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妻妾成群 - 《妻妾成群》读后感——女人·性·古井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苏童这个名字本身就很女性*化,在当我只是听说他的名字时,我甚至一度将他视作一位女性*作家。再看他的《妻妾成群》、《红粉》、《妇女生活》、《桥边茶 馆》、《南方的堕落》、《樱桃》、《水鬼》……甚至《米》、《武则天》这些作品的主人公几乎都是女性*,或者女性*占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不光作品中的重心 在女性*这一面,他的文字也是缠绕着柔媚晦涩的女人气息。加之苏童本人冷艳张扬的想象力以及飘忽的行文风格更是给他的小说增添了哥特式的神秘感。让人欲罢不 能。
  而苏童文字的“媚力”大半源自他对女性*的独特的洞察。在我的印象中还没有哪一个当代作家能够像苏童这样多和这样精细地写到女性*,这样得心应手和在最深层的潜意识里对女性*进行描写。
  ……颂莲的心里很潮湿,一股陌生的欲|望像风一样灌进身体,她觉得喘不过气来,意识中又出现了梅姗和医生的腿在麻将桌下交缠的画面……她听见空气中有一种物质碎裂的声音。
  你看《妻妾成群》中他对颂莲的心理揣摩是如此的对味,让同为女性*读者的我也不得不汗颜,你不禁要问他为何比女人自身还要了解女人。你完全可以在他的文字中 找到他似乎经历过这种磨砺的证据。看苏童近照,他的脸部轮廓棱角分明(颇有些硬汉的形象),浓眉小眼,嘴角微微的弧线——让我不免有些臆想,这张甚至可以 说是英俊的、易于流露出笑容的、潜藏着细腻和又含着诡谲的洞察力和女性*般的一丝"羞涩"的脸——是否暗示着些什么。有这么一类作家,一生都是为了童年而写 作,苏童就是。他笔下浸透着苏州的隐晦和他忧郁的童年①。关于作者童年的资料太少,但不妨我们做些猜想:也许他的童年是在倾听女人的闺房秘史中度过,也许 他的童年是在过分的母爱关注下度过,也许他的眼前有太多生动却又惨痛的例子。或许什么都不是,但可以肯定的是苏童了解或者试图了解了她们太多的行为举止, 性*格习性*,她们的一颦一笑、内心思想无一不在他的高瞻之中,他的眼前晃动着她们太多的影子,他无法不把笔墨洒向她们。一进入女性*世界,苏童就如鱼得水。他 心目中的女性*世界似乎是恒古不变的,这大大弥补了他生命体验之不足。因此缺乏深厚古典修养的他,居然闭门造车地写出那么多伪历史、伪风俗的妾妇小说,在狭 窄的文学甬道中窥婬*式地窥想女人、压榨女人、拯救女人。是的,“窥婬*”似乎很符合他的风格,因为提到他的作品也不可逃避要谈到“性*欲”。

  ……陈佐千抚摸颂莲粉红的微微发烫的肌肤,摸到无数欲|望的小兔在她皮肤下面跳跃。陈佐千的手渐渐地就狂乱起来,嘴也俯到颂莲的身上。颂莲面色*绯红地侧身躺在长沙发上,听见窗外雨珠迸裂的声音,颂莲双目微闭,呻吟道,主要是下雨了。
  在我看来他的性*描写决不露骨却极能骚动读者的欲|望,就好像他力挽狂澜将癫狂的状况用最大力压下去,所以看似低吟却极有分量。他的冷酷在于无情而生动细腻地 揭示着人性*本原中近乎于“原罪”的丑恶——“性*恶论”。这种跳跃在人性*与意识的末梢上的描写,敏感、细腻、令人毛骨悚然。某种意义上,这篇小说、这种描写 表达了苏童乃至一代青年作家奇怪的历史观,即把“性*”看作历史的根源和动力。
  让我们以颂莲为例,她是读过一年书的女大学生,照理说也应该受到新思潮的影响并有可能成为一个"新时代女性*",但在父亲因茶厂倒闭而自缢身亡之后,她所表 现出的却是源于人性*之根的弱点,在辍学做工还是嫁给有钱人做小两条道路中她很自然地堕落到了后者。甚至我们不敢把之称为“堕落”,向人的本性*出发也不失为 一种人生选择。一种正确的选择吧。苏童之所以敢如此大胆地打破传统的红色*革命模式回归最原初的叙事模式,当然也是一种突破。可能在他看来小事件的描写更能 打动人心吧。不得不谈到的是苏童常常模糊故事发生的准确年限,有时,你很难判断故事究竟停留在时代的哪一个断层,你只能随作者的指引进入他的结界。苏童很 聪明,他不会把主动权无偿的交给你,而是懂得玩弄你可怜的想象力,支配你、指挥你,也许是傀儡了你——在他亦真亦幻的世界里。

  ……她每次到废井边上总是摆脱不掉梦魇般的幻感。她听见井水在很深的地层翻腾,送上来一些亡灵的语言,她真地听见了,而且感觉到井里泛出冰冷的瘴气,湮没了她的灵魂和肌肤。
  在《妻妾成群》中还有一个很古老的意象:井。似乎从封建社会开始,古井就承载了许多怨恨,而这些怨气又深深集蕴了女性*的身影,也不知是从何时开始,古井 ——女人——怨魂就站在了一条线上。常常听老人讲皇帝后宫里的老井有多少尸骨,常常听闻裹足的女人不愿接近老井的习俗。看来民间也多少有些捕风捉影的依 据。在《妻妾成群》里的那口井,那井内是幽暗且寒冷的,井台上也爬满了青苔。颂莲被这口井纠缠了一辈子,井中的世界对她来说是个黑色*的诱惑,她想将它看清 楚以便使自己不再莫名地恐惧,可是她却永远也不敢靠近,但她也走不出那口井的-阴-影。所以她只好在井边不停地转圈,一边转一边说:我不下去,我不下去。对井 的惧怕是因为颂莲对“乱|伦”的渴望以及对封建伦理观念压制的恐慌吗?这是不是可以看作是苏童对女性*话题的一次比较深入的探讨呢?
  从夏娃开始,女人就只是亚当身上的一根肋骨而已。在女性*主义的世界里也有一句名言,“在男人书写的历史中,女人始终是绝对的‘他者’(the other)”。那在苏童笔下的女性*世界是“他者”还是“此者”呢?很明显,作者已经不是把女性*放在了中心位置来描述,而是将女性*的视角拓宽,这种关注是 前所未有的。最特殊的是苏童本身作为男性*个体的换位思考是值得深思的。其实,我们不妨反过来想想,虽然其作品的主角几乎都是女性*,但是人物的设置始终是搁 置在以男权为至上利益的社会环境中,所以每个女性*主角所包皮含的隐形线索依然是向男权的膜拜,我们看到的依然是一群女人和一个男人的故事,依然是因为男人而 产生的悲剧。但是当这些冲突被放大乃至变形时,男人以及他身边的女人们也同时被收缩聚焦最终产生了我们的错觉——一种似乎将女人中心化的错觉。所以,简单 的把苏童的作品归结为女性*中心论也是不妥帖的。只能说是在绝对男权的社会中选取了“女人”这一个横截面来诠释它,女性*仅仅是工具而已,恐怕最深层的意图还 是在勾勒男人的权利社会。但是,恰恰如此才获得了难能可贵的视角,女人的一切举动也才变得合情合理。

  第二年春天,陈佐千又娶了第五位太太文竹。文竹初进陈府,经常看见一个女人在紫藤架下枯坐,有时候绕着废井一圈一圈地转,对着井中说话。文竹看她长得清秀 脱俗,干干净净,不太像疯子,问边上的人说,她是谁?人家就告诉她,那是原先的四太太,脑子有毛病了。文竹说,她好奇怪,她跟井说什么话?人家就复述颂莲 的话说,我不跳,我不跳,她说她不跳井。
  颂莲说她不跳井。
  故事又开始轮回。在苏童看来女人的故事永远不会结束。
  是的,女人•性*•古井的故事同样从未结束过。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不省心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第一章说实话省心(1)红也分怎么用:天安门城楼,红墙、红灯笼、红旗配金瓦白石桥就是端庄;天安门要改成绿瓦,插彩旗再配电镀桥栏杆儿那就没法看了,信不信由您前几日去潭柘寺拍摄,临近山门,路两边小竹竿东倒西歪地插满了红黄绿粉蓝各色彩旗,这是哪儿跟哪儿呀?把一个佛教圣地弄得跟窑子似的,全然不顾宗教的庄严和淡泊,欺负佛祖不会说话,只能坐大雄宝殿里生闷气。当然这也不能怪插旗的人,他还以为这是隆重呢。 [点击阅读]
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我早在搬进这栋板楼之前,就听老流氓孔建国讲起过朱裳的妈妈,老流氓孔建国说朱裳的妈妈是绝代的尤物。我和朱裳第一次见面,就下定决心,要想尽办法一辈子和她耗在一起。十七八岁的少年没有时间概念,一辈子的意思往往是永远。 [点击阅读]
芙蓉锦
作者:佚名
章节:55 人气:2
摘要:001婚礼中的插曲1林静站在巨大的落地镜前,看着镜子中的自己,突然觉得有些陌生,不禁伸手抚触自己的脸庞。高挽着的头发,披着轻柔的婚纱,精致的妆容,有着一种妖冶的美,雪白的项颈装饰这耀眼的钻石项链,圆润的耳垂搭配着同一系列的耳环,巴黎空运过来的婚纱,镂空的设计衬托着她那姣好的身材,带着点妖娆。这是她吗?林静不禁在心底问自己。是的,是她,今天是她结婚的日子,而她就是新娘。 [点击阅读]
夜谭十记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不负十年寒窗苦读,我终于赢得一个“洋翰林”的尊号,在一所国立大学的中文系毕业了。当我穿上黑袈裟样的学士服,戴上吊须绦的学士方帽,走上台去,从我们的校长手里领来一张金光灿烂的毕业证书,真是趾高气扬、得意忘形,以为从此以后,摆在我面前的就是青云直路、鹏程万里了。 [点击阅读]
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先说小说。小说不是模仿着生活的世界。它自己就是生活,就是世界。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帕慕克新近在哈佛大学著名的诺顿讲座授课,他说“小说是第二生活”。让读者觉着“遇到并乐此不疲的虚构世界比现实世界还真实”,有一种“幻真的体验”。 [点击阅读]
杜拉拉升职记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大学毕业的第四年,历经民营企业和港台企业的洗礼后,拉拉终于如愿以偿地进了通讯行业的著名美资500强企业DB,任职华南大区销售助理,月薪四千。这个岗位有点像区域销售团队的管家婆,负责区域销售数据的管理,协助大区经理监控费用,协调销售团队日常行政事务如会议安排等。工作内容琐碎,又需要良好的独立判断,哪些事情得报告,哪些事情不要去烦大区经理,遇事该和哪个部门的人沟通,都得门儿清。 [点击阅读]
王小波《白银时代》
作者:王小波
章节:21 人气:2
摘要:书名:白银时代作者:王小波白银时代大学二年级时有一节热力学课,老师在讲台上说道:“将来的世界是银子的。”我坐在第一排,左手支在桌面上托着下巴,眼睛看着窗外。那一天天色*灰暗,空气里布满了水汽。窗外的山坡上,有一棵很粗的白皮松,树下铺满了枯黄的松针,在乾裂的松塔之间,有两只松鼠在嬉戏、做*爱。松鼠背上有金色*的条纹。教室里很黑,山坡则笼罩在青白色*的光里。 [点击阅读]
蝉翼传奇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楔子死亡白先生无疑是武林中最有名望的人。白先生的名望不在于他的武学造诣,而是在于他的人格。无论黑白两道,无疑,对白先生曾经在沙场上出生入死,保家卫国的忠烈所折服。更叫人敬仰的,白先生血战胡虏十二次后,竟视功名如蔽物,而甘心退隐江湖做个升斗小民。谁对白先生都只有敬佩的分!可是,白先生竟然被人暗算在他居住的玉星居!白先生之死,无疑是武林中最震撼的事。更叫人骇然相告的,是楚老五的判断。 [点击阅读]
丁庄梦
作者:佚名
章节:55 人气:2
摘要:阎连科被称作"中国目前最具爆发力的作家",不仅因为他的两部中篇小说分别获得第一届和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而且他的长篇小说《日光流年》、《坚硬如水》、《受活》都在文坛引起较大反响,《受活》近日获得第三届老舍文学奖。见到阎连科的时候,他正在和一位从美国来的资助人商议援助河南艾滋病村的事宜,他的下一部小说准备写艾滋病村,他还要把老舍文学奖的一部分奖金捐给艾滋病村。 [点击阅读]
北平无战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简介:1948年,太平洋战争结束后三年,北平经济崩溃、民生凋敝,看似平静的北平城内暗流汹涌。国共两党决战之际,以蒋经国为首的国民党少壮派,突然对涉嫌通共的国民党空军王牌飞行员方孟敖委以重任,将其飞行大队改编为国防部经济稽查大队,前往北平调查民食调配物资的贪腐案,藉此打击以方孟敖的父亲、国民党中央银行北平分行行长方步亭为核心的孔宋家族贪腐势力,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