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培根随笔集 - 三十三论殖民地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三十三论殖民地殖民地是古昔的,初民的,英雄的工作之一。当世界还在年少的时候,它生了许多的子女;但是它现在老了,所生的子女也就少了,因为我不妨说新的殖民地乃是旧有的国家底子女也。我以为一个殖民地最好是在一片处女地上;那就是说,在那个地方殖起民来,无须乎因为要培植新者因而拔除旧者。因为否则不算是殖民,倒成了灭民了。培植一个新国家有如造林:必须先打算好了预备折本二十年,到末了再获利。大多数的殖民地之所以毁灭,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殖民事业之初年底卑污而且欲速的取利。当然,如果迅速的利润能与殖民地底利益相符,那自然是不可忽视的,但应以此为限,不可多求。把本国人中的废物败类,以及作奸犯科之徒搜集起来作为移殖新土的人民乃是一件可耻而不祥的事;不但如此,这种办法还会破坏殖民地的;因为这些人将永远过其败类底生活,不务正业而游惰作乱,消耗食粮,并且很快地就生厌倦,于是就会给故土写信败坏殖民地底名誉。用作移民的人民当是园丁、耕者、工人、铁匠、木匠、细木匠、渔夫、猎鸟者,以及少数的药剂师、外科医生、厨师、面包师。在欲殖民的国土中,第一先要各处考察,看那个地方天然野生的有何食物,如栗子、胡桃、波罗蜜、橄榄、枣、李、樱桃、野蜂蜜之类,并且利用这些东西。然后再看那个地方有什么食物可以迅速生长,在一年以内可以成熟者,如防风草、胡萝卜、芜菁、洋葱、莱菔、菊芋、玉蜀黍等等是也。至于小麦、大麦、燕麦、它们需要的劳力太多;但是你却不妨先种点豌豆,大豆,一则因为它们所需的劳力较少,再则因为它们既可以制面包,也可以当菜吃。类此,稻米底收获是很大的,并且它也是一种的菜。尤要者,应当在殖民之始带多量的饼干、燕麦粉、面粉等等到殖民地去,直到能得到面包为止。至于家畜家禽之类,主要地应当带那些不易生病而蕃殖最速的去;如猪、山羊、雄鸡、雌鸡,火鸡、鹅、家鸽以及这一类的生物是也。殖民地底食物之消耗,应当和一个被围的城里一样;就是说,每人应有规定的消耗量。那作为园圃或麦田的土地,其最大的部分应当为输入公仓之用;所收的农产物应当先储藏在这些公仓里,然后按固定的数量分配:此外却还应当有些田地,可以让任何私人为自己而耕种。同样,也应当留心殖民地底土壤适于出产何种物品,好让这些物品可以在某方面稍为减轻殖民地底担负(只要,如以上所说,不因为时机未熟的缘故而为害于首要的事业就行了),如委吉尼亚底烟叶是也。在许多地方森林是只会多而不会少的,因此木材也可算是上述的物产之一。如果有铁矿底矿苗,并且还有河流,可以令人在河边上设起磨来的话,那末在森林多的地方铁就是一种可贵的产物了。在气候适宜的地方,煮盐是应当试办的。类此,苧麻之属,如果有之,也是一种可贵的物品。在富有松杉的地方,沥青和焦油是不会缺乏的。同样地,药材,香木这一类的东西,只要出得多,一定是可获大利的。可用做肥皂的碱灰,以及其他可以发现的物品,也都是可以借之得利的。但是不可过于注重矿产;因为关于矿产的希望是很不可靠的,而且常使移民在别的方面成为懒惰。至于统治之事,最好使一人掌权,而由若干议事官辅佐之:并且最好让他们有施行有限度的戒严法令之权。尤要者,让人们受益于居于荒野的心理,而心目中永远保持着敬上帝和为上帝服务的观念。殖民地底政府不可依靠过多的居留在母国的议事官和司长,委员之流,这些人底人数应该适中才好;而且这些人顶好是贵族,绅士,而不是商人,因为商人总是重目前之利的。直至殖民地根深蒂固以前,最好不要以关税来束缚它;不但要不受关税底束缚,还要使殖民地底人有把他们底物产运到可以获利最丰的地方去底自由——除非是有特殊理由应当防止这种情形。不要太快地一批又一批地送移民到殖民地去,以致有人满之患。反之,应该留意殖民地底人口之减少而按比例补充之;但是务要使殖民地底人可以安居乐业,而不可使他们因为人数过多而陷于贫乏。有些殖民地,因为建筑在海滨河岸,沮洳不良之地的原故,其居民底健康曾大受危害。因此,虽然在起初你无妨在上述的那种地方建筑,以避运输上及其他的不便,但是此后为长久计,应当往河岸之上的高处建筑,而不可沿河建筑。殖民地的人并且还应当存储多量的食盐以便于必要时腌藏食物,毋使腐败,这也是与他们底健康有关的。如果你在有野蛮人的地方殖民,不要仅仅以不值钱的零碎物件或玩具得他们底欢心,应当以公道与恩惠待他们,而同时妥为防备;也不可帮助他们攻袭他们底敌人以取悦于他们,惟在他们受敌人攻击的时候帮他们自卫,那是不错的:此外还应当常常在他们之中选派若干送到殖民底本国去观光,好让他们可以看见比他们自己底生活情形好的生活情形,并且在回来的时候称扬这种情形。殖民地底力量增强之后,就可以不但移殖男子,妇女也可以去了;这样那殖民地就可以世代蕃衍下去而不至于永远由外面补充了。在一个殖民地已经有进展的时候而弃绝之乃是世界上最大的罪恶,因为这不仅是一种耻辱,而且是一种残杀了许多可怜人的杀人罪也。
或许您还会喜欢:
华莱士人鱼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第一部分序章片麟(19世纪香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809~1882),是伟大的《物种起源》一书的作者,是提出进化论的旷世奇才。乘坐菲茨·路易船长率领的海军勘探船小猎犬号作环球航行时,他才三十一岁。正是这次航行,使达尔文萌发了进化论的构想。然而,《物种起源》并非进化论的开端。 [点击阅读]
南回归线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南回归线》作为亨利·米勒自传式罗曼史的重要作品,主要叙述和描写了亨利·米勒早年在纽约的生活经历,以及与此有关的种种感想、联想、遐想和幻想。亨利·米勒在书中描写的一次次性*冲动构成了一部性*狂想曲,而他的性*狂想曲又是他批判西方文化、重建自我的非道德化倾向的一部分。 [点击阅读]
卡拉马佐夫兄弟
作者:佚名
章节:94 人气:0
摘要:献给安娜-格里戈里耶芙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娅卡拉马佐夫兄弟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翰福音》第十二章第二十四节)第一部第一卷一个家庭的历史第一节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卡拉马佐夫阿历克赛-费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是我县地主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卡拉马佐夫的第三个儿子。 [点击阅读]
印第安酋长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亲爱的读者,你知道,“青角”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吗?无论用在谁身上,这个词都损人、气人到极点,它指的是触角。“青”就是青,“角”就是触角。因此“青角”是个刚到这个国家(指美国),缺乏经验,尚显稚嫩的人,如果他不想惹人嫌,就得小心翼翼地探出他的触角。我当初也是这么一个“青角”。 [点击阅读]
双城记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0
摘要:内容提要1757年12月的一个月夜,寓居巴黎的年轻医生梅尼特(Dr.Manette)散步时,突然被厄弗里蒙地侯爵(MarquisSt.Evremonde)兄弟强迫出诊。在侯爵府第中,他目睹一个发狂的绝色*农妇和一个身受剑伤的少年饮恨而死的惨状,并获悉侯爵兄弟为了片刻婬*乐杀害他们全家的内情。他拒绝侯爵兄弟的重金贿赂,写信向朝廷告发。 [点击阅读]
古拉格群岛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0
摘要:“在专政时代,在处于敌人四面八方包皮围的情况下,我们有时表现出了不应有的温和、不应有的心软”克雷连科:在审理“工业党”案件时的发言第一章逮捕这个神秘的群岛人们是怎样进去的呢?到那里,时时刻刻有飞机飞去,船舶开去,火车隆隆驶去——可是它们上面却没有标明目的地的字样。售票员也好,苏联旅行社和国际旅行社的经理人员也好,如果你向他们询问到那里去的票子,他们会感到惊异。 [点击阅读]
叶盘集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地球夕阳西坠,黄昏的祭坛下,地球,接受我双手合十最后的顶礼!女中俊杰,你历来受到英雄的尊崇。你温柔而刚烈,秉性中揉合着男性、女性的迥异气质;以不堪忍受的冲突摇撼人们的生活。你右手擎着斟满琼浆的金钟,左手将其击碎。你的游乐场响彻尖刻的讥嘲。你剥夺英雄们享受高尚生活的权力。你赋于“至善”以无上价值,你不怜悯可怜虫。你在繁茂的枝叶间隐藏了无休无止的拼搏,果实里准备胜利花环。 [点击阅读]
司汤达中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我出生在罗马一个显贵门第。我三岁时,父亲不幸去世、母亲尚年轻,立意改嫁,托一个无子女叔父照管我的学习。他高兴地、甚至是迫不及待地收留了我,因为他想利用他的监护人身份,决定把他收养的孤儿,培育成一个忠于神甫的信徒。对于狄法洛将军的历史,知道的人太多了,这里就用不着我赘述。将军死后,神甫们看到法国军队威胁着这个宗教之国,便开始放出风,说有人看到基督和圣母木头塑像睁开了眼睛。 [点击阅读]
吉檀迦利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冰心译1你已经使我永生,这样做是你的欢乐。这脆薄的杯儿,你不断地把它倒空,又不断地以新生命来充满。这小小的苇笛,你携带着它逾山越谷,从笛管里吹出永新的音乐。在你双手的不朽的按抚下,我的小小的心,消融在无边快乐之中,发出不可言说的词调。你的无穷的赐予只倾入我小小的手里。时代过去了,你还在倾注,而我的手里还有余量待充满。 [点击阅读]
名人传
作者:佚名
章节:55 人气:0
摘要:《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又称三大英雄传。《贝多芬传》: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歌剧演员,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十七岁丧母,他独自一人承担着两个兄弟的教育的责任。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