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诺贝尔的囚徒 - 第 3 章 巧妙的实验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这是一个科学家一生中只可能出现一次的想法,就像沃森和克里克的双螺旋一样。他们过了许多年才获得诺贝尔奖,而你,如果你的人能够构想出实验的话……
  “你去哪儿啦,杰里?”康托的秘书斯蒂芬妮说。“康托教授要见你。”
  “教授?我还以为他要到下午才从波士顿回来呢。“
  “他昨天晚上就乘飞机回来了。今天早晨我来的时候,他已经到了。”
  艾西怎么啦?杰里-斯塔福觉得很纳闷。
  “他在办公室里。”斯蒂芬妮用头示意。“你最好现在就进去。我还从来没有看见他这么不耐烦。”
  “进来,把门关上。”康托指着他书桌前面的椅子。“我不知道你的工作时间像银行那么短。”
  教授的话里隐含着埋怨,对此,斯塔福并不在意,反倒有点高兴:他把这些话当作是康托的幽默。康托与研究小组的大多数成员不一样,他不是那种夜生活很多的人。斯塔福和康托研究小组的其他人都认为,他晚上的时间全都用在查阅其研究领域里的文献资料上了。除了他的秘书斯蒂芬妮,其他人很少知道他的事。他总是在早晨8点钟就到达办公室,并且希望研究室的其他人在这个时间都已经在办公室了。谁都知道,大多数学术机构里的研究生全都很晚才起来。他们常常工作到深夜,晚上睡觉很晚,比一般人晚得多。康托并不反对他们工作到很晚,他还鼓励他们这样做,尽管如此,他还是希望,在他上班的时候他们也都已经来上班了。斯塔福对这种规定不以为然,只要有可能,他总是试图违反这种规章制度。
  “艾西,不是银行家的工作时间表,”斯塔福回答说,“是博士后的作息表,而且是在你出差的时候,即使这样也很难得。”
  康托的脸上掠过淡淡的一丝笑容。斯塔福知道自己是教授的得意门生,私底下可以略微放肆一点。作为一名美国教授,康托少有的一本正经。他十分注重个人隐私。自从大约12年之前他离婚以后,就再也没有邀请学生到他家里去,连斯塔福也没有去过。康托的妻子以前总是在感恩节举办一次大型的火鸡宴自助餐招待他们整个研究小组,在圣诞节的时候举办家庭招待会,有时候还举办小的聚会款待外籍研究人员的妻子。对于他现在的学生来说,这些事情已经成为一种过去的遥远回忆了。

  “艾西,我还以你要到下午才能回来呢。”除了斯塔福,实验室里再没有其他人当面称呼康托为“艾西”。出于礼貌,一般都应尊称他为“康托教授”,或者有时候简称“教授”。只有外面来的人,或者专业上与他地位相当的人才称呼他康托为“艾西”。没有人记得斯塔福什么时候加入这个特殊行列的,他这倒不是因为受到特别邀请,而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你在克劳斯研讨会上的报告怎么样?他们肯定印象非常深刻。”
  康托把椅子旋转到侧面,这样他就面对着窗户而不是斯塔福。他侧面的轮廓很引人注目:浓密的眉毛,鼻子很大,有人称之为闪米特人式的鼻子,也有人声称这使他们想起希腊罗马硬币上的侧面头像。他的卷发经过仔细的梳理,呈波纹状,深棕色的头发夹杂着缕缕灰色。头发很长,卷曲地披在他头颈后面,遮住了他大耳朵的一部分,他的嘴唇十分饱满,始终很湿润。康托的眼睛仍然盯着窗外,说:“他们爆发出雷鸣般的——”他停顿了一下,以加强效果,“笑声。”
  这时他才转向斯塔福。那是他说话的技巧之一,让听他说话的人大吃一惊。这一次他很成功:他的学生满脸困惑。“笑声?”
  “对,哄堂大笑。真的是突然爆发出来的……电灯刚一亮的时候。”
  斯塔福有片刻时间迷惑不解。有几个理由使他很难理解。他无法想像康托完美无暇的演讲竟然会引来哄堂大笑。康托在讲课的时候从来不讲笑话,即使真的发生了难以置信的事,教授出了什么差错,他也不可能向自己透露这种难堪的事。
  康托点点头。“我当时肯定就像你这样,瞠目结舌。接着,在看了一眼听众以后,我意识到,他们不是在笑我,而是在笑我身后面的什么东西。我转过身去的时候,你知道我看见了什么?”
  斯塔福摇摇头。
  “似乎是,在演讲快结束的时候,我完全沉浸于演讲之中,结果没有写在透明片上,而是直接写在投影仪屏幕上了。当我把投影仪关掉,房间里灯光亮起来的时候,屏幕上全是黑颜色和红颜色的字符和图画。”
  “天哪,艾西,”斯塔福叫了起来,“要是我当时在场就好了。那你怎么办呢?”
  “我非常狼狈。我拿出手帕,沾了些水,开始擦那些墨迹。谁想,反而更加糟糕,引来了更多的笑声。杰里,就在这时,”他举起右手阻止斯塔福笑出来,“克劳斯从座位上跳起来,做了一件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的事情:他跑上来,抓住我的手说:‘不要把屏幕上的东西抹掉,请签上你的名字。我们还可以再买一台新的投影仪。这个报告将永远载入史册。’这时候所有的人都开始鼓掌。实际上是全场起立鼓掌。”

  斯塔福很感动。他从来没有听见康托如此坦率地谈论他自己,或者流露出那种很热情,而不是很克制的自豪感。“艾西,你肯定很高兴,尤其是克劳斯这么做。”
  “确实如此,不过,这还不是全部。在演讲后我们两个人单独相处时,他说,这是一个科学家一生中只可能出现一次的想法,就像沃森和克里克的双螺旋一样。当然,他这是夸大其词。你知道他接着说了什么?”不等对方回答,康托接着说:“他说:‘他们过了许多年才获得诺贝尔奖,而你,如果你的人能够构想出实验的话……’他这话究竟是期望还是挑战,我不太清楚。”
  “克劳斯对于实验有什么建议?”
  康托立即回答说:“当然没有。在我这次讲学过程中没有任何人提出过。他们只是提了一些一般性的反对意见,好像我自己没有反复认真考虑过一样。我很清楚在器官之间转移并不仅仅是恶性细胞的特征。淋巴细胞——人体天然防御系统的细胞,也会渗透到其他组织中去,但它这么做是维护生命,而不是伤害它。”康托不知不觉地改成了讲课的风格。“无须其他人提醒,我也知道频繁的细胞分裂本身并不都是恶性的。例如,伤口愈合或者胚胎发育都有赖于细胞分裂。问题在于发生的时间和位置,这才是差异所在。就此而言,我们还不清楚迅速分裂的能力是否与所有的肿瘤细胞密切相关。有些肿瘤的生长似乎是由于细胞不退化引起的,例如克劳斯肿瘤。”
  斯塔福的思绪开始转到他第一次的演讲上。那是在他读研究生的第二年。他应邀在一次研讨会上报告他的研究进展,听讲对象不光是康托研究小组的,而是系里面所有研究小组的学生。听众没有笑,他们以敷衍了事的方式鼓掌。他至今仍然记得那些隐匿的哈欠、呆滞的表情和低垂的眼睑。教授对这件事情的处理非常得当。康托并没有当众批评他,而是把他叫进办公室。“杰里迈亚,”他说(当时他还没有开始叫他杰里),“你的报告实在太糟糕了。今天,你谈的全是你怎么重复西部那个研究小组的实验,研究海绵里提取出来的磷脂,以便获得一些材料用来研究细胞膜。你怎么会把如此有希望的研究成果,讲得这样沉闷乏味?看在老天的份上,杰里迈亚,你得学会怎么让你的听众兴奋起来,学会如何说服他们,使他们相信你正在做的事情真的非常重要。我不是说虚假的热情,而是让你向他们展示你在实验室里说话时,我在你眼睛里看到的,或者感受到的那种热情。你想当然地认为你的听众都很熟悉海绵。千万不要做这样的假设。许多人甚至根本不知道海绵是动物。我们在海底拍摄的那些海绵样本的照片很精彩。我虽然不鼓励使用幻灯片,但是你可以利用这些照片使你的陈述变得活跃些。不要这么郁闷,”他结束他的话,“只要记住我这些话,你会做得很好的。”斯塔福一直没有忘记教授这番话。

  康托的目光一直凝视着斯塔福背后的黑板。现在他清了清嗓子。“我知道你正在研究自己的课题。我以前从来没有要求你中途放下一项实验,”他开口说,眼睛仍然盯着斯塔福身后想像之中的某一点。“现在我想要这么做了。”康托的话打断了斯塔福的沉思,年轻人没有反应。尽管他非常尊敬自己的导师,却始终想像自己处在一场非常微妙的力量较量中。在这场角逐中,他守卫着一些私人的领地,不让康托洞悉。“我构思了一个实验,”康托缓慢地说,眼睛再次偏离到黑板上。“它将把我的假说变成大家都认可的关于肿瘤生成的理论,包皮括克劳斯在内。这项实验肯定能行。我坚信不疑。我想让你立即着手进行实验,最好明天就动手。明天。”他昂首阔步地走近黑板,开始在上面描画他最初在马萨诸塞省剑桥市喜来登酒店总部写在洗衣单背面的东西:一项极其聪明的实验。它采用三种以上的碳、氢和硫的放射性同位素,以及稳定的非放射性碳同位素碳13,给蛋白质贴上标签。放射性标记用来探测蛋白质在细胞里不同部分的位置,而用碳13标记的精氨酸,则会通过其核磁共振谱,揭示这种氨基酸在蛋白质里面的空间排列。只有具备精深的化学背景的细胞生物学家,才会构思出这样的实验。
或许您还会喜欢:
源氏物语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古典名著,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誉为日本文学的高峰。《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所以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日本是个充满矛盾的国家,在歧视女性*的传统大行其道的同时,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源氏物语》偏又出自一位女性*之手,《源氏物语》全书,仅百万字,涉及三代历时七十余年,书中人物有四百多位。 [点击阅读]
猎奇的后果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他是一个过于无聊而又喜好猎奇的人。据说有个侦探小说家(他就是因为大无聊才开始看世上惟一刺激的东西——侦探小说的)曾担心地指出,总是沉迷在血腥的犯罪案中,最终会无法满足于小说,而走上真正的犯罪道路,比如说犯下杀人罪等等。我们故事里的主人公就确确实实做了那位侦探小说家所担心的事情。由于猎奇心理作祟,最终犯下了可怕的罪行。猎奇之徒啊,你们千万不要走得太远。这个故事就是你们最好的前车之鉴。 [点击阅读]
福尔赛世家三部曲2:骑虎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有两家门第相当的巨族,累世的宿怨激起了新争。——《罗米欧与朱丽叶》第一章在悌摩西家里人的占有欲是从来不会停止不前的。福尔赛家人总认为它是永远固定的,其实便是在福尔赛族中,它也是通过开花放萼,结怨寻仇,通过严寒与酷热,遵循着前进的各项规律;它而且脱离不了环境的影响,就如同马铃薯的好坏不能脱离土壤的影响一样。 [点击阅读]
一个人的好天气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正文第1节:春天(1)春天一个雨天,我来到了这个家。有间屋子的门楣上摆着一排漂亮的镜框,里面全是猫的照片。再往屋里一看,从左面墙开始,隔过中间窗户,一直转到右面墙的一半,又挂了快一圈儿猫的照片,我懒得去数多少张了。照片有黑白的,也有彩色的;有的猫不理睬我,有的猫死盯着我。整个房间就像个佛龛,令人窒息。我呆呆地站在门口。"这围脖真好看哪。 [点击阅读]
丰饶之海
作者:佚名
章节:170 人气:2
摘要:同学们在学校里议论日俄战争的时候,松枝清显询问他的最要好的朋友本多繁邦是否还记得当年的事情。繁邦也是往事依稀,只是模模糊糊还记得被人带到门外看过庆祝胜利的提灯游行。战争结束那一年,他们都已经十一岁,清显觉得理应有更加鲜明的记忆。同学们津津乐道当年的情景,大抵都是从大人那里听来的,再添加一些自己隐约含糊的记忆罢了。松枝家族中,清显的两个叔叔就是在那场战争中阵亡的。祖母因此至今还享受遗属抚恤金。 [点击阅读]
古兰经
作者:佚名
章节:116 人气:2
摘要:《古兰经》概述《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经典,伊斯兰教徒认为它是安拉对先知穆罕默德所启示的真实语言,在穆罕默德死后汇集为书。《古兰经》的阿拉伯文在纯洁和优美上都无与伦比,在风格上是达到纯全的地步。为了在斋月诵读,《古兰经》分为30卷,一月中每天读1卷。但是《古兰经》主要划分单位却是长短不等的114章。《法蒂哈》即开端一章是简短的祈祷词,其他各章大致按长短次序排列;第二章最长;最后两三章最短。 [点击阅读]
地狱
作者:佚名
章节:110 人气:2
摘要:致中国的合作者、读者和书迷们:对于今年不能亲至中国一事,我深感遗憾,因此想借这封短信向你们所有人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有了你们,才有我所谓的成功。谢谢你们为我的作品中文版所付出的时间与努力,你们的厚爱尤其让我感动。我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拜访你们美丽的国家,亲口表达我的谢意。谨致最诚挚的祝愿。 [点击阅读]
嫌疑人x的献身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2
摘要:上午七点三十五分,石神像平常一样离开公寓。虽已进入三月,风还是相当冷,他把下巴埋在围巾里迈步走出。走上马路前,他先瞥了一眼脚踏车停车场。那里放着几辆车,但是没有他在意的绿色脚踏车。往南大约走个二十公尺,就来到大马路,是新大桥路。往左,也就是往东走的话就是朝江户川区的线路,往西走则会到日本桥。日本桥前是隅田川,架在河上的桥就是新大桥。要去石神的上班地点,这样一直往南走就是最短的路线。 [点击阅读]
悲剧的诞生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2004年3月尼采美学文选//尼采美学文选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尼采(1844-190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诗人。他在美学上的成就主要不在学理的探讨,而在以美学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他的美学是一种广义美学,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哲学。他自己曾谈到,传统的美学只是接受者的美学,而他要建立给予者即艺术家的美学。 [点击阅读]
手机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2
摘要:“脉冲”事件发生于十月一日下午东部标准时间三点零三分。这个名称显然不当,但在事情发生后的十小时内,大多数能够指出这个错误的科学家们要么死亡要么疯癫。无论如何,名称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影响。那天下午三点,一位籍籍无名的年轻人正意气风发地在波士顿的波伊斯顿大街上往东走。他名叫克雷顿·里德尔,脸上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步伐也特别矫健。他左手提着一个艺术家的画夹,关上再拉上拉链就成了一个旅行箱。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