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你在高原 - 家族 第三章 1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1
  我努力地接近一个行将就木的人,实现着那个梦想。他好像丝毫也不知道自己眼下的状况,不懂得自己正处于风烛残年,直到不得不坐上轮椅的时候,还在嫉恨,在争风头,在撒谎。这个人与我的父亲是老熟人了,我们一家找了他三十年,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们曾经像盼望上帝一样渴念他的出现,为蒙冤的父亲说上一句话。没有,他像石块入海一样待在他的地方,无声无息。后来,直到很久之后,他突然到那个海滨城市里来了。母亲激动起来,跑到父亲床前——这时他已经不能动了,眼睛都懒得睁一下,只是听了母亲的话才挥了挥手,简单而且坚决地阻止了母亲。他不让她去乞求那个人。
  如今我知道必须违背父亲的意愿了。我觉得一个家族的荣誉、必将推卸的屈辱,这一切都应该超越某些个体的利益。我遵从的只是一个更崇高的目标。所以我去找了那个人,在他狂妄可厌的、含混的嚷叫声中,在他终日蜷曲的生活所散发出的馊气旁,也多少能够忍耐。我只要他吐露一句真话,轻轻的一句,就可以抹去我们额头上的污迹。没有,他在落日余晖中闭着眼睛,蜷伏在轮椅上睡了,腮上挂着蛮横和满足的微笑。他的侍者——那个鼻梁尖尖的外甥女走过来,娇嗔鄙夷地看了我一眼,轻轻地推走了舅父。
  我不知自己会坚持多久。我已经相当疲惫了。他的那对包皮裹在皱纹中的小眼睛当年是怎样感动了父亲,我真好奇。今天这双眼睛是对一个生气勃勃的年轻人的嫉恨和嘲弄。我不知他对那个比我更年轻的外甥女是怎样一副心情。那个小家伙无忧无愁,举手投足都透着浅薄气,一对小小的乳房像木头刻成的一样尖硬。我不喜欢她。很不喜欢。
  面对着一个我绝对需要又似乎是绝对无望的老人,愤恨和焦躁谁能体味呢?我的勇气差不多用完了,剩下的一点还要用来对付失恋。我不想求任何人了,也不想恨任何人了,我太累了,我这会儿只想爱了——我相信我们一家人那时的状态也是这样。爱,爱越多的人越好,各种类型的爱,让爱簇拥或用爱去簇拥都行……生活啊,给我们一个机会吧。
  而我心里明白,在各种类型的爱中,我这时最需要的还是异性的爱,并且不需要那么多,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个人的爱。
  从勘察工地上归来后,我第一个就想见到苏圆。可是当我与她在楼道上寒暄之后,背过身那一瞬就明白了,我那个隐隐约约的念头多么不切合实际。我回到自己的小宿舍,接上就琢磨怎样搬动更沉重的一块石头,就是到那个不受人尊敬的老家伙那儿再走一趟。我想象着一些细节,比如是否买一点蜜枣带上,或者买几块冰砖。他那个平庸的外甥女不停地吃冰糕之类,老家伙则喜欢甜食。

  如果不是第二天下午在打字室里遇上那一幕,我那种徒劳的、折伤自尊的奔波还不知要维持多久呢。我去取一份材料:这是朱亚嘱我校对的一部分报告草稿,刚进门就看到了一个尖鼻梁姑娘的侧影,她正和打字员讲什么,嘁嘁喳喳。打字员瞥瞥刚进来的人,仍热衷于闲谈。我不得不打断了她们,因为她们在谈“毛活儿”的几种新式样之类。尖鼻梁一转身让我吓了一跳:她就是老家伙身边那个外甥女……她像不认识我似的,哼了一声,去拎桌上那个又精致又俗气的小皮包皮。
  我有好长时间不知所措。我马上想到了这之后她们会议论我的全部努力,而这之前所有努力全是秘密的……我担心这样一来关于我们家的情况会散布到我工作的这个地方。这正是我所禁忌的。一种奇怪的联结和渗透就在身边,近得不可思议又令人颓丧。今天我真的寸步难移了。我当场决定:再也不去找那个老家伙了;也许类似的努力要从头权衡了。
  这个夜晚我好好地想了想父亲卧床后的挥手拒绝。当时他的拒绝曾使我感到了一种绝望,并因此恨着他的残忍。只有在这个夜晚,在一场场徒劳的奔忙之后,我才不得不重新去理解自己的父亲,他全部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一些细节……我太年轻了,太简单了。
  我不明白那个蜷伏在轮椅上的人——一个即将告别人世的、建立了丰功伟绩的人,为什么会在具体的事物上表现出那样的冷酷和无情?真荒谬。这种巨大的矛盾我今生都难以理解。他亲手平息了那么多的残暴,却又不停地制造出新的残暴。他身上已经是功过纠缠、善恶共生。他不勇敢吗?他曾经九死一生,身上疤痕累累;可是他卑小胆怯到不敢面对一个真实……
  苏圆似乎对我们的平原之行深感兴趣,只要一谈起来,就问得非常细,还不时地插上一声诱人的脆笑。这是处女之声,我以前也听过。那些不洁净不纯粹的女人笑起来有一种成熟的、稍稍经过了掩饰的沙哑。而她呢,是泉水奔流般的爽亮。我试图将话题绕开一点儿,可她又总是绕回来。
  “朱副所长对那个地方满意吗?”
  我弄不明白她是指对勘察结果、对未来的新工业区选址满意,还是对那个地方的自然风光及其他满意。我理解为后者,就说:“他很喜欢那个地方,有时真是被那里的风光迷住了。大海边上空气也好,尽管林子不多了,不过总还是比城里绿化得好,那个海边小城既有悠久的历史,又朴实……”

  苏圆扭动了一下。她不安时就这样,不过这样一来就更显得吸引人。我实在无法忽视她的美……她显然懂得这一点,而且坦然自若。她像个搞过二百次恋爱的老手一样,一直用含蓄平静的微笑迎着你,永不疲倦。她打断我的话:
  “朱副所长以前多次在那儿考察过,熟悉情况,要不怎么裴所长会派他去呢。当然所长更忙,身体又不好。昨天省长找了他两次……”
  我想也许是他找了省长两次吧。裴所长把大量时间花费在对上汇报上,所里人人都知道他这一手。不过在吐血的朱亚面前,有人竟好意思说另一个人身体不好。一个美丽的女人不该露出贱相。“很可惜……”我说。
  “什么可惜?”
  我摇头:“对不起。我在想这次勘察刚搞了一半,朱副所长能不能坚持下来……”
  “这你就不必担心了。车到山前必有路。他就是现在休息了,也有人能顶上……他这人很倔,在不值得的事儿上也会撞到底……”
  苏圆手插在牛仔裤的口袋里。她的腿真长。这个长腿小坏蛋的话让我烦了。我总是烦得不合时宜,烦在人生的岔道上。又快到春天了,那时浓浓的丁香花的气息会笼罩整个科研办公大楼。丁香花是一种奇怪的花,它是帮助女人击败男人、让其在醺醉中做出一系列错误决定的花。我那么喜爱丁香,可是理智却让我回避它。每个春天浓烈的丁香气味都让我冲动,让我不停地写出一首又一首歌。“你如果在春天跟我们跑一趟就好了……”我不知怎么代表勘探队发出了邀请。我想起了黄湘邀请那个杂烂小报记者的情形。原来男人都差不多。
  苏圆真的高兴了。“啊啊,那也得所长同意啊,我一离开他就……”
  她可能说的是“他就找”。我进一步吸引她:“那里的春天是你做梦也想不到的。不要说河和海的颜色了,单说满海滩的槐花吧——我敢说你一辈子也没见过那么多那么密的一片,毫不夸张,就是花的海洋。到处都是它的清香味儿,浓浓的,你看了一生都不会忘掉……”
  苏圆兴奋得把两臂举起,在头顶绞拧着。她伸展着修长的身子。这要命的身体已经非常完美了,她还不放过一切机会来促进自己。我不知道她将来要对自己怎么办。过分完美的东西肯定也会让人作难的。
  朱亚的病仍然没有好转。他是在治病间隙中与我一起整理报告材料的。我想他这一段抓紧治疗,肯定是想在春天重新走出去。由于我们的频繁接触,黄湘有些不高兴。他有一次对我说:“你成副领队了。”我的心跳了一下,我不敢让人这样认为。可我不知该怎样回答他。黄湘想把气氛缓解一下,笑笑说:“老朱这人想来个最后一搏了,等着瞧吧。你还太年轻。”

  我一句也听不明白。
  “他想让平原上那个大开发流产,太不自量力了。说句老实话,这样的事情省里的哪一个头头都做不了主,别说朱……”
  黄湘哑哑地笑。这种笑是典型的反派人物的一种笑法。我忍不住说了句:“那就让科学做主吧。这么大的事儿,关系到千千万万人的命运,不能由哪个人的好恶、主观意志来决定。”
  我这样说时,仍不敢肯定他的“最后一搏”是指阻止这个开发项目还是另有他指。这其中的奥妙太多了,我毕竟来这个所不久。一个单位好比一个湖,下面的漩涡太多。
  黄湘再没有纠缠这个问题,突然问了句:“听说你在看陶的书?”
  “陶”是指过世的陶明教授。老教授是前任所长,去世已多年,生前生后都在学术界享有盛誉。他的书是某一方面的代表性著作之一,我在学校就读,现在不过是在朱亚的辅导下细细研修一下,这有什么?我唔了一声。
  “那是老朱手里的一把钝器,用它打人。裴所长头上挨了好几家伙……我们可得躲着你了,小伙子!”
  黄湘说话惯于夸张。不过这一回太过分了。他说完就走开了,我差一点追上他。打一仗才解恨。全部的血都涌到了头上,我不知该干点什么,定定地站了好久。
  好多天我都不能安宁,朱亚觉得反常,就问怎么了。我没说什么。我真怕他知道了生气。来这个所不久我就知道所长与副所长之间有严重的摩擦,但不知道为什么。后来终于弄清楚了一点,无非是老所长去世前后面临着新所长的人选,裴与朱之间有竞争,裴胜朱败,屈就于副手位置等等。不过我与朱亚在一起时,他从未言及,我也绝不会问这一类事情。这是世界上最让人烦腻的东西。我仅仅是从其他人嘴里的只言片语中明白了:当年的朱亚是老所长陶明最得力的助手,著作也多;而裴济只有几本通俗普及性读物。但据说他的行政管理能力强,所以也就当了所长。
  黄湘与我有了那场不愉快的谈话之后,我自然而然地更为注意了一下裴、朱的关系。这使我进一步了解到,在陶教授去世后的长时间里,所长这个位置一直空着。陶教授长期在农场忍受折磨,死得很惨,对于他的死裴济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朱亚与自己的导师陶明有父子般的深情,他曾抱着死去的导师哭晕了过去。关于新所长的通俗读物,长时间以来就流传着各种各样的说法……
或许您还会喜欢:
致青春
作者:佚名
章节:179 人气:2
摘要:9月10日,南国的盛夏,烈日炎炎。大学新鲜人郑微憋红了一张脸,和出租车司机一起将她的两个大皮箱半拖半拽从车尾箱里卸了下来。她轻轻抬头用手背擦汗,透过树叶间隙直射下来的、耀眼的阳光让她眼前短暂的一黑,突然的高温让她有些不适应。她在牛仔裤的口袋里掏了掏,翻出了出门前妈妈给她备下的零钱,递给身边的出租车司机,笑眯眯地说道:“谢谢啊,叔叔。 [点击阅读]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
作者:余华
章节:33 人气:2
摘要:一、中文版自序这本书表达了作者对长度的迷恋,一条道路、一条河流、一条雨后的彩虹、一个绵延不绝的回忆、一首有始无终的民歌、一个人的一生。这一切尤如盘起来的一捆绳子,被叙述慢慢拉出去,拉到了路的尽头。在这里,作者有时候会无所事事。因为他从一开始就发现虚构的人物同样有自己的声音,他认为应该尊重这些声音,让它们自己去风中寻找答案。 [点击阅读]
中国现代散文
作者:佚名
章节:294 人气:2
摘要:熟悉上海掌故的人,大概都知道城隍庙是中国的城隍,外国的资本。城隍庙是外国人拿出钱来建筑,而让中国人去烧香敬佛。到那里去的人,每天总是很多很多,目的也各自不同。有的带了子女,买了香烛,到菩萨面前求财乞福。有的却因为那里是一个百货杂陈,价钱特别公道的地方,去买便宜货。还有的,可说是闲得无聊,跑去散散心,喝喝茶,抽抽烟,吃吃瓜子。 [点击阅读]
良心作证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3
摘要:这是一部美丽而又令人激动,乃至荡气回肠的小说,或者说,它是一部完全来自生活与时代的撼人写真。作家以其大手笔抒写了社会转型时期,关于人性和感情的裂变……在市委家属楼三层的一个大厅里,正进行着一场热闹的婚礼。阵阵喧闹声不时地从窗户里传出来,像一朵朵绚烂的焰火在空气里炸开。很多马路上的行人忍不住驻足倾听观望。大厅里面,周建设眼角眉梢挂着掩饰不住的喜悦,不停地应付着前来道喜的各色宾客。 [点击阅读]
夏日落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4
摘要:羊年十一月初,步兵三连孕生一样大案:先是枪丢了一枝,其后,兵又死了一个。枪是新枪,铁柄全自动;兵是新兵,下士军衔,籍系郑州二七区,父为小学教师,母是环卫工人。事情乒然发生,震炸兵营。一时间,满地沸扬,草木皆惊,营连空气稀薄,整座营房都相随着案情颤动。事发时候,连长赵林和指导员高保新正在操场交心,其时正值夏末,黄昏网着世界。 [点击阅读]
沉从文《边城》
作者:沉从文
章节:25 人气:3
摘要:内容简介在川湘交界的茶峒附近,小溪白塔旁边,住着一户人家。独门独院里,只有爷爷老船夫和孙女翠翠两个人,还有一只颇通人性*的黄狗。这一老一小便在渡船上悠然度日。茶峒城里有个船总叫顺顺,他是个洒脱大方,喜欢交朋结友,且慷慨助人的人。他有两个儿子,老大叫天保,像他一样豪放豁达,不拘俗套小节。老二的气质则有些像他的母亲,不爱说话,秀拔出群,叫傩送。小城里的人提起他们三人的名字,没有不竖大拇指的。 [点击阅读]
王小波《黄金时代》
作者:王小波
章节:18 人气:3
摘要:我二十一岁时,正在云南插队。陈清扬当时二十六岁,就在我插队的地方当医生。我在山下十四队,她在山上十五队。有一天她从山上下来,和我讨论她不是破鞋的问题。那时我还不大认识她,只能说有一点知道。她要讨论的事是这祥的:虽然所有的人都说她是一个破鞋,但她以为自己不是的。因为破鞋偷汉,而她没有愉过汉。虽然她丈夫已经住了一年监狱,但她没有偷过汉。在此之前也未偷过汉。所以她简直不明白,人们为什么要说她是破鞋。 [点击阅读]
沧浪之水
作者:佚名
章节:93 人气:2
摘要:故事梗概我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一本薄书:《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书第一页是孔子像,旁边写了“克己复礼,万世师表”八个字,是父亲的笔迹。还有屈原,“忠而见逐,情何以堪”;陶渊明,“富贵烟云,采菊亦乐”等一共12人。父亲在我出生那年被划为右派。他只是凭良心替同事讲了几句公道话。因此,他被赶出县中医院,带着我来到大山深处的三山坳村,当了一个乡村医生。 [点击阅读]
阎连科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4
摘要:雨过天晴,昨天的雨水把青砖山墙洗得水汪汪的绿,连一星尘土也没有。中年男人距山墙一米远近急速下跌着,像一块巨石从沟崖朝着沟底落。他闻到了山墙上的清新浓烈扑鼻,还带着新砖出窑后的热暖味。一春三月天气很暖和,日头饼馍样烤在天上。五婶寒了一冬,见日光挤进屋里一丝,便恨不得把一个日头揽在怀里。他爹,五婶说,让我出去晒个暖儿吧。五叔说你好好睡着吧,满天下数你难侍候!五婶喉咙塞一下,就盯着房上的椽子看。 [点击阅读]
中国在梁庄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作者多年深入农村,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家乡的每一寸土地,用自己的眼睛记录下那些惊人的故事:王家少年强姦了八十二岁的老太、昆生把自己的家安在了墓地里、即使火化了,也要把骨灰在棺材里撒成人形……通过这些真实的“个人史”,展现了中国农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的现实危机。《中国在梁庄》再现了一个真实的乡村。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