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牛虻 - 《牛虻》在线阅读【第三部 第五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整整一个星期,牛虻的病都处于严重的状态。这次病情发作来势凶猛。统领由于害怕和困惑而变得残暴,不仅给他戴上了手铐脚镣,而且坚持用皮带把他紧紧地绑在地铺上。所以他一动弹,皮带就嵌进皮肉里。凭着顽强而又坚定的禁欲主义精神,他忍受了一切,然而到了第六天晚上,他的自尊垮了下来。他可怜巴巴地请求狱医给他一剂鸦片。医生十分愿意给他,但是统领听到这个请求以后,严厉禁止“任何愚蠢的行径”。
  “你怎么知道他要它做什么?”他说。“可能他一直是在无病呻吟,可能他想用它麻醉哨兵,或者干出诸如此类的坏事。里瓦雷兹狡猾得很,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
  “我给他一剂鸦片根本就不能帮助他麻醉哨兵。”医生回答,忍不住笑起来。“至于无病呻吟——这倒不用担心。他可能快死了。”
  “反正我不许给他。如果想要别人待他好一些,那么他就应该表现得好一些。他理应受到一点严厉的管制。也许对他来说是个教训,再也不要玩弄窗户栏杆那套把戏。”
  “可是法律并不允许动用酷刑,”医生斗胆说道,“这就近乎动用酷刑了。”
  “我认为法律并没有提到鸦片。”统领厉声说道。
  “这当然该你来决定,上校,但我还是希望你让他们取下皮带。没有必要加重他的痛苦。现在不用害怕他逃跑,即使你把他放走,他也站不起来。”
  “我的好好先生,我想医生也许会像别人一样犯下错误。我现在就要把他牢牢地绑在那里,他就得这样。”
  “至少,还是把皮带松一下吧。把他绑得那么紧,那也太野蛮了。”
  “就这么绑。谢谢你,先生,你就不要对我谈论野蛮了。如果我做了什么,那我是有理由的。”
  第七个夜晚就这样过去了,没有采取止痛的措施。牢房门外站岗的士兵整夜都听到撕心裂肺的呻吟,他连连画着十字,浑身一阵阵地颤抖。牛虻再也忍受不住了。
  早晨六点,就在下岗之前,哨兵打开了牢门,轻轻地走了进去。他知道他正在严重违反纪律,但是走前不去友好地说上一句安慰的话,他实在于心不忍。
  他发现牛虻静静地躺在那里,闭着眼睛,张着嘴巴。他默默地站了一会儿,然后弯腰问道:“先生,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吗?我只有一分钟的时间。”
  牛虻睁开了眼睛。“别管我!”他呻吟道,“别管我——”
  在那名士兵溜回到岗位之前,他就已睡着了。
  十天以后,统领再次造访宫殿,但他发现红衣主教去了彼埃维迪奥塔沃,为了看望一位病人,要到下午才能回来。当天傍晚,在他坐下来准备吃饭时,他的仆人进来通报:“主教阁下希望同您谈话。”
  统领匆忙照了一下镜子,看看军服穿得是否齐整。他端起了最为庄重的架子,然后走进了接待室。蒙泰尼里坐在那里,轻轻地敲着椅子的扶手,紧锁眉头望着窗外。

  “我听说你今天找过我。”他打断了统领的客套话,态度有些傲慢。他在和农民说话时从不这样。“可能就是我所希望和你交谈的事情。”
  “有关里瓦雷兹,主教阁下。”
  “这我已经想到了。过去几天我一直都在考虑这件事。但是在我们谈起这事之前,我愿意听听你有没有什么新的消息告诉我。”
  统领有些尴尬,用手捋了下胡须。
  “事实上我去您那里,是想了解一下主教阁下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如果您仍然反对我的提议,我将会十分乐意接受您的指示。因为说句实话,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出现了新的困难吗?”
  “只是下个星期四就是6月3日——迎圣体节——不管怎样,在此之前都要解决这个问题。”
  “星期四是迎圣体节,不错。但是为什么必须在此之前解决呢?”
  “如果我似乎违背了您的意志,主教阁下,我将万分抱歉。但是如果在此之前不把里瓦雷兹除掉,本城的治安我就无法负责。所有的山野粗民那天都会聚集到这里,主教阁下,这您也知道。他们十有八九可能企图打开城堡的大门,把他劫持出去。他们不会成功的,我会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就是使用火药和子弹把他们从大门赶走,我也在所不惜。那天极有可能发生这种事情。罗马尼阿这里尽是凶悍强暴的刁民,他们一旦拔出刀子——”
  “我认为只要小心一点,我们就可以防止事态扩大,不至于拔出刀子来。我一向发现这个地区的人们很好相处,只要合理地对待他们。当然了,如果你开始威胁或者要挟一个罗马尼阿人,他就变得无法无天。但是你有什么理由怀疑他们将会劫狱呢?”
  “今天早晨和昨天,我从我的心腹特工那里听说这个地区谣言四起,显然有人正在图谋不轨。但是没有查出详细的情况。如果能够查出来,防范就会容易一些。就我而言,经历了那天的惊吓,我宁愿求稳。面对里瓦雷兹这样一只狡猾的狐狸,我们大意不得。”
  “上次我听说里瓦雷兹病得既不能动弹也不能说话。那么他恢复了没有?”
  “他现在好像好多了,主教阁下。他当然病得很重——除非他一直是在无病呻吟。”
  “你有什么理由这样怀疑吗?”
  “呃,医生似乎相信他是真的病了,但是病得非常蹊跷。反正他是在恢复,而且更加桀骜不驯。”
  “他现在干了什么?”
  “幸运的是他什么也干不了。”统领回答。想起了皮带,他禁不住微微一笑。“但是他的举止有点说不清楚。昨天早晨,我去牢里问他几个问题。他的身体还没有好转,不能前来接受我的审问——的确,我认为在他身体复原之前,最好还是不让别人看见他,免得节外生枝。那样的话,马上就会传出荒谬的谣言。”

  “这么说你去那里审问了他?”
  “是,主教阁下。我曾希望现在他比较通情达理。”
  蒙泰尼里审慎地看着他,几乎像在查验一只未曾见过而又令人生厌的新动物。所幸统领正在玩弄他的腰刀,没有看见这种目光。他若无其事地接着说道:“我并没有对他施用任何特别的酷刑,但是我被迫对他严加管束——特别是因为那是一座军事监狱——我曾以为稍微宽容一点也许有些效果。我提出放宽管束的尺度,如果他能理智一些。主教阁下猜猜他是怎么回答我的?他躺在那里看了我一会儿,就像一只关在笼子里的恶狼,然后他非常和气地说:‘上校,我起不来,无法把你掐死。但是我的牙齿还挺厉害,你最好把你的喉咙搁远一点。’他就像一只野猫一样凶狠。”
  “听到这话我并不觉得惊讶,”蒙泰尼里平静地回答,“但是我到这里是想问你一个问题。你真的相信里瓦雷兹留在狱中,对这个地区的治安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吗?”
  “我确信如此,主教阁下。”
  “你认为如要防止流血,在迎圣体节之前就得除掉里瓦雷兹吗?”
  “我只能再三重申,如果星期四他还在的话,我坚信节日当天会有一场战斗,而且我认为那将是一场激烈的战斗。”
  “如果他不在这里的话,那就不会有这样的危险?”
  “这样的话,要不就是风平浪静,要不至多就是喊上几声,扔扔石头而已。如果主教阁下能够找到一个除掉他的办法,我会确保治安。否则,我估计会出大的乱子。我相信他们正在密谋新的劫狱计划,星期四就是他们动手的日子。现在,如果那天早晨他们突然发现他并不在城堡,他们的计划就会自行宣告失败,他们没有机会发起战斗。但是如果我们非得挫败他们,等到他们在人群中拔出刀子,我们可能在天黑之前就得焚毁那个地方。”
  “那么你为什么不把他押送到拉文纳去呢?”
  “天知道,主教阁下,能那样做的话我就该谢天谢地!但是我怎么才能防止他们在途中把他劫走呢?我没有足够的士兵抵挡武装袭击,那些山民全都带着刀子和明火枪,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
  “那你仍然坚持希望建立军事法庭,并且请求我予以同意吗?”
  “请您原谅,主教阁下,我只请求您一件事——帮助我防止骚乱和流血,我十分愿意承认军事委员会,如像费雷迪上校的军事委员会,有时过于严厉,非但没有抑制民众,反而激怒了民众。但我认为在这个案子上,设立军事法庭将是一步明智的举措,而且极有可能恢复圣父已经废除的军事委员会。”
  统领结束了简短的讲演,神情煞是庄重。他等着红衣主教的答复。对方良久没有作声,等到他开口说话时,他的答复却又出乎意料。
  “费拉里上校,你相信上帝吗?”

  “主教阁下!”上校瞠目结舌。
  “你相信上帝吗?”蒙泰尼里重复了一遍,起身俯视着他,目光平静而又咄咄逼人。上校也站了起来。
  “主教阁下,我是个基督徒,从来没被拒绝过赦罪。”
  蒙泰尼里举起胸前的十字架。
  “救世主为你而死,你就对着他的十字架发誓,你跟我说的话全是真话。”
  上校站着不动,茫然地凝视着十字架。他实在弄不清楚,到底是他疯了,还是红衣主教疯了。
  “你已经请求我同意把一个人处死,”蒙泰尼里接着说道,“如果你敢,你就亲吻十字架,并且告诉我你相信没有别的办法防止更多的人流血。记住,如果你跟我撒谎,你就在危及你那不朽的灵魂。”
  沉默片刻之后,统领俯下身去,把十字架贴到唇上。
  “我相信这一点。”他说。
  蒙泰尼里缓慢地转身走开。
  “明天我会给你一个明确的答复。但是我必须先见见里瓦雷兹,单独和他谈谈。”
  “主教阁下——如果您能听我一句话——我相信您会为此感到后悔的。他昨天通过看守给我捎了一个口信,请求面见主教阁下。但是我没有理会,因为——”
  “没有理会!”蒙泰尼里重复了一遍。“一个人身陷这种处境,他给你捎了一个口信,而你竟然没有理会?”
  “如果主教阁下深感不悦,那我非常抱歉。我不希望为了这样一件无礼的小事打扰您,我现在非常了解里瓦雷兹,他只想侮辱您。如果蒙您准许,要我说的话,单独接近他可是非常莽撞的。他真的很危险——因此,事实上我一直认为有必要使用某种温和的身体约束——”
  “你真的认为一个手无寸铁的病人,置于温和的身体约束之下,会有很大的危险吗?”蒙泰尼里说道,语气十分和气。
  但是上校觉出了他那平静的轻蔑,气得脸涨得通红。
  “主教阁下愿怎么做就怎么做吧。”他说,态度很生硬,“我只是希望不想让您听到那个家伙说出恶毒的亵渎言词。”
  “你认为对于一个基督徒来说,什么才是更加悲哀的不幸:听人说出一个亵渎的单词,还是放弃一个处于困境的同类?”
  统领挺直身体站在那里,脸上官气十足,就像是用木头雕成。蒙泰尼里的态度使他非常气愤,于是他显得格外的客套,借此表现他的气愤。
  “主教阁下希望什么时间探视犯人?”他问。
  “我立即就去找他。”
  “悉听主教阁下尊便。如果您能等上几分钟,我会派人让他准备一下。”
  统领匆忙离开他的座位。他不想让蒙泰尼里看见皮带。
  “谢谢,我情愿看到他现在是副什么模样,不用准备了。我径直前去城堡。晚安,上校。你明天就会得到我的答复。”
  (第三部·第五章完)
或许您还会喜欢:
偶发空缺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2
摘要:6.11若发生如下三种情况之一,即认为偶发空缺出现:(1)地方议员未在规定时间内声明接受职位;(2)议会收到其辞职报告;(3)其死亡当天……——查尔斯·阿诺德-贝克《地方议会管理条例》,第七版星期天巴里·菲尔布拉泽不想出门吃晚饭。整个周末他都头痛欲裂,当地报纸约稿的截稿期马上就要到了,得拼命写完。 [点击阅读]
八百万种死法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我看到她进来。想看不到也难。她一头金发近乎银色,要是长在小孩头上,就叫亚麻色。头发编成粗辫子盘在顶上,用发针别住。她前额高而平滑,颧骨突出,嘴巴略大。加上西部风格的靴子,她得有六尺高了。主要是双腿长。她穿着紫色名牌牛仔裤,香槟色皮毛短上衣。雨时断时续下了一整天,但她没带伞,头上也没有任何遮挡。水珠在她的发辫上闪烁着,像钻石。她在门口站了会儿,四下张望。这是周三下午,三点半左右。 [点击阅读]
劳伦斯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今年是20世纪英国最有成就、也是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劳伦斯诞生!”!”0周年。这位不朽的文学大师在他近20年的创作生涯中为世人留下了!”0多部小说、3本游记、3卷短篇小说集、数本诗集、散文集、书信集,另有多幅美术作品,不愧为著作等身的一代文豪。戴维·赫伯特·劳伦斯(DavidHerbertLawrence)!”885年9月!”!”日出生在英国诺丁汉郡伊斯特伍德矿区。 [点击阅读]
厄兆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从前,但不是很久以前,有一个恶魔来到了缅因州的小镇罗克堡。他在1970年杀死了一个名叫爱尔玛·弗莱彻特的女服务员;在1971年,一个名叫波琳·图塔克尔的女人和一个叫切瑞尔·穆迪的初中生;1974年,一个叫卡洛尔·杜巴戈的可爱的小女孩;1975年,一个名叫艾塔·林戈得的教师;最后,在同一年的早冬,一个叫玛丽·凯特·汉德拉森的小学生。 [点击阅读]
唐璜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是苏格兰贵族。1788年1月23日出生于伦敦。他天生跛一足,并对此很敏感。十岁时,拜伦家族的世袭爵位及产业(纽斯泰德寺院是其府邸)落到他身上,成为拜伦第六世勋爵。1805-1808年在剑桥大学学文学及历史,他是个不正规的学生,很少听课,却广泛阅读了欧洲和英国的文学、哲学和历史著作,同时也从事射击、赌博、饮酒、打猎、游泳等各种活动。 [点击阅读]
天涯过客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请各位旅客系上安全带!”机上的乘客个个睡眼惺忪地在身旁摸索着,有人伸着懒腰,他们凭经验知道不可能已经抵达日内瓦。当机舱长威严的声音再度宣布:“请系上安全带!”时,细碎的瞌睡声漫成一片呻吟。那干涩的声音透过扩音机,分别以德、法、英文解释着:由于恶劣天气的影响,机上乘客将有短时间会感到不适。史德福-纳宇爵士张口打了个大呵欠,伸着双手把身子挺得高高的,再轻轻扭动两下,才依依不舍地从好梦中醒来。 [点击阅读]
天黑前的夏天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一个女子双臂交叉,站在自家后屋台阶上,等待着什么。在想事儿吗?她可不这么认为。她是在试图抓住某个东西,让它赤条条地躺在跟前,好让她细细端详,看个真切明白。最近一段日子里,她脑海里的种种想法多如衣架上的衣服,她一件件取下“试穿”。任凭自己嘴里冒出童谣般老掉牙的话语,因为遇到重要事件,人们总是习惯套用老话表明态度,而老话却多为陈词滥调。 [点击阅读]
底牌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亲爱的白罗先生!"这个人的声音软绵绵的,呼噜呼噜响--存心做为工具使用--不带一丝冲动或随缘的气息。赫邱里·白罗转过身子。他鞠躬,郑重和来人握手。他的目光颇不寻常。偶尔邂逅此人可以说勾起了他难得有机会感受的情绪。"亲爱的夏塔纳先生,"他说。他们俩都停住不动,象两个就位的决斗者。他们四周有一群衣着考究,无精打采的伦敦人轻轻回旋着;说话拖拖拉拉或喃喃作响。 [点击阅读]
怪钟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九月九日的下午,一如平常的下午,没有两样。任何人对于那天即将发生的不幸,毫无一丝预感。(除了一人例外,那就是住在威尔布朗姆胡同四十七号的巴克太太,她对于预感特别有一套,每次她心头觉得一阵怪异之后,总要将那种不安的感觉,详详细细地描述一番。但是巴克太太住在四十七号,离开十九号甚远,那儿会发生什么事,与她无干,所以她觉得似乎没有必要去做什么预感)。“加文狄希秘书打字社”社长K-玛汀戴小姐。 [点击阅读]
推销员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前言阿瑟·米勒,美国剧作家,1915年出生在纽约一个犹太人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个时装商人,他在哈莱姆上小学,布鲁克林上中学,中学毕业以后工作了两年,后来进入密执根大学,大学期间开始戏剧创作,写了4部剧本,并两次获奖。他第一部在百老汇上演的剧作是《鸿运高照的人》(1944),成名作是1947年创作的《全是我的儿子》,作品获当年度的纽约剧评界奖。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