大家不放心的就是上边仍然没有公事,李如珍押在县里也不长不短,催了几次案,县里说:"就照你们村里那样处理吧。大概也没有什么不妥当。"最后那一次是铁锁去的,小常告铁锁说:"阎锡山最近正在秋林召集反动势力开会,准备反对咱们牺盟会和决死队这些进步势力,恐怕对你们村里小喜叔侄们要庇护到底。县里对这事不便做主,由你们村里处理了,县里不追究也就算了。"
  到了阴历十一月,忽然有些中央军来村号房子,向村公所要柴要草,弄得铁锁应酬不了。第二天,队伍开来了,又是叫垫街道,又是叫修马路,全村人忙得一塌糊涂。晚上又进来一批人:头一伙里有春喜,和当日在五爷公馆那些尖嘴猴鸭脖子一类人是一伙,说是什么"精建委员"①;第二伙里就又看见有小喜,领着一把子带手枪的人,又叫什么"突击队"②。冷元铁锁他们一看见这伙子人,知道要出事了,背地跟牺盟会几个常出头的人商量对付他们的办法。王安福老汉说:"我看你们大家一面派人到县里问一问,一面还是先躲开不见他们,把公所的差事暂且交给我来应酬。我这么大个老汉,跟他们装聋作哑,他们也不能把我怎么样。"大家说:"明知他们来意不善,要躲大家都躲开,你何必去吃他们的亏啦?"王安福不赞成,他说:"他们真要跟我不过,死就死了吧,我还能活多大啦?"他执意不走,大家也只好由他。铁锁冷元他们十来个前头些的人,带着自卫队的枪械都躲开了,只有白狗因为秋天敌人来了,配合军队打仗带了彩,无法走开,只好在家听势。

  ①"精建委员"即阎锡山的一个特务团体--"精神建设委员会"的委员。
  ②"突击队"是阎锡山的另一个武装特务团体。
  走出去的人,逃到了王安福当日住过的岭后,打发冷元到县里问主意。冷元去了半天就回来报告道:"大事坏了!小常同志叫人家活埋了!"说着就哭起来。大家一听这句话,比响了一颗炸弹还惊人,忙问是怎么一回事。冷元哭了一会止住泪道:"前天晚上,中央军跟突击队把县政府牺盟会都包围了。里边的人,冲出去一部分,打死了一部分,叫人家捉住杀了一部分,现在还正捉啦。县长生死不明,小常同志叫人家活埋了!"说得大家也都跟着哭起来。问他是谁说的,他说是牺盟会逃出来的一个交通员说的。得到了这个消息,都知道家是回不得了,附近各村,也都有了中央军、精建会、突击队,大家带的干粮盘缠又不多,只好在山里转来转去。山里人问他们是哪部分,他们只说是游击队。
  他们转了四五天,转到一个山庄上,碰着二妞领着十一岁的小胖孩在那里讨饭,他们便把她叫到向阳坡上问起村里的情形。二妞摆摆手道:"不讲了!没世界了!捉了一百多人,说都是共产党,剁手的剁手,剜眼的剜眼,要钱的要钱……龙王庙院里满地血,走路也在血里走。"随着就把被杀了的人数了一遍。大家听了只是摇头。冷元道:"咱们只说除咱们这十几个人别的人就不相干了,谁想像崔黑小那些连句话也不会说的人,也都叫人家害了。真是活阎王呀!"
  铁锁见二妞念的那些名字里边没有王安福,就问起王安福的下落。二妞道:"他们把人家老汉捉到庙里,硬叫人家老汉说自己办过些什么坏事。老汉说:'你们既然会杀,干脆把我杀了就算了!我办过什么坏事?我不该救济穷人!我不该不当汉奸!别的我想不起来!你们说有什么罪就算有什么罪吧!'李如珍又回来当了村长,小毛成了村副,依他们的意思是非杀不行。后来还是他们李家户下几个老长辈跪在他们面前说:'求你们少作些孽吧!人家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后来叫人家花五百块现洋,才算留了个活命。"

  大家又问起白狗,二妞哭了。她说:"把白狗刻薄得不像人了,还不知活得了活不了啦!就是捉人那一天,小喜亲自去捉白狗。他叫白狗走,白狗的脚叫日兵打的伤还没有好,动也不能动,他就又在人家那条好腿上穿了两刺刀,裤上、袜上、床上、地上,哪里都成血涂出来的了。后来他打发两个人,把白狗血淋淋抬到庙里,把我爷爷、我爹,都捆起来。第二天,人家小喜一面杀别人,一面打发人跟巧巧说,只要她能陪人家睡一月,就可以饶他们一家人的性命。巧巧藏不住,到底被人家抢走了。他烧灰骨①强跟人家孩睡了一夜,后来幸亏他老婆出来跟他闹了一场--他老婆不是李如珍老婆娘家的侄女吗?他惹不起,才算不再到巧巧那里去。"
  ①妇女口头骂人的话。
  铁锁又问:"你娘儿们为什么也逃出来?是不是人家也要杀你们?把咱家闹成什么样了?"二妞道:"再不用说什么家了!咱哪里还有家啦?人家说你是咱村的共产头,队伍围着村子搜了你一天,没有搜着你,人家把我娘儿们撵出来,就把咱们的门封了。衣裳、粮食,不论什么东西一点也没有拿出来。我说:'你们叫我娘儿们往哪里去啊?'人家小喜说:'谁管你?想死就不用走,想活啦滚得远远的!'我爷爷、我爹、我娘跟村里人背地都劝我说:'领上孩子出去逃个活命吧!不要在村里住了!他们是敢杀人的!'后来我娘儿们就跑出来了。"铁锁听了,咬了咬牙说:"也算!这倒也干净!"

  别的人各人问各人家里的情形,二妞都给他们说了说,有查封了家产的,有捉去了人的;有些已经花钱了事,有些直到她出来时候还没有了结。
  正说着,山头上有人喊道:"喂!你们是哪一部分?"大家抬头一看,上面站着许多兵,心里都暗惊道:"这回可糟了!"人家既问,也不得不答话,冷元便答道:"游击队!"上面又喊道:"上来一个人!"离得很近,躲又躲不开,冷元什么事也好在前头,便道:"我去!"说了把枪递给另一个人,自己就上去了。大家在下边等着,听见说话,却听不清说的是什么。停了一会,只听冷元喊道:"都上来吧!是八路军!"大家听说是八路军,都高兴得跳起来,一拥就上去了,二妞跟小胖孩也随后跟上去。这部分队伍,是八路军一个游击支队,不过二三百人,从前也在李家庄一带住过,也还有认得的人。铁锁向他们的队长说明来历后,要求加入他们的队伍,他们自然很欢迎,从此这伙人就参了军。
  铁锁又要求队长把二妞跟小胖孩带到个安全地方,队长说:"白晋路以西、临屯路以南这一带,现在没有咱们的队伍,只有我们这几百人,还是奉命开往路东平顺县一带去的。晋城一带驻的是中央军,专门想找着消灭我们这些小部分,因此我们还不能从晋城走,还得从高平北部日军的封锁线上打过去,女人小孩恐怕不好过。"二妞向铁锁道:"你顾你吧,不用管我!我就跟我胖孩在这一带瞎混吧!胖孩到过年还可以给人家放牛,我也慢慢找着给人家做点活,饿不死!中央军跟李如珍叔侄们又不是铁钉钉住,不动了!一旦世界再有点变动我还要回去!"
  队伍休息了一会就开动了,铁锁和二妞母子们就这样分了手--二妞跟小胖孩一直看着队伍下了山。
或许您还会喜欢:
林语堂《京华烟云》
作者:林语堂
章节:54 人气:2
摘要:我站在这个地位很难写书评,女儿批评父亲的书,似乎从来未听见过。那又何必写呢?因为好像话藏在肚子里非说不可。可不要说我替父亲吹牛,也不用骂我何以如此胆大,因为我要用极客观的态度来批评,虽然情感也不可无。我知道父亲每晨著作总是起来走走吃吃水果,当他写完红玉之死,父亲取出手帕擦擦眼睛而笑道:“古今至文皆血泪所写成,今流泪,必至文也。”有情感又何妨。 [点击阅读]
王小波《白银时代》
作者:王小波
章节:21 人气:2
摘要:书名:白银时代作者:王小波白银时代大学二年级时有一节热力学课,老师在讲台上说道:“将来的世界是银子的。”我坐在第一排,左手支在桌面上托着下巴,眼睛看着窗外。那一天天色*灰暗,空气里布满了水汽。窗外的山坡上,有一棵很粗的白皮松,树下铺满了枯黄的松针,在乾裂的松塔之间,有两只松鼠在嬉戏、做*爱。松鼠背上有金色*的条纹。教室里很黑,山坡则笼罩在青白色*的光里。 [点击阅读]
老农民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打春一百,拿镰割麦。老天爷真怪,1948年的春脖子特别长,立春都快三个月了,紧靠黄河北岸的麦香村,村头的老槐树早已经满头翠绿,可地里的麦子才甩齐穗儿,还没有灌满浆。青黄不接啊,庄户人一个个黄皮寡瘦。可是,肚子里即使没有干货,也挡不住有人�〖堋R淮笤纾�雾气还没有散尽,外号“牛三鞭”的牛占山和外号“老驴子”的杨连地就来到黄河滩上较起劲儿来。 [点击阅读]
芙蓉镇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小说描写了1963—1979年间我国南方农村的社会风情,揭露了左倾思潮的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胜利。当三年困难时期结束,农村经济开始复苏时,胡玉青在粮站主任谷燕山和大队书记黎满庚支持下,在镇上摆起了米豆腐摊子,生意兴隆。 [点击阅读]
今生今世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据胡兰成说,张爱玲在送给他的照片背面写道:“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世事沧桑,多年后我们知道胡兰成其人,读他的书,却是因为张爱玲的缘故。虽然这有违张爱玲的意愿:“利用我的名字推销胡兰成的书,不能不避点嫌疑。”(一九七七年九月八日致夏志清)在张所着《对照记》中,也压根儿不见他的踪影。 [点击阅读]
余华《活着》
作者:余华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前言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很多年前我就明白了这个原则,可是要捍卫这个原则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时期的痛苦,因为内心并非时时刻刻都是敞开的,它更多的时候倒是封闭起来,于是只有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来到。 [点击阅读]
少年天子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少年天子》描写了大清进关后第一个皇帝顺治的一系列政治改革及他与皇贵妃乌云珠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描写了围绕着汉化改革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斗争。皇太极去世后,6岁的顺治继位成为大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是位有理想有抱负的皇帝。为了摆脱满族游牧民族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提高人民的素质,顺治潜心钻研汉族的文化来丰富自己,巩固大清江山。 [点击阅读]
思无邪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序言在水一方,对镜观诗序言在水一方,对镜观诗法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三百”中,论境界,无句可出其右。在安易如自己的眼中,也许她是慧质兰心的小妖女俏黄蓉吧。不过在我眼里,她恰似何足道眼中的郭襄。一位可以令狷介狂生忘乎所以的远远水中小岛上的温柔少女;一位短剑青驴独行天下博古通今的红颜知己;一位既会使美绝丽绝的“小园艺菊”,又会使霸气十足的“恶犬挡路”的精灵古怪的万事通。 [点击阅读]
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先说小说。小说不是模仿着生活的世界。它自己就是生活,就是世界。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帕慕克新近在哈佛大学著名的诺顿讲座授课,他说“小说是第二生活”。让读者觉着“遇到并乐此不疲的虚构世界比现实世界还真实”,有一种“幻真的体验”。 [点击阅读]
新结婚时代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作家出版社隆重推出2010年新版《新结婚时代》在《新结婚时代》中,对于谁是婚姻的“杀手”,王海鸰提出了新的质疑。小说中,引发婚姻矛盾的原因不是个性不合、第三者,或者两人缺乏沟通、相互猜疑,而是无法沟通的城乡间的鸿沟。从某种意义来说,《新结婚时代》比《中国式离婚》更沉重。门当户对该不该,许多读者从这本书中的两代人三种个性婚恋中展开了话题。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