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尼罗河上的惨案 - 第八章(2)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八章(2)
  “妈,你错了。”蒂姆咧开嘴笑着说,他又恢复了往常轻松愉快的心情。
  “你怎么知道?”
  “因为晚饭前,我在客厅里听见这个老太婆对她身边的那个女人说:‘鲍尔斯小姐在哪儿?科妮莉娅,马上把她找来。’科妮莉娅像条听话的狗似的跑了出去。”
  “我得去跟史凯勒小姐会会。”阿勒顿夫人沉思着说。
  蒂姆又咧着嘴笑了。
  “她不会理睬你的,妈妈。”
  “绝不会。我会一步一步来,先坐在她旁边,用轻轻(但有力)而有气质的语气,和她谈起我印象中具有头衔的亲戚或朋友。然后,只要漫不经心地提起你那远房表哥格拉斯哥公爵,差不多就可以使她就范了。”
  “妈,你也太不择手段了!”
  晚饭后发生的事情,对一个喜欢研究人性的人来说,确实不无有趣之处。
  那位倾向社会主义的小伙子(没错,他就是弗格森先生),离开饭厅到吸烟室去了,他看不起顶层甲板观景舱的那一群旅客。
  史凯勒小姐坚定地走到奥特伯恩夫人就座的桌子旁说:
  “真对不起,我认为我的针织毛线刚才是放这儿的!”
  就这样,她即时占上了观景舱里最好的雅座。
  那位戴头巾的夫人,在不可抗拒的注视下,起身让出了位子。史凯勒小姐和她的随从坐定下来。奥特伯恩夫人在她旁边找了个位子坐下,开始滔滔不绝起来,却只得到对方几句冷冷的回应,她只得放弃;史凯勒小姐终于得以耳根清静独处一隅。多伊尔夫妇和阿勒顿母子坐在一起。贝斯纳医生仍然跟沉默寡言的范索普做伴。杰奎琳·贝尔弗独自坐着看书。罗莎莉·奥特伯恩有些坐立不安,阿勒顿夫人跟她搭讪过一两次,想把她拉进他们一伙里来,但是这位小姐并不领情。
  赫尔克里·波洛听着奥特伯恩夫人大谈关于她自己当作家的天职,消磨了一个晚上。那晚,在他回舱房的途中,遇见了杰奎琳·贝尔弗。她正俯身靠在栏杆上,她回过头来,脸上悲切愁苦的神色,使波洛大吃一惊。前日那种蛮不在乎、一意挑衅和那种癫狂、幸灾乐祸的表情,都从她脸上消失了。
  “晚安,小姐。”
  “晚安,波洛先生。”她踌躇了一下,然后说,“你发现我在这儿,感到很意外吧?”
  “是很意外,但我更感到遗憾,非常遗憾……”
  他说话时语气严肃。
  “你是说,为我遗憾?”
  “正是,小姐,你选择了危险的道路。正如我们在这条船上开始了我们的旅行,你也走上了你自己的旅程——在水流湍急的河流中进行一次旅行,两旁石壁陡峭,前途吉凶未卜……”
  “为什么你这样说?”
  “因为事实如此。你自己砍断了安全桩上的铁链。即使你愿意,我怀疑你是否来得及回头了。”
  她悠悠地说:“是啊……”然后她把头猛然往后一仰。“唉,一个人必须随着自己的命运之星走,不管它会把我们引向何处。”
  “要留神,小姐,这颗命运之星有可能迷失了……”
  她放声大笑,模仿着驴夫的吆喝腔调说:
  “那颗不吉利的星星,老爷!那颗星是会掉下来的……”
  就在波洛终于昏昏入睡时,一阵悄悄的说话声使他惊醒过来,是西蒙·多伊尔的声音,西蒙重复着他在邮轮驶离谢拉尔时所说的话。
  “现在我们一定要做个了断……”
  “对,”赫尔克里·波洛在心里自言自语,“现在我们一定得做个了断……”
  他觉得郁郁不乐。
或许您还会喜欢:
荒岛夺命案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一部优秀的通俗小说不仅应明白晓畅,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和群众生活,而且应该成为社会文化的窗口,使读者可以从中管窥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历史、法律等方方面面的情况。美国小说家内尔森-德米勒于一九九七年写出的《荒岛夺命案》正是这样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作者以其超凡的叙事才能,将金钱、法律、谋杀、爱情、正义与邪恶的斗争等融为一炉,演释出一部情节曲折、扣人心弦而又发人深思的侦探小说。 [点击阅读]
葬礼之后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老蓝斯坎伯拖着蹒跚的脚步,一个房间接一个房间地,逐一拉起房里的百叶窗。他那粘湿的双眼,不时地望向窗外,挤出了满脸的皱纹。他们就快要从火葬场回来了。他老迈的脚步加快了些。窗子这么多。“思德比府邸”是一幢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哥德式大建筑。每个房间的窗帘都是豪华锦缎或天鹅绒,有些墙面上仍旧系挂着丝绸,尽管这些都已年久褪色。 [点击阅读]
质数的孤独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爱丽丝·德拉·罗卡讨厌滑雪学校。她讨厌在圣诞假期也要一大早七点半就起床,她讨厌在吃早餐时父亲目不转睛地盯着她,同时一条腿在餐桌下面焦躁地抖个不停,仿佛在催促她说:“快吃!”她讨厌那条会扎她大腿的羊毛连裤袜,讨厌那双让她手指不能动弹的滑雪手套,讨厌那顶勒住她的面颊、同时又用铁带扣卡住她下巴的头盔,也讨厌那双特别挤脚、让她走起路来像只大猩猩的滑雪靴。“你到底喝不喝这杯奶?”父亲再一次逼问她。 [点击阅读]
采果集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吴笛译1如果你吩咐,我就把我的果实采满一筐又一筐,送到你的庭院,尽管有的已经掉落,有的还未成熟。因为这个季节身背丰盈果实的重负,浓荫下不时传来牧童哀怨的笛声。如果你吩咐,我就去河上扬帆启程。三月风躁动不安,把倦怠的波浪搅得满腹怨言。果园已结出全部果实,在这令人疲乏的黄昏时分,从你岸边的屋里传来你在夕阳中的呼唤。 [点击阅读]
阿甘正传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朋友:当白痴的滋味可不像巧克力。别人会嘲笑你,对你不耐烦,态度恶劣。呐,人家说,要善待不幸的人,可是我告诉你——事实不一定是这样。话虽如此,我并不埋怨,因为我自认生活过得很有意思,可以这么说。我生下来就是个白痴:我的智商将近七十,这个数字跟我的智力相符,他们是这么说的。 [点击阅读]
霍乱时期的爱情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一)这些地方的变化日新月异,它们已有了戴王冠的仙女。——莱昂德罗·迪亚斯这是确定无疑的:苦扁桃的气息总勾起他对情场失意的结局的回忆。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刚走进那个半明半暗的房间就悟到了这一点。他匆匆忙忙地赶到那里本是为了进行急救,但那件多年以来使他是心的事已经不可挽回了。 [点击阅读]
青春咖啡馆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那家咖啡馆有两道门,她总是从最窄的那扇门进出,那扇门人称黑暗之门。咖啡厅很小,她总是在小厅最里端的同一张桌子旁落座。初来乍到的那段时光,她从不跟任何人搭讪,日子一长,她认识了孔岱咖啡馆里的那些常客,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跟我们年纪相仿,我的意思是说,我们都在十九到二十五岁之间。有时候,她会坐到他们中间去,但大部分时间里,她还是喜欢坐她自己的那个专座,也就是说坐最里端的那个位子。她来咖啡馆的时间也不固定。 [点击阅读]
1973年的弹子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喜欢听人讲陌生的地方,近乎病态地喜欢。有一段时间——10年前的事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逢人就问自己生身故乡和成长期间住过的地方的事。那个时代似乎极端缺乏愿意听人讲话那一类型的人,所以无论哪一个都对我讲得十分投入。甚至有素不相识的人在哪里听说我这个嗜好而特意跑来一吐为快。他们简直像往枯井里扔石子一样向我说各种各样——委实各种各样——的事,说罢全都心满意足地离去了。 [点击阅读]
24个比利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序言本书叙述的是一则真实故事──威廉.密里根是美国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结果却获判无罪的嫌犯,因为他是一位多重人格分裂者。他不像精神病或一般小说上所记载的其他多重人格病患一样使用杜撰的假名,从被逮捕到被控诉开始,他一直都是争论性的公众人物。他的面孔出现在各报章杂志的头版和封面上,心智检查的结果不仅出现在夜间电视新闻节目,更成了报纸的头条新闻,迅速传遍全世界。 [点击阅读]
一个人的好天气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0
摘要:正文第1节:春天(1)春天一个雨天,我来到了这个家。有间屋子的门楣上摆着一排漂亮的镜框,里面全是猫的照片。再往屋里一看,从左面墙开始,隔过中间窗户,一直转到右面墙的一半,又挂了快一圈儿猫的照片,我懒得去数多少张了。照片有黑白的,也有彩色的;有的猫不理睬我,有的猫死盯着我。整个房间就像个佛龛,令人窒息。我呆呆地站在门口。"这围脖真好看哪。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