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伦敦桥 - 第3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碧空万里的下午。弗朗西丝和道吉?普斯洛斯基像往常一样在午后的阳光下晾晒着床单、枕套和孩子们的衣服。他们谁也不会想到,就在这个下午,他们中的一个人将会出人意料、毫无意义地死去。
  突然之间,内华达州日出山谷的这个名为阿泽尔的房车住宅区出现了美国大兵。众多的美国大兵。一支全副武装的美军吉普和卡车车队拖着滚滚烟尘驶进了住宅区,然后猛地停下。全副武装的大兵纷纷跳下卡车。他们绝对都是真枪实弹。
  “我的老天,这是怎么回事?”道吉问。他最近刚因伤残而被威尔斯郊区的考蒂矿厂解雇,正在努力适应居家生活。但道吉知道他的尝试已经遭到了彻底的失败。他几乎整天都情绪低落,脾气暴躁,心胸狭窄,而且还总是冲可怜的弗朗西丝和孩子们发火。
  道吉注意到那些跳出卡车的大兵们都穿着作战服:皮靴,迷彩裤,橄榄绿背心——从这身行头看,就好像他们俨然把这里当成了伊拉克,而不是内华达州的偏远山区。大兵们端着M16步枪跑向离自己最近的房车。看得出来,有些士兵的表情显得相当紧张。
  沙漠里的风把他们的喊话一路吹到了普斯洛斯基家的晾衣绳边。弗朗西丝和道吉清楚地听到:“我们要撤离镇上所有的人!这是紧急情况。所有人都得马上离开自己的房子!快,快点!”

  弗朗西丝?普斯洛斯基突然意识到,所有的士兵都在说着同样的话,就好像他们事先进行过演习;而从他们紧张严肃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根本不会接受任何一个“不”字。这里的300多户人家已经开始准备离开他们的房车,虽然都在抱怨,但还是遵照这些大兵们的命令行事。
  隔壁的德尔塔?肖尔跑到弗朗西丝面前。“出什么事了,亲爱的?这些大兵跑到这儿来干什么?我的天啊!你能相信这一切吗?他们肯定是从纳利斯或法伦,或是其他什么地方来的。我有点害怕,弗朗西丝。你害怕吗,亲爱的?”
  弗朗西丝嘴上咬着的晾衣夹终于在她张口说话时掉到了地上。“他们说要我们撤离这里。我得去叫孩子们了。”
  说完,她就跑进了自己的房车。对于体重240磅的弗朗西丝来说,她一直坚信自己的跑步生涯,甚至是慢跑生涯早已结束。
  “麦迪逊,布蕾特,过来,你们两个。不用害怕。我们就离开一会儿!会很好玩的。就像电影一样。快过来,孩子们!”

  两个女孩——一个两岁,一个四岁——正在小小的卧室里收看迪斯尼频道上的《罗利?波利?奥利》。听到妈妈的话,她们从里面走了出来。姐姐麦迪逊像往常一样问道:“为什么?为什么要离开?我不想走。我也不会走。我们正忙着呢,妈妈。”
  弗朗西丝从厨柜上抓起手机,接着,发生了另一件奇怪的事情。她想打电话给警察,可电话里传来的除了静电的噪音,什么也没有。这是以前从未发生过的情况,她也从没听到过这种令人讨厌的沙沙声。难道是有人入侵了?也许是核攻击?
  “该死!”她冲着沙沙作响的手机大喊道,几乎就要哭出声来,“这他妈是怎么回事?”
  “你说脏话了!”布蕾特尖声说,接着就笑了起来。看来她也喜欢说话时夹点粗话。就好像她妈妈犯了个错,而她喜欢看到大人犯错。
  “带上萨默金和奥印克夫人,”弗朗西丝对孩子们说。如果不带上这两个她们最喜欢的洋娃娃,她们绝对不会离开这儿,哪怕镇上发生了古埃及那场可怕的瘟疫。弗朗西丝想:但愿这次不是因为瘟疫——那又是因为什么呢?美国陆军为什么会突然蜂拥而至,冲着人们挥舞吓人的枪支呢?

  她可以听到受惊的邻居们在房车外面追问着她脑海中闪现的问题:“出什么事了?”“谁说我们必须离开?”“告诉我们为什么!”“除非我死了,大兵!听到了吗?”
  最后一句是道吉说的!他想干什么?
  “道吉,快回来!”弗朗西丝喊道,“快回来帮孩子们收拾东西!道吉,快回来。”
  外面传来了一声枪响!这是从其中一支步枪中传出的犹如惊雷般的枪声。
  弗朗西丝跑向纱门——她又跑了起来——看到两名美国大兵正站在道吉的尸体旁。
  哦,我的上帝,道吉一动不动。哦,我的上帝,哦,上帝!他们竟然像杀死一只疯狗一样杀了道吉。没有任何原因!弗朗西丝浑身颤抖,然后开始呕吐。
  孩子们尖叫起来,“哟,妈咪!妈咪,哟!你快把整个厨房都吐满了!”
  这时,一个满脸胡子茬儿的大兵一脚踢开纱门,冲着弗朗西丝大喊道:“赶快离开这辆房车!快点!除非你也不想活了。”
  他把枪口对准弗朗西丝。“别以为我是在开玩笑,女士,”他说,“说实话,我现在就能一枪崩了你。”
或许您还会喜欢:
闪灵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记不得哪位哲人曾经这样说过:对艺术而言,人类的两种基本欲望只需极小的代价便可以挑动起来,那就是恐惧与性欲。对后者,非本文所涉及的话题,姑且略去。但是把恐惧带进我们的生活,却真的不难。最简单的方法:你可以躲在暗处,出奇不意地向某个路过此地的人大吼一声,你的目的就能达到。当然,前提是他不知道你要玩这个游戏。换句话说,就是对他要保证两个字——悬念。 [点击阅读]
丰饶之海
作者:佚名
章节:170 人气:2
摘要:同学们在学校里议论日俄战争的时候,松枝清显询问他的最要好的朋友本多繁邦是否还记得当年的事情。繁邦也是往事依稀,只是模模糊糊还记得被人带到门外看过庆祝胜利的提灯游行。战争结束那一年,他们都已经十一岁,清显觉得理应有更加鲜明的记忆。同学们津津乐道当年的情景,大抵都是从大人那里听来的,再添加一些自己隐约含糊的记忆罢了。松枝家族中,清显的两个叔叔就是在那场战争中阵亡的。祖母因此至今还享受遗属抚恤金。 [点击阅读]
人豹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神谷芳雄还只是一个刚从大学毕业的公司职员。他逍遥自在,只是在父亲担任董事的商事公司的调查科里当个科员,也没有什么固定的工作,所以难怪他忘了不了刚学会的酒的味道和替他端上这酒的美人的勉力,不由得频繁出入那家离京桥不远、坐落在一条小巷里的名叫阿佛洛狄忒的咖啡店。 [点击阅读]
北回归线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亨利·米勒(HenryMiller,1891年12月26日-1980年6月7日)男,美国“垮掉派”作家,是20世纪美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同时也是最富有个性*又极具争议的文学大师和业余画家,其阅历相当丰富,从事过多种职业,并潜心研究过禅宗、犹太教苦修派、星相学、浮世绘等稀奇古怪的学问,被公推为美国文坛“前无古人, [点击阅读]
天使与魔鬼
作者:丹·布朗
章节:86 人气:2
摘要:清晨五点,哈佛大学的宗教艺术史教授罗伯特.兰登在睡梦中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电话里的人自称是欧洲原子核研究组织的首领,名叫马克西米利安.科勒,他是在互联网上找到兰登的电话号码的。科勒急欲向他了解一个名为“光照派”的神秘组织。他告诉兰登他们那里刚刚发生了一起谋杀案。他把死者的照片传真给兰登,照片把兰登惊得目瞪口呆。 [点击阅读]
契诃夫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我的同事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您一定听说过他。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 [点击阅读]
好兵帅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雅·哈谢克(1883~1923),捷克作家,有“捷克散文之父”之称。哈谢克是一个唐·吉诃德式的人物,单枪匹马向资产阶级社会挑战,同时,他又酗酒及至不能自拔。他一生写了上千篇短篇小说和小品,还写过剧本,大多是讽刺小说。哈谢克生于布拉格一穷苦教员家庭,13岁时父亲病故,上中学时因参加反对奥匈帝国的示威游行,多次遭拘留和逮捕。 [点击阅读]
恐怖的隧道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1金秋10月,天气分外晴朗。一辆公共汽车正在沿着关门公路向南行驶。秋田直治坐在车中最后一排的座位上,他知道车马上就要驶到关门隧道了,透过宽大明亮的车窗玻璃,他看到深秋时的天空湛蓝而高远,没有一丝浮云。往日,北九州市因为是一座工业城市,所以上空总是被浓烟笼罩着,空气污染的十分厉害。就连与它相邻的部分地区也被污染了,香川县的坂付市,远远望去,它上空墨色的污浊气体象一片拖着长尾的薄云。 [点击阅读]
悲剧的诞生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2004年3月尼采美学文选//尼采美学文选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尼采(1844-190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诗人。他在美学上的成就主要不在学理的探讨,而在以美学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他的美学是一种广义美学,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哲学。他自己曾谈到,传统的美学只是接受者的美学,而他要建立给予者即艺术家的美学。 [点击阅读]
情书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下雪了,就在藤井先生结束致词的一刻。"就此,多谢大家的到来。我肯定,阿树泉下有知,一定会很高兴。"渡边博子参加了藤井树逝世三周年的纪念仪式。藤井树的父亲正站在墓碑前讲及他儿子生前的点滴。博子?如果阿树多留一点时间便好了。三年前的事就像在眼前。当时,她跟阿树正准备结婚。就在婚期之前,阿树参加了一个攀山探险旅程。山中,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迫使探险队改行一条少人使用的路。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