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尼罗河上的惨案 - 第十二章(1)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十二章(1)
  科妮莉娅·罗布森站在阿布辛拜勒神庙里。这是第二天的夜晚,一个又闷又热的夜晚。卡纳克号又一次停泊在阿布辛拜勒,是为了让旅客再参观一次神庙。这次借助于人工照明,因此风景看起来不大一样。对此,科妮莉娅向站在她身边的弗格森先生发表着评论,表现出惊奇。
  “嗨,你瞧,现在更好看了!”她大声说道,“所有被国王杀了头的那些敌人——他们的形象很突出。那边有一座漂亮的城堡是我以前从未注意过的。要是贝斯纳医生在这里就好了,他会告诉我这是什么。”
  “我真不理解,你怎么认为那个老傻瓜会胜过我。”弗格森心情忧郁地说。
  “哎呀,他是我所见过最好的人之一。”
  “他是一个自负、讨厌的老家伙。”
  “你不应该这样说。”
  年轻人突然抓住了她的手臂。他们刚从神庙中出来,走到月光下。
  “为什么你可以容忍那些胖老头缠着你,让一个凶恶的老太婆欺侮你,看不起你?”
  “怎么啦,弗格森先生!”
  “你难道没有一点骨气吗?难道你不知道你并不比那老太婆低一等吗?”
  “但是,我跟她是不一样的!”科妮莉娅以一种诚实而深信不疑的口气说。
  “你只不过不像她那样有钱罢了。”

  “不,不是。玛丽表姐是很有教养的,而且——”
  “有教养!”这年轻人像刚才突然抓住她的手臂那样,又突然把她的手臂放开了,“这几个字使我恶心。”
  科妮莉娅吃惊地望着他。
  “她不喜欢你跟我说话,是吗?”年轻人问。
  科妮莉娅脸红了,显得很窘。
  “为什么?因为她认为我的社会地位不如她!哼!你不会觉得生气吗?”
  科妮莉娅支支吾吾地说:“你不要发这样大的脾气。”
  “你,一个美国人,难道不知道每个人生来都是自由、平等的吗?”
  “不是这样的。”科妮莉娅以平静而肯定的口气回答。
  “我的好小姐,这是你们宪法中的一条。”
  “玛丽表姐说过,政治家不是绅士,”科妮莉娅说,“人就是不平等的,这没有什么好说的。我知道我长得很普通;过去,我为此感到羞耻,但现在我已经习惯了。我很愿意像多伊尔夫人那样文雅、漂亮,但我毕竟不是,因此我想烦恼是没有用的。”
  “多伊尔夫人!”弗格森以极其鄙视的口吻大声说,“她这种女人该被枪毙,好用来警惕其他的人。”
  科妮莉娅不安地看着他。
  “我想你是消化不良吧,”她亲切地说,“我有一种特殊的胃蛋白片,玛丽表姐曾试用过,你想试试吗?”

  弗格森先生说:“对你这个人真没办法。”
  他转过身,大步走开了。科妮莉娅向着邮轮走去,当她刚要跨上舷梯时,弗格森又赶了上来。
  “你是这艘船上最好的人,”他说,“你可要记住这一点。”
  科妮莉娅高兴得涨红了脸,走进了观景舱。史凯勒小姐正在和贝斯纳医生交谈。他谈到他的某些皇室病人,这是一次令人愉快的谈话。
  科妮莉娅内疚地说:“玛丽表姐,希望我走开的时间不是太久。”
  老太太看了看表,厉声说道:“亲爱的,你确实没有掌握时间,你把我的天鹅绒披肩放在哪儿了?”
  科妮莉娅朝四周看了一下。
  “玛丽表姐,我去看看是不是放在房里。”
  “当然不在房间里!晚饭后我才放在这儿的,我没有离开过,就放在这椅子上。”
  科妮莉娅胡乱地找了一下。
  “玛丽表姐,哪儿都没有。”
  “胡扯!”史凯勒小姐说,“四处找找去!”
  这如同向一条狗发出的命令,而科妮莉娅也就像狗一样服从了这个命令。坐在附近桌旁一言不发的范索普先生站起来帮她的忙,然而,披肩还是没有找到。
  天气异常闷热,因此,很多人上岸参观完神庙以后都很早回船休息了。多伊尔夫妇在角落和潘宁顿以及雷斯打桥牌。观景舱中的其他人,像赫尔克里·波洛,则在靠近门边的一张小桌旁打瞌睡。

  史凯勒小姐由科妮莉娅和鲍尔斯小姐扶着,像皇上巡行那样回自己的房间,半途在波洛的椅子旁停了下来。波洛彬彬有礼地站了起来,忍住了一个相当大的呵欠。
  史凯勒小姐说:“波洛先生,我刚刚才知道你是谁。我可以告诉你,我是从我的老朋友鲁弗斯·阿尔丁那里听说你的名字,什么时候你一定得跟我讲讲你办过的案子。”
  波洛眨了眨睡眼,以夸张的动作向她鞠了个躬。史凯勒小姐很有礼貌但又好像赏他脸似地点了点头,走了过去。
  波洛又打了个呵欠,他由于瞌睡而感到眼皮很沉,动作迟钝,几乎睁不开双眼。他看了一眼正在聚精会神玩桥牌的人,然后,再看了一下正在专心看书的年轻人范索普。除了这些人,大厅里别无他人。
  他穿过旋转门来到甲板上,杰奎琳·贝尔弗匆匆忙忙地沿着甲板走来,几乎和他撞了个满怀。
  “对不起,小姐。”
  “波洛先生,你似乎很疲倦。”她说。
  他坦率地承认道:“确实是这样。我瞌睡得厉害,几乎睁不开眼睛。今天一天都很闷热,很难受。”
或许您还会喜欢:
悲惨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65 人气:2
摘要:米里哀先生是法国南部的地区狄涅的主教。他是个七十五岁的老人,原出身于贵族,法国大革命后破落了。他学问渊博,生活俭朴,好善乐施。他把每年从zheng府那里领得的一万五千法郎薪俸,都捐献给当地的慈善事业。被人们称为卞福汝(意为“欢迎”)主教。米里哀先生认为自己活在世上“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命,而是来保护世人心灵的”。 [点击阅读]
惹我你就死定了
作者:佚名
章节:139 人气:2
摘要:“喂,你去见男朋友,我干嘛要跟着啊?”“嘻嘻,我和宗浩说好了,要带你去见他的啊^o^”晕~-_-^,这么闷热的天,本来就够闹心的了,还要去给朋友当电灯泡,可怜芳龄十八的我啊,这些年都干嘛了?我好想有个男人啊,做梦都想…“朴宗浩有什么呀?他是公高的吧?公高那帮小子太危险了,你离他们远点儿。 [点击阅读]
战争与和平
作者:佚名
章节:361 人气:2
摘要:“啊,公爵,热那亚和卢加现在是波拿巴家族的领地,不过,我得事先对您说,如果您不对我说我们这里处于战争状态,如果您还敢袒护这个基督的敌人(我确乎相信,他是一个基督的敌人)的种种卑劣行径和他一手造成的灾祸,那么我就不再管您了。您就不再是我的朋友,您就不再是,如您所说的,我的忠实的奴隶。啊,您好,您好。我看我正在吓唬您了,请坐,讲给我听。 [点击阅读]
教父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亚美利哥·勃纳瑟拉在纽约第三刑事法庭坐着等待开庭,等待对曾经严重地伤害了他的女儿并企图侮辱他的女儿的罪犯实行法律制裁。法官面容阴森可怕,卷起黑法衣的袖子,像是要对在法官席前面站着的两个年轻人加以严惩似的。他的表情在威严傲睨中显出了冷酷,但是,在这一切表面现象的下面,亚美利哥·勃纳瑟拉却感觉到法庭是在故弄玄虚,然而他还不理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你们的行为同那些最堕落腐化的分子相似,”法官厉声地说。 [点击阅读]
斯塔福特疑案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布尔纳比少校穿上皮靴,扣好围颈的大衣领,在门旁的架子上拿下一盏避风灯,轻轻地打开小平房的正门,从缝隙向外探视。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典型的英国乡村的景色,就象圣诞卡片和旧式情节剧的节目单上所描绘的一样——白雪茫茫,堆银砌玉。四天来整个英格兰一直大雪飞舞。在达尔特莫尔边缘的高地上,积雪深达数英所。全英格兰的户主都在为水管破裂而哀叹。只需个铝管工友(哪怕是个副手)也是人们求之不得的救星了。寒冬是严峻的。 [点击阅读]
最优美的散文
作者:佚名
章节:93 人气:2
摘要:冬日漫步(1)[美国]亨利·大卫·梭罗亨利·大卫·梭罗(1817—1862),博物学家、散文家、超验现实主义作家。生于美国康科德,毕业于剑桥大学。他是一名虔诚的超验主义信徒,并用毕生的实践来体验这一思想,曾隐居家乡的瓦尔登湖长达两年之久,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其代表作《瓦尔登悍又名《乎散记》,是他隐居生活的真实记录。 [点击阅读]
海伯利安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2
摘要:序章乌黑发亮的太空飞船的了望台上,霸主领事端坐在施坦威钢琴前,弹奏着拉赫马尼诺夫的《升C小调前奏曲》,虽然钢琴已是一件古董,却保存得完好如初。此时,舱下沼泽中,巨大的绿色蜥蜴状生物蠕动着,咆哮着。北方正酝酿着一场雷暴。长满巨大裸子植物的森林在乌青的黑云下现出黑色影像,而层积云就像万米高塔直插入狂暴天穹。闪电在地平线上肆虐。 [点击阅读]
牛虻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六月里一个炎热的傍晚,所有的窗户都敞开着,大学生亚瑟·勃尔顿正在比萨神学院的图书馆里翻查一大迭讲道稿。院长蒙太尼里神甫慈爱地注视着他。亚瑟出生在意大利的一个英国富商勃尔顿家中,名义上他是勃尔顿与后妻所生,但实则是后妻与蒙太尼里的私生子。亚瑟从小在家里受异母兄嫂的歧视,又看到母亲受他们的折磨和侮辱,精神上很不愉快,却始终不知道事情的真相。 [点击阅读]
狼的诱惑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彩麻,你能去安阳真的好棒,既可以见到芷希和戴寒,又可以和妈妈生活在一起,真的是好羡慕你啊!”“勾构,我以后会经常回来的,你也可以到安阳来看我呀。记得常给我写信,还有打电话。”“喂,各位!车子马上就要出发了。”长途客运站的管理员冲我们叫道。“你快去吧,否则可要被车子落下了。”“嗯,我要走了,勾构。我一到妈妈家就会给你打电话的。 [点击阅读]
理智与情感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2
摘要:【作者简介】简·奥斯汀(1775~1817)英国女小说家。生于乡村小镇斯蒂文顿,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奥斯丁没有上过正规学校,在父母指导下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她20岁左右开始写作,共发表了6部长篇小说。1811年出版的《理智和情感》是她的处女作,随后又接连发表了《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菲尔德花园》(1814)和《爱玛》(1815)。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