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喃喃 - 第11章 鬼话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11章 鬼话
  一个孤单的人,一只寂寞的鬼,饮茶、斗酒、读经,常人看来,这番情景也许凄凄戚戚,甚至恐怖诡异,于我,却是独处的快乐所在,是去岁客居五台山中、挂单文殊洞时的法喜与禅悦。人鬼殊途,有如我们内心的不同面向、各种音声,往往会相抵触、相撕扯、两相挣扎。但生命的奇迹,往往发生在自我的舒适区域之外,允许心灵发生震动,甚至骚动,允许内心感到不安,甚至恐惧,允许自己诡异一番,允许自己偶尔疯癫、张狂。你会发现从旧体系中跳脱而出的,你自己内心的各种声音,他们开始共同对话、相互聆听,彼此思辨,你会发现他们完全可以交互与融通,并带领我们进入一个更深邃的层面、更广阔的境界。其实我们心中的“人”就是那理性的光芒,“鬼”则是那感性的灵慧。以理性导引感性,使感性成为灵感与智慧;以感性拥抱理性,使理性成为力量与勇气。智悲双运,定慧等持,让一直以来落入边见的我们回归中道、回归圆满,得安然,得喜悦。
  斗酒·昨夜,与鬼斗酒。初夜时分,鬼施然而至,甫入座,自囊中出其壶盏,满斟齐眉以敬。吾方举盏,忽忆曾受五戒,绝酒荤,遂谢曰:已戒酒矣,余且独饮。鬼曰:酒是戒?醉是戒?答曰:醉是戒,然酒乃醉因。鬼言:醉岂唯酒,人间百事千虑万般执,其谁不迷,何时非醉?戒则戒尽贪嗔痴,守要守得本觉智,方为真梵行。吾曰:然杯中物何益?耽酒者多颠倒道理、使性骂座,仪态失常。鬼大笑:此俗物矣,吾辈则以酒壮肝胆,杀烦恼敌!吾闻之,遂一饮而尽,鬼亦倾壶酩酊。·默然·三更未尽,始翻书,鬼又至。掩卷吹灯,相对无言。良久,鬼问:读甚么书?对曰:《金刚经》。又问:可有所得?对:若有所得无所得。鬼称道:似有所悟矣。吾坦言:非也,不过是拾得些许牙慧,学来几分机锋,实则全无用处,功夫到底几何,扪心自知。鬼道:真知乃矢口,离言绝思,言语道断,默照而明觉。人鬼遂复无言相对。
  幽情·山中又雪,初夜簌簌,中夜瑟瑟。品茗以温喉,诵经以呵心,此间又有多少幽情难诉。鬼至,倚门而立,喃喃自语:何不展卷润笔,将起心动念化作辞章?对曰:心心念念不过幻影重重,何必诉诸笔墨成口实?鬼粲然一笑:明明无边思虑,却不落口实,故作清白无忧。吾苦笑:清白不清白,岂不自知,但骗阿谁?不过是人各有别业,自心所感,不足与外人道矣。且诘之:汝既清闲,何以留连于此,与吾辈厮混?莫若共同道相往来?鬼拂袖:汝之幽情,尚不足与外人道;吾之悟境,更不屑向余鬼说!
  大千·山微雨,谷中雾腾如蒸,披衣独行涉幽径。置身自然,深感天之厚我,山川林池但游冶,日月风尘任历遍,无偏私,无覆藏,无悭吝。当思及此,驻足语鬼:君居此地久矣,其雾峰、其雨林,其苍岩、其逶迤山径,三千年来可都如斯?鬼曰:景致如斯,情怀各别。曰:但何如?对曰:一境入目,万象于心,繁华有之,落寞有之,欣悦有之,惆怅有之,着迷有之,勘破有之。吾感而言之:须臾变迁不在流年短长,而在人心刹那分别。鬼曰:当下真空,方成妙有,各各认取,各各不同,所谓大千。

  隐逸·长夜月白,云逸星沉,独步廊前又遇鬼。遂问之:多日未见,遁隐何处?鬼曰:鬼魅如我,常人未知未见、不闻不问,谈何遁隐!对曰:未知未见、不闻不问岂不甚好,汝则大可不闻世事、不谙世情、去来自在、成精成怪矣,我辈于此,慕而未尝得之。鬼淡然道:不闻世事易,隐入山林作那幽人去。不谙世情亦可,浪游川岳成一散仙。最难者,隐而不枯槁,明历历露堂堂;游而不放逸,有节有度无狂。吾喟然长叹:半生蹉跎方始闻此理,只怕余生不够去修成。·止观·山中又雪,封山封路封津渡,摄心摄意摄耳目,正好上座。一炷兰香尽,室中氤氲,正下座时,鬼现阶下。鬼问:座下观甚么?对曰:观生、观死、观苦空。又问:观何所得?对曰:只见情、器世间无真实,但愿不奢求、不妄予,不贪恋、不冷漠,不争讼、不辩驳。深知此身不过江湖一扁舟,自恃坚固,业风初一动,轻舟已过万重山。鬼复问:座上参甚么?对曰:参因、参缘、参如幻。再问:参何所得?对曰:始知轮、涅无二皆如幻,但求不取相、不执空、不畏怖、不厌离、不沉溺、不舍弃。初晓诸法不过梦土幻化山,假空无常,般若兰舟渡,轻舟又过万重山。
  山居·深居谷中,不觉已是半载。与山僧往来,经律论藏;共农人晨夕,节候稼穑。虽挂单寺中,却将天地都作了道场。我赠寒山一诗一偈一茗茶,寒山赠我一花一叶一尘沙,看似素简,实则丰盛,个中喜悦,外人看来,怕难思难解,唯鬼知晓。尝语鬼:余可知,吾何以乐山不止?鬼哂曰:你我怕是心意一如——苍山与灵魂等老,却素真自然、拙朴顿朗,若以此反照人心,即心机城府尽消,千愁万虑皆休。居于此,可纵情来去、可不谙世事、可不着规矩。吾合掌礼赞:然!
  十行品·深冬,昼短夜长,便终宵与鬼合读《华严经十行品》。被菩萨深广大愿感动折服,深感无以为报,唯愿能以粗浅的言辞,将十大菩萨行一一解构。但言之所及,仅是冰山一角,甚至擅自添加了主观想象,旨在抛砖引玉,令更多的人发心读颂原典。原典的文句精巧、义理深远、感人至极,本人之文字实在是千分不及一、万分不及一、乃至算、数、比喻所不能及。若复有人,能如菩萨发愿,利乐有情,吾与鬼兄皆涕泪顶礼,相信十方诸佛也会昼夜赞叹,加持护念!如是我闻,《华严经十行品》中,功德林菩萨告诸佛子言:佛子。菩萨行不可思议。与法界虚空界等。何以故。菩萨摩诃萨。学三世诸佛。
  而修行故。佛子。何等是菩萨摩诃萨行。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行。三世诸佛之所宣说——第一欢喜行如果愿力如神驹,我愿策马前往一切国土贫乏之处。愿我大富丰饶吧,愿我能满一切饥羸困苦之众生,任何的请求。哪怕最后,最后要将我所有的血肉施尽,我也欢喜,我也甘心。乞求者啊,当远远见你向我走来,出于感激,我已涕零:在我眼里,你绝不贫瘠,你乃是我的福田呵!你也绝不可厌,你是我不求不请而自来的善友,是你教会我布施的善行!从今以后,生生世世,世世生生,哪怕还有一个众生,说:我未饱足。我愿意,我一定,立即前往,令其饱足——从身体乃至到心灵。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一欢喜行。

  第二饶益行轮回长夜,五欲乱浊,我愿在最幽暗的国度,守持净戒;我愿做你任何时候,一转身就能看到的那一抹坚强辉光。坚守,而不为威势不为富饶,不求种族不求色相。坚守只为,导一切众生离于颠倒、离于缠缚。我愿在一切惑乱之中,心净如月,素手如莲,指给你,通往究竟涅槃的路向。因为我相信,在颠倒的乱象背后,你始终寂静、从来安隐、根本离垢、毕竟清静。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二饶益行。
  第三无违逆行假如,有百千亿众生,出现在我的面前,从那百千亿张嘴中说出的,不是软语轻言。恰恰相反,是一切轻我、慢我、辱我、厌我、损我的,如箭雨刀风一般的言辞。假如,百千亿众生,以百千亿手,持百千亿利刃,欲伤我、害我、置我于难忍之死地。愿我仍能忆持:此身空寂,无我、我所,若苦若乐,皆无所有。愿我在最痛楚时仍能以空性之觉知,修大忍辱。不必赞叹那是沉重的坚忍,重的不是我身上的罪苦,是我心中的悲悯。不要怨恨众生的刚强难化,我愿意成为这堪忍世间上不灭的柔和,我一定会软化所有的贪嗔痴慢、悭嫉谄诳。
  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三无违逆行。第四无屈挠行死此生彼的众生,犹如恒河沙,须臾推迁,重迭复来,不得安乐。无量无边的烦恼,要有无量无边的法门,一一去对治吧,那么我愿一一去修学,一一去拔除,每一种无明苦困。每一个刹那的每一个心念,都在旋生旋灭,无法追寻吧,我仍然愿意,带着光明与智慧进入每一个微尘刹,去一一悉知每一个你。我已经决定,你有多深重的苦,我就要有多勇猛的精进。哪怕从此要到地狱的深处,受无尽劫的寂寞苦行,只要能够在我仰望时看见,你能永脱诸苦,证得无上菩提,我便无惧于一直,与地狱的烈火、寒冰,为友为邻。是名菩萨摩诃萨,第四无屈挠行。
  第五离痴乱行在这迷惑世间,种种境地,有如大风,让人狂迷痴乱。在那生死之间,种种变迁,有如激流,让人进退失常。愿以我不曾恼乱一众生的功德,守护本心,正念不乱,境界不乱,三昧不乱,入甚深法不乱。愿以我累劫修持禅定的功德,坚固不动,见佛不乱,见魔不乱,诸根不乱,行菩提行不乱。我愿做那轮回大海边,寂静的崖岸,纵使烦恼乱流一次次拍打,我不曾被染着、被毁伤。我愿令你,安住在我的岸上,不再退转。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五离痴乱行。第六善现行当彻底了悟一切法无真实,幻生幻灭,才终于,住于真实际。当完全看清一切相皆虚妄,无性无依,才终于,见着了实相。可我不愿于世间独醒啊,我不能。只要还有众生,常处痴暗,我不独享光明;只要还有众生,住于八难,我不独离诸苦;只要还有众生,众垢所着,我不独处清静;只要还有众生,轮回生死,我不独证阿缛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果有一艘名叫般若的船,我愿奋力划动那名叫慈悲的桨,我不成熟众生,谁当成熟;我不调伏众生,谁当调伏;我不觉悟众生,谁当觉悟!是名菩萨摩诃萨,第六善现行。

  第七无著行于念念中,庄严一切佛净土,亦能与念念中舍弃一切佛净土,因为,我已心无所著。见不净世界,亦无厌恶,轮涅之间,穿梭往返,不顾恋、不沾染,因为,我已心无所著。于佛、于法、于众生,我已知晓,不过如梦、如响、如幻化。但我仍愿作梦中佛事,宣法语音声,方便度化如幻众生。不著方所,所以勇入一切国土,因为你在那里。不著时际,所以历尽一切劫波,因为你在等我。当你也不著于你,我便,无须是我。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七无著行。第八难得行如同勇敢的船师,不住此岸,不住彼岸,不住中流,运度众生,往返无休;我愿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亦不住生死中流,渡脱众生,安隐无畏;因为,我已了知,一切法皆不可得,然而非无一切法。我已舍尽烦恼,唯不舍大愿,我欲向那最迷惑颠倒处,度最愚痴无智、不知恩报的众生。若有世间,其中众生聪明慧解,善知识众,那里不是我的菩萨行处,因为我对众生无所冀望,不求一缕一毫,甚至不需要一字的赞美,我要把我的全部都赋予众生,不着不留,不取不求。是名菩萨摩诃萨,第八难得行。
  第九善法行得总持、能持、能遮之种种陀罗尼,我愿作众生的清凉法池。任何时候,任何刹土,任何生类,若来问讯,我都愿能,以广长舌,现无量音,断一切疑。如此无怖无怯,无断无尽,为一切众生对机说法,只为令汝欢喜。但我却未见有一众生得救度呵,因为我不以任一众生为实有。无始以来,你我不过于此大幻化网,作大幻化游戏。如今,总摄了空慧与方便,我现此种种幻身,我愿替众生,为医为药,作桥作灯,我愿示现如来大自在,大悲坚固,普摄众生。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九善法行。
  第十真实行观诸菩萨如幻,一切法如化,佛出世如影,一切世间如梦,这就是最终极的,真实相,安住于此,安住大悲。我已得如来十力,我已为人中雄猛,今作大狮子吼。但,若我不令一切众生,住无上解脱道,而先成阿缛多罗三藐三菩提,则违我本愿。我愿,先令一切众生得无上菩提,无余涅槃,然后成佛。非众生请我发心,我自为众生,作不请之友,要令一切众生在我之前满足善根,成一切智!我已证入因陀罗网法界,为令众生,绝生死回流,入智慧大海,探实相源底,我不号如来,但荷如来家业,我不名佛陀,但行佛陀事业,如此世世生生,念念相续,无有穷尽。是名菩萨摩诃萨,第十真实行。
或许您还会喜欢:
云中歌2
作者:佚名
章节:125 人气:2
摘要:云歌被宦官拖放到一旁。拖动的人动作粗鲁,触动了伤口,她痛极反清醒了几分。隐约听到一个人吩咐准备马匹用具,设法不露痕迹地把她押送到地牢,拿什么口供。不知道是因为疼痛,还是大火,她眼前的整个世界都是红灿灿的。在纷乱模糊的人影中,她看到一抹影子,疏离地站在一片火红的世界中。四周滚烫纷扰,他却冷淡安静。 [点击阅读]
人性的弱点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2
摘要:三十五年来,美国出版商出版了二十多万部各种不同的书,其中大部份是枯燥乏味的,许多是亏了本的。我说了”许多”吗?有一位列人世界上第一流的出版公司的负责人,最近这样对我承认说,他公司拥有七十五年的出版经验,可是每出版八本书,依旧有七本书是亏本的。那么我又如何还敢冒险,再写这本书呢?而且在我写好后,你又为什么要费事去读它呢?.是的,这两个都是很值得重视的问题。 [点击阅读]
格列佛游记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2
摘要:小说以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四次出海航行冒险的经历为线索,一共由四部分组成。第一卷利立浦特(小人国)外科医生格列佛随航程途遇险,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被小人捆住献给国王。格列佛温顺的表现逐渐赢得了国王和人民对他的好感,他也渐渐熟悉了小人国的风俗习惯。在格列佛的帮助下,利立浦特国打败了同样是小人国的“不来夫斯古”帝国,但是格列佛不愿灭掉不来夫斯古帝国,使皇帝很不高兴。 [点击阅读]
世界如此险恶 你要内心强大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自序从今天起,做强大自我的主人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我就困惑于人类心理的这些现象:为什么一个有权或有钱的人,要去羞辱一个弱者?为什么一个人?仅因为没钱,就被众人贬损,活得屈辱不堪?为什么一个人因为在心理上对一些事情无法承受,就发疯甚至自杀?如今,人类早已走出了英国政治哲学家霍布斯笔下的原始丛林,在这个原始丛林里,人对人是狼。 [点击阅读]
云中歌3
作者:佚名
章节:112 人气:2
摘要:树上的叶儿快落尽时,刘弗陵离开了长安未央宫,移居骊山温泉宫。大部分的事情已经不再亲理,每日里只在温泉宫内接见几个大臣,政事都交托给霍光、杨敞、张安世、隽不疑四位议政大臣处理。在议政大臣的选任上,朝堂内起了不少风波。忠于皇权、或者对霍氏有怨的人拼尽全力想维护皇族的利益,力争刚调回京城的赵充国将军能被皇上委任,而霍氏集团则全力排斥赵充国将军。 [点击阅读]
他来了请闭眼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1.怪男人鸦青色的天空掩映着远山,薄薄的雪堆积在林间小径上。空气微寒而清爽,人若行走其中,很快会感觉到身体仿佛被松枝和雪的气息填满,冰冷又惬意。简瑶在大路旁下了公交车,又拐上石板小径走了十多分钟,终于看到前方山坡上,一幢灰绿屋顶的欧式小别墅。自简瑶有记忆起,这幢别墅就矗立在城郊的山腰上。二十多年过去了,即使拿今天的审美眼光来看,这幢错落有致的建筑一点也不过时。 [点击阅读]
哈佛家训
作者:佚名
章节:197 人气:2
摘要:《哈佛家训》是我送给儿子和女儿的一份特殊的人生礼物。我深切地感到.父母不仅要用牛奶和面包将子女养大.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及时用完美的思想熏陶他们的灵魂。子女是父母爱情的结晶。生下他们.并不只是让我们得到做父母的愉悦.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去教导他们.用正确的人生观念启迪他们.使他们真正成为人类智慧的精英.成为大地上生命的强者。我们要担负起这个责任.应该好好去履行做父母的职责。 [点击阅读]
管理小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一、用人之道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点击阅读]
股票作手回忆录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我刚从中学毕业就工作了,我在一家股票经纪行里做一名记价员。我在学校学习了三年的算术,对数字很敏感,我的心算尤其出色。我的工作是把股票最新成交价格写到客户室的大木质报价板上。有一个客户经常坐在行情收报机旁高声报出最新价格。我并不会觉得他报得太快,总能记住这些数字,一点问题也没有。 [点击阅读]
输赢
作者:佚名
章节:123 人气:2
摘要:引子一位老人带着爱犬行走在乡间小路,看着沿路的风景,突然间,老人意识到自己已经离开了人世。他不知道这条路通往何方,只是茫然地向前走着。走了一段路程,只见前面高耸着大理石的围墙,围墙的中间是流光溢彩的拱门,上面装饰着各种珠宝,门前的道路由金砖铺就。老人兴奋不已,他想自己终于到了天堂。他带着狗走到门前,遇到了看门人。“请问,这里是天堂吗?”老人问道。“是的,先生。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