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莫罗博士的岛 - 第二十二章 狐独的人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晚上,我趁着柔和的西南风,驾船出海。小船缓慢平稳地向前驶去,小岛越来越小,越来越小了,盘旋而上的袅袅青烟,在火热的落日余辉下,飘曳成依稀可见的越来越细的一线青丝。大海在我四周涨涌了起来,那低矮黑色的小斑点,也从我视野里隐没了。日光,太阳拖着尾巴的余光,在天空中射出了一条一条的光带,这时又被拖向了一边,呈现出活象是一道耀眼的光幕。最后,我终于窥视到被阳光遮隐住的广阔无垠、蔚蓝色的海湾,看到了一片飘摇浮动的繁星。静寂的大海,静寂的天空,我孤身一人伴随着夜晚和沉寂。
  就这样我漂流了三天,舍不得吃,舍不得喝,思虑着发生在我身边的一切,那时也并不十分渴望再见到世上的人。身上裹着一片其脏无比的破布片,头发都纠结成了黑黑的团块。发现我的人一准认为我是个疯子。说起来很奇怪,我并不感到那么渴望着返回人间。我只是为终于离开兽怪们的肮脏污秽和可厌卑鄙而感到高兴。第三天,我被一艘从阿比亚驶向旧金山的带横帆的双桅船救了起来。无论是船长还是水手都不相信我的经历,他们判断,准是孤独和危险把我搞疯了。我担心他们的看法也可能就是别人的看法,因此我抑制着自己,不再进一步讲述我的冒险经历,并且佯装对于从“维茵夫人”号轮船夫事到我重又被救起的这一段时间里我所发生的事全都记不清了——其间相隔了一年的时间。
  我不得不万分慎重从事,以免使我自己落入被认为是精神错乱的怀疑之中。对于法律,对那两个死去的水手,对于黑暗之中的埋伏,对于藤林竹丛中的尸体的回忆,常常在我脑中纠缠作祟。看来好象是不合人情,可是随着我重返人间而来的,不是我所期望的那种信任和同情,相巨倒是一种我在小岛上所经历过的不可靠和恐惧感,而且这种感觉很奇怪地更增强了。没有一个人会相信我,我对于世间的人们,几乎就像是我曾经对于兽人那样古怪。我可以理解我同伙的任性。
  他们说恐怖是一种病症,不管怎么说,我可以证明这一点。事情已经过去几年了,可是一种不安的恐惧,还是深深地扎根在我的脑中,这种不安的恐惧,就像是一头半驯服了的幼狮所感受到的那样。我的苦恼,是以一种最奇特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我无法确信,我所遇到的男人和妇女就不是另一个仍然保持着起码人形的兽人,就好象他们同时还是些半制成人类化身外表形象的动物,而且他们将会立刻开始蜕变,先是表现出这种、然后又表现出那种动物的特性来。我把我的真情实况向一位特别有本事的人吐露了,此人曾与莫罗相识,而且看来对我的经历半信半疑,这人还是个精神病专家——他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

  尽管我并不期望我能全部永远地摆脱掉对岛上恐怖的记忆,可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只是远远地存在于我记忆的深处,只不过是远远的一片烟云,一种留在记忆中的东西,一种模糊淡薄的疑惑的感觉。然而有的时候,那一小片烟云扩散开来,直到遮满整个天空。那时我环顾四周,看着我的那些同伴。于是我又提心吊胆起来。我看到的面孔,有的敏锐明亮,有的愚笨或危险,有的反复无常,没有诚意,没有一个具有平静控制理性灵魂的权能的。我觉得就好像兽性正在汹涌地充满他们的全身,岛上兽人的蜕化马上又会以更大的规模蔓延开来。我知道这是个幻觉,周围的这些看上去好像是真的男人和女人,的的确确是真的男人和女人,永远是男人和女人,是完全有理性的动物,充满着人性的希望和仁慈的热心,摆脱了本能的约束,不再是任何异想天开的法律的奴隶——总之,是完全与兽人不同的人类。尽管如此,我还是畏缩躲避着他们,躲避着他们好奇的目光,躲避着他们的寻问和帮助,特别渴望离开他们,独善其身。
  为此,我就住在靠近广阔舒畅的丘陵地旁,这样,当这一阴影笼罩了我的灵魂时,我可以躲避到那里去;那时候,在微风掠过的天空下,这处空旷的丘陵地是非常讨人喜爱的。我住在伦敦时,这种恐惧几乎不堪忍受,我无法摆脱开周围的人,他们的声音从窗户里传了出来,就是锁着门也不足以防卫。我宁愿走出去到大街上,和我的幻觉搏斗。悄悄地徘徊着的女人会在我身后低声议论着;鬼鬼祟祟热望着什么的男人,向我投来嫉妒的目光;疲惫苍白的工人们,咳嗽着从我身边走过,就像是滴流着鲜血的受了伤的鹿一样,目光倦怠,步履匆匆;弯腰躬背、迟钝阴郁的老人们,自言自语,嘟嘟喃喃地走了过去,都不去理睬跟在后面的、衣衫褴楼的、调皮的孩子们。随后我会避开,走进小教堂里去,但是就是在那里,我也是一样地恐慌烦乱,传教士叽哩咕噜,莫名其妙他讲话的样子,就甚至好象是猿人在说什么“大思想”一样。我或者走进图书馆,那里埋头读书的一张张心无余念、专心致志的脸,看起来却都像是守株待兔的耐心的家伙们一样。特别令人讨厌的是在火车上和公共马车上的那些苍白失色,毫无表情的脸,看来与其说他们是我的同伴,还不如说是一些死尸。所以除非我敢肯定是只身一人,我是不敢去旅行的。尽管看起来我也不是个富有理性的人,但是只有头脑受尽了奇怪的骚乱折磨的动物,才会把它打发出去孤身流浪,就像是一头脑子里被绦虫的幼虫搞出了病的绵羊。

  但是,感谢上帝,现在这种心绪不太经常出现了。我已经从城市和人群的烦扰中脱出身来,现在我是在人们光辉灵魂照耀下的我们这种生活的明亮的窗户——也就是在博识智慧的书籍的包围中度过我的时光。我很少见生人,而且只组成了一个小小的字庭。我把全部时光都致力于读书和化学试验,我度过了不知多少明月当空、繁星满天的夜晚,去研究天文学。尽管我不知道怎么会有,也不知道为什么有,可是在光辉闪烁的日月星辰的天体中,的确有一种无限平静和保护之感。我觉得在物质浩瀚和永恒的规律中,而不是在人们日常的忧虑和罪恶及烦恼中,我们身内存在的多于动物的任何东西,都必定会寻得它的安慰和希望。我希望着,否则我就不能生存。就这样,在希望和孤独中,结束我的故事。
  爱德华·普兰迪克
  原书注
  包含了这个故事基本思想的“莫罗博士的解释”一章中的内容,做为一篇文学性随笔,曾刊载在一八九五年一月号的(星期六评论)上。这是本故事唯一预先公布的一部分,这部分已经经过全盘改写,以使其适合于叙述性笔体。在不熟悉科学的读者看来也许很奇怪,无容否认,与这一故事有关的细节,不管其可信程度如何,制造奇形异状的怪物,甚至很可能是类乎于人的怪物,是在活体解剖的可能性之内的。译者后注:在英国PenguinBooks出版的此书单行本中,在正文之前曾附有一篇序言。根据署名,这篇序言是由书中主人公普兰迪克的侄子写的,颇有趣味,现译于后,以飨读者。这篇序言是这样写的:“一八八七年二月一日,‘维茵夫人’号轮船在大约南纬1度、西经107度的地方,因和一艘漂流在海上的弃船相撞而失事。

  “在事隔十一个月零四天之后的一八八八年一月五日,我的叔父爱德华·普兰迪克,一位没有官职的绅士,确切无疑地曾在卡拉奥塔搭乘‘维茵夫人’号出海,并且被认为早已葬身鱼腹了,却在南纬5度3分、西经101度的海上,被一只无篷小船救了上来。这只小船船名已难以辨认,但据推测是属于那艘失踪的双桅纵帆船‘吐根’号的。我叔父叙述的那一段亲身经历是那么不可思议,大家都以为他的精神错乱了。后来他宣称,从他自‘维茵夫人’号脱身时起,他什么都记不得了。当时,做为一则因为体力和脑力的过重负担而引起记忆上的差误的奇特病例,在一些心理学家中,曾经对他进行过专门的讨论。下面的记述,是由此篇序言后的署名者,他的侄子和继承人,在他的文物中发现的,但是其中没有任何要求出版的明确请求。
  “在我叔父被救起的那个海域里,确知存在的唯一小岛,就是诺布尔岛(又名贵族岛),那是一个荒无人烟的小火山岩岛。一八九一年英国皇家海军‘天蝎号’曾经访问过该岛。一队水手登上小岛后,除了某些希奇的白蛾,一些幼羊和野兔,以及一些十分奇特的老鼠之外,没有发现任何其他生物。没有搞到这些动物的标本。这样,就其最为实质性的细节而言,这篇记述是无证可考的。在理解这一点的前提下,根据我所确信的我叔父的意愿,看来把这个奇怪的故事公之于众,就无甚妨害了。关于这件事,至少存在着这些情况:我的叔父在大约南纬5度、西经105度处,下落不明,而在间隔了十一个月之后,他重又出现在大洋的这同一海域里。在这期间,他必定得以某种方式生存着。而且,据说一艘叫做‘吐根’号的双桅纵帆船,还有它的酒鬼船长约翰·戴维斯,的的确确在一八八七年一月,载运着一只美洲出豹和某些其他的动物,驶离非洲。这艘船在南太平洋的几个港口中,是大名鼎鼎的。而且最后这艘船在一八八七年十二月从班亚驶向其未知的归宿时,从这片海域(船上还载着相当大量的椰子干核)失踪了。这个日期和我叔父的叙述,恰恰是完全吻合的。
  查尔斯·爱德华·普兰迪克”
或许您还会喜欢:
红与黑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2
摘要:维里埃算得弗朗什-孔泰最漂亮的小城之一。一幢幢房子,白墙,红瓦,尖顶,展布在一座小山的斜坡上。茁壮的栗树密密匝匝,画出了小山最细微的凹凸。城墙下数百步外,有杜河流过。这城墙早年为西班牙人所建,如今已残破不堪。维里埃北面有高山荫护,那是汝拉山脉的一支。十月乍寒,破碎的威拉峰顶便已盖满了雪,从山上下来的一股激流,穿过小城注入杜河,使大量的木锯转动起来。 [点击阅读]
远大前程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1993年暑假后,我接到上海的老朋友吴钧陶先生来信,说南京译林出版社章祖德先生请他译狄更斯的《远大前程》,万一他没有时间,还请他代为找一位译者。吴先生正忙于孙大雨先生的作品编校,而且上海的一些译者手头都有任务,所以他请我译这部作品。我虽然在英语专业从事英美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一辈子,但还没有正正式式地译过一本世界名著。我大部分精力花在中美文化的比较,以及向国外介绍中国文化方面。 [点击阅读]
幻夜
作者:佚名
章节:82 人气:2
摘要:昏暗的工厂里,机床的黑影排成一排。那样子让雅也想到夜晚的墓地。不过,老爸要进入的坟墓并没有如此气派。黑影们看上去就像失去了主人的忠实奴仆。它们也许正和雅也怀着同样的心情,静静地迎接这个夜晚。雅也把盛着酒的茶碗送到嘴边。茶碗的边缘有个小缺口,正好碰在嘴唇上。喝干后,他叹了口气。旁边伸过一个酒瓶,把酒倒入他的空茶碗里。“以后在各方面都会有困难,但不要气馁,加把劲儿吧。“舅舅俊郎说。 [点击阅读]
安妮日记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192 人气:2
摘要:Frank and Mirjam Pressler Translated by Susan MassottyBOOK FLAPAnne Frank's The Diary of a Young Girl is among the most enduring document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点击阅读]
海伯利安的陨落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2
摘要:序章乌黑发亮的太空飞船的了望台上,霸主领事端坐在施坦威钢琴前,弹奏着拉赫马尼诺夫的《升C小调前奏曲》,虽然钢琴已是一件古董,却保存得完好如初。此时,舱下沼泽中,巨大的绿色蜥蜴状生物蠕动着,咆哮着。北方正酝酿着一场雷暴。长满巨大裸子植物的森林在乌青的黑云下现出黑色影像,而层积云就像万米高塔直插入狂暴天穹。闪电在地平线上肆虐。 [点击阅读]
午夜凶铃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19月5日晚上10点49分横滨数栋14层公寓和三溪园住宅区的北端紧紧相邻,这些新建的公寓已经有很多人入住。每一栋公寓有将近100户住家,算是人口相当密集了。但是,公寓里的住户们不相往来,彼此也不认识,只有在夜里窗子透出灯光时,才让人意识到这里有人居住。在南边,工厂的照明灯投射在漆黑的海面上,静静地拉出一道长影。工厂的外墙上交缠着无数管线,令人联想到人体内错综复杂的血管。 [点击阅读]
神秘岛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神秘岛》是凡尔纳著名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的最后一部。在这部中,他把前两部情节的线索都连结了起来。神秘岛》中,船长是一位神秘人物,一直在暗中帮助大家。后来由于神秘岛的火山活动,岩浆堵住了岩洞口,使潜艇无法离开。船长帮助大家逃离后,自己说什么也要坚持与陪伴了自己一生的潜艇和伙伴在一起。最终当然是永远地留在海底了尼摩船长本是印度的达卡王子。 [点击阅读]
隐身人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2
摘要:冬天的最后一场大雪,使二月初的高原变得格外寒冷。一个陌生人,冒着刺骨的寒风和漫天飞舞的雪花,从布兰勃赫斯特火车站走来。他浑身上下裹得严严实实,一顶软毡帽的帽檐几乎遮住了他整个脸,只露出光亮的鼻尖。套着厚手套的手,费力地提着一只黑色小皮箱。雪花飘落在他的胸前、肩头,黑色的小皮箱也盖上了白白的一层。这位冻得四肢僵直的旅客跌跌撞撞地走进“车马旅店”,随即把皮箱往地上一扔。“快生个火。 [点击阅读]
希区柯克悬念故事集
作者:佚名
章节:127 人气:2
摘要:悬念大师希区柯克什么是悬念?希区柯克曾经给悬念下过一个著名的定义:如果你要表现一群人围着一张桌子玩牌,然后突然一声爆炸,那么你便只能拍到一个十分呆板的炸后一惊的场面。另一方面,虽然你是表现这同一场面,但是在打牌开始之前,先表现桌子下面的定时炸弹,那么你就造成了悬念,并牵动观众的心。其实,希区柯克的作品并非只靠悬念吸引人,其内涵要深刻得多。希区柯克对人类的心理世界有着深刻的体悟。 [点击阅读]
双城记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2
摘要:内容提要1757年12月的一个月夜,寓居巴黎的年轻医生梅尼特(Dr.Manette)散步时,突然被厄弗里蒙地侯爵(MarquisSt.Evremonde)兄弟强迫出诊。在侯爵府第中,他目睹一个发狂的绝色*农妇和一个身受剑伤的少年饮恨而死的惨状,并获悉侯爵兄弟为了片刻婬*乐杀害他们全家的内情。他拒绝侯爵兄弟的重金贿赂,写信向朝廷告发。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