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苹果树 - 第九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艾舍斯特看见斯苔拉垂下了目光;他很窘地站起来,走到窗前。他在那里听得莎比娜低声说:“我说呀,让咱们起个血誓。弗蕾达,你的刀子呢?”他打眼角里看见她们每个人都严肃地刺破了自己的皮,挤出一点血来,涂在一片纸上。他转身向门口走去。
  “别做鼬鼠!回来!”他的两条胳臂被捉住了;两个小姑娘把他挟着,带回到桌子跟前。桌上放着一张纸,纸上用血画着个人像,还有三个姓名——
  斯苔拉·哈利德、莎比娜·哈利德、弗蕾达·哈利德,也是用血写的,都向着人像,宛如一颗星星发出的光芒。莎比娜说:
  “这是你。我们得亲你,你知道。”
  弗蕾达响应说:
  “啊!亲吧——对!”
  艾舍斯特来不及逃跑,几绺潮湿的头发已经晃到他的脸上,鼻子上仿佛给轻轻咬了一下,接着左臂又被挟紧了,另一只嘴里的牙齿轻轻地凑到他的颊上。然后他给放开了,弗蕾达说:
  “现在该斯苔拉啦。”
  艾舍斯特涨红了脸,身子硬僵僵的,瞧着桌子对面也是涨红了脸、身子硬僵僵的斯苔拉。莎比娜忍不住吃吃地痴笑。
  弗蕾达嚷着说:
  “上劲儿呀——这样糟啦!”
  艾舍斯特突然泛起一阵使自己感到奇怪和惭愧的渴望,他便静静地说:
  “别闹,你们这两个小鬼头!”
  莎比娜又吃吃地笑了。
  “好吧,那么让她吻一吻自己的手,你再把她的手放在你的鼻子上。这的确便宜了你们!”

  使他惊奇的是,那姑娘果真吻了吻自己的手,把它伸了出来。他庄重地握住这只又凉又纤小的手,贴在自己的脸上。
  两个小姑娘马上拍起手来,弗蕾达说:
  “好了,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得救你的命;这件事解决了。斯苔拉,我可以再喝一杯吗,别那么淡得要命的?”
  大家重新吃茶点,艾舍斯将把纸折好,放在自己的衣袋里。话题转到了出麻疹的好处,可以吃宽皮小桔呀、一勺勺的蜂蜜呀,还可以不上学,如此等等。艾舍斯特听着,不说话,跟斯苔拉交换着友好的目光,这时她的脸上又恢复了正常的略受阳光影响的白里带红的颜色。跟这个快乐的家庭亲密相处,是令人舒服的,面瞧着她们的脸,是令人神魂颠倒的。吃完茶点,两个小姑娘压着海草,他跟斯苔拉坐在窗口的座位上谈话,浏览她的水彩画速写。此时此景好像是个快乐的梦;时间和事件都被搁在一边,重要性和现实性也都暂时不存在了。明天他将回到梅根那儿去,除了袋里那张涂着这些孩子的血的纸以外,眼前这一切便都烟消云散了。说什么孩子!斯苔拉已经不能算孩子——跟梅根一般大了!她说话很快,有点儿生硬和费解,却很友好;现在,他沉默着,她却似乎谈得很活跃;她的神态带着点儿处女的恬静和冷漠——她是个闺阁千金。吃饭的时候,哈利德因为海水喝得太多没有来,莎比娜说:
  “我打算叫你弗兰克了。”
  弗蕾达马上说:
  “弗兰克,弗兰克,弗兰克。”

  艾舍斯特笑着哈了哈腰。
  “斯苔拉每叫你一次艾舍斯特先生,就得受一次罚。这太可笑了。”
  艾舍斯特看看斯苔拉,她渐渐脸红起来。莎比娜格格地笑着;弗蕾达嚷嚷说:
  “她‘冒烟’啦,‘冒烟’啦!——唷!”
  艾舍斯特向左右两边伸出手去,一手揪住一把淡黄的头发。
  “听我说,”他说。“你们两个!别惹斯苔拉,要不然我把你们拴在一块儿!”
  弗蕾达格格地笑着说:
  “哎唷!你真是个坏蛋!”
  莎比娜小心地咕哝着:
  “你看,你叫她斯苔拉!”
  “为什么不叫?这是个好听的名字!”
  “好吧,我们准许你叫得啦!”
  艾舍斯特松了手。斯苔拉!从此以后,她会叫他什么呢?
  可是她什么也没有叫,直到该睡觉的时候,他故意说:
  “晚安,斯苔拉!”
  “晚安,艾——晚安,弗兰克!你真有趣呀,你知道!”
  “啊——这个!胡说!”
  她迅速而直率地跟他握手,突然握紧,又突然放松。
  艾舍斯特一动不动地站在空无一人的起坐室里。刚刚昨天晚上,在那苹果树和活的苹果花之下,他曾经拥抱梅根,吻着她的眼睛和嘴唇。受到这突如其来的记忆的冲击,他不由得喘不过气来。今天晚上他本来就该开始——开始跟这个仅仅希望同他在一块儿的姑娘过共同生活。现在,还得过二十四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因为——没有看表!正当他要跟天真无邪的生活和属于这种生活的其他一切告别的时候,为什么他要跟这一家天真无邪的人交朋友呢?“可是我有心要娶她,”他想,“我这样告诉过她!”

  他拿了支洋蜡,点了火,到自己的卧室去,这间卧室就在哈利德那间的旁边。他走过时,他朋友的声音叫道:
  “是你吗,老朋友?我说,进来吧。”
  他坐在床里,吸着板烟,正看书呢。
  “坐一会儿。”
  艾舍斯特在开着的窗口坐下。
  “我一直在想今天下午的事,你知道,”哈利德有点突然地说。“据说,一个人临死时会想起全部过去的事。但我没有。
  大概我还没有到那一步。”
  “你想起了什么来着?”
  哈利德沉默了一会儿,然后静静地说:
  “是呀,我的确想起了一件事——挺奇怪的——想起剑桥的一个姑娘,本来我可以——你知道;我没有对她做亏心的事,这我很宽慰。不管怎么说,老朋友,我现在还能在这儿,全靠你;要不然,我现在早葬身黑暗的大海里了。没有床,没有烟草;什么都没有了。我说,你认为死是怎么回事儿?”
  艾舍斯特嘟哝着说:
  “我看就像火焰似地熄灭完事。”
  “什么话!”
  “也许,我们可以闪烁一下,依恋一会儿。”
  “嗯,我看这有点儿凄惨。我说,我希望我的几个妹妹对你都挺好?”
  “太好啦。”
或许您还会喜欢:
我的爸爸是吸血鬼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2
摘要:序幕那是萨瓦纳的一个凉爽春夜,我的母亲走在石子路上,木屐像马蹄似的敲得鹅卵石哒哒响。她穿过一片盛开的杜鹃,再穿过铁兰掩映下的小橡树丛,来到一片绿色空地,边上有一个咖啡馆。我父亲在铁桌旁的一张凳子上坐着,桌上摊了两个棋盘,父亲出了一个车,仰头瞥见了我母亲,手不小心碰到了一个兵,棋子倒在桌面,滑下来,滚到一旁的走道上去了。母亲弯下身子,捡起棋子交还给他。 [点击阅读]
无影灯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01“今晚值班不是小桥医师吗?”做完晚上7点的测体温、查房,返回护士值班室的宇野薰一边看着墙上贴着的医师值班表一边问。“那上面写着的倒是小桥医师,可是,听说今晚换人了。”正在桌上装订住院患者病历卡片的志村伦子对阿薰的问话头也没抬地回答说。“换人了,换的是谁?”“好像是直江医师。 [点击阅读]
最优美的散文
作者:佚名
章节:93 人气:2
摘要:冬日漫步(1)[美国]亨利·大卫·梭罗亨利·大卫·梭罗(1817—1862),博物学家、散文家、超验现实主义作家。生于美国康科德,毕业于剑桥大学。他是一名虔诚的超验主义信徒,并用毕生的实践来体验这一思想,曾隐居家乡的瓦尔登湖长达两年之久,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其代表作《瓦尔登悍又名《乎散记》,是他隐居生活的真实记录。 [点击阅读]
查太莱夫人的情人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因为坊间出现了好几种《查太莱夫人的情人》的偷印版,所以我现在决意在法国印行这种六十法郎的廉价的大众版,我希望这一来定可满足欧洲大陆读者的要求了。但是,偷印家们——至少在美国——是猖厥的。真版的第一版书从佛罗伦斯寄到美国不到一月,在纽约业已有第一版的偷印版出卖了。这种偷印版与原版第一版,拿来卖给不存疑心的读者。 [点击阅读]
沉默的羔羊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沉默的羔羊》还不能算是经典,可“名著”的殊荣它还是当之无愧的。一部书,印到四百万册以上,无论如何其影响力不能低估。《纽约时报》一九九二年的畅销书排行榜上,《沉默的羔羊》稳稳地坐着第一把交椅,而根据它改编的同名电影又在本年度一下获得了五项奥斯卡大奖,这一来更是推波助澜,使这部以悬念及恐怖著称的小说在全球范围内达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我大约三年前在一个朋友的家中看到了《沉默的羔羊》。那是原版录像。 [点击阅读]
荆棘鸟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考琳·麦卡洛,生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惠灵顿。她曾从事过多种工作——旅游业、图书馆、教书;后来终于成了一名神经病理学家,曾就学于美国耶鲁大学。她的第一部小说是《蒂姆》,而《荆棘鸟》则构思了四年,作了大量的调查工作,方始动笔。此书一发表,作者便一举成名。作者是位多才多艺的人,喜欢摄影、音乐、绘画、服装裁剪等。她现定居于美国。 [点击阅读]
西方哲学史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2
摘要: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幸赖著译界鼎力襄助,三十年来印行不下三百余种。我们确信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 [点击阅读]
道德情操论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2
摘要:自从很久以前即1759年初《道德情操论》第一版问世以来,我想到了其中可作的一些修改,以及有关该学说的种种很好的说明。但是,我一生中的种种偶然事件必然使我全神贯注于各种工作,直到现在都妨碍我常想以小心谨慎和专心致志的态度进行的修订这一著作的工作。读者将在这一新版中,在第一卷第三篇的最末一章中,以及在第三卷第四篇的第一章中,看到我已作出的主要改动。第六卷,正如它在新版中呈现的那样,完全是新写的。 [点击阅读]
魔山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一《魔山》是德国大文豪托马斯·曼震撼世界文坛的力作,是德国现代小说的里程碑。美国著名作家辛克莱·刘易斯对《魔山》的评价很高,他于一九三○年看了这部书后曾说:“我觉得《魔山》是整个欧洲生活的精髓。”确实,它不愧为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一九二九年托马斯·曼获诺贝尔文学奖,《魔山》起了决定性作用,这是评论界公认的事实。二关于托马斯·曼,我国读者并不陌生。 [点击阅读]
1408幻影凶间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2
摘要:一迈克·恩斯林还站在旋转门里面的时候就看到了奥林——多尔芬旅馆的经理——正坐在大堂里厚厚的椅子上。迈克心里一沉。要是我让律师一块儿来就好了,他想。哎,可现在为时已晚。即使奥林已经决定设置重重障碍,想办法不让迈克进入1408房间,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总有办法对付他的。迈克走出旋转门后,奥林伸出又短又粗的手走了过来。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