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绿里奇迹 - 第一部 两个死去的女孩 第二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大火蔓延到房子,吞噬了它,又有六个人丧身,其中两个还是小孩。这是他犯过的唯一罪行。现在他可是个举止温和的男人,面带愁容,光秃着脑袋,衬衫领子后面拖着长长的头发。他会在电伙计那里坐上一会儿,做个了结……但不管他做了什么,可怕的事情已经结束了,此刻,他躺在床铺上,让那小小的同伴在手心里吱吱地跑着。从某种程度上说,那可是最糟糕的事;电伙计没法焚烧他们的内心,而目前注入身体的药物又不能让心麻痹。心跑走了,跳到了其他人身上,而我们所杀死的只是个躯壳,早就没有了生命。
  我把注意力移到那个巨人身上。
  “如果我让哈里把这些铁链从你身上拿掉,你会好好听话吗?”
  他点点头,这和摇头很像:下去,上来,回到原位。他那双奇怪的眼睛看着我,神色中有种安宁的感觉,但不是那种我确信能够信任的眼神。我朝哈里钩钩手指,他走进来,解开铁链。这次,他没有显出害怕的样子,甚至当他跪在柯菲那树干似的双腿之间,解开脚踝上的铁链时,都没有害怕,这让我有些放心了。珀西让哈里很紧张,我相信哈里的直觉。我相信所有在E区日常生活的人的直觉,除了珀西。
  对区里新来的人,我都有一小段事先准备好的话,但是对柯菲,我觉得很犹豫,因为他好像有些不正常,还不仅是他的个子。
  哈里退了回来(整个解开铁链的过程中,柯菲像雕像似的一动未动),我抬头看看这个新来的人,用拇指敲敲夹纸的板,说:“会说话吧,大块头?”
  “会的,先生,长官,我会说,”他说道,声音隆隆,低沉而平静,这让我联想到刚刚调试好的拖拉机了。他的语调并没有南方人那种慢吞吞的味道,他说“我”,不说“俺”,但我后来注意到,他话里面有种南方方言结构。
  好像他是从南部来的,而不是南方人。他听上去并不像文盲,但也不像受过教育的人。和他其他方面一样,他在语言上也让人费解。最困扰我的是他的眼睛,里面有种安静的空洞,仿佛他漂浮在很遥远的地方。
  “你叫约翰·柯菲。”
  “是的,先生,长官,像饮料的名字,只是拼法不同①。”
  “你会拼写,是吗?会读书写字吗?”
  “只会名字,长官,”他平静地说。
  我叹了口气,于是就对他讲那小段事先准备的话。我早就认为他不会惹什么麻烦了。可对此,我既是正确的,又是错误的。

  “我叫保罗·埃奇康比,”我说,“是负责E区的,也就是这里的头儿。你有什么要求的话,叫我名字就行。如果我不在,就找这个人,他叫哈里·特韦立格。你也可以找斯坦顿先生或豪厄尔先生,懂了吗?”
  柯菲点点头。
  “除非我们觉得你确实需要,别指望能得到其他什么东西,这里可不是旅馆,你在听吗?”
  他又点点头。
  “这儿得保持安静,大块头,不像监狱的其他地方。这里只有你和那边的德拉克罗瓦。你们不用干活,大部分时间就是坐着。给你们一个机会想想清楚。”对他们大多数人来说,时间太多了,不过我没这么说。“有时候,如果一切正常,我们会放广播,你喜欢听广播吗?”
  他点点头,不过很疑惑,好像不太确定什么是广播似的。后来我发现,从某种程度看,这的确是真话;对再次遇见的东西,柯菲能记住,若没再见过,他就会忘掉。他知道“星期天女郎”中的人物,但是对她们上一回的最终结局,他的记忆就非常模糊了。
  “如果你守规矩,就能按时吃饭,你就不会去那一头的单人牢房,或是被迫穿上从背后扣扣子的粗帆布外衣。每天下午四点到六点,你可以有两个小时到院子里放风的时间,除了星期六,那天下午,监狱里其他犯人有足球比赛。你可以在星期天下午见客,如果有人想见你的话。有吗,柯菲?”
  他摇摇头,“没有,头儿,”他说。
  “嗯,还有你的律师呢。”
  “我想他不会来了,”他说,“是借来给我的,我不信他还会找到山里来。”
  我靠得很近地看看他,想知道他是不是在开玩笑,但好像不是。我也没这么指望过。上诉不是为约翰·柯菲这号人准备的,那时候根本不是;他们在经过法庭审判后,就被世人遗忘了,直到有一天,他们看到报纸里写着几行字,说有人在半夜里给电死了。但是,如果这个犯人在星期天下午有妻子、孩子们,或是朋友等着要见的话,那他就好管理了,如果管理算是件难事的话。可这个人没亲友,这样也好。因为他个子实在太大了。
  我把身子在床铺上移动了一下,然后觉得,如果站起来说话,下面那玩意儿会舒服点,于是就站起了身。他谦恭地往后一退,把手放在身前紧紧地握着。
  “你在这里可以很轻松也可以很痛苦,大块头,全看你的了。我要说的是,你还是让我们大伙都好过些,因为结果都一样。你该得什么,我们就给你什么,还有问题吗?”

  “睡觉时间到了以后,灯还亮着吗?”他马上问,好像就等着问这个问题。
  我吃惊地看着他,曾有很多新来E区的人问我各种古怪问题,有一次还问到我老婆奶子的大小,但从没遇到过这样的问题。
  柯菲笑得有点不自然,好像觉着我们会认为他傻,但他没法不问。
  “因为有时候我怕黑,”他说,“如果是陌生地方的话。”
  我看看他,纯粹是看他的体形,觉得有点莫名其妙地感动。你知道,它们真的触动了你;你没见过它们最糟的样子,那时,它们像熔炉里的魔鬼一般喷发出恐怖。
  “是的,这里整夜都很亮,”我说,“沿着绿里,一半的灯从晚上九点到早上五点都亮着。”这时我意识到,他听不懂我说的话,他不明白,分不清密西西比泥沼和绿里之间的区别,于是我补充道,“就是走廊里的灯。”
  他点点头。放心了。我也不太肯定他理解的走廊是什么,但是他能看见铁丝笼里的200瓦电灯泡。
  接着,我做了一件从未对犯人做过的事,我把手伸给了他。直到现在我也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也许,是因为他问了关于电灯的事。这让哈里·特韦立格很是吃惊,千真万确。柯菲拉起我的手,动作温和,让人惊讶。我的手差点消失在他的手掌心里,就这样。我的猎杀瓶里又多了另一只蛾子。我们完事了。
  我迈出牢房。哈里把门顺轨道推回关紧,上了两道锁。柯菲在原地又站了一会儿,仿佛不知道接着该干什么,然后就坐到床铺上,双手交叉,抱住膝盖,像一个伤心人或在做祷告的人似地垂下头。他用那怪异的、差不多是南方腔的口音说了点什么,我听得很清楚。尽管在犯人偿还所有的亏欠之前,你还得给他吃穿、给他修整,却不必去了解他做了什么。可是,虽然我不太知道他做了什么,我依然感到一阵寒颤。
  “我没办法,头儿,”他说,“我想制止的,可来不及了。”
  “珀西会给你惹麻烦的,”我们一同沿着走廊走回我办公室的时候,哈里这样对我说。狄恩·斯坦顿(他算是我们这里第三把手吧,我们其实不这样论资排辈,这是珀西·韦特莫尔突然搞出来的)正坐在我的书桌前更新文件,这活儿我好像从来不习惯做。我们进屋的时候,他只是抬头看了一眼,用拇指推了推那副小眼镜,又埋头于文件中了。

  “自打那讨厌的啄木鸟来这里后,我就一直麻烦不断,”我边说边缩着身子,小心翼翼地把裤子从胯部拉开。“他带着那个大个子笨蛋走过时,你听到他在喊什么吗?”
  “不可能听不到的,”哈里说,“你知道,我当时也在。”
  “我当时在厕所,听得很清楚,”狄恩说。他抽出一张纸,拿到光线下,我能看见上面有一圈咖啡色的环状物,是印上去的,接着,他就把纸扔进了废纸篓。“‘死鬼来了。’他肯定在他爱看的杂志上读到过这样的话。”
  也许是的。珀西·韦特莫尔很喜欢看《大商船》、《男士派对》和《男人历险》等杂志。好像每一期都有关于监狱的故事,珀西读得十分上心,像在做研究似的。可能他想探寻该怎么表现,觉得这些杂志里有这样的信息。他来的时候,我们刚处决了斧头杀手安东尼·雷伊,他还从没真正参与过处刑,尽管他从配电室里目睹过一次。
  “他上面有人,”哈里说,“他有关系,要把他从这里开走,你就得有解释,就得好好解释,因为他很可能动真格的。”
  “我没这么想,”我说,我真没这么想……但我心里还真怀着希望。比尔·道奇不是那种让人干站着袖手旁观的人。“我现在更感兴趣的是那个大块头,他会给我们惹麻烦吗?”
  哈里果断地摇摇头。
  “他在特拉平格县法庭上安静得像只绵羊,”狄恩说道。他摘掉那副小小的无边眼镜,用背心擦拭起来。“当然,他们拴他用的铁链更多,比斯克鲁奇在玛雷身上看见的都多②。不过他只要愿意动手,魔鬼都不是他对手。这可是双关③,孩子。”
  “我懂,”我答道,其实我并不懂。我只是不愿意让狄恩·斯坦顿占了上风。
  “他块头很大吧?”狄恩说。
  “是的,”我应着,“大得吓人。”
  “也许得把电伙计推到最高挡来烤他的屁股。”
  “别操电伙计的心,”我心不在焉地说,“再大的块头它都能把它变小喽。”
  注释:
  ①Coffey(柯菲)的发音与“咖啡”(coffee)很接近。
  ②斯克鲁奇和玛雷都是一个广泛流传的故事“往昔圣诞的鬼魂”中的人物,前者十分自私贪婪,对后者十分刻薄。后者死后,鬼魂浑身捆绑着铁链出现在斯克鲁奇面前。
  ③这里作者用dickens来表示魔鬼,该词若用作人名,即表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Dickens),因此为双关。
或许您还会喜欢:
爱的成人式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虽然我不知道望月那天原来打算邀请的第四个人是谁,不过我恐怕得感谢那家伙一辈子。托了这家伙临时爽约的福,我才得以与她邂逅。电话打过来时已经过了下午五点,望月随便寒暄了两句便直奔主题。“抱歉突然给你打电话,其实呢,今天晚上有一个酒会,有一个人突然来不了了。你今天……有空吗?有什么安排吗?”“不,没什么。 [点击阅读]
王子与贫儿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2
摘要:爱德华:爱德华和汤姆这两个少年,是这篇故事的主角。他们两个人,由于偶然的巧合,不仅是同年同月同日生,而且两个人的面貌也很相似,但两个人的命运却有天壤之别。爱德华是英国的王子,汤姆则是个小乞丐。有一天,爱德华王子在宫苑里散步,看到一个卫兵正在怒责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由于同情心,他就带这少年进入王宫,想不到却因此发生一连串意想不到的事情,差一点几就丧失了英国王位的继承权。 [点击阅读]
玩偶世家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2
摘要:本剧作者亨利克·易卜生(1928-1906),是挪威人民引以自豪的戏剧大师、欧洲近代戏剧新纪元的开创者,他在戏剧史上享有同莎士比亚和莫里哀一样不朽的声誉。从二十年代起,我国读者就熟知这个伟大的名字;当时在我国的反封建斗争和争取妇女解放的斗争中,他的一些名著曾经起过不少的促进作用。易卜生出生于挪威海滨一个小城斯基恩。 [点击阅读]
田园交响曲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纪德是个不可替代的榜样在二十世纪法国作家中,若论哪一位最活跃,最独特,最重要,最喜欢颠覆,最爱惹是生非,最复杂,最多变,从而也最难捉摸,那么几乎可以肯定,非安德烈·纪德莫属。纪德的一生及其作品所构成的世界,就是一座现代的迷宫。这座迷宫迷惑了多少评论家,甚至迷惑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长达三十余年。这里顺便翻一翻诺贝尔文学奖这本老账,只为从一个侧面说明纪德为人和为文的复杂性,在他的迷宫里迷途不足为奇。 [点击阅读]
相约星期二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最后的课程——《相约星期二》中文版序余秋雨一我们人类的很多行为方式是不可思议的,有时偶然想起,总会暗暗吃惊。譬如,其中一件怪事,就是人人都在苦恼人生,但谁也不愿意多谈人生。稍稍多谈几句的,一是高中毕业生,动笔会写“生活的风帆啊”之类的句子;二是街头老大娘,开口会发“人这一辈子啊”之类的感叹。 [点击阅读]
神秘的奎恩先生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新年前夜。罗伊斯顿招待会上的大人们都聚集在大厅里。萨特思韦特先生很高兴,年轻人都去睡觉了。他不喜欢成群结队的年轻人。他认为他们乏味,不成熟,直白。随着岁月的流逝,他变得越来越喜欢微妙的东西。萨特思韦特先生六十二岁了——是个稍有点驼背的干瘪老头。一张奇怪的孩子似的脸,总是一副盯着人的样子。他对别人的生活有着过分强烈的兴趣。 [点击阅读]
等待戈多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这是一部两幕剧。第一幕,主人公流浪汉爱斯特拉冈(简称戈戈),和弗拉基米尔(简称狄狄),出现在一条村路上,四野空荡荡的,只有一棵光秃秃的树。他们自称要等待戈多,可是戈多是谁?他们相约何时见面?连他们自己也不清楚。但他们仍然苦苦地等待着。 [点击阅读]
纸牌屋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世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欢笑不长久,欲望不长久,生命本身,也总会走到尽头。这真是至理名言。所以,人生在世,最要紧的就是及时行乐,活在当下,把手中的东西紧紧抓住。为什么要虚度一生去换取入土之后碑头的空文呢?“永存我心”,什么样的蠢蛋才会希望自己的坟头铭刻这样一句空话?这不过是无病呻吟的多愁和伤感,毫无意义。我们还是面对现实吧,人生就是一场零和博弈,输赢高下都在政坛见分晓。 [点击阅读]
纽约老大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1991年6月13日,好莱坞。凌晨,加利福尼亚美联社分部一派兵荒马乱。五分钟之前,路透社抢先向全球公布了齐亚托联通公司的最新消息。这一次,英国人灵敏的鼻子终于甚至比美国人更早嗅到了大西洋的腥味。齐亚托联通公司正在制做本世纪耗资最大的色情片,主要外景地选择在沙漠中,也就是拍摄《宾虚传》和《阿拉伯的劳伦斯》用过的场景,其中一处搭设了1000余人在上面翻滚的大台子。 [点击阅读]
罗杰·艾克罗伊德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谢泼德医生在早餐桌上弗拉尔斯太太于16日晚(星期四)离世而去。17日(星期五)早晨八点就有人来请我去。我也帮不了什么忙,因为她已死了好几个小时了。九点过几分我就回到了家。我取出钥匙打开了前门,故意在大厅里磨蹭了一会,不慌不忙地把帽子和风衣挂好,这些都是我用来抵御初秋晨寒的东西。说老实话,我当时的心情非常沮丧忧愁。我并不想装模作样地认为,我能够预料今后几周将要发生的事。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