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绿里奇迹 - 第二部 绿里上的老鼠 第五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处决进行得很顺利,如果这件事上还能用“不错”来形容的话(我非常怀疑这样的用语),那么对阿伦·比特伯克,这位沃希托河①流域切罗基族议会长者的处决就是这样的。他双手抖得厉害,没法把辫子编好,我们就准许他的大女儿,一个三十多岁的妇女,帮他干净利落地打好辫子。她想在辫梢缀上羽毛,即那种老鹰的新生羽毛,老鹰还曾是她父亲养着的,不过我没同意。羽毛会着火烧起来的。当然,我没对她这么说,我只是告诉她,这是违反规定的。她没再坚持,只是低下头,把双手放在太阳穴上,表示失望和不赞同的意思。这女人的举止不失尊严,这确实也让我们颇为放心,觉得她父亲也应该很有尊严的。
  时间到了,酋长没有任何反抗或拖延的举动就走出牢房。有时候,我们得把行刑犯人的手指从铁栏上撬开,在我工作期间,就曾经撬断过一两个人的手指,我无法忘掉那闷钝的断裂声,不过好在酋长不是这样的人。
  他坚定地沿着绿里走到我的办公室,在那里双膝跪地和舒斯特修士一同祈祷。舒斯特修士是从“天堂之光浸礼会教堂”那里开着廉价小车来的。
  舒斯特为酋长念了几首圣诗,当他念到其中一首关于躺在宁静的水边的诗篇时,酋长哭了起来。不过,这倒不坏,他没有歇斯底里的表现。我觉得他是想到了宁静之水是那么纯净清冽,每次喝水时,嘴巴就像被割了一般的疼痛。
  实际上,我宁愿看见他们哭起来,他们要是不哭,我倒要紧张了。
  这时候,如果没有人帮忙,很多人跪下后就站不起来了,不过酋长没事。他先是晃了一下,好像发飘的感觉,狄恩伸出一只手想去扶稳他,但比特伯克早就自己找回了平衡点。于是,我们走出了房间。
  几乎所有的椅子上都坐着人,大家静静低语着,就像乡亲们等待着婚礼或葬礼的开始。这时,比特伯克第一次踉跄起来。我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人引起了他的惊慌,或者是所有人聚在一起这种情形让他不安,不过我听到他喉咙里传出一声低沉的呻吟。突然,他被我握着的胳膊往后拽了一下,这可是从来没发生过的。我可以从眼角瞥到哈里·特韦立格要走上前来,阻止酋长往后退,以防比特伯克在刹那间试图顽抗。

  我捏紧了他的肘部,一个手指压了压他的手臂,“安静,酋长,”我只动了动嘴角,嘴唇却没有动,对他说道,“这些人唯一能记住的,就是你是怎么走上去的,好好走给他们看,让他们瞧瞧沃希托人是什么样的。”
  他斜瞥了我一眼,轻轻点点头。接着,他拿起女儿给他编好的一条辫子,吻了吻它。我朝布鲁托尔看看,他正站在电椅后的检查台上,穿着他最好的蓝制服,一身堂皇,束腰外衣上的纽扣颗颗铮亮,大脑袋上的帽子端正挺括。我朝他微微一点头,他立刻点头回敬,并上前一步,以备比特伯克需要人扶着走上平台,不过酋长没有要求帮助。
  从比特伯克坐到椅子上,到布鲁托尔轻声向身后喊出“开二挡”,间隔不到一分钟。灯光再次变暗,不过只暗了一点点;如果你不盯着看的话,或许不会注意到。这就意味着,范哈伊已经合上了某个聪明人称之为“梅布尔牌电吹风”的开关。头罩里发出了低沉的嗡嗡声,比特伯克身子前倾,把夹子绷得紧紧的,把勒在胸口的皮带拉得紧紧的。在对面的墙边,监狱医生面无表情地看着,他抿紧双唇,嘴巴看上去像一条白缝。比特伯克没有扑腾和抖动,不像老嘟嘟在演习时的样子,只是猛地往前倾,就像男人到达性高潮时臀部拼命向前顶的样子。酋长的蓝色衬衫底部绷得紧紧的,那个部位的肌肉拧出了一道道笑纹般的褶皱。
  还有那气味。它不那么难闻,不过引发的联想令人很不愉快。后来,我每次去孙女家时,都不敢进她的地下室,虽然那里只是放着她儿子莱昂内尔的玩具火车,而小家伙也非常喜欢和曾祖父一起玩。我并不讨厌火车,我想你准猜得到,我只是受不了它的变压器,受不了它嗡嗡的声音,还有当它发热时发出的那个气味。即使那么多年过去了,那气味依然能让我想起冷山。

  范哈伊给了他三十秒时间,然后关掉电源。医生从原来站的地方走上前去,用听诊器听了听。此刻,见证席上鸦雀无声。医生站直了身体,视线越过那张电网。“机能紊乱了,”他边说边用一根手指做了个转动曲柄的手势。他从比特伯克的胸部听到了几声不规则的心脏搏动,这搏动或许就像被砍了头的小鸡最后的那阵抽搐,不过最好不要冒险。我们可不想看到,当他被抬着走过隧道时,突然从担架床上坐起来,并嚎叫着说觉得自己像是被火烧着了。
  范哈伊打到三挡,酋长的身体再次前倾,在电流的作用下,身子稍稍左右扭动了几下。医生又听了听,点点头。完事了。我们再次成功地毁灭了一样我们无法创造的东西。见证席上又有人开始低声议论了,但大多数人还是低头坐着,看着地板,好像吓蔫了似的,或者是感到羞愧。
  哈里和狄恩抬着担架过来了,实际上有一头应该是由珀西来抬的,但是他不知情,也没有人费神去告诉他。酋长依然戴着那个黑色的丝绸面罩,被布鲁托尔和我抬上了担架,我们迅速移动脚步,虽然还不到奔跑的程度,还是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将他抬出了通往隧道的大门。大团大团的烟雾从面罩上的洞眼里冒出来,还有一股可怕的恶臭。
  “噢,见鬼!”珀西叫道,声音颤抖着,“这是什么气味啊?”
  “别挡道,给我让开,”布鲁托尔说着,推搡着走到墙边,墙上挂着一个灭火器,是那种老式的用化学剂的型号,得靠人打气的。这当儿,狄恩已经摘掉了那个面罩,下面倒还不算太糟糕,比特伯克左边的辫子像一堆潮湿的树叶,正在冒烟。
  “别操这个心了,”我告诉布鲁托尔。我可不想在把死人抬到运货车后厢前,还得把那堆化学粘剂从他脸上清理掉。我拍着酋长的脑袋(珀西正瞪大了眼睛一直瞧着我)直到上面不再冒烟。然后,我们把尸体抬下了十二级台阶的木头阶梯,进入隧道。那里就像地牢般阴冷潮湿,水不断往下滴着,发出空洞的叮叮声。悬挂着的灯罩着粗糙的马口铁罩子,这些灯都是监狱车间里生产的,灯光照着一条砖砌的通道,它位于高速公路下面,长达三十英尺,顶部弯曲而潮湿。这里每次都让我感觉自己像是埃德加·爱伦·坡故事里的人物。

  那里放着一个带轮子的担架,我们把比特伯克的尸体放了上去,我最后检查了一次,确保他头发上的火已经熄灭。那条辫子焦透了,看到他脑袋一侧漂亮的小蝴蝶结此刻变成了焦黑的一团,我觉得很难过。
  珀西拍拍死人的脸,手掌的拍击声让我们心惊肉跳的。珀西环顾着大家,嘴角露出了得意的笑容,眼睛发亮。接着,他回头又看了看比特伯克,“别了,酋长,”他说,“但愿地狱足够火热。”
  “别这样,”布鲁托尔说道。在滴水的隧道里,他的声音显得很空洞,有点像在演说,“他已经得到应有的惩罚,没什么亏欠了。你把手拿开。”
  “噢,该死的,”珀西说道,不过,当布鲁托尔向他走过去时,他却不安地往后退了,身后的影子就像摩格街②故事里大猩猩的影子一样,随之升了起来。不过布鲁托尔并没有去揪珀西,而是握住了带轮子的担架,开始将阿伦·比特伯克慢慢地向隧道远处的尽头推去。从那里,比特伯克将开始他最后一次车程,车子正停在高速公路一侧软基路肩上。担架坚硬的橡胶轮子在地板上发出呻吟般的响声,它的影子在凸起的砖面墙上移动着,时浓时淡;狄恩和哈里抓起脚边的床单,把它拉上来盖住酋长的脸,那脸庞早已呈现出死人都有的蜡灰色,无论死者是清清白白还是罪恶深重。
  注释:
  ①沃希托河(Washita),位于美国中南部,发源于沃希托山脉,东南流向,最后汇入雷德河。
  ②这里是指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推理小说《摩格街凶杀案》里那只大猩猩,根据故事,最后推论发现猩猩就是杀人的罪魁祸首。
或许您还会喜欢:
烽火岛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1827年10月18日,下午5点左右,一艘来自地中海东海岸的船正乘风前进,看来它是想赶在天黑前进入科龙海湾的维地罗港。这就是在古代荷马书中提到的奥地罗斯港口。它坐落在爱奥尼亚海和爱琴海三个锯齿状缺口中的一个里。这三个踞齿缺口把希腊南部踞成了一片法国梧桐叶的形状。古代的伯罗奔尼撒就是在这片叶状的土地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地理称其为摩里亚。 [点击阅读]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刘易斯·卡罗尔(LewisCarroll)的真名叫查尔斯·勒特威奇·道奇森(1832~1898),是一位数学家,长期在享有盛名的牛津大学任基督堂学院数学讲师,发表了好几本数学著作。他因有严重的口吃,故而不善与人交往,但他兴趣广泛,对小说、诗歌、逻辑都颇有造诣,还是一个优秀的儿童像摄影师。作品《爱丽丝漫游仙境》是卡罗尔兴之所致,给友人的女儿爱丽丝所讲的故事,写下后加上自己的插图送给了她。 [点击阅读]
爱的成人式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虽然我不知道望月那天原来打算邀请的第四个人是谁,不过我恐怕得感谢那家伙一辈子。托了这家伙临时爽约的福,我才得以与她邂逅。电话打过来时已经过了下午五点,望月随便寒暄了两句便直奔主题。“抱歉突然给你打电话,其实呢,今天晚上有一个酒会,有一个人突然来不了了。你今天……有空吗?有什么安排吗?”“不,没什么。 [点击阅读]
爱者之贻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0
摘要:石真译1沙杰汗①,你宁愿听任皇权消失,却希望使一滴爱的泪珠②永存。岁月无情,它毫不怜悯人的心灵,它嘲笑心灵因不肯忘却而徒劳挣扎。沙杰汗,你用美诱惑它,使它着迷而被俘,你给无形的死神戴上了永不凋谢的形象的王冠。静夜无声,你在情人耳边倾诉的悄悄私语已经镌刻在永恒沉默的白石上。 [点击阅读]
狐狸那时已是猎人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苹果蠹蛾的道路没关系,没关系,我对我说,没关系。——维涅狄克特埃洛费耶夫苹果蠹蛾的道路一只蚂蚁在抬一只死苍蝇。它不看路,将苍蝇掉了个过儿,然后爬了回去。苍蝇比蚂蚁的个头儿要大三倍。阿迪娜抽回胳膊肘儿,她不想封住苍蝇的路。阿迪娜的膝盖旁有一块沥青在闪亮,它在阳光下沸腾了。她用手沾了一下。手的后面顿时拉出一根沥青丝,在空气中变硬,折断。这只蚂蚁有一个大头针的头,太阳在里面根本没有地方燃烧。它在灼。 [点击阅读]
狗年月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0
摘要:你讲。不,您讲!要不,就由你讲吧。也许该由演员开始?难道该由稻草人,由所有这些稀里糊涂的稻草人开始?要不,就是我们想等着,等到这八颗行星在宝瓶座中聚集在一块儿?请您开始吧!当时,到底还是您的狗叫了。可是在我的狗叫之前,您的狗已经叫了,而且是狗咬狗。 [点击阅读]
狼穴巨款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0
摘要:1945年3月。北海上刮着凛烈的寒风。在纳粹德国一个秘密潜艇基地里,一艘潜艇固定在巨大的墩柱上。流线型的舰首在晨曦中显得轮廓格外明晰。在潜艇的腰部有一块跳板,一长队孩子正踏着跳板登上潜艇。他们彼此手挽手走着、仰起脸看着这艘奇怪的黑色船舶。有个人拿着名单在核对孩子们的名字。在潜艇的瞭望塔里,站着一个纳粹海军军官和一个穿黑大衣的高个子男人。 [点击阅读]
猎奇的后果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0
摘要:他是一个过于无聊而又喜好猎奇的人。据说有个侦探小说家(他就是因为大无聊才开始看世上惟一刺激的东西——侦探小说的)曾担心地指出,总是沉迷在血腥的犯罪案中,最终会无法满足于小说,而走上真正的犯罪道路,比如说犯下杀人罪等等。我们故事里的主人公就确确实实做了那位侦探小说家所担心的事情。由于猎奇心理作祟,最终犯下了可怕的罪行。猎奇之徒啊,你们千万不要走得太远。这个故事就是你们最好的前车之鉴。 [点击阅读]
猫与鼠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君特-格拉斯在完成了第一部叙事性长篇小说《铁皮鼓》之后,我想写一本较为短小的书,即一部中篇小说。我之所以有意识地选择一种受到严格限制的体裁,是为了在接下去的一本书即长篇小说《狗年月》中重新遵循一项详尽的史诗般的计划。我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长大的,根据自己的认识,我在《猫与鼠》里叙述了学校与军队之间的对立,意识形态和荒谬的英雄崇拜对学生的毒化。 [点击阅读]
王子与贫儿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爱德华:爱德华和汤姆这两个少年,是这篇故事的主角。他们两个人,由于偶然的巧合,不仅是同年同月同日生,而且两个人的面貌也很相似,但两个人的命运却有天壤之别。爱德华是英国的王子,汤姆则是个小乞丐。有一天,爱德华王子在宫苑里散步,看到一个卫兵正在怒责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由于同情心,他就带这少年进入王宫,想不到却因此发生一连串意想不到的事情,差一点几就丧失了英国王位的继承权。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