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魔都 - 第39回 银座的死刑台 撼动政府之事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无论四季都喧闹不绝的繁华大都会,有时也会假寐片刻。某个外国作家,称这种时刻为“大都会的时间外”。从凌晨三点开始的三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大都会正要入睡。
  时间停下脚步,万象都同时停止了。
  凌晨三点,站在四丁目的十字路口,往新桥方向望去,街灯的光线暗淡朦胧,银座的空隙,也都沉入深深的黑暗当中,四周一片黑暗,万籁俱寂。
  这些之前都被人来人往与交通工具挡住了,现在完全不见人影,因此可以看到很令人惊讶的景象。微微闪着光芒的路面电车轨道,弯弯曲曲地延伸到远处,描绘出 寂寥的透视图后,又渐渐消失。在宽阔的马路上徘徊的,只有从各处小巷里,被吹过来的诸多纸屑而已。这简直就像活生生的东西一样,栩栩如生地动作着。乘着疾 风迅速往旁边移动的、翻着筋斗跑向车道的、爬上路树在树枝上垂吊着的、挽着手开心地团团转着的,一下贴紧一下分离的,又飞又跳的……挤在这没有人烟、静悄 悄的大马路上,当成是自己家似的活蹦乱跳。这些,正是大都会里的魈魅魍魉,在东京的深夜里,尽情嬉戏着。
  就在这个时刻,银座四丁目的十字路口,响起了不寻常的叫声,划破了深夜的寂静。仔细一听,可以听到那凄切的叫声,正口口声声地嘶叫着“杀人啦”、“杀人啦”。
  在东京显眼的十字路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有两个看似计程车司机的人,不断朝服部钟表店回头,嘎嘎作响的脚步声响起,飞也似的往派出所跑去。那之间,还不断发出刺耳的尖锐叫声,令人意外的噪声,传遍这条寂静的大马路。
  此时,四丁目派出所的警察,正配合着大都会的作息,迷迷糊糊地打着瞌睡。这不合宜的尖锐叫声,顿时破坏了他的好梦,他有些不耐烦,毫不客气地走到入口处,对着那个不速之客喝道:“浑蛋!……”
  不顾警察的制止,两位交通劳动者,叫得更加凄惨了,可以说,是跌跌撞撞地来到派出所门口。双眼往额头上吊,语无伦次地说了些什么,又拼命指向耸立在夜空中的钟塔,像是离开水中的脚鱼一样,不断地动着嘴巴,却完全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总算让他冷静下来问清楚重点之后,原来是说服部钟表店的钟塔上,有人被杀吊在上面。
  不可以乱开玩笑。抬头一看,被称为“银座纪念塔”的那座优雅的钟塔,普里尼式淡淡的间接灯光,照在白色的钟面,在上面浮现出三点十五分这个时间。不要说什么上吊的人了,根本就没有任何异样。

  这位警察是刚从教习所出来的年轻警官,对这种事务还不太热悉,他以为这两个低下的人,是故意跑来捉弄自己的,一时光火地捉住离他较近的那个司机手腕,粗鲁地拉进派出所里。
  ”混蛋!……你说什么?什么尸体?……看啊,哪里有那种东西?……你,前一阵子也来闹过吧?……你还真敢来呢。今天,我可不会就这么放过你。”他大发雷霆。
  不过,那两个司机,完全不理会他不成熟的威吓:“我没有开玩笑,就吊在那里啊,在另外一边啦……不要在这里大吼大叫啦,好了,你到这边来看看。大事不好了啦!……”司机一副不容他反驳的样子。看起来不像是开玩笑。
  冷静下来的警察,这下子总算察觉到有什么不寻常的事情开始了,因此他握住佩剑的剑鞘,脚下发出很大的声响,快速地跑过安静的大马路,往那边跑去。
  他跑到三越的转角,好了,用手遮住眼睛,抬头一看……哇!出乎意料的,巍然的钟塔上,果然出现了一副令人意外的景象。
  钟塔上的避雷针尖端,像是花王肥皂商标形状的那抹新月,朦胧地高挂着。根部的地方有个人体,被一条绳子悬挂在灰白色的钟面上,或许是因为空中有风吧,微微地左摇右晃。
  在夜色中还看得出来,那个人体穿着高级的晚礼服,脚上是奢华的漆皮鞋,胸前的纽扣孔里,插着一朵娇艳的花。像是刚从舞会里出来一样,一身雅致,高高地悬挂在空中,随风踏着轻快的舞步。
  如果只是这样,顶多只会说他很稀奇古怪,不过再仔细一看,这可不是那么优哉的事情。也就是说,这位身着晚礼服、高尚优雅的绅士,在银座街角的钟塔上,被处以绞刑。
  眼睛用看似白手帕的东西绑住了,双手双脚跟执行死刑时一样被绑住,淡淡的间接照明,此时成了背景灯光,让这个像是地狱剪影的东西,漆黑地浮现在大大的钟 面上。脚尖正好垂在“VI”的地方,侧转着的头部指向“II”的地方,尸体本身成了指针,好像是想传达死刑执行的时间,是在两点三十分。

  啊 啊,就算如此,每天在此仰望着的某个人,早已预知这座优雅的钟塔,总有一天,会变成残酷的死刑台的吧,在银座街角钟塔上进行绞刑,这真是太过分了。不过, 从另一方面思考,要进行这样优美的死刑,这座典雅的钟塔,确实是个最适合的场所哦。胸前别上一朵花,身上美丽的装扮,摇摇晃晃垂挂的样子,真是一幅飘逸潇 洒的景象哇,令人感觉到一抹诗意。
  到底是谁,想到这种诗情画意的事情呢?还有,这位潇洒的绅士,又因为什么理由,必须被吊在这种奇怪的地方呢?
  这种无益的探索,先丢到以后,再次回到地面上的描写。那位警官目瞪口呆,一动也不动地看着这幅令人意外的景象,他实在是无法相信,现在自己眼里看到的这幅光景。
  他哭丧着脸,一再发出意义不明的叹气声,最后,他渐渐理解,这不是梦境,也不是一幅画,是一件千真万确的事实,他好像突然从麻醉状态里苏醒了过来,决定要做一些适当的处置。他飞快地回到派出所,冲向局里的电话,发出相当尖锐的声音。
  银座尾张町钟塔上优雅的杀人事件,靠着一条电话线,依序传达到警视厅的神经中枢里去。
  几乎同一时刻,永田町的内相官邸内,接着第三十三回,那六位大人物,也就是,内务、外务两大臣跟两位次长,还有欧亚、警察两位局长,每位都是疲惫到了极 点,黯然地坐在椅子里,额头上刻着皱纹,不断地呻吟着。每一位都穿着金绒大礼服或是燕尾服,像个武士木偶般坐在那里,这肯定不是因为喝醉了酒的关系,而是 显示出他们参贺回来之后,连更换衣服的时间都没有。
  这是个十分紧急的时刻,再怎么说,统治五百六十万人民的一国之君,在东京正遭到暗杀的危 机。不仅如此,搞不好,他的尸体还可能会被丢在东京最为显眼的场所。无论如何,一定要把那个安南国的皇帝,从刺客的攻击中救出,在四点,法国大使搭乘的火 车抵达东京车站之前,安全地把皇帝送回饭店。不过,无视于警视厅拼了命的大搜查,都已经过了三点了,还是完全掌握不到他的消息。
  抬头看向墙上的时钟,正好是三点十分,法国大使所搭乘的火车,现在正经过相模摊,在小田原奔驰着,哪儿还有那个闲功夫,让他们换衣服呢!
  时钟的指针滴答滴答、毫不留情、一分一秒地过去,四处充斥着不知该说是阴郁、还是悲惨的气氛,异常的压力逼迫在每个人胸口上。在座众人正要如此昏死过去 之时,内务大臣缓缓地从躺着的椅子里起身,发出像是怨恨、又像是悲叹的声音:“怎么样啊,各位。我们还可以抱持着希望吗?就算是安慰的话也好,你们说些什 么吧!再这样下去,我快喘不过气了。”

  说完,他转向仰靠在沙发上,正自暴自弃地吞云吐雾的警察局长:“喂,大槻君。那之后,就都没有报告 了,警视厅的人都死光了吗?还是睡得正熟啊?……到现在,还是音讯全无,这实在是怠慢至极啊。到底是怎么回事?……把香烟拿开,赶快说句话吧!……总之, 你窝在那里,真碍眼的。”
  就这样他开始喋喋不休,也因此,一行人都各说各话,数落着警察局长。至少,如果你不要这么做的话,诸如此类,让他焦急得无所遁逃。
  原本警察局长承受众人的指责,如此这般地应付着,不过,看来他的自制力,也已经消失,用格外光火的声音说:“好了好了,请等一下。你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嚷 嚷,我也没有一点办法啊。警视厅没有死光,也不是睡着了。大家都拼了命地在做。你们再怎么逼我,能做的事情也是有限。世界上不是每件事情,都靠理论就可以 的。”他板着脸反驳回去。不悦的态度,与平日稳健的局长,不甚相衬。
  一行人仿佛想借故把无处发泄的不满发泄出来,个个摩拳擦掌,又以局长的态度为由,哗啦啦地喧闹了起来。眼看着局长就要被攻陷之时,桌上的电话铃声,贯穿了这场争论,突然尖锐地响了起来。
  这场争论瞬间停止了。是吉报还是凶报?一行人战战兢兢地互相对看。没人有勇气接起这通电话。电话激烈地在桌上,焦急地吵闹着。
  不过,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警察局长用手帕擦了擦脖子上的冷汗,战战兢兢地接了起来。一行人由四面八方挤过来,张大嘴盯着局长的脸。想由他脸上变幻不定的表情,迅速判断出吉凶。
  局长一句、两句,对着那声音的主人,焦躁地大声斥责,之后他手里拿着话简,突然跌坐在椅子上,在茫然失神的状态中,用蚊子般的声音,断断续续地低声说了这些话:“据报,安南国皇帝的尸体,被吊在服部的钟塔下……被风吹得摇摇晃晃的。”
或许您还会喜欢:
精灵宝钻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创新之书一九五一年末,在《魔戒》与《精灵宝钻》已经完稿多时,而大西洋两岸仍迟迟不肯按托尔金的要求将两书同时出版:心焦的托尔金於是写了一封长达万言的信给美国出版商,阐明他创作这整个神话世界的缘起与故事始末:我从早年就对自己所爱之乡土没有属於自己的故事感到悲伤。 [点击阅读]
罗杰疑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弗拉尔斯太太于16日晚(星期四)离世而去。17日(星期五)早晨八点就有人来请我去。我也帮不了什么忙,因为她已死了好几个小时了。九点过几分我就回到了家。我取出钥匙打开了前门,故意在大厅里磨蹭了一会,不慌不忙地把帽子和风衣挂好,这些都是我用来抵御初秋晨寒的东西。说老实话,我当时的心情非常沮丧忧愁。我并不想装模作样地认为,我能够预料今后几周将要发生的事。 [点击阅读]
荆棘鸟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考琳·麦卡洛,生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惠灵顿。她曾从事过多种工作——旅游业、图书馆、教书;后来终于成了一名神经病理学家,曾就学于美国耶鲁大学。她的第一部小说是《蒂姆》,而《荆棘鸟》则构思了四年,作了大量的调查工作,方始动笔。此书一发表,作者便一举成名。作者是位多才多艺的人,喜欢摄影、音乐、绘画、服装裁剪等。她现定居于美国。 [点击阅读]
西西里人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迈克尔-科莱昂站在巴勒莫长长的木制船坞上,望着那艘驶往美国的巨型客轮启航,他原准备搭乘那船的,只是他又接到了父亲的新指令。他挥手向小渔船上的人们告别,是他们带他来到船坞,而且在过去的岁月里一直护卫着他。小渔船在客轮身后泛起的白浪中颠簸,像一只紧紧追随母亲的勇敢的小鸭。船上的人也在向他挥手道别;他将再也见不到他们了。 [点击阅读]
1973年的弹子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喜欢听人讲陌生的地方,近乎病态地喜欢。有一段时间——10年前的事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逢人就问自己生身故乡和成长期间住过的地方的事。那个时代似乎极端缺乏愿意听人讲话那一类型的人,所以无论哪一个都对我讲得十分投入。甚至有素不相识的人在哪里听说我这个嗜好而特意跑来一吐为快。他们简直像往枯井里扔石子一样向我说各种各样——委实各种各样——的事,说罢全都心满意足地离去了。 [点击阅读]
24个比利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序言本书叙述的是一则真实故事──威廉.密里根是美国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结果却获判无罪的嫌犯,因为他是一位多重人格分裂者。他不像精神病或一般小说上所记载的其他多重人格病患一样使用杜撰的假名,从被逮捕到被控诉开始,他一直都是争论性的公众人物。他的面孔出现在各报章杂志的头版和封面上,心智检查的结果不仅出现在夜间电视新闻节目,更成了报纸的头条新闻,迅速传遍全世界。 [点击阅读]
交际花盛衰记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阿尔丰斯-赛拉菲诺-迪-波西亚亲王殿下①①阿尔丰斯-赛拉菲诺-迪-波西亚亲王(一八○——一八七三),一八三三年巴尔扎克曾在米兰这位亲王家作客。这部作品主要描写巴黎,是近日在您府上构思而成的。请允许我将您的名字列于卷首。这是在您的花园里成长,受怀念之情浇灌的一束文学之花。当我漫步在boschetti②中,那里的榆树林促使我回忆起香榭丽舍大街,这怀念之情牵动我的乡愁时,是您减轻了我的忧思。 [点击阅读]
人性的记录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公众的记忆力是短暂的。曾几何时。埃奇韦尔男爵四世-乔治-艾尔弗雷德-圣文森特-马什被害一案引起巨大轰动和好奇,而今一切已成旧事,皆被遗忘,取而代之的是更新的轰动一时的消息。人们谈起这案子时从未公开说及我的朋友-赫尔克里-波洛。我得说,这全都是由于他本人的意愿。他自己不想出现在案子里。也正如他本人所希望的,功劳就算到别人头上。更何况。按照波洛自己独特的观点,这案子是他的一个失败。 [点击阅读]
反物质飞船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CT是一种反物质,它也可以说成是物质的一种倒转的体现形式。对于地球来讲,CT是陌生的,但在太空中却存在着许多由它构成的流星、慧星和小行星。CT原子由带负电的原子核和带正电的电子组成。这是一种肉眼不能看见的差别,但也是一种致命的差别。CT物质看起来与普通的物质别无二致——只要二者不碰触到一起。一旦碰触发生,两种物质正好相反的电荷互相抵销,相反的粒子发生爆炸,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点击阅读]
古都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千重子发现老枫树干上的紫花地丁开了花。“啊,今年又开花了。”千重子感受到春光的明媚。在城里狭窄的院落里,这棵枫树可算是大树了。树干比千重子的腰围还粗。当然,它那粗老的树皮,长满青苔的树干,怎能比得上千重子娇嫩的身躯……枫树的树干在千重子腰间一般高的地方,稍向右倾;在比千重子的头部还高的地方,向右倾斜得更厉害了。枝桠从倾斜的地方伸展开去,占据了整个庭院。它那长长的枝梢,也许是负荷太重,有点下垂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