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骗局 - 译者序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美国畅销书作家丹·布朗凭借其小说《达·芬奇密码》刮起了一阵文化悬疑小说的旋风。与风靡全球的《达·芬奇密码》相比,丹·布朗此前创作的三部小说《数字城堡》、《天使与魔鬼》和《骗局》此时也不甘示弱,可谓本本叫座,全部进入二○○四年美国图书年度销量排行榜前十名。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布朗有三部小说的中译本相继亮相中国书市,引发了中国的“丹·布朗”热,也带动了中国的悬疑小说创作。现在的丹·布朗似乎风光无限,但是他成功的过程却是挫折连连。一九九六年,丹·布朗的处女作《数字城堡》与读者见面。这部小说赶上了电子时代的时髦,但却略显超前了些,再加上当时约翰·格里森姆和斯蒂芬·金的风头仍健,因此它没能引起读者群和评论界的普遍关注。不过,丹·布朗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情节模式在他的这部处女作中已经成形。在接下来的《天使与魔鬼》中,丹·布朗采用后现代主义小说中不确定的文本中心意义,逐一消解了人性与神性、善与恶、科学与宗教这些在传统价值体系中处于二元对立的中心概念。从阅读深度上来看,这是小说质的飞跃。丹·布朗二○○一年出版的第三部小说《骗局》涵盖了多个学科和畅销小说的各种要素,但可惜的是,它生不逢时。依照美国传记作家莉萨·罗格克所著的《〈达·芬奇密码〉背后的人——丹·布朗传》中的观点,《骗局》一书涉及的是政府机关和总统腐败的问题,这在“9·11事件”激起了美国人无比热忱的爱国心之后,显得不是很合时宜。《骗局》出版之后,丹·布朗开始构思《达·芬奇密码》,并于二○○三年初隆重推出。这部小说顿时引起了关注,一时洛阳纸贵。人们回过头去再看丹·布朗的前几部作品,发现原来它们都极具可读性,每部书都是拿起来就放不下,而且读上几遍都不厌。许多人都觉得读他的书不光可以开心解颐,而且还能开启心智,增长知识。《骗局》于二○○一年十一月由阿特里亚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精装本,平装本由袖珍图书出版公司于二○○二年十二月出版。《华盛顿邮报》评论说:“这是一部情节紧张、悬疑迭起的杰作,令人不忍释卷。”《圣彼得堡时报》评论道:“《骗局》是一部不容错过的政治惊悚小说,它向你展示了一项惊人的科学发现、一桩高明的骗局和一系列美国政治黑幕。”同其他几部小说一样,《骗局》也是以一起神秘的谋杀案开篇。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圈,美国地质学家查里·布罗菲被两个彪形大汉扔进一个冰河的裂隙中……美国总统大选在即,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参议员塞奇威克·塞克斯顿猛烈抨击现任总统的航空航天政策,得到了大多数美国选民的支持,形势对现任总统的连任极为不利。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向总统报告了一项惊人的科学发现。总统特派雷切尔·塞克斯顿,也就是总统的竞选对手的千金小姐前往北极,与酷哥迈克尔·托兰以及几位来自不同领域的杰出科学家一道进行实地调查。雷切尔和迈克尔意外地发现了一场令人震惊的科学大骗局。而与此同时,杀手也正在一步步向他们逼近。雷切尔和迈克尔·托兰在北极圈内与强悍的杀手和恶劣的环境做拼死斗争,支撑他们活下来的动力就是要找出策划这一系列阴谋的元凶和两个人相互萌生的爱情……小说一开始就把读者带到了冰川覆盖、气候恶劣的北极圈。“在这荒凉孤寂之地,一个人怎么死都有可能。”开篇第一句话就渲染了整个故事的氛围,定下了紧张的基调,抓住了读者。读者一直在疑惑、焦虑、期待、解密,而作者却十分从容地一直将这个谋杀悬念延宕到第九十章。读者直到故事接近尾声时才恍然大悟,从而产生一种如释重负的阅读快感。这部小说几乎每章都有悬念,玄机重重,所有秘密直到最后才被揭开。在叙事模式上,布朗通过两条线索和多个场景展开故事。一边是在冰天雪地的北极,女主人公雷切尔和搭档托兰为逃避特种部队的追杀,开始了惊险刺激的逃亡之旅;而另一边则是在政治风云中心华盛顿,美国总统大选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政客们在策划一个个政治阴谋。小说中的三角洲特种部队也始终是个谜团。到底是谁控制着这个特种部队?这些人又为什么要追杀这些科学家?谁会在这场角逐中成为赢家?这些悬念贯穿着整部小说,吊足了读者的胃口。该小说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其中涉及了多个领域的知识。看过丹·布朗其他作品的读者无不为作者广博的知识所折服。《骗局》亦不例外。小说涉及了海洋学、冰川学、古生物学、天文学、地质学、天体物理学、气象学以及航天科学和军事科学等领域的专门知识,同时还牵扯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美国国家侦察局、三角洲特种部队等多个美国政府秘密机构。显然,布朗在创作之前曾进行过大量认真细致的研究和调查。当然,丹·布朗小说的成功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的小说在摒弃二元对立的同时还侧重对伦理道德的思考,并将这种思考通过雅俗相融的手法进行表达。他的作品不存在一种建立在好与坏、真与假、美与丑、正义与邪恶的原则上的伦理和审美体系,许多情节往往是在正义与非邪恶的人物之间展开的,这倒让我们更加看到了作者面对现实世界所产生的人文焦虑。《数字城堡》对这种人文焦虑乃至科技伦理就予以充分关注,他的其他几部小说也传递了人们的当下关怀。《天使与魔鬼》主要探讨了科学与宗教之间几千年来人们都很难说清楚的关系。同时作者也提出了一个人们正面临的问题,那就是科学到底向何处去。在《骗局》中,读者也一样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当下社会的科学、政治和国家安全的深切关怀。《骗局》以美国总统大选为背景,关注政治道德、国家安全与保密高科技之间的矛盾,这既促进了人们对美国政治及一些政府绝密机构的了解,也激起了人们对被高新科技包皮围着的日常生活及政治生活的许多问题的积极思考。丹·布朗的小说在世界各地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其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其深层原因却主要在于其文本中对传统文化的颠覆性阐释,对宗教与科学之间的关系的重新梳理,对当下人们内心焦虑的形象传递及其融雅入俗、雅俗同体的美学营构,这些要素满足了不同层面读者的审美诉求,激起了人们心灵深处的情感共鸣,引发了人们对既定的历史、对传承已久的经典文化和膜拜多年的宗教与科学的重新理解和审视。丹·布朗的几部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既迎合了人们重构文化的意愿,也顺应了商业社会中雅俗文学合流的趋势。我们可以说,丹·布朗的作品让人们对小说这一久已低迷的文学样式刮目相看,使小说在各种新的文艺样式和媒体手段的混杂、挤压乃至颠覆的狂潮中又巩固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朱振武二○○五年冬至之夜于上海寓所
或许您还会喜欢:
荆棘鸟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考琳·麦卡洛,生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惠灵顿。她曾从事过多种工作——旅游业、图书馆、教书;后来终于成了一名神经病理学家,曾就学于美国耶鲁大学。她的第一部小说是《蒂姆》,而《荆棘鸟》则构思了四年,作了大量的调查工作,方始动笔。此书一发表,作者便一举成名。作者是位多才多艺的人,喜欢摄影、音乐、绘画、服装裁剪等。她现定居于美国。 [点击阅读]
雪莱诗集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孤独者1在芸芸众生的人海里,你敢否与世隔绝,独善其身?任周围的人们闹腾,你却漠不关心;冷落,估计,像一朵花在荒凉的沙漠里,不愿向着微风吐馨?2即使一个巴利阿人在印度丛林中,孤单、瘦削、受尽同胞的厌恶,他的命运之杯虽苦,犹胜似一个不懂得爱的可怜虫:背着致命的负荷,贻害无穷,那永远摆脱不了的担负。 [点击阅读]
飘(乱世佳人)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2
摘要:生平简介1900年11月8日,玛格丽特-米切尔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一个律师家庭。她的父亲曾经是亚特兰大市的历史学会主席。在南北战争期间,亚特兰大曾于1864年落入北方军将领舒尔曼之手。后来,这便成了亚特兰大居民热衷的话题。自孩提时起,玛格丽特就时时听到她父亲与朋友们,甚至居民之间谈论南北战争。当26岁的玛格丽特决定创作一部有关南北战争的小说时,亚特兰大自然就成了小说的背景。 [点击阅读]
魔山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一《魔山》是德国大文豪托马斯·曼震撼世界文坛的力作,是德国现代小说的里程碑。美国著名作家辛克莱·刘易斯对《魔山》的评价很高,他于一九三○年看了这部书后曾说:“我觉得《魔山》是整个欧洲生活的精髓。”确实,它不愧为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一九二九年托马斯·曼获诺贝尔文学奖,《魔山》起了决定性作用,这是评论界公认的事实。二关于托马斯·曼,我国读者并不陌生。 [点击阅读]
1408幻影凶间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2
摘要:一迈克·恩斯林还站在旋转门里面的时候就看到了奥林——多尔芬旅馆的经理——正坐在大堂里厚厚的椅子上。迈克心里一沉。要是我让律师一块儿来就好了,他想。哎,可现在为时已晚。即使奥林已经决定设置重重障碍,想办法不让迈克进入1408房间,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总有办法对付他的。迈克走出旋转门后,奥林伸出又短又粗的手走了过来。 [点击阅读]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1881年生于维也纳一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剧照(20张)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1904年后任《新自由报》编辑。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历。在法国结识维尔哈伦、罗曼·罗兰、罗丹等人,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发表反战剧本《耶雷米亚》。 [点击阅读]
且听风吟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1“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这是大学时代偶然结识的一位作家对我说的活。但对其含义的真正理解——至少能用以自慰——则是在很久很久以后。的确,所谓十全十美的文章是不存在的。尽管如此,每当我提笔写东西的时候,还是经常陷入绝望的情绪之中。因为我所能够写的范围实在过于狭小。譬如,我或许可以就大象本身写一点什么,但对象的驯化却不知何从写起。 [点击阅读]
了不起的盖茨比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那就戴顶金帽子,如果能打动她的心肠;如果你能跳得高,就为她也跳一跳,跳到她高呼:“情郎,戴金帽、跳得高的情郎,我一定得把你要!”托马斯-帕克-丹维里埃①——①这是作者的第一部小说《人间天堂》中的一个人物。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 [点击阅读]
交际花盛衰记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阿尔丰斯-赛拉菲诺-迪-波西亚亲王殿下①①阿尔丰斯-赛拉菲诺-迪-波西亚亲王(一八○——一八七三),一八三三年巴尔扎克曾在米兰这位亲王家作客。这部作品主要描写巴黎,是近日在您府上构思而成的。请允许我将您的名字列于卷首。这是在您的花园里成长,受怀念之情浇灌的一束文学之花。当我漫步在boschetti②中,那里的榆树林促使我回忆起香榭丽舍大街,这怀念之情牵动我的乡愁时,是您减轻了我的忧思。 [点击阅读]
人间失格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人间失格》(又名《丧失为人的资格》)日本著名小说家太宰治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作品,发表于1948年,是一部自传体的小说。纤细的自传体中透露出极致的颓废,毁灭式的绝笔之作。太宰治巧妙地将自己的人生与思想,隐藏于主角叶藏的人生遭遇,藉由叶藏的独白,窥探太宰治的内心世界,一个“充满了可耻的一生”。在发表这部作品的同年,太宰治就自杀身亡。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