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龙纹身的女孩 - 第十章 一月九日星期四至一月三十一日星期五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据《赫德史塔快报》报道,布隆维斯特在此地度过的第一个月是有史以来最冷的,或者(据范耶尔说)至少是自一九四二年战时的冬天以来最冷的。在海泽比只待了一星期,他便学会所有关于长衬衣、毛袜与双层T恤的知识。
  月中有几天温度降到零下三十七度,让他过得很凄惨,即便是在拉普兰的基律纳服兵役那段时间,也从未有过如此经验。
  有天早上,水管冻结了。尼尔森给他两大桶水以便煮饭和清洗,但天气实在冷得令人动弹不得。窗户内侧结出冰花,而不管他放多少木柴进火炉,还是觉得冷。每天他都得花很长时间到屋子旁边的棚子里劈柴。
  有时候他几乎就要掉泪,还会随兴想着搭上第一班南下列车。不过他终究只会再多添一件毛衣,全身裹着毛毯坐在餐桌旁,喝咖啡、看旧日的警方报告。
  接着气候起了转变,气温稳定上升到凉爽的零下十度。
  布隆维斯特开始慢慢认识海泽比的人。马丁果然信守承诺,邀请他去吃了一顿麋鹿肉排,他的女性友人也和他们一块用餐。伊娃是个热情、善于交际又有趣的女人。布隆维斯特觉得她非常迷人。她是牙医,住在赫德史塔,但周末则在马丁家度过。布隆维斯特渐渐得知他们已经相识多年,却是在中年过后才开始交往。他们显然都认为没有结婚的必要。
  “她其实是我的牙医。”马丁笑着说。
  “我实在不想嫁进这个疯狂的家庭。”伊娃深情地拍拍马丁的膝盖。
  马丁的别墅以黑、白与铬黄色调装潢,其中有一些昂贵的设计师作品,内行的克里斯特看了一定喜欢。厨房的设备可说符合专业厨师的标准。客厅里有一组高级音响,还有一系列包皮括汤米·多西和约翰·柯川①爵士唱片收藏。马丁多的是钱,他的住处既豪华又实用,但也缺少人气。墙上的艺术品都是复制品和海报,就像宜家家居卖的那种。至于书架——至少在布隆维斯特看得到的部分——则摆了瑞典百科全书和一些大本精装书,后者应该是旁人想不出更好的主意而送给他的圣诞礼物。总之,他只能看出马丁生活中两项个人兴趣:音乐与烹饪。他那三千片左右的黑胶唱片显示其一,而从马丁腰带上方便便大腹则可窥见其二。
  这个人本身综合了单纯、敏锐与和善的特质,无须高明的分析技巧便可推断这名公司总裁是个问题人物。聆听《突尼斯之夜》时,他们正谈论到范耶尔企业,马丁也毫不隐瞒公司正在生死边缘挣扎的事实。虽然认识不深,他想必知道今晚的客人是财经记者,如此公开讨论公司内部的问题似乎失之轻率。也许他认为,既然布隆维斯特替叔叔工作,也算是家里一分子;而且他的看法和前任总裁一样,公司落得今天这步田地,只能怪家族成员自己。然而,对于家人无可救药的荒唐行径,他似乎又感到有趣。伊娃点点头,但未发表个人意见。在这方面他们显然已经达成共识。
  马丁接受了布隆维斯特受雇撰写家族史的说法,并询问他进行得如何。布隆维斯特面露微笑地说,令他最感困扰的就是记住所有亲戚的名字,还问能否找个适当时机过来作一次访谈。他曾两度试图将话题转移到老人对于海莉的失踪念念不忘上。亨利一定也拿自己的推论来烦过海莉的哥哥,而马丁也一定了解,如果布隆维斯特要写范耶尔家族,就不可能忽视有一名成员离奇失踪的事实。但马丁却无意谈论这件事。
  当晚聚餐就在喝了几轮伏特加之后,在凌晨两点结束。布隆维斯特滑行三百公尺回到宾馆时,已经醉醺醺。这是个愉快的夜晚。
  布隆维斯特来到海泽比第二个星期的某天下午,有人来敲门。他将刚刚打开的第六本警方报告讲义夹放到一旁,关上工作室的门之后才去开门,出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全身裹得暖暖的金发女子。
  “嗨。我只是想来打个招呼。我是西西莉亚·范耶尔。”
  两人握过手后,他取出咖啡杯。哈洛德的女儿西西莉亚显得很开放、很有魅力。布隆维斯特记得范耶尔说过欣赏她的话,还说她虽然住在父亲隔壁,却不与他交谈。他们寒暄片刻后,她才提及自己造访的原因。
  “我听说你在写一本关于我们家族的书,”她说:“这个主意我不太喜欢。我想看看你是什么样的人。”
  “是这样的,我是亨利雇来的,这可以说是他的故事。”
  “而我们的好亨利对家人的态度却不怎么中立。”
  布隆维斯特打量着她,不确定她所指为何。“你反对写一本有关范耶尔家族的书吗?”
  “我没有这么说,何况我怎么想不重要。不过你现在想必已经发觉到,身为这个家族的成员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布隆维斯特并不知道范耶尔说了什么,也不知道西西莉亚对他的任务了解多少。他双手一摊。
  “我和你叔叔订立了撰写家族史的契约。他对家族的成员有一些十分有趣的观点,但我会严守分寸,只写经过证实的事。”
  西西莉亚露出冷冷的微笑。“我想知道的是:出书的时候我得流亡或移民吗?”
  “我想不会。”布隆维斯特说:“大家会有能力分辨善与恶。”
  “例如我父亲?”
  “你那个有名的纳粹父亲?”布隆维斯特说。
  西西莉亚眼珠子往上一翻。“我父亲疯了。我一年只见他几次面。”
  “你为什么不想见他?”
  “在你开始提出一堆问题之前,先等等……你打算引述我说的任何一句话吗?或者我可以继续和你正常交谈?”
  “我的工作是将亚历山大·范耶尔萨随同贝尔纳多特来到瑞典以后直到今日的一切写成书,书中会涵盖数十年间的事业帝国,也会探讨如今帝国为何陷入困境,并提及存在于家族中的仇恨。如此综观整个家族史,难免有些家丑会外扬,但这并不意味我将着手丑化某人。比方说,我见过马丁,我觉得他是个非常好的人,我在书中也会照实描述。”
  西西莉亚没有搭腔。
  “我对你的了解是你是个老师……”
  “其实更糟——我是赫德史塔预备学校的校长。”

  “抱歉。我知道你叔叔很喜欢你,你结过婚但分居了……大概就是这些。所以请你多和我谈谈,别担心我引述你的话。我想我很快就会找一天去敲你的门,到时候便是正式访谈,你可以选择是否回答我的问题。”
  “那么我说的话可以……所谓的‘不列入记录’啰?”
  “当然。”
  “现在的谈话不列入记录?”
  “当然,这毕竟是联谊性质的造访。”
  “好,那么我可以问你一件事吗?”
  “请说。”
  “这本书里头关于海莉的篇幅有多少量!”
  布隆维斯特咬咬嘴唇,尽量漫不经心地回答:“老实说,我也不知道。可能一个章节吧。至少这桩悲剧在你叔叔心里烙下了阴影。”
  “你不是来调查她失踪的事?”
  “你怎么会这么想呢?”
  “因为尼尔森推了四个大纸箱过来,那些可能是亨利这许多年来私下调查的资料。我去看过海莉以前的房间,亨利一向把数据放在那里,但现在不见了。”
  西西莉亚并不笨。
  “这事你得去问亨利,不是问我。”布隆维斯特说:“不过想必你也不会惊讶,亨利确实说了许多关于海莉失踪的事,看看他搜集的资料,我想应该挺有趣的。”
  西西莉亚再度向他投以毫无笑意的微笑。“有时候我真怀疑我父亲和我叔叔到底谁比较疯。我听他讲述海莉失踪的事情少说有一千遍了。”
  “你觉得她出了什么事?”
  “这是访谈的问题吗?”
  “不是。”他笑了笑说道:“我只是好奇。”
  “我好奇的是你该不会也是个疯子。你是轻易就相信亨利的信念,或者其实是你煽动他的?”
  “你认为亨利是个疯子?”
  “别误会我的意思。他是我所认识最亲切、最体贴的人之一,我非常喜欢他。可是独独这件事,他就是鬼迷心窍。”
  “但海莉确实失踪了。”
  “我对这整件事实在厌烦透顶。它已经毒害我们的生活数十年,到现在还没结束。”她猛然起身穿上毛皮大衣。“我得走了,你这个人给人的感觉还不错,马丁也这么想,不过他的判断不一定可靠。随时欢迎你到我那儿喝咖啡,晚上我几乎都在家。”
  “谢谢。”布隆维斯特说道:“你还没有回答我那个非访谈的问题。”
  她走到门边停下来,回答时没有看他:
  “我不知道。我觉得那只是个意外,如果真找出答案,我们恐怕都会对事情如此单纯感到惊讶。”
  她转身对他微微一笑——第一次带着和善的笑意——然后便离开了。
  尽管与西西莉亚首次会面堪称愉快,与伊莎贝拉的第一次碰面却不然。海莉的母亲正如亨利提出的警告一样:她确实是个气质高雅的女性,隐约让他联想到罗琳·白考儿②某天早上,布隆维斯特在上苏珊的咖啡馆途中与她巧遇,她很纤瘦,穿着黑色波斯羊皮大衣,搭配同款无边帽,拄着一根黑拐杖,看起来有如老化的吸血鬼——依旧美得惊人,却也仿佛毒蛇。伊莎贝拉显然是刚散步完正要回家。她在交叉路口喊住他。
  “喂,年轻人。过来。”
  那命令的口气不太可能听错。布隆维斯特四下看了看,最后断定被叫唤的人正是他,于是便走了过去。
  “我是伊莎贝拉·范耶尔。”女人说道。
  “你好,我叫麦可·布隆维斯特。”他说着伸手想和她握手,她却视而不见。
  “你就是那个到处打听我们家务事的人?”
  “如果你的意思是说,我是不是和亨利签订合约,协助他撰写有关范耶尔家族史的人,那么我是。”
  “那与你无关。”
  “你指的是什么?是亨利找我签合约的事,或者我接受合约的事?”
  “我的意思你清楚得很。我不喜欢有人到处刺探我的生活。”
  “我不会到处刺探你的生活。至于其他的事,你得去找亨利谈。”
  伊莎贝拉举起手杖,顶住布隆维斯特的胸膛。她并未太用力,但他因为吃惊而倒退一步。
  “我要你离我远一点。”她说完转过身,步伐蹒跚地朝住处走去。布隆维斯特继续站在原地,就好像刚刚遇见一个活生生的漫画人物似的。他抬起头,看见范耶尔站在工作室窗口,手里拿着一个杯子,讽刺地举杯向他致意。
  第一个月,布隆维斯特只出过一趟门到锡利扬湖畔。他借了弗洛德的奔驰车,驶过白雪遍地的景区,与警探莫瑞尔共度了一个下午。布隆维斯特曾试着从警方的报告中构思对莫瑞尔的印象,结果他所见到的却是个身形瘦长、行动轻柔、说话更是缓慢的老者。
  布隆维斯特随身带着笔记本,里面写了十个问题,主要都是翻阅警方报告时冒出的想法。莫瑞尔以老师教学般的方式回答每个问题。最后布隆维斯特将笔记搁到一旁,解释说这些问题只是他前来造访的借口,他其实只想和老警探聊聊天,同时间一个重要问题:调查当中有没有任何一件事没有写进报告?或者老警探有没有任何直觉愿意与他分享?
  因为莫瑞尔也和范耶尔一样,花了三十六年思索这桩悬案,布隆维斯特预期的是对方会有所抗拒——因为他是新人,一来到此地便开始在莫瑞尔已经迷路的灌木丛中任意践踏。不过莫瑞尔没有表现出丝毫敌意。他熟练地装填烟斗,点燃后才回答。
  “没错,我确实有我自己的想法。只不过十分模糊,瞬间即逝,几乎无法诉诸言语。”
  “你认为发生了什么事?”
  “我想海莉是他杀。这点亨利和我有同样想法,这是唯一合理的解释。但我们始终没有查出可能的动机。我认为她是因为某种特定原因被杀——不是什么疯狂行为或强暴之类的。如果知道动机,就能知道是谁杀了她。”莫瑞尔打住后沉思片刻。“这起谋杀可能是临时起意的,我的意思是,有人趁着意外发生后人来人往的混乱情形,抓住机会杀人,然后藏起尸体,等到后来我们在找她的时候再将尸体移走。”
  “也就是说他是个非常冷血的人。”
  “这其中有个细节……海莉去过亨利的房间想找他说话。事后回想,我觉得她此举怪异——她明知道当时一堆亲戚在场让他忙得不可开交。我认为海莉活着对某人造成严重威胁,她有事情要告诉亨利,而凶手知道她即将……怎么说呢,泄密。”

  “当时亨利正忙着应付几名亲戚?”
  “房间里除了亨利还有四个人:他哥哥葛雷格、一个堂姐的儿子名叫马纽斯·休格兰,以及哈洛德的两个孩子毕耶和西西莉亚。不过这并没有提供任何线索。假设海莉察觉有人侵占公司公款——当然,这纯粹是假设,她可能已经获知好几个月,甚至曾经和当事人谈论过。她也许想勒索这名男子,也可能为他感到难过,为检举他感到不安。她可能突然之间作出决定,并告知凶手,于是凶手绝望之余便杀了她。”
  “你认为是个男的?”
  “书上说杀人犯多半是男性。不过范耶尔家族中有几个女人是地道的祸首,这倒也是真的。”
  “我见过伊莎贝拉了。”
  “她就是其中之一,但还有其他人。西西莉亚有时也非常刻薄。你见过莎拉·休格兰了吗?”
  布隆维斯特摇摇头。
  “她是亨利的堂姐苏菲亚·范耶尔的女儿,而且真是个不讨喜、不体谅人的女士。不过她当时住在马尔默,就我所探查到的事实,她并无杀人动机。”
  “这么说她不在名单之列。”
  “问题是无论我们如何牵强附会、如何左思右想,就是想不出动机、这才是重点。”
  “你在这个案子上费了很大工夫。你记不记得有哪条线索是没有追踪到底的?”
  莫瑞尔咯咯一笑。“没有。我花费无数时间调查此案,就我记忆所及,没有一条线索不是追到底却仍徒劳无功的。即使在我升官调离赫德史塔之后也一样。”
  “调离?”
  “是的,我并不是赫德史塔人。我是在一九六三到一九六八年间在那里任职,后来升为警司便调到耶夫勒警局直到退休,但即使到了耶夫勒,我还是继续追查。”
  “我想亨利应该从未放弃过。”
  “确实如此,但那不是主要原因,关于海莉这个谜,至今依然令我着迷。我是说……是这样的:每名警员都会有自己未解的谜团。我还记得我在赫德史塔的时候,年纪较大的同事们常在饭厅里谈论蕾贝卡的案子。尤其有个名叫托腾森的警察——他已经去世多年——更是年复一年不断回头追查那个案件。只要他有空或放假,只要当地的地痞流氓稍有一刻平静,他就会拿出资料研究。”
  “也是关于失踪女孩的案子吗?”
  莫瑞尔有点惊讶。接着他发现布隆维斯特只是想在两者间寻找关联,这才露出微笑。
  “不是,我不是因为这样才提起的。我想说的是警察的灵魂。蕾贝卡案发生时,海莉都还没出生呢,案子也早已过了追诉期。约莫在四十年代,有个女孩在赫德史塔遭到攻击、强暴后被杀害。这并不是特别不寻常。每个警员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总会碰到类似的刑案,但我说的是那些你挥之不去、调查时又感到焦躁不安的案子。这女孩死得很惨。凶手将她捆绑后,把她的头压进壁炉里还在冒烟的灰烬中。我们无法确知那可怜的女孩过了多久才死去,她又忍受了多大的痛楚。”
  “太可怕了!”
  “是呀。简直有虐待狂。她被发现后,托腾森是第一个抵达现场的警探。尽管从斯德哥尔摩请来多位专家,命案始终没有侦破,而他也一直放不下这个案子。”
  “我可以理解。”
  “海莉就是我的蕾贝卡,我们不知道她是怎么死的,甚至无法证明这是一起谋杀案。但我始终无法放手。”他停下来想了一下。“刑警也许是世上最孤独的行业。被害人的朋友会难过、绝望,但迟早——几星期或几个月过后-——会回到原来的生活。最亲近的家人花的时间会长一点,但大多数人多少都能从悲伤与绝望中复原。可是未破的凶杀案却会不断折磨人,到最后只剩一个入夜以继日地想着受害者:那就是负责调查的警员。”
  范耶尔家还有另外三人住在海泽比岛上。亚历山大住在一栋翻新的木屋里,他是葛雷格的儿子,生于一九四六年。范耶尔告诉布隆维斯特,亚历山大目前在西印度群岛尽情享受自己最喜爱的休闲活动:玩游艇、消磨时间,完全无所事事。当年亚历山大二十岁,那一天他也在。
  亚历山大与母亲叶妲同住,她现年八十岁,是葛雷格的遗孀。布隆维斯特从未见过她,她多半都躺在病榻上。
  第三名家人是哈洛德。第一个月期间,布隆维斯特连一眼也没看见过他。哈洛德的住家离布隆维斯特的木屋最近,所有窗户都挂着黑色窗帘,显得阴沉不祥。布隆维斯特有时经过屋前,仿佛看到窗帘略有波动。有一回他深夜正要上床时,发现楼上某个房间发出微光。窗帘中间有个缝隙。于是他就在黑暗中站在自家厨房窗口,对着那灯火看了二十多分钟,直到受够了才抖着身子上床。到了早上,窗帘又恢复原样。
  哈洛德好像一尊隐形却又无所不在的幽灵,以不现身的方式影响着全村的生活。在布隆维斯特的想象中,哈洛德愈来愈像《魔戒》中那个邪恶的咕噜,躲在窗帘后面窥伺四周,并在自己构筑的洞穴中从事不为人知的勾当。
  每天都会有一名家庭护理人员(通常是年长妇人)从桥的另一头来探视哈洛德。她会带着几袋食品杂货,跋涉过厚厚的积雪来到他门前。当布隆维斯特问起哈洛德,尼尔森只是摇摇头。他说自己曾主动想帮他铲雪,哈洛德却不想让任何人踏入他的宅院。只有一次,那是哈洛德回到海泽比岛的第一年冬天,尼尔森开着拖拉机清除所有车道的积雪时,也顺便进去清院子的雪。不料哈洛德以惊人的速度冲出屋外,不断地吼叫、比手画脚,直到尼尔森离去方休。
  可惜的是尼尔森无法清除布隆维斯特院子里的雪,因为大门太窄,拖拉机进不去,只能以人工的方式铲雪了。
  元月中旬,布隆维斯特请律师查一查他何时得去服那三个月的刑期:他很想尽快了结此事:没想到入狱比他想象的还容易。经过短短几星期的讨论,法院下令布隆维斯特在三月十七日,到厄斯特松德外围、安全管理松散的鲁洛克监狱报到。律师安慰他说刑期很可能会缩短。

  “那好。”布隆维斯特回答的语气并无太多兴奋。
  他坐在厨房餐桌旁抚摸着猫,这只猫现在每隔几天就会到布隆维斯特家过夜。他从尼尔森夫妻那儿得知猫的名字叫乔文,没有特定的饲主,只是在各家之间转来转去。
  布隆维斯特几乎每天下午会和他的雇主碰面,偶尔简单聊几句,偶尔则静静地坐上几个小时。
  对话内容经常是布隆维斯特提出一个理论,然后范耶尔加以否决。布隆维斯特尽量想和自己的任务保持一定距离,但有时候却发现自己无可救药地沉迷一于女孩失踪的谜团中,
  布隆维斯特向爱材卡保证自己也会想出向温纳斯壮宣战的对策,可是来赫德史塔都一个月了,他还没打开过将他送上法院被告席的档案。相反地,他会刻意将事情搁置一旁,因为每当一想到温纳斯壮和自己的处境,他便会陷入沮丧与倦怠。他不知道自己是否也和那个老人一样,就要疯了。他的专业声誉己毁,而复原的方式就是躲到穷乡僻壤的小镇上追逐鬼魅:
  范耶尔看得出来布隆维斯特有些时候有点失衡。到了一月底,老人作出一个连他自己也感到诧异的决定他拿起电话,拨到斯德哥尔摩。对话持续了二十分钟,主要都在谈论布隆维斯特。
  爱莉卡几乎花了一整个月才平息愤怒。一月底某天晚上九点半,她打了电话给他。
  “你真的打算待在那里吗?”她劈头就问。这通电话来得太突然,布隆维斯特一下子竟答不出话来。接着他露出微笑,把身上的毯子裹得更紧。
  “嗨,小莉。你应该也来试试。”
  “为什么?住在那种鸟不生蛋的地方有什么好?”
  “我刚刚用冰水刷牙,补牙的地方好痛。”
  “那也只能怪你自己。不过斯德哥尔摩这里也冷得要命。”
  “说说最糟的事吧。”
  “我们的固定广告商丢了三分之二,没有人想挺身直言,不过……”
  “我知道。把跳槽者的名单列出来,总有一天我们要好好写篇报道。”
  “麦可……我算过了,如果再不找新的广告商,秋天以前就得关门大吉。就这么简单。”
  “事情会有转机的。”
  电话那头传来她无力的笑声。
  “你躲在拉普兰地狱里头,没有资格说这话。”
  “爱莉卡,我……”
  “我知道,又是该做的事就得做那套鬼话,你什么都不用说。没回你的简讯是我不好,对不起。我们重新来过好吗?我能不能去那里找你?”
  “随时欢迎,”
  “我需要带步枪和射狼的子弹吗?”
  “不需要。到时候再雇几个拉普兰人、猎犬队,备好所有装备。你什么时候来?”
  “星期五晚上,好吗?”
  除了铲过雪的门前小径之外,整个院子覆盖着大约三尺厚的雪。布隆维斯特以批判的眼神盯着铲子好一会儿之后,走过去问尼尔森能不能把爱莉卡的宝马车停在他家。没有问题,他们大大的车库里还有位子,甚至有引擎加热器。
  爱莉卡开了一下午车,六点左右抵达。他们小心地互望数秒,然后才彼此拥抱许久。
  天黑后除了有灯光照明的教堂外,没什么可看,而昆萨姆超市和苏珊桥头咖啡馆也都正要关门,因此他们赶回家去。布隆维斯特煮晚餐时,爱莉卡在屋里转转瞧瞧,一会儿对五十年代留存至今的体育期刊《记录》发表评论,一会儿又翻阅他工作室里的档案看得入迷。
  晚餐吃的是白酱羔羊薄片加马铃薯,配红酒。布隆维斯特试图继续他们稍早的话题,但爱莉卡无心谈论《千禧年》。结果两个小时下来,他们谈的全是布隆维斯特在这里做些什么、和范耶尔处得如何。稍晚,他们去看了床够不够他们俩一块睡。
  莎兰德与毕尔曼律师的第三次会面时间重新安排,最后敲定在星期五下午五点。前两次出面招呼她的是一个散发晓香味的中年女秘书,今天她不在。毕尔曼身上略带酒味。他挥挥手,示意莎兰德坐到访客椅上,然后心不在焉地翻阅桌上文件,过了好一会儿才似乎惊觉她的存在。
  接下来又是一场审问。这回他询问关于莎兰德的性生活——一个她根本不想和任何人讨论的问题。
  会谈过后她知道自己处理得不好。起初她拒绝回答问题,律师解读成她是害羞、迟钝,或有所隐瞒,因此逼迫她回答。莎兰德知道他不会放弃,于是开始给他一些简短、不带任何色彩,而且应该符合她的心理学特征描述的答案。她提到“马纽斯”——据她描述,是个与她同年、书呆子似的计算机工程师,对她很绅士,会带她去看电影,有时会上她的床。“马纽斯”并不存在,是她边说边杜撰出来的,但毕尔曼却以此为借口一点一滴勾勒出她的性生活模式。你多久发生性关系?偶尔。谁主动,是你还是他?我。会用保险套吗?当然会——她听说过艾滋病。你最喜欢什么体位?嗯,通常是仰躺。你喜欢口交吗?呢,等一下……你曾经肛交过吗?
  “没有,屁股被插进去的感觉不太好——不过这干你屁事?”
  这是她唯一一次发火。她眼睛始终盯着地板,以免泄漏她的怒气。当她再次抬头时,他隔着桌子对她咧开嘴笑。离开他的办公室时,她直觉得恶心。潘格兰再怎么样也不可能问这种问题。但话说回来,只要她想找人谈谈,他一直都在,虽然她从未找过他。
  毕尔曼已经渐渐变成一个“大问题”了——
  注释:
  ①汤米·多西(TommyDersey)与约翰·柯川(JohnColtrane),两人均是摇滚爵士乐派的大师,前者演奏的乐器是伸缩喇叭,后者演奏的是萨克斯风。
  ②罗琳·白考儿(LaurenHacall,1924—),美国知名女演员,发迹于五十年代,曾与亨佛莱·鲍嘉(HumphreyBogart)结婚十二年。代表作有《愿嫁金龟婿》《东方快车谋杀案》等一向以典雅聪明、具勇气的女性典范形象著称。
或许您还会喜欢:
睡美人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客栈的女人叮嘱江口老人说:请不要恶作剧,也不要把手指伸进昏睡的姑娘嘴里。看起来,这里称不上是一家旅馆。二楼大概只有两间客房,一间是江口和女人正在说话的八铺席宽的房间,以及贴邻的一间。狭窄的楼下,似乎没有客厅。这里没有挂出客栈的招牌。再说,这家的秘密恐怕也打不出这种招牌来吧。房子里静悄悄的。此刻,除了这个在上了锁的门前迎接江口老人之后还在说话的女人以外,别无其他人。 [点击阅读]
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0
摘要:前言:物欲世界的异化困惑与追求历来体现在青年人身上.以村上春树为主要代表的一批文学新锐,从城市生活这个独特视角,探讨当代青年心灵奥秘的"都市文学",便是这种困惑与追求的产物。村上春树是"都市文学"的中流砥柱.他的《寻羊冒险记》(1982)中的人物,一律无名无姓,个个慵懒、孤独、彷徨,缺乏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在商品的汪洋大海中,物化为喧嚣尘世的附属品, [点击阅读]
砂之器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剧本作者:松本清张改编:桥本忍、山田洋次翻译:叶渭渠人物表今西荣太郎新闻记者松崎吉村弘俱乐部女招待和贺英良三森警察局局长本浦秀夫三木的旧同事本浦千代吉桐原小十郎高水理惠子检验处技师田所佐知子伊势扇屋老板田所重喜伊势扇屋女佣三木谦一光座经理三木彰吉山下妙侦察处长世田谷的外科医生侦察科长世田谷的巡警西浦田警察局便衣冷饮店老板警察若叶庄女管理员岩城警察局局长警察朝日屋老板农妇酒吧女招待其他 [点击阅读]
神秘岛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0
摘要:《神秘岛》是凡尔纳著名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的最后一部。在这部中,他把前两部情节的线索都连结了起来。神秘岛》中,船长是一位神秘人物,一直在暗中帮助大家。后来由于神秘岛的火山活动,岩浆堵住了岩洞口,使潜艇无法离开。船长帮助大家逃离后,自己说什么也要坚持与陪伴了自己一生的潜艇和伙伴在一起。最终当然是永远地留在海底了尼摩船长本是印度的达卡王子。 [点击阅读]
神秘火焰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爸爸,我累了。”穿着红裤子,绿罩衫的小女孩烦躁地说,“我们还不能停下来吗?”“还不能,亲爱的。”说话的是一个高大、宽肩的男人。他穿着一件破旧。磨损了的灯芯绒夹克衫和一条普通的棕色斜纹裤,他拉着小女孩的手,飞快地走在纽约第三大街上。回头望去,那辆绿色轿车仍在跟着他们,紧靠人行道慢慢地向前爬行。“求求你,爸爸。求求你了。”他低头看看小女孩。她的脸色苍白,眼睛下面出现了黑晕。 [点击阅读]
神秘的奎恩先生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新年前夜。罗伊斯顿招待会上的大人们都聚集在大厅里。萨特思韦特先生很高兴,年轻人都去睡觉了。他不喜欢成群结队的年轻人。他认为他们乏味,不成熟,直白。随着岁月的流逝,他变得越来越喜欢微妙的东西。萨特思韦特先生六十二岁了——是个稍有点驼背的干瘪老头。一张奇怪的孩子似的脸,总是一副盯着人的样子。他对别人的生活有着过分强烈的兴趣。 [点击阅读]
神秘的第三者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凌晨时分,帕克-派恩先生乘坐由巴塞罗那开往马霍卡岛的汽轮在帕尔马下了船。他立刻感到了失望,旅馆全满了!供他选择的最佳住处是一间衣橱似的不透风的楼房,在市中心的一家旅馆里。从房间向下看,是旅馆的内院。帕克-派恩先生并不打算住在那里。旅馆老板对他的失望显得漠然。“你想怎么着?”他耸了耸肩,说道。如今,帕尔马名声在外,游人如织。英国人,美国人,人人都在冬天来到马霍卡。整个岛屿拥挤不堪。 [点击阅读]
神秘的西塔福特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布尔纳比少校穿上皮靴,扣好围颈的大衣领,在门旁的架子上拿下一盏避风灯_轻轻地打开小平房的正门,从缝隙向外探视。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典型的英国乡村的景色,就象圣诞卡片和旧式情节剧的节目单上所描绘的一样——白雪茫茫,堆银砌玉。四天来整个英格兰一直大雪飞舞。在达尔特莫尔边缘的高地上,积雪深达数英所。全英格兰的户主都在为水管破裂而哀叹。只需个铝管工友(哪怕是个副手)也是人们求之不得的救星了。寒冬是严峻的。 [点击阅读]
神食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十九世纪中叶,在我们这个奇怪的世界上,有一类人开始变得愈来愈多。他们大都快上了年纪,被大家称为“科学家”,这个称呼颇力恰当,可是他们自己却非常下喜欢。他们对于这个称呼是如此之厌恶,以致在他们那份叫作《大自然)的有代表性的报纸里一直谨慎地避开它,好像所有的坏字眼都源出于它似的。 [点击阅读]
福地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0
摘要:海尔曼·布霍尔茨——德国人,罗兹某印染厂厂长卡罗尔·博罗维耶茨基(卡尔)——布霍尔茨印染厂经理莫雷茨·韦尔特(马乌雷齐)——布霍尔茨印染厂股东,博罗维耶茨基的好友马克斯·巴乌姆——博罗维耶茨基的好友布霍尔佐娃——布霍尔茨的妻子克诺尔——布霍尔茨的女婿马切克·维索茨基——布霍尔茨印染厂医生尤利乌什·古斯塔夫·哈梅施坦(哈梅尔)——布霍尔茨的私人医生什瓦尔茨——布霍尔茨印染厂公务员列昂·科恩——布霍尔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