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千年一叹 - 牛和斗牛士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从开罗向南二十公里,有一个地方叫孟菲斯(Memphis),早在大金字塔建造前一百年,就已经是统一的埃及的首都。著名法老左赛尔(Zo.r)的陵寝阶梯金字塔也建造在这里。建造的地方还有一个小地名叫撒卜拉(Sakkara),因此又叫撒卡拉金字塔。
  不管人们对大金字塔作何种猜测,眼前这座阶梯金字塔倒是一看就觉得人力可为。不仅体积较小,而且又不精确,好几个层面都已坍弛,因此显得更加远古。更加远古却不神秘,原因是它按照午龄正常地老化了。大金字塔的神秘就在于那种与年龄不相符的方正挺展,让人觉得太不正常。
  孟菲斯出土过一个有名的金牛墓,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让我感到新奇的是,一位讲解员指着阶梯金字塔前一块足球场大小的沙地说,这是一个选拔统治者的斗牛场,有一段时间,古埃及把在这里获胜的斗牛上选作自己的领袖。这是我在书本中役有读到过的,连忙迎上前去反复盘问,这位讲解员以专家的「J气再一次肯定,而且说,这种一斗牛三十年,一次,有一位统治者连续获胜两次。这使我惊讶,因为到第二次,这位统治者无论如何不可能年轻了,居然还能,力敌天下。
  我还没有足够的资料证明讲解员居代兑的事情属实,但粗粗一想觉得当时的统治者要做的事确实与斗牛士要做的事差不多,无非是挑战强暴、躲避伤害、机敏处置、虚与委蛇,这一切与斗牛没有什么坎别。只不过统治者要驾驭的牛十分庞大,是埃及。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几千年过去,哪一位斗牛士都走了,只有牛还在。牛把斗牛士的坟墓默默驮在自己的背脊上,让人们瞻仰。
  此间恩怨,无法分清;但此间图景,颇为动人。
  从阶梯金字塔再走不远的路,我看到了一位极著名的“斗牛士”,那就是三千二百年前埃及新王国时代第十九工朝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Ralll,。ID的巨大卧像。本来是立像,由于尼罗河的泛滥一再侵蚀塑像腿部,他渐渐站不住了,侧身卧倒,坦然休息。
  拉美西斯二世名震整部埃及历史。他的木乃伊保存在博物馆,埃及很多地方都有他的塑像。从眼前这尊卧像看,他确是绝顶英俊,脸部轮廓分明,鼻子高挺,微笑中带着一种只有埃.及才有的纯真而缥缈的眼神。
  他一生政绩、战功都十分出色,当政六十多年,活到九十多岁,娶过三十四寸睡奏子,生有一百多个儿女,真是生命力旺盛。都说他风流成性厂但他自己活着时最喜欢的一个雕塑是自己高高地站立,把妻子娇娇小小地卫护在自己脚下,似乎很有丈夫的责任感。
  这是一片真正站立过男子汉的土地,只不过男子汉站立得太久太累,睡了。此时,偏西的阳光越过他的鼻眼嘴唇照在我们身上,我们举头仰望,只觉得那是神奇起伏的远山。
  这时突然想到,没有斗牛士的牛,毕竟落寞。
  一九九九年十月十一日,埃及开岁,夜宿乃田叨lides旅馆。
或许您还会喜欢:
今生今世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据胡兰成说,张爱玲在送给他的照片背面写道:“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世事沧桑,多年后我们知道胡兰成其人,读他的书,却是因为张爱玲的缘故。虽然这有违张爱玲的意愿:“利用我的名字推销胡兰成的书,不能不避点嫌疑。”(一九七七年九月八日致夏志清)在张所着《对照记》中,也压根儿不见他的踪影。 [点击阅读]
余华《兄弟》
作者:余华
章节:70 人气:2
摘要:《兄弟》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李光头的父亲不怎么光彩地意外身亡,而同一天李光头出生。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挺身而出,帮助了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被后者视为恩人。几年后宋钢的母亲也亡故,李兰和宋凡平在互相帮助中相爱并结婚,虽然这场婚姻遭到了镇上人们的鄙夷和嘲弄,但两人依然相爱甚笃,而李光头和宋钢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也十分投缘。 [点击阅读]
余华《活着》
作者:余华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前言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很多年前我就明白了这个原则,可是要捍卫这个原则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时期的痛苦,因为内心并非时时刻刻都是敞开的,它更多的时候倒是封闭起来,于是只有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来到。 [点击阅读]
凉州往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1风儿一阵紧过一阵,猎猎风声卷起的,不只是峡谷的惊叫,还有一颗少女的心。水英英幸福得要死了,她还从没跟家远哥这么亲近过这么幸福过呢。五糊爷带上拾粮上路的时候,还是一脑子的雾水。两天前他被青石岭牧场主水二爷召去,原以为是说丫头拾草的事,没想,水二爷只字未提拾草,倒是怪惊惊说,我想让拾粮到院里来。让拾粮去院里?这个老东西,总是做些莫名其妙的事。 [点击阅读]
夜幕下的哈尔滨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清明过去,谷雨快到了。可是哈尔滨的夜晚,还是凉风扑面,寒气袭人。已经抽出嫩芽的柳枝在北风中摇曳着。真让人担心,那经过严冬酷寒,朔风吹打,挣扎而出的嫩绿小叶,会再被这塞外风吹刮得枯萎回去。一九三四年哈尔滨的春天,好像也被日本占领者卡住了一样,竟来得这样迟缓。夜越来越深了,热闹的哈尔滨站前,南来北往的人流早已断了线,通往道里、道外、南岗、马家沟的电车也没有几个乘客了。 [点击阅读]
太阳黑子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一月光灰蒙蒙地照在黑色海滩上,最明亮的那一阵子,还不如一些夜泳的女孩的身体皎白闪耀。今天的潮水是二十一点,所以,环岛路沿路海滩夜泳的人很多。因为夜色掩护了天空的变脸,等游泳的人们感到海水、天水忽然密集交混,才恓惶地扑爬上岸。海滩上响起一片被雨打烂似的、此起彼伏的呼应声。高高的海岸线上,环岛路蜿蜒。三个男人闯过红胶质的人行道,拉开刚停在黑色车道上一辆的士车门。 [点击阅读]
尘埃落定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那是个下雪的早晨,我躺在床上,听见一群野画眉在窗子外边声声叫唤。母亲正在铜盆中洗手,她把一双白净修长的手浸泡在温暖的牛奶里,嘘嘘地喘着气,好像使双手漂亮是件十分累人的事情。她用手指叩叩铜盆边沿,随着一声响亮,盆中的牛奶上荡起细密的波纹,鼓荡起嗡嗡的回音在屋子里飞翔。然后,她叫了一声桑吉卓玛。侍女桑吉卓玛应声端着另一个铜盆走了进来。那盆牛奶给放到地上。母亲软软地叫道:"来呀,多多。 [点击阅读]
张承志散文集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离开沙沟和西吉滩,离开了头戴六角帽的哲合忍耶回民的黄土山庄,在大雪纷扬中,我们穿过了一片片斑驳错落的村寨,来到了单家集。但那弹洞累累的清真寺和闻之已久的红军遗迹并没有留住我们,一罐茶只喝了一口,我们便又穿过杨茂、姚杜,在暮色中的好水川旁冻硬的土道上,急急地前进了。 [点击阅读]
新结婚时代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作家出版社隆重推出2010年新版《新结婚时代》在《新结婚时代》中,对于谁是婚姻的“杀手”,王海鸰提出了新的质疑。小说中,引发婚姻矛盾的原因不是个性不合、第三者,或者两人缺乏沟通、相互猜疑,而是无法沟通的城乡间的鸿沟。从某种意义来说,《新结婚时代》比《中国式离婚》更沉重。门当户对该不该,许多读者从这本书中的两代人三种个性婚恋中展开了话题。 [点击阅读]
最后一名女知青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也许这是天命。写完这部小说我就病了,不能说是因为写这部长篇病的,更不能说就积劳而成疾。但这短短的二十几万字是我这一生身体好坏的一个分水岭。此之前,我写小说一天数千字乃至上万字可以坚持很长时间,曾经让同行们咂舌。此之后,因为腰椎病我再也不能坐在桌前写一篇小说,甚至连稍长的一封信也不能坐下写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