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穷爸爸富爸爸 - 《穷爸爸富爸爸》电子书——第二课:为什么要教授财务知识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1990年,我最好的朋友迈克接管了他爸爸的商业王国,而且做得比他爸爸还好。我们每年在高尔夫球场上见一两次面。他和他夫人的财产多得让你难以想像,富爸爸的王国被管理得很好,而迈克已开始训练他的儿子接替他的位置了,正如当年富爸爸训练我们那样。
  1994年,我47岁时退休了,当时我妻子37岁。退休并不意味着无事可干。对于我和我妻子来说,除非发生意想不到的大事,否则我们完全可以选择工作也可以选择不工作,并且我们的财富能避开通货膨胀而且在不断地增加着。我想这就是财务上的自由。资产已经多到可以自我增值,就像种下了一棵树,你年复一年地浇灌它,终于有一天它不再需要你的照料,可以自己生长了。它的根已足够深,你现在开始享受它的树荫了。
  迈克选择经营他的商业王国而我选择了退休。
  当我面对一批又一批的人讲演时,他们总是问我有什么建议给他们,或是应该怎么做。
  “我该怎样开始?”“有什么可以推荐的好书吗?”“应该为培养孩子做些什么?”“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我怎样才能挣到1百万美元?”这使我总是回想起那篇我曾写过的文章,其内容如下。
  最富有的生意人
  1923年,一些最伟大的领导人和最富有的商人在芝加哥“海岸酒店”举行了一次会议。他们中有美国最大的独立钢铁企业的领导人查尔斯。施瓦布;世界最大的公用事业公司主席塞缨尔。英萨尔;最大的煤气公司领导人霍华德。霍普森;国际火柴公司总裁埃娃。克鲁格,国际火柴公司当时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之一;国际清算银行总裁利昂。弗雷泽;纽约证交所主席理查德。惠特尼;两个最大的股票投机商阿瑟。科顿和杰斯。利弗莫尔;美国第29任总统哈定内阁的成员阿尔伯特。富尔。25年后,他们中的9人就这样去世了:施瓦布在度过5年借债生涯后身无分文地死去了;英萨尔破产后死于国外;克鲁格和科顿也死于破产;霍普森疯了;惠特尼和阿尔伯特。富尔则差点进了监狱;弗雷泽和利弗莫尔破产自杀了。
  我怀疑是否有人说得清在这些人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看看时间,1923年,正是1929年市场大崩溃和大萧条的前夜,这场大萧条严重地冲击了这些人和他们的生活。关键的一点是:我们今天生活所处的时代比过去更加不安定,我想在未来25年中会有更多的兴衰起落,这是那些人曾经面对过的。我想太多的人仍然过多地关注钱,而不是他们最大的财富——所受的教育。如果人们灵活一些,保持开放的头脑并不断学习,他们将在这些变化中一天比一天富有。如果认为钱能解决一切问题,恐怕这些人的日子就会不太好过。知识才能解决问题并创造财富,不是凭财务知识挣来的钱很快就会消失。
  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在生活中,不在于你挣了多少钱而在于你留下了多少钱。我们都听说过,一个穷人中了彩,一下子暴富起来,然而不久就又变穷了,他们虽然得到了1百万美元但很快又回到了起点。还有这样的故事,说一个职业运动员在24岁时就挣了几百万美元,但到了34岁却露宿桥下。今天上午当我写这本书的时候,报纸上就登有这样一则新闻:一个年轻的篮球运动员,一年以前他还拥有几百万美金,可现在,他说他的朋友、律师、会计师拿走了他的钱,他只能在一个洗车站干着最低报酬的活儿。
  他只有29岁。因为拒绝在擦车时摘下冠军戒指,他又被洗车站解雇了,所以他的事儿上了报纸。篮球运动员起诉洗车站,诉说艰难的工作和人们的歧视,他还说那枚戒指是他惟一剩下的东西,如果把它拿走,他就会崩溃。
  1997年,我知道又有很多正要成为百万富翁的人快要发疯了。已临近世纪的尾声了,我很高兴看到人们越来越富裕,我却仍想提醒一句:从长期来看,重要的不是你挣了多少钱,而是要看你能留下多少钱,以及留住了多久。
  所以当人们问我:“我该从哪儿开始”或“告诉我怎样才能快速致富”时,他们肯定会对我的回答感到失望。我只是对他们说我的富爸爸在我小的时候曾对我说过的话:“如果你想发财,就需要学习财务知识。”
  我和富爸爸在一起的日子里,这个思想始终京绕在我的脑海中。可以说,我那受过高等教育的爸爸已经认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而富爸爸则强调必须掌握财务知识。
  如果你要去建立帝国大厦,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挖个深坑,打牢基础。如果你只是想在郊区盖个小屋,你只须用6英寸厚的水泥板就够了。大多数人,当他们努力致富时,总是试图在6英寸厚的水泥板上建造帝国大厦。
  我们的学校体系在农业文明时代就建立了,在某些方面至今仍没有什么改善,孩子们从学校毕业时没有学到一点财务基础知识。一天,当人们在债务泥潭的边缘挣扎而无法人睡时,他们便做起美国梦,认定解决他们财务问题的方法就是快点发财。
  于是建摩天大楼的工作开始了。虽然进行得很快,可我们没有建成帝国大厦,却建了一座斜塔。不眠之夜又来了。
  迈克和我在成年以后,我们可以有多种选择,因为我们小的时候已经打下了坚实的财务知识基础。
  现在,会计可能是世界上最乏味的学科了,也可能是最让人弄不明白的学科。但如果你想长期富有,它又可能是最重要的学科。问题是,你怎样才能接受这门乏味而晦涩的学科并把它教给孩子呢?答案是:简化它,首先可用图来教。
  富爸爸为迈克和我打下了牢固的财务知识基础。由于当时我们只是孩子,富爸爸就创造了一种简单的方法来教我们。有好几年他只是画图和用一些单词。迈克和我弄懂了那些简单的图、术语、以及用它们诠释的钱的运动规律。在以后的几年中,富爸爸开始加入数字。今天,迈克已经掌握了更为复杂难懂的会计分析,因为他有几十亿美元的公司要经营,他必须掌握这些方法。
  我不这么复杂是因为我的“王国”要小一些,但我们却源于同一个简单的基础。在下面几页,我会给你一些同样简单的图,就像迈克的爸爸当初为我们发明的那些图一样。这些图虽然简单,却使两个孩子建立了取得巨大财富的牢固基础。
  规则1、你必须明白瓷产和负债的区别,并且尽可能地购买资产。如果你想致富,这一点你必须知道。这就是第一号规则,也是仅有的一条规则,这听起来似乎太简单了,但人们大多不知道这条规则有多么深奥,大多数人就是因为不清楚资产与负债之间的区别而苦苦挣扎在财务问题里。
  “富人获得资产,而穷人和中产阶级获得债务,只不过他们以为那些就是资产”。
  当富爸爸向迈克和我解释这些概念时,我们以为他是在哄我们。当时,我们两个不到10岁的小孩正等着听到致富的秘诀,而得到的却是这样的回答。这回答是如此简单以致我们不得不长时间地思考它。
  “资产是什么?”迈克问。
  “现在别管它,”富爸爸说,“先记住我上面说的那段话就行了。如果你能理解那些话,你们的生活会变得有计划而且不会受到财务问题的困扰。正是由于简单,它才常常被人们忽视。”
  “你的意思是说我们所需要明白的就是什么是资产,并且得到它们,然后我们就能致富,是吗月我问。
  富爸爸点点头说:“就这么简单”。
  “既然很简单,那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发财呢?”我问。
  富爸爸笑了,他说:“因为人们实际上并不明白资产和负债的区别。”
  我又问:“大人怎么会这么笨,如果这个道理很简单,而且很重要,为什么人们不把它弄明白呢?”
  富爸爸于是花了几分钟向我们解释什么是资产和负债。
  成年后,我发觉向其他的成年人解释什么是资产、什么是负债十分困难。为什么呢?
  因为成年人要更聪明。大多数情况下,这个简单的思想没有被大多数的成年人掌握,因为他们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他们被其他受过高等教育的专家,比如银行家、会计师、地产商、财务策划人员等等所教导。难点就在于很难要求这些成年人放弃已有的观念,变得像孩子一样简单。高学识的成年人往往觉得研究这么一个简单的概念大没面子了。

  富爸爸相信“KISS”原则,即“傻瓜财务原则”(KeepItSimpleStupid)。所以他特意为两个小孩简化了课程,而这又使两个孩子所打的基础更加牢固。
  是什么造成了观念的混淆呢?或者说为什么如此简单的道理,却难以掌握呢?为什么有人会买一些其实是负债的资产呢?
  答案就在于他所受的是什么样的基础教育。
  我们通常非常重视“知识”这个词而非“财务知识”。而一般性的知识是不能定义什么是资产、什么是负债的。实际上,如果你真的想被弄昏,就尽管去查查字典中关于“资产”和“负债”的解释吧。我知道那上面的定义对一个受过训练的会计师来说是很清楚的,但对于普通人而言可能毫无意义。可我们成年人却往往太过于自负而不肯承认看不懂其中的含义。
  对小孩子,富爸爸说:“定义资产的不该用词语而是数字。
  如果你不能读懂数字,你就不能发掘和辩认出资产。“”在会计上,“他接着说,”关键不是数字,而是数字要告诉你的东西。数字不是词语,但像词语一样,它能告诉你它想告诉你的事。“
  “许多人在阅读,但并不十分理解他们所读到的东西,因此有阅读理解这一说法。而人们在阅读理解方面的需求和能力是不同的。例如,我最近买了个新的录像机,附有一本录像机的使用指南。其实我想做的只是把星期五晚上我喜欢的电视节目录下来,但我读那手册时几乎要发疯了,我甚至认为在我的生活里没有比学习怎样用录像机更复杂的事了。
  我能读出每个词,但它们连起来后,我就不明白它们在说什么了。在认字上我得了‘A’,在理解上却得了‘F’,这和大多数人对财务词条的理解情况是一样的。“
  “如果你想富有,你必须读懂并理解数字。”这话我从富爸爸那听到一千次了,同样频繁出现的话还有“富人得到资产而穷人和中产阶级得到负债”。
  下面是区分资产和负债的方法。大多数会计师和财务专业人员不会同意这种定义法,但是这些简单的画却是两个小孩建立坚实的经济基础的开端。
  为了教两个不到10岁的孩子,富爸爸简化了每件事,尽可能地多用图,少用文字,并且很多年一直未加进数字。
  上图是收入表,常被称为损益表。它常用来衡量收入和支出以及钱进钱出。下图是资产负债表,它被用来说明资产与负债情况。许多初学经济的人都弄不清收人表和资产负债表间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对于理解它们却是至关重要的。‘很多人长期处于财务困境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从来就不明白资产和负债的区别,而引起误会的原因就是定义它们时所用的词语。如果你想了解怎样叫作含糊不清,只需去字典里查查“资产”和“负债”这两个词。
  当然,字典中的定义对于受过训练的会计人员来说是有用的,但对于普通人,这种定义过于专业、严谨,你读出了那些定义里的字却很难理解它们串在一起时的真正含义。
  所以正如我前面说过的,富爸爸只是告诉两个小孩下面这句话:“资产就是能把钱放进你口袋里的东西”。好极了!这话简单而实用。
  现在用图来定义资产和负债,它可能更容易说明我用文字所下的定义:资产就是能把钱放进你口袋里的东西。
  负债是把钱从你口袋里取走的东西。
  这就是你所要知道的全部了。如果你想变富,只须在一生中不断地买入资产就行了;如果你想变穷或成为中产阶级,只须不断地买人负债。正是因为不知道资产与负债两者间的区别,人们常常把负债当作资产买进,导致了世界上绝大部分人要在财务问题中挣扎。
  看不憧财务方面的文字表述或读不懂数字的含义,是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如果人们陷入财务困难,那就是说有些东西,或是数字或是文字他读不懂,或是有些东西被他误解了。富人之所以富是因为他们比那些挣扎于财务问题的人在某个方面有更多知识,所以如果你想致富并保住你的财富,财务知识是十分重要,包括对文字和数字的理解。
  图中的箭头方向表明了现金的流动或“现金流量”。数字本身意义不大,正如文字本身意义不大一样,重要的是数字或文字所要表述的东西。在财务报告中,读数字是为了发现情况、了解流向,即钱在向哪儿流。80%的家庭中,财务报表表现的是一幅超前努力工作的图景,不是因为他们不挣钱,而是因为他们购买的是负债而非资产。
  我之所以从美国有钱人的状况入手是想戳穿一个错误观念:即钱能解决一切问题。因为许多人都这样认为,所以当我听到人们问我“怎样才能快速致富,应当从哪儿开始”时,我常会感到担心。我也常听人说:“我欠了债,所以我得挣钱。”
  但更多的钱往往不能解决问题,实际上它可能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钱常常使我们人性中的弱点显露,钱不能掩盖我们的无知。这就是为什么经常有些人在忽然得到一大笔意外之财,比如遗产、加薪或中彩之后,却又很快失去的原因——甚至有些人会比他得到那些钱之前的财务状况更糟。钱只是使你头脑中的现金流向图的流向更加明显,如果你的现金流向图是把收入都花掉,那么最可能的结果是增加了收入的同时也增加了支出。正所谓:“钱愚弄人”。
  我已说过多次,我们去学校学习以获得学识和专业技能,这是十分重要的,我们需要学会用专业技能谋生。60年代,当我还上高中时,如果有人在学校里学习好,马上就有人认为这个聪明的学生将会成为一名医生,而不去问一问这个学生自己是否愿意当医生。据说,医生这一职业反映了当时最好的职业待遇水平。
  今天,医生们也同样面临着我们都不希望面对的巨大的财务挑战:保险公司对行业的控制,健康保障条例的约束,zheng府的干预,名目繁多的诉讼等等。所以现在的孩子们想成为篮球明星。
  像蒂格。伍兹那样的高尔夫球手、电脑虫、电影明星、摇滚明星、选美皇后或华尔街的交易员,而不愿再去成为医生或其他的什么,因为这些在父母们看来不是职业的“职业”
  似乎会更出名。
  更有钱、更显赫。这也是为什么难以鼓励今天的孩子们去学校的原因,他们知道职业上的成功不再完全与学习成绩相关了,尽管两者曾经是那样的相关。
  同时,由于学生们没有获得财务技能就离开了学校,成千上万受过教育的人追求到了职业上的成功,却最终发现他们仍在财务问题中挣扎。他们努力工作,但并无进展,他们所受的教育不是如何挣钱,而是如何花钱,这产生了所谓的理财态度——挣了钱后该怎么办?怎样防止别人从你手中拿走钱?你能多长时间拥有这些钱?你如何让钱为你工作?大多数人不明白为什么他们会身处财务困境,因为他们不明白现金流。一个人可能受过高等教育而且事业成功,但也可能是财务上的文盲。这种人往往比需要的更为努力地工作,因为他们知道应该如何努力工作,但却不知道如何让钱为他们工作。
  发财梦变成恶梦的故事
  一对刚结婚、受过高等教育的新婚夫妇住在一套拥挤的租来的公寓里,很快,他们意识到他们在省钱,因为两个人的花销和一个人的差不多。
  问题是,公寓太挤了,于是他们决定省钱买一栋自己梦想中的房子,这样他们就能有孩子了。现在,他们有两份收入,并开始专心于事业,他们的收入开始增加,随着收入的增加……
  对大多数人而言,第一项支出是税。许多人以为是所得税,但对大多数美国人而言,最高的税是社会保障税。作为一名雇员,表面上社会保障税和医疗税共约7.5%,实际上却是15%,因为雇主必须为你付15%的社会保障金。关键是,雇主并不会拿自己的钱去为你支付的,实际上他所支付的,都是你所应得到的。此外,你还得为你工资已扣除的社会保障税再交所得税,而这种所得是你从来就未得到过的,因为它们通过预扣直接进入了社会保障体系之中。
  对这对年轻夫妇的最好描述:随着收入的增加,他们决定去买一套自己的房子。一旦有了房子,他们就得缴税——财产税,然后他们买了新车、新家俱等,去和新房子配套。

  最后,他们突然发觉已身陷抵押贷款和信用卡贷款的债务之中。
  他们落入了“老鼠赛跑”的陷阱。不久孩子出生了,他们必须更加努力地工作。这个过程继续循环下去,钱挣得越多,税缴得也越多,他们不得不最大限度地使用信用卡。这时一家贷款公司打电话来,说他们最大的“资产”——房子已经被评估过了,因为他们的信用记录是如此之好,所以公司可提供“账单合并”
  贷款,即用房屋作抵押而获得的长期贷款,这笔贷款能帮助他们偿付其他信用卡上的高息消费贷款,更妙的是,这种住房抵押贷款的利息将是免税的。他们觉得真是太幸运了,马上同意了贷款公司的建议,并用贷款付清了信用卡。他们感觉松了口气,因为从表面上看,他们的负债额降低了,但实际上不过是把消费贷款转到了住房抵押贷款上。他们把负债分散在30年中去支付了。这真是件聪明事。
  过了几天,邻居打电话来约他们去购物,说阵亡将士纪念日商店正在打折,他们对自己说:“我们什么也不买,只是去看看。”但一旦发现了想要的东西,他们还是忍不住又用那刚刚付清了的信用卡付了款。
  我总是结识这种年轻夫妇,他们名字不同,但窘境却是如此的相同。他们来问我:“你能告诉我们怎样挣更多的钱吗?”他们的支出习惯让他们总想寻求更多的钱。
  他们甚至不知道他们真正的问题在于他们选择的支出方儿这是他们苦苦挣扎的真正原因。而这种无知就在于没有财务知识以及不理解资产和负债间的区别。
  再多的钱也不能解决他们的问题,除了改变他们的财务观念和支出方式以外,再没有什么可以救他们的了。我的一个朋友对那些欠债的人一遍又一遍地说:“如果你发现你已在洞里,那就别再挖了。”
  当我还是孩子时,爸爸说日本人关注三种力量:剑、宝石和镜子。
  剑象征着武器的力量。美国人在武器上已经花了上千亿美元,是世界上的超级军事大国。
  宝石象征着金钱的力量。就如一句格言所说:“记住黄金规则:有黄金的人制定规则。”
  镜子象征着自知的力量。而在日本人看来,自知是三种力量中最宝贵的。
  穷人和中产阶级更多地让金钱的力量控制他们。他们起床工作,却不问自己这样做的意义;每天为钱去工作,但并不真正懂得钱。于是大多数人就让钱来控制了他们,与他们对抗。
  如果他们有一面镜子,也许会对镜自问:“这有意义吗?”可通常是,人们不相信他们自己内在的智慧,而只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他们做一些事是因为其他人这么做,他们总是服从而不去提问。对于“分期付款”、“你的房屋就是你的资产”、“你的房屋是你最大的投资”、“欠债可以抵税”、“找一个稳定的职业”。
  “别犯错误”、“别冒险”之类的话,他们一概接受从木质疑。
  很多人认为在公众面前说话比死还可怕。按精神病学的说法,害怕在公众面前说话是因为害怕被排斥、害怕冒尖、害怕被批评、害怕出错、害怕被逐出。简言之,是害怕与别人不同,结果阻碍了人们去想新办法来解决问题。
  这也就是我那受过教育的爸爸所说的“日本人最重视镜子的力量”的原因,因为只有当他们看镜子时,才能发现真相,即大多数人谈“稳定”的原因是出于恐惧。其他事也一样能借助镜子来看清,如运动、社会关系、职业和金钱等。
  正是由于这种恐惧,即害怕被排斥的心理,使人们服从而不去质疑那些被广泛接受的观点或流行的趋势:“你的房子是资产”、“用一个贷款来结束其他负债”、“努力工作”、“提升”、“有一天我会成为副总统”、“存钱”、“加薪后我要买更大的房子”、“共同基金是最安全的”等等。
  大多数人的财务困境是由于随大溜,简单地跟从其他人所造成的。因此我们都需要不时地照照镜子,去相信我们内在的智慧而不仅只是恐惧。
  迈克和我16岁时,我们在学校有了麻烦。我们不是坏孩子,只是开始远离人群。我们在周末及平时放学后为迈克的爸爸干活,干完活后,我们会花几个小时坐在一边听他爸爸和银行经理、律师、会计师、经纪人、投资商、经理和员工开会。迈克的爸爸13岁就离开了学校,现在却指挥和命令着一群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他们对他推命是从,并且当他对某个问题表示不满时畏惧不已。
  富爸爸不是一个随大流的人,他是一个善于独立思考的人。
  他憎恶“我们必须这么做,因为其他人都这么做”这类的话,他也憎恶“不能”这个词。如果你想让他做什么,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对他说:“我想你办不了这件事。”
  迈克和我通过参加富爸爸开的各种会议学到了不少的东西,甚至在某些方面比在学校里包括大学里学到的都要多。迈克的爸爸没有受过高等学校教育,但他有很多的财务知识并且最终获得了成功。他曾一遍又一遍地对我们说:“聪明人总是雇比他更聪明的人。”
  所以,我和迈克时常有幸花几个小时听那些聪明人说话并向他们学习。
  因此,迈克和我很难遵循老师所教的那些传统的教条,这样问题就来了。当老师说“如果你得不到好成绩,在社会上也干不好”时,我和迈克就皱起了眉头。当我们被告知要遵循既定的程序、不要偏离规矩时,我们看到这种学校的程序是如何扼杀创造性的。我们开始明白为什么富爸爸说学校是生产好雇员而不是好雇主的地方。
  迈克和我经常问我们的学校老师,我们所学的东西为什么不实用,或是问为什么我们不学习有关钱的知识及其运动规律。对后一个问题,我们得到的回答常常是钱并不重要,如果我们学习优秀,钱自然会来的。
  我们对钱的力量知道得越多,与老师和同学的距离就变得越远。
  我那受过高等教育的爸爸从不对我的成绩施加压力,这使我时常感到惊讶,但我们为钱的事争论过。我想在历岁时,我就已经有了比爸妈更多的财务基础知识。因为我经常看书,经常听审计师、企业律师、银行家、房地产经纪人、投资人的谈话,而爸爸每天只同老师们谈话。
  一天,当爸爸告诉我我们的房子是他最大的投资时,一场不太愉快的争论发生了。当时我对他说我认为一座房子并非是一个好的投资。
  下图反映了我的富爸爸和穷爸爸在房子问题上的不同观念,一个认为他的房子是资产,另一个则认为是负债。
  我还记得我画了下面这张图向爸爸说明他的现金流向,我也向他指出了拥有房子后带来的附属支出。房子越大支出就越大,现金会不断地流出。
  今天,我仍在向房子是资产的观念挑战。我知道对许多人来说,房子是他们的梦想和最大投资,而且有自己的房子总比什么都没有强,但我仍想用另一种思想来替代这一教条。
  我妻子和我也喜欢大而时髦的房子,但我们知道那不是一项资产,由于它使钱从我们口袋中流出去,所以它是一项负债。
  因此我提出这个论点。我并不想让所有人都同意我的观点,因为房子毕竟是人们感情的寄托。此外,对于钱的热衷会降低财务方面的理智,我的个人经历告诉我,钱能使决策变得情绪化。
  1.对于房子,我要指出大多数人一生都在为一所他们并未真正拥有的房子而辛苦地工作。换句话说,大多数人每隔几年就买所新房子,每次都用一份新的30年期的贷款偿还上一笔的贷款。
  2.即使人们从住房抵押贷款的利息中得到了免税的好处,他们还是要先还清各期贷款后,才能以税后收入支付各种开支。
  3.财产税。我妻子的父母每月要为他们的房子交纳高达100O美元的财产税,这是他们退休后要交的一项税款,这种税赋使他们的日子很紧张,他们时常感到要被迫搬离了。
  4.房子的价值并不总是上升。1997年,我的一位朋友有所价值1百万美元的房子,而今天他的这所房子只值70万美元了。

  5.最大的损失是机会损失。如果你所有的钱都被投在了房子上,你就不得不努力工作,因为你的现金正不断地从支出项流出,而不是流人资产项,这是典型的中产阶级现金流模式。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怎样的呢?如果一对年轻夫妇早点在他们的资产项中多投些钱,以后几年他们就会过得轻松些,尤其是他们准备把孩子送人大学的话。因为资产项中的投资会使他们的资产不断增加,自动弥补支出。而先投资买下一所大房子的做法只不过是取得抵押贷款以支付不断攀升的开支,其结果不过是拆了东墙补西墙。
  总之,决定拥有很昂贵的房子,而不是早早地开始证券投资,将对一个人的财务生活在以下三个方面形成冲击:1.失去了用其他资产增值的时机。
  2.本可以用来投资的资本将用于支付房子的各种高额、长期开支。
  3.失去受教育机会。人们经常把他们的房子、储蓄和退休金计划列入他们的资产项目。
  因为他们无钱投资,所以也就不去投资,这就使他们无法获得投资经验,并永远不会成为投资界认可的“成熟投资者”。而最好的投资机会往往都是先给那些“成熟投资者”,再由他们转手给那些谨小慎微的人的,当然,在转手时他们已经拿走了绝大部分的利益。
  我那受过教育的爸爸的财务状况,最好地说明了过着“老鼠赛跑”式生活的人的经济状况。他们总是量人为出,根本没可能去投资。结果,他们的负债,比如抵押贷款、信用卡贷款总是比他们的资产还多。
  富爸爸的财务报表还说明了为什么富人会越来越富。资产项目产生的收入远可弥补支出,并且可以用剩余收入对资产方进行再投资。随着投资的积累,资产会越来越多,相应地收入也就越来越多,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其结果是:富人越来越富!
  中产阶级发现自己总是在财务问题上挣扎,原因何在呢?中产阶级的主要收入是工资,而当工资增加的时候,税收也就增加了,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支出倾向也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同等增加。
  他们把房子作为主要资产反复进行投资,而不是投资于那些能带来收人的真正的资产上。
  这种把房子当资产的想法和那种认为钱越多就能买更大的房子或消费得更多的理财哲学就是形成今天债台高筑的社会的基础。过多的支出把家庭拖入到债务和财务不确定性的旋涡之中,这种情形甚至发生在人们工作成绩优秀和收入固定增长的时候,而这种高风险的生活正是由于缺乏财务知识教育所造成的。
  90年代经济不景气,人们大量失业,就已经表明了中产阶级的财务状况是多么脆弱。
  公司养老金计划突然被“401K计划”所替代,社会保障体系明显地陷入困境,不能再成为退休后的生活来源,恐慌在中产阶级中产生。而今天来看这倒是件好事,许多人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开始购买共同基金,投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股市的渐渐复苏,并且越来越多的共同基金被创立以满足中产阶级的投资需要。
  共同基金因其风险小而大受欢迎。一般的基金购买人因为忙着去支付税款和贷款、储蓄孩子上大学的费用、偿还信用卡等,根本无暇去研究如何投资,所以他们依赖于共同基金的管理专家来帮助他们投资。而且,因为共同基金投资多个项目,使他们感到风险被“分散化”了。
  这些受过教育的中产阶级赞成基金管理人提出的‘’风险分散“的说法,他们想安全运作,避开风险。
  但真正的原因仍在于早年缺乏必要的财务知识教育,这也是普通中产阶级被迫回避风险的原因。他们必须安全操作,因为他们的经济地位虚弱:他们的资产负债表从未平衡过,承担着大量债务而且没有能够产生收入的真实资产。他们的收入来源只是工资,生活完全依赖于他们的雇主。
  所以当名副其实的“关系一生的机会”来临时,这些人无法抓住机会,他们必须保证安全,因为他们负担着高额的税和债务。
  正如我在本部分开始时所说的,最重要的规则是弄清资产与负债之间的差别。一旦你明白了这种差别,你就会尽力去只买入能带来收入的资产,这是你走上致富之路的最好办法。不断地这样做,你的资产就会不断增加。同时还要注意降低你的负债和支出,这会让你有更多的钱投入资产项。很快,钱会多到可以让你进行一些投机性的投资了,这些投资能产生从100%到无限的回报,5000美元的投资很快就能翻到1百万或更多。这种中产阶级称为“太冒险”的投资实际上并无风险,只是因为你缺乏某些很重要的财务知识而不知道究竟该怎样去看待这些投资机会。只要你拥有足够的财务知识,你就不必害怕去“冒险”。
  作为一个自己有房子的雇员,你努力工作的结果如下:1.你为别人工作。如大多数人为工资而工作一样,你的努力使雇主或股东致富,你的工作和成功将使雇主成功并且可以提早退休。
  2.你为zheng府工作。zheng府在你还未看见工资时就已拿走了一部分,努力工作只是使zheng府的税收增加。大多数人都在为zheng府工作。
  3.你为银行工作。缴税后,你的下一笔最大支出该是偿还抵押贷款和信用卡贷款了。
  问题是如果你只懂得工作努力,上面三方从你那儿拿走的劳动成果也就会越多。你需要学会怎样才能使你的努力更多地、更直接地为你和你的家人带来益处。
  一旦你决定把精力集中于创建自己的事业,你该怎样确立目标呢?对大多数人而言,他们的目标是保住他们的职业并依赖工资取得他们想要的资产。
  随着资产的增加,他们应怎样衡量自己的成功呢?何时他们才能意识到他们是富人且拥有财富?如同我有自己的资产和负债定义一样,我也有自己对于财富的定义。实际上这是我从一个名叫巴克敏斯特。菲莱的人那儿借用的。有人把他叫作骗子,而另一些人则称他为天才,几年前围绕他在建筑业有不少的流言。他在1961年曾申请了一种圆顶结构专利,在申请中,菲莱讲了一些关于“财富”的话。起初这个定义的确令人迷惑,但是读过后,你就开始有感觉了。他是这样定义的:财富就是支持一个人生存多长时间的能力,或者说如果我今天停止工作,我还能活多久?
  不像净资产被定义为资产和负债间的差额那样,尽管这种定义常常充斥于人们关于支出的废话以及关于某物值多少钱的观点中。财富的这一定义为发展一种新的真实准确的衡量方法创造了可能性,现在我能衡量并且的确知道我经济独立的目标已实现到哪一步了。
  净资产通常包括那些非现金资产,就像你买回后堆在车库里的材料。财富则衡量你的钱正在挣多少钱,以及你的财务生存能力。
  财富是将资产项下产生的现金流与支出项下流出的现金流进行比较而定的。
  让我们来看个例子。比如说我的资产每月可产生1000美元,可我每月却要支出2000美元,那我还有什么财富可言呢?
  让我们回到巴克敏斯特。菲莱的定义,用他的定义,我还能活几天呢?假定一个月30天,按这个定义,我只能活半个月。
  当我每月从资产项可得2000美元时,那我就有财富了。
  当然我并不富有,可我有财富了。现在每个月我从资产项得到的现金流与支出等量。
  如果我想增加支出,我首先必须增加资产项产生的现金流来维持我的财富水平。注意,这时我不再依赖工资,如果我辞职了,我每月还能用资产项产生的现金流维持支出,也就是说我仍能够生存。
  我的下个目标是从资产中得到多余现金再进行投资。流入资产项的钱越多,资产就增加得越快;资产增加得越快,现金流入得就越多。只要我把支出控制在资产所能够产生的现金流之下,我就会变富,就会有越来越多除我自身劳动力收入之外的其他收入来源。
  随着这种再投资过程的不断延续,我最终走上了致富之路。
  请记住下面这些话:富人买入资产;穷人只有支出;中产阶级买他们以为是资产的负债。
  那么我该怎样开始我的事业呢?请听麦当劳的创立者怎么说。
或许您还会喜欢: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作者简介:法齐娅·库菲是阿富汗第一位女议长,也是著名的妇女儿童权利激进主义分子。目前,她是2014年阿富汗大选的主要候选人之一,曾接受过英国广播公司、《时代》杂志、《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加拿大《环球邮报》等多家世界知名媒体的采访。2009年,库菲在世界经济论坛上被授予“全球青年领袖”殊荣。 [点击阅读]
我用一生去寻找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0
摘要:有一句话叫做“真理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一个年轻人大学毕业,走入社会,就进入了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社会是很多人际关系的总和,你必须了解他人,与人谋事,而不是无目的地拉人闲谈,这样才能不虚度光阴,完成“社会实践”。你一定会与某些人达成关系,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与他人必有关系是你无法回避的命运。 [点击阅读]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0
摘要:2008年4月15日,北京饭店。我加盟新华都集团的新闻发布会。两百多家媒体齐聚一堂,新华都集团董事长陈发树手捧聘书,我此前任职的盛大也派代表出席祝贺。熟悉的红地毯,熟悉的闪光灯,熟悉的媒体朋友的面孔。在此前的职业生涯中,我代表所服务的公司经历了无数次大小发布会。 [点击阅读]
把时间当作朋友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终究有一天,我意识到了时间的珍贵。瞬间就已经像绝大多数人那样平添了无数的烦恼。书店里总是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时间管理”书籍,多半于事无补--至少这是我自己的经验。读过许多这方面的书,尝试过许多办法,然而我依然每天疲于奔命。面对时间无情的流逝,我还是束手无策--跟绝大多数人一样。 [点击阅读]
拖延心理学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编辑手记拿起武器,向拖延宣战在阅读本书之前,也许你会认为,拖延是每个人身上都会有的小毛病,有些人会对这总也改不掉的习惯抱有些许懊恼,有些人会为在最后一秒钟的灵感迸发沾沾自喜,而这似乎都是生活的常态。但是,当你愿意去深入了解这一行为的时候,你会在网上发现很多因拖延而痛苦不堪的网友们。 [点击阅读]
握在手里的星星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01她什么时候变成一个胆小鬼了?明晓溪托着下巴坐在咖啡厅里,望着倒影在玻璃上的自己静静发怔,轻不可闻地叹了一口气。她……可能是第一个敢光明正大翘课的高中生吧。不过那有什么?明晓溪骄傲地笔直坐起,挺起胸部,昂起头,她可是天下第一的明晓溪!才怪!一个小小的声音说道。明晓溪整个人缩进椅子里。原来什么无往不胜,天下第一都是她自己在骗自己,她应该是没心没肝没肺没良心无情无义的胆小鬼明晓溪才对。 [点击阅读]
攻心为上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前言如果你刚翻开这本书,还不晓得会学到什么,你就等着丰收吧。《攻心为上》叮不是一本尽讲些没用、说教的学院派书籍,而是一些你马上可以用在生意上、生活上、人际关系上和任何其他目标上的信息。我写序的感觉很复杂,一方面希望你们马上可以学到麦凯的见解、天分和创造力,另一方面我自己也开始大量吸收这些信息。在创造我自己事业巅峰的过程中,我会为找到这本书而窃喜。我知道你也不会愿意你的竞争对手看到这本书。 [点击阅读]
攻心话术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第1章化弱为强:换来主动性a:“你是80后吧?”b:“是。”a:“老家是山东的?”b:“是。”a:“是本科毕业吧?”b:“是。”a:“你工作挺顺利吧?”b:“是。 [点击阅读]
无往而不胜的童话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啪!”一本新出炉的仁德学院校报狠狠摔在明晓溪的课桌上!正在整理期末考试卷子的明晓溪双手险险被砸到,她诧异地抬头,看到的只是一个狂怒而去的女生背影。是她们班的吗?好象从来没见过呀,难道她专门跑来向自己投掷暗器?小泉凉凉叹息,抓过校报:“姐妹啊,你现在是全民的公敌。”“咦?……”明晓溪觉得她语气不善,似有后话。“知道那个女生来做什么吗?”小泉的声音从校报里飘出。 [点击阅读]
无往而不胜的童话3
作者:佚名
章节:53 人气:0
摘要:1“啪!”一本新出炉的光榆学院校报狠狠摔在明晓溪的课桌上!正在整理期末考试卷子的明晓溪双手险险被砸到,她诧异地抬头,看到的只是一个狂怒而去的女生背影。是她们班的吗?好像从来没见过呀,难道她专门跑来向自己投掷暗器?小泉凉凉叹息,抓过校报,“姐妹啊,你现在是全民的公敌。”“……”明晓溪觉得她语气不善,似有后话。“知道那个女生来做什么吗?”小泉的声音从校报后面飘出。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