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请你帮我杀了她 - 第二十章 疑点 2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他死了。”他们俩都紧张地盯着我,但我决定,在他们回答我的问题之前,我都不再继续说了。
  “我家里人在哪里?”
  “我们给你妈妈打了电话,她明天会来。”盖瑞说。
  我开始纠结要见妈妈的这件事,我低下头,看着背包皮皮,数着布料上的线条。她为什么现在不来?我在这里都待了几个钟头了。到底克莱顿离这里有多远?这两个警察不都来了吗?
  “我想知道我这是在哪儿。”
  “不好意思,”盖瑞说,“我以为你知道自己在哪,这是诺菲德港。”
  “你能在地图上指给我看看吗?”
  盖瑞对戴安点点头,戴安走出房间,拿了一本地图回来,盖瑞指着克莱顿瀑布区西北边的一座小镇——大概在温哥华岛上半部分的四分之三处,西海岸边。一般进出这些小镇的路都很少有人走,路况比较差,所以开车可能比较费时间。我算了一下,从克莱顿瀑布区来至少需要四个钟头。
  “你们怎么来得这么快?”
  “坐直升机来的。”盖瑞说。这镇上的人看到直升机大概都会很兴奋吧。
  看来我是对的,我离家并不远。我看着盖瑞指着诺菲德港的那只手指,拼命眨着眼睛,忍住泪水。
  “你又是怎么来这儿的?”盖瑞问。
  “我开车来的。”
  “从哪儿开来的?”他用手指敲着桌子。
  “山上的一座小屋。”
  “你开了多久,安妮?”
  “大概一个钟头。”

  他点点头,指给我看地图上的一座山,就在这小镇附近。
  “是不是这里?大山区?”谁起的这名字,一点儿想象力也没有。
  “我不知道。我是在山上,又没有从空中往下看。”
  他让戴安去找一幅镇上的地图。盖瑞和我就这样坐在那里对视着,直到戴安回来,整个房间里唯一的动静就是他用脚拍地板的声音。戴安回来以后,盖瑞递给我一支笔,让我画出一路开车来的路线。我尽量回忆着。
  “你能不能带我们去?”
  “我是绝对不会再回去了。”我手上还抓着面包皮皮车的钥匙,我把它从桌上推给盖瑞。
  “车就停在街对面。”
  他让戴安拿着钥匙出去了。她一定是把钥匙给了外面的哪个人,因为不到两秒钟,她又回来了。突然,我想起一件事。如果我离家只有四个小时的车程,那么妈妈完全可以现在就动身,今天晚上就能到诺菲德港了。
  “为什么我妈妈要那么久才来?”
  “你的继父今天晚上要工作,他们要明天早上才能动身。”盖瑞用非常平常的口气说,所以,我猜可能是真的,但又转念一想,为什么她不能自己开车先来。再说了,韦恩什么时候晚上加过班?连他去工作都是很稀罕的事。我猜,是盖瑞让他们第二天再来的,这样他才好单独先审讯我。
  盖瑞跟我打了一声招呼后离开房间,留下我和戴安。我盯着她脑袋后面的墙壁。

  “你妈妈很快就会来了。听说找到了你,她非常高兴,她很想你。”我并不是被他们找到的,是我找到了他们。
  盖瑞回来以后,他说他已经派人去找那座小屋了,有一个警察以前经常在那片地区打猎,他可能会知道在哪儿。我还没有告诉他们,是我杀死了那变态,也没有提过我的孩子,一想到他们可能会问我的问题,我就觉得头疼。我必须单独待一会儿。我必须离开这些人。
  “我不想再回答任何问题了。”
  盖瑞看上去还想问点儿什么,但戴安说:“要不我们都去睡个好觉,明天早上再继续?你觉得呢,安妮?”
  “好啊,随便吧。”
  他们在旅馆给我定了一个房间,他们俩就睡在我房间的两边。戴安问我想不想让她陪着,我立刻拒绝了,我可不想和她深夜促膝长谈。她问我想不想吃点儿东西,我觉得肚子不太舒服,也礼貌地拒绝了。我不想开电视,房间里又没有电话,所以,我只好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直到天色越来越暗,我把灯关了。当我正要睡着的时候,突然感觉到来自四面八方的黑暗沉重地压在我身上,然后,我听到了什么声音——是门吱呀的响声,还是窗户被人打开了?我从床上跳下来,但当我把灯打开以后,发现什么都没有。我抓起枕头,拿了一条毛毯和我的背包皮皮,爬进衣柜,时睡时醒地到了早上,听到走廊传来服务员推清洁车的声响。
  几分钟之后,戴安来敲我的门,她拿着咖啡和蛋糕,打扮得很整洁。她坐在床沿上,说话的声音那么大,让我觉得头疼,我慢慢地吃着蛋糕。有她在房间里,我不想洗澡,便只捧了几捧水,浇了浇脸,随便梳了一下头发。

  她开车带我回到警察局的审讯室,盖瑞已经坐在那里了,他面前放着几杯咖啡,杯子是那种泡沫塑料杯。戴安和我坐下以后,一个年轻漂亮的女警察把几迭文件拿进来,她把文件递给盖瑞的时候,满脸通红地偷偷瞥着他。盖瑞向她道谢,看了她一眼,然后又把目光转到我身上。女警察走出去的时候,显得很失落。盖瑞穿了一套和昨天不同的西装,深蓝色带银色细条纹,里面是蓝灰色衬衫,很称他灰白的头发。也不知道是不是正因为如此,所以他才选了这套衣服。
  盖瑞看到我正盯着那面大镜子,说道:“镜子那边没有人,我们也不会开摄像头,除非你同意。”我把背包皮皮抱在胸前,死死地盯着那面镜子,真希望自己能够透视它。
  “你想自己过去看看吗?”
  他的这个提议让我很惊讶。我看着他的脸,觉得他并没有说谎,所以我也没有必要去检查了。我摇摇头。
  他一开始就让我描述那变态绑架我的经过,希望我说得越详细越好。每次他问问题的时候,他都会靠着椅背,把手摊开放在前面的桌上,而当我回答的时候,他把手臂搁在桌上,朝我靠过来,头歪向一边。
或许您还会喜欢:
嫌疑人x的献身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2
摘要:上午七点三十五分,石神像平常一样离开公寓。虽已进入三月,风还是相当冷,他把下巴埋在围巾里迈步走出。走上马路前,他先瞥了一眼脚踏车停车场。那里放着几辆车,但是没有他在意的绿色脚踏车。往南大约走个二十公尺,就来到大马路,是新大桥路。往左,也就是往东走的话就是朝江户川区的线路,往西走则会到日本桥。日本桥前是隅田川,架在河上的桥就是新大桥。要去石神的上班地点,这样一直往南走就是最短的路线。 [点击阅读]
寂静的春天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寂静的春天前言副总统阿尔·戈尔作为一位被选出来的政府官员,给《寂静的春天》作序有一种自卑的感觉,因为它是一座丰碑,它为思想的力量比政治家的力量更强大提供了无可辩驳的证据。1962年,当《寂静的春天)第一次出版时,公众政策中还没有“环境”这一款项。在一些城市,尤其是洛杉矶,烟雾已经成为一些事件的起因,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还没有对公众的健康构成太大的威胁。 [点击阅读]
将军的女儿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这个座位有人吗?”我向独自坐在酒吧休息室里的那位年轻而有魅力的女士问道。她正在看报,抬头看了我一眼,但没有回答。我在她对面坐了下来,把我的啤酒放在两人之间的桌子上。她又看起报来,并慢慢喝着波旁威士忌①和可口可乐混合的饮料。我又问她:“你经常来这儿吗?”①这是原产于美国肯塔基州波旁的一种主要用玉米酿制的威士忌酒。“走开。”“你的暗号是什么?”“别捣乱。”“我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你。”“没有。 [点击阅读]
小城风云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基思-兰德里在前线服役二十五年之后踏上了归途,他驾驶着他的萨伯900型轿车①,从宾夕法尼亚大街转入宪法大街一直往西,沿着草地广场②朝弗吉尼亚方向行驶,开过了波托马克河上的罗斯福大桥。他从汽车的后视镜中瞥见了林肯纪念堂,向它挥了挥手,然后顺着66号国道继续往西开,离开了首都华盛顿。 [点击阅读]
尼罗河上的惨案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1)“林内特·里奇维!”“就是她!”伯纳比先生说。这位先生是“三王冠”旅馆的老板。他用手肘推推他的同伴。这两个人乡巴佬似的睁大眼睛盯着,嘴巴微微张开。一辆深红色的劳斯莱斯停在邮局门口。一个女孩跳下汽车,她没戴帽子,穿一件看起来很普通(只是看起来)的上衣。 [点击阅读]
局外人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人道主义思想加缪的思想,其核心就是人道主义,人的尊严问题,一直是缠绕着他的创作、生活和政治斗争的根本问题。《西西弗斯神话》和《局外人》构成了加缪文学创作的母题,包含着加缪未来作品的核心问题。书中,西西弗斯的幸福假设的提出,其本质动机,不在荒诞,荒诞既不能告诉我们幸福,也不能告诉我们不幸,之所以加缪假设西西弗斯是幸福的,是因为他认为只有幸福的生活才符合人的尊严,被责为永罚,却幸福,这绝对是一种反抗, [点击阅读]
巴黎圣母院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l802~1885)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法国浪漫主义学运动的领袖。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他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他的浪漫主义小说精彩动人,雄浑有力,对读者具有永久的魅力。【身世】雨果1802年生于法国南部的贝尚松城。 [点击阅读]
布登勃洛克一家
作者:佚名
章节:98 人气:2
摘要:(上)在!”9世纪30年代中期到40年代中期德国北部的商业城市吕贝克。这一家人的老一代祖父老约翰·布登洛克,年轻的时候正值反对拿破仑的战争,靠为普鲁士军队供应粮食发了财。他建立了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此外,他还拥有许多粮栈、轮船和地产,儿子小约翰又获得了尼德兰政府赠予的参议员荣誉头衔,因而他和他的一家在吕贝克享有很高的声望。这一家人最近在孟街买下了一所大邸宅,布置得既富丽又典雅。 [点击阅读]
希区柯克悬念故事集
作者:佚名
章节:127 人气:2
摘要:悬念大师希区柯克什么是悬念?希区柯克曾经给悬念下过一个著名的定义:如果你要表现一群人围着一张桌子玩牌,然后突然一声爆炸,那么你便只能拍到一个十分呆板的炸后一惊的场面。另一方面,虽然你是表现这同一场面,但是在打牌开始之前,先表现桌子下面的定时炸弹,那么你就造成了悬念,并牵动观众的心。其实,希区柯克的作品并非只靠悬念吸引人,其内涵要深刻得多。希区柯克对人类的心理世界有着深刻的体悟。 [点击阅读]
底牌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亲爱的白罗先生!"这个人的声音软绵绵的,呼噜呼噜响--存心做为工具使用--不带一丝冲动或随缘的气息。赫邱里·白罗转过身子。他鞠躬,郑重和来人握手。他的目光颇不寻常。偶尔邂逅此人可以说勾起了他难得有机会感受的情绪。"亲爱的夏塔纳先生,"他说。他们俩都停住不动,象两个就位的决斗者。他们四周有一群衣着考究,无精打采的伦敦人轻轻回旋着;说话拖拖拉拉或喃喃作响。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