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皮皮鲁传 - F奇特的运动会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皮皮鲁跟着瓜皮帽叔叔走进体育场,找丁十座位坐下来。
  运动会开始了。
  大会主席宣布:“第一届嗑瓜子运动会现在开始!”
  “嗑瓜子运动会?”皮皮鲁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是呀,就是嗑瓜子运动会,看谁嗑的快嘛。”瓜皮帽叔叔一边嗑瓜子一边说。
  “真好玩!”皮皮鲁来劲儿了。
  “运动员入场!”大会主席宣布。
  喇叭里传出了“噼哩啪啦”嗑瓜子的声音,这是《嗑瓜子进行曲》。
  一队运动员走进了体育场,有大人,有小孩。皮皮鲁一数,女孩子比男还子多一个。他感到很不公平。
  皮皮鲁不顾一切地跑到体育场中央,站在运动员的队列里。
  裁判员走过来,说:“你来这儿干什么?”
  “比赛嗑瓜子呀!”皮皮鲁才不怕他呢。
  “你报名了吗?”
  “没有。”
  “那你不能参加。”
  “谁让女孩子比男孩子多呢!”
  “那你也不能参加。”
  “那我就要参加。”
  “你不能参加。”
  “我就要参加。”
  “你就不能。”裁判员固执地说。
  “我就要能。”皮皮鲁平时任性惯了。
  裁判员一看说不过皮皮鲁,急得哭了。
  “没羞!没羞!”皮皮鲁使劲地用手指在脸蛋上刮着。
  “你叫什么名字?”大会主席走过来问皮皮鲁。
  “皮皮鲁。”皮皮鲁大声回答。
  “你的名字怎么这样怪呀?”
  “我爸爸姓皮,我叔叔也姓皮,我妈妈姓鲁,所以我就叫皮皮鲁。”
  “哦,是这样。”大会主席点点头,“好吧,批准你参加比赛。”
  皮皮鲁高兴极了,冲着裁判员挤挤眼睛。裁判员一看主席同意了,只好把眼泪擦干。
  “现在宣布比赛规则。”大会主席说,“每个运动员发十万颗瓜子,谁先嗑完,谁就是冠军!”
  “预备——嗑!”裁判员喊道。
  只听得一阵“噼哩啪啦”、“噼哩啪啦”,运动员们争分夺秒地嗑着。
  皮皮鲁嗑一颗吃一颗,觉得挺好玩儿。可他歪过头一看,好家伙,旁边那个女孩子已经吐了一大堆瓜子皮,自己身边只有一点点。
  皮皮鲁急了,说什么也不能落在女孩子后头呀!
  他拚命往嘴里塞瓜子,可就是嗑不快。再看那女孩子,两片嘴唇上下翻飞,瓜子皮就像水龙头里的水似地涌泄出来,眼看着把脚埋住了,接着又把腿埋住了……
  皮皮鲁再看别的运动员,有的已经被瓜子皮埋住全身,只剩下一个头在外面还不停地嗑着呢。
  观众们起劲儿地嚷着;“加油!加油!”
  皮皮鲁认输了:女孩子嗑瓜子就是比男孩子行!
  “干吗开这样的运动会呀!”皮皮鲁真闹不通。他忽然想起那些大人走路的奇形,那位瓜皮帽叔叔说话的古怪……
  “难道……”皮皮鲁的脑子里闪出了一个可怕想法。他简直吓坏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红塔乐园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皮皮鲁属虎,他的同学也都属虎。他们盼望在虎年能有一番奇特的经历。果然,在虎年中,属虎的皮皮鲁和他的同学们经历了一场难忘的故事--皮皮鲁上课的时候盼放学。下课铃响了,他又怕放学。放学以后干什么去呢?“皮皮鲁,咱们找个地方玩吧!”这天下午放学后,苏宇在学校门口等着皮皮鲁。“玩什么?”皮皮鲁两手一摊,感到没什么可玩。一群麻雀落在电线上。“要是有个足球场就好了。”苏宇叹了口气。“少年宫有!”田莉眼睛一亮。 [点击阅读]
芙蓉镇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小说描写了1963—1979年间我国南方农村的社会风情,揭露了左倾思潮的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胜利。当三年困难时期结束,农村经济开始复苏时,胡玉青在粮站主任谷燕山和大队书记黎满庚支持下,在镇上摆起了米豆腐摊子,生意兴隆。 [点击阅读]
花田半亩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2
摘要:我们教的中文,是主张从良好情怀的心里发芽的中文。这样的一颗心,田维无疑是有的。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她目光里那一种超乎她年龄的沉静,对于我们都意味着些什么了。经常与死神波澜不惊地对视的人,是了不起的人。田维作为中文女学子,之所以对汉字心怀庄重,我以为也许还是基于这样的想法——要写,就认认真真地写。而且,当成一次宝贵的机会来对待。这令我不但愀然,亦以肃然,遂起敬。 [点击阅读]
鲁迅《呐喊》
作者:鲁迅
章节:38 人气:2
摘要:《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这部小说集于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等十四篇小说,出版后得到很大回响。 [点击阅读]
Q版语文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从前啊,有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七个白雪公主和一个小矮人,而且白雪公主们爱穿着高叉泳衣去打猎(哎呀,不好……不好意思啊,作者又跑题了。真是低能且变态!)。森林里住着一只美若天仙的猪妈妈,(听猪五郎说的)猪妈妈生了三只可爱的猪娃娃。猪娃娃一天天长大了,猪妈妈想,该是他们独立生活的时候了。猪长大了,都是要独立谋生的。于是在孩子们生日这天,她把三只小猪叫到身边。 [点击阅读]
三家巷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公历一千八百九十年,那时候还是前清光绪年间。铁匠周大和他老婆,带着一个儿子,搬到广州市三家巷来住。周大为人和顺,手艺精良,打出来的剪刀又好使,样子又好,真是人人称赞。他自从出师以后,就在西门口一间旗下人开的正岐利剪刀铺子里当伙计,几十年没换过东家。他老婆也贤德勤俭,会绣金线,手艺也很巧。夫妇俩省吃俭用,慢慢就积攒下几个钱来,日子倒也过得满欢喜。 [点击阅读]
不夜之侯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本书是中国茶人的一部命运史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茅盾文学奖评委会的评语:“茶的清香、血的蒸气、新的碰撞、爱的纠缠,在作者清丽柔婉而劲力内敛的笔下交织;世纪风云、杭城史影、茶叶兴衰、茶人情致,相互映带,融于一炉,显示了作者在当前尤为难得的严谨明达的史识和大规模描写社会现象的腕力。 [点击阅读]
余华《兄弟》
作者:余华
章节:70 人气:2
摘要:《兄弟》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李光头的父亲不怎么光彩地意外身亡,而同一天李光头出生。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挺身而出,帮助了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被后者视为恩人。几年后宋钢的母亲也亡故,李兰和宋凡平在互相帮助中相爱并结婚,虽然这场婚姻遭到了镇上人们的鄙夷和嘲弄,但两人依然相爱甚笃,而李光头和宋钢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也十分投缘。 [点击阅读]
余华《活着》
作者:余华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前言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很多年前我就明白了这个原则,可是要捍卫这个原则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时期的痛苦,因为内心并非时时刻刻都是敞开的,它更多的时候倒是封闭起来,于是只有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来到。 [点击阅读]
余华《第七天》
作者:余华
章节:44 人气:2
摘要:varcpro_id='u179742';varcpro_id='u179742';【1】浓雾弥漫之时,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虚混沌的城市里孑孓而行。我要去的地方名叫殡仪馆,这是它现在的名字,它过去的名字叫火葬场。我得到一个通知,让我早晨九点之前赶到殡仪馆,我的火化时间预约在九点半。昨夜响了一宵倒塌的声音,轰然声连接着轰然声,仿佛一幢一幢房屋疲惫不堪之后躺下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