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绿里奇迹 - 第四部 德拉克罗瓦惨死 第七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到家时雨已经停了,北边屋脊上空,亮起了迟暮的月光。我的睡意似乎随着乌云的散去而消失了。我完全清醒了,而且还能从自己身上闻到德拉克罗瓦的气味——“去烧烤,我和你,又红又臭呸呸呸”,我觉得这味道好久都不会散。
  詹妮丝还在等我,有死刑任务的夜晚她总要等我。我原来不想把事情告诉她的,觉得这样会让她担惊受怕,可我一走进厨房门,她就从我的脸色察觉了什么,非要我全讲给她听。于是我坐下,用冰凉的手掌攥住她温暖的双手(我那辆旧福特车里的取暖器几乎不发热,而暴风雨一来,气温就转了个一百八十度),把她想知道的都诉说了。讲到一半,我竟然失去控制,哭了起来,这我可真没预料到。我感到不好意思,但也就是那么一点点;倒是她,每当我的行为偏离了男人应有的轨道,反正是偏离了我觉得我应该遵循的轨道,她从不给我施加压力。我想,男人要有个好老婆,那他就是上帝最幸运的造物了,而没有好老婆的,则是最最可怜的家伙,他们一生唯一的幸运就是不知道自己有多可怜。我哭着哭着,她把我的头抱在自己胸前,等我发泄完了,感觉好了点……反正是稍稍好一点,我觉得那准是在我第一次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想什么的时候。不是鞋子,我并没指那个,是与鞋子有关,但不是一回事。我当时真正的想法是,约翰·柯菲也好,梅琳达·穆尔斯也好,尽管两人的体格、性别和肤色都很不一样,却有着一样的眼睛:充满哀怨、悲伤、漠然,是那种垂死的眼神。
  “上床吧,”我妻子最后说道,“保罗,和我一起上床吧。”
  我上了床,并做了爱,完事之后,她转身睡了。我躺着,看着暗淡的月光,听着墙上的滴答声,它们终于来了,把夏天换成了秋天,我想起约翰·柯菲说过是他帮了忙。我帮了德尔的老鼠,我帮了叮当先生,他是马戏团老鼠。当然啦,我想,也许我们都是马戏团老鼠,一圈一圈地跑着,隐约地觉得,上帝和所有天堂里的人都隔着常春藤玻璃窗,看着明胶屋里的我们。
  我稍微睡了一会,大概两小时,或三小时吧,天就开始亮了。睡眠状况和这些天在佐治亚松林的完全一样,那时我可很少这样的:睡得很浅,睡一阵醒一下。入睡时脑子里想着的是我小时候的教堂。教堂的名称随我母亲和她姐妹们的欢喜随时改变,但实际上却是一样的,什么赞扬耶稣的贝克伍兹第一教堂啦,上帝全能教堂啦,等等。在这些突兀的方尖塔建筑的阴影里,随着召唤信徒做礼拜的钟声,人们心头时时升起救赎的念头。只有上帝才能宽恕罪愆,能够并的确做出宽恕,用在十字架上受刑的圣子那充满痛苦的鲜血,洗干净所有的罪孽,但这并未免除上帝的孩子只要可能就得赎罪(哪怕只因判断失误而造成的罪)的责任。救赎是强有力的行为,它是关闭你往昔大门的锁。
  我想着松林里的救赎,想着埃杜亚德·德拉克罗瓦骑在闪电之火上,想着梅琳达·穆尔斯,想着我那流不完眼泪的大男孩,想着想着就睡着了。这些思绪萦绕在我梦里。在梦中,约翰·柯菲坐在河岸旁,痴呆儿一般冲着初夏的天空口齿不清地发出悲伤的呼喊,对面的河岸上,一列货运列车轰隆隆地永不停歇地朝着特拉平格河上锈迹斑斑的大铁桥开去。这个黑人每条胳膊弯里都夹着一个赤裸的金发女孩的尸体。他紧攥着的拳头就像是胳膊末端的棕色巨石。蟋蟀在他周围鸣唱,吸血蠓在身边飞舞;天气沉闷炎热。梦里,我朝他走去,在他面前跪下,拉住他的手。他松开拳头,袒露出里面的秘密。一个掌心里是一只红黄绿三色线轴,另一掌心里是一只监狱看守的鞋。
  “我也没办法,”约翰·柯菲说道。“我想制止的,但来不及了。”
  这一次,在梦里,我理解了他。
或许您还会喜欢:
人豹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神谷芳雄还只是一个刚从大学毕业的公司职员。他逍遥自在,只是在父亲担任董事的商事公司的调查科里当个科员,也没有什么固定的工作,所以难怪他忘了不了刚学会的酒的味道和替他端上这酒的美人的勉力,不由得频繁出入那家离京桥不远、坐落在一条小巷里的名叫阿佛洛狄忒的咖啡店。 [点击阅读]
傲慢与偏见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简·奥斯汀(JaneAusten,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是英国著名小说家,生于英国汉普郡,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她的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的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活泼风趣的文字著称。有6个兄弟和一个姐姐,家境尚可。她的父亲乔治·奥斯汀(GeorgeAusten,1731年—1805年)是一名牧师,母亲名卡桑德拉(1739年—1827年)。 [点击阅读]
北回归线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亨利·米勒(HenryMiller,1891年12月26日-1980年6月7日)男,美国“垮掉派”作家,是20世纪美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同时也是最富有个性*又极具争议的文学大师和业余画家,其阅历相当丰富,从事过多种职业,并潜心研究过禅宗、犹太教苦修派、星相学、浮世绘等稀奇古怪的学问,被公推为美国文坛“前无古人, [点击阅读]
名士风流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柳鸣九文学的作用在于向别人展示作家自己所看待的世界。这部小说的一个人物曾经这样认为:“为什么不动笔创作一部时间与地点明确、而且具有一定意义的小说呢?叙述一个当今的故事,读者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忧虑,发现自己的问题,既不去揭示什么,也不去鼓动什么,仅仅作为一个见证。”这个人物这样思忖着。 [点击阅读]
呼啸山庄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夏洛蒂和传记作者告诉我们,爱米丽生性*独立、豁达、纯真、刚毅、热情而又内向。她颇有男儿气概,酷爱自己生长其间的荒原,平素在离群索居中,除去手足情谊,最喜与大自然为友,从她的诗和一生行为,都可见她天人合一宇宙观与人生观的表现,有人因此而将她视为神秘主义者。 [点击阅读]
地狱镇魂歌
作者:佚名
章节:93 人气:2
摘要:没有人知道创世之神是谁,但他(她)创造了整个世界,创造了神族和魔族,还有同时拥有两个种族力量但是却都没有两个种族强大的人族,也同时创造出了无数互相具有不同形态的异类族群,在把这些族群放置在他的力量所创造的领地中之后,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的创世之神便离开了这个世界,再也没有任何人知道他的下落。 [点击阅读]
堂吉诃德
作者:佚名
章节:134 人气:2
摘要:【一】乍看似乎荒诞不经.实则隐含作者对西班牙现实深刻的理解.作者采用讽刺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现实与幻想结合起来.表达他对时代的见解.现实主义的描写在中占主导地位.在环境描写方面.与旧骑士小说的装饰性*风景描写截然不同.作者以史诗般的宏伟规模.以农村为主要舞台.出场以平民为主.人数近700多人.在这广阔的社会背景中.绘出一幅幅各具特色*又互相联系的社会画面.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也是虚实结合的. [点击阅读]
契诃夫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我的同事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您一定听说过他。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 [点击阅读]
好兵帅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雅·哈谢克(1883~1923),捷克作家,有“捷克散文之父”之称。哈谢克是一个唐·吉诃德式的人物,单枪匹马向资产阶级社会挑战,同时,他又酗酒及至不能自拔。他一生写了上千篇短篇小说和小品,还写过剧本,大多是讽刺小说。哈谢克生于布拉格一穷苦教员家庭,13岁时父亲病故,上中学时因参加反对奥匈帝国的示威游行,多次遭拘留和逮捕。 [点击阅读]
安迪密恩的觉醒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01你不应读此。如果你读这本书,只是想知道和弥赛亚[1](我们的弥赛亚)做爱是什么感觉,那你就不该继续读下去,因为你只是个窥婬狂而已。如果你读这本书,只因你是诗人那部《诗篇》的忠实爱好者,对海伯利安朝圣者的余生之事十分着迷且好奇,那你将会大失所望。我不知道他们大多数人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生活并死去,那是在我出生前三个世纪的事情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