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气球上的五星期 - 第三十二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气球上的五星期--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二章
  博尔努的首府——比迪奥玛人的小岛——胡兀鹫——博士的忧虑——戒备——空中袭击——气囊破了——下落——崇高的牺牲精神——乍得湖北岸
  自从到达乍得湖上空后,“维多利亚号”就遇上了一股向西去的气流。乌云使白天的炎热减缓了许多,在这广阔的水面上可以感到有些凉风阵阵袭来。下午将近1点时,气球斜飞过了湖面,而后,又在陆地上空飞了七八英里。
  最初,博士对往这个方向去感到有点遗憾。但是,当他看到博尔努的著名首府库卡城时,也就不再抱怨了。过了一会儿,可以大致看清由白粘土城墙环绕的库卡城了;几座建筑相当粗糙的清真寺笨拙地耸立在一大片方形阿拉伯式样的房子上空;在一户户人家的庭院里和公共场所生长着一些埃及姜果棕树①和橡胶树,树的顶部由宽大的树叶构成直径100尺的绿色苍穹,像一把把巨大的阳伞。乔提醒同伴们注意这些树冠的大小与阳光的热度有关,他由此得出上帝非常可爱的结论。
  ①一种大型的扇状棕榈类植物,果实的汁浆和皮含有姜味,可用作饮料。
  库卡实际上是由两座不同的城组成的。两城之间有一条300托瓦兹长的宽阔林荫大道相连。当地人把这条道称为“当达尔”。这个时候,道上步行的和骑马的络绎不绝。路这边的城,房子间隔很远,且高大通风,一看就知道主人比较富裕;另一边的城,房屋非常简陋,低矮呈圆锥形的草棚,鳞次栉比,显然,里面住的都是生活拮据的穷人,因为,库卡城里既没有商业也没有工业。
  肯尼迪发觉这座城与爱丁堡有几分相似。它们都是由两个完全不同的城组成,只不过,爱丁堡是建在平原上。
  但是,这一地区的风向总是变幻不定,几位旅行家还没来得及好好看一眼库卡城,突然,一阵逆风刮来,“维多利亚号”被裹着向后退了约40英里,又回到了乍得湖上空。
  湖面上出现了一种新的景致,众多岛屿星罗棋布。岛上住着非常凶恶的比迪奥玛人。他们是些嗜血成性的湖上强盗,和撒哈拉大沙漠的游牧民族图瓦雷格人一样,常常令附近地区的人们感到不安。正当这些野人大着胆子准备用弓箭和石子来迎接“维多利亚号”时,气球却像一只大金龟子一样飞舞着很快越过了他们的头顶。
  在此期间,乔一直注视着地平线上空。这时,他对肯尼迪说:

  “肯尼迪先生,我敢肯定,您一直梦想着打猎,喏,现在您有事干了。”
  “噢,怎么回事,乔?”
  “这一次,您开枪,我的主人肯定不会反对。”
  “到底出了什么事?”
  “您没瞧见那边有一群大鸟正向我们飞过来吗?”
  “鸟?”博士听到后,立即抓起望远镜观察。
  “我看见了。”肯尼迪证实道,“它们至少有一打。”
  “14只呢,肯尼迪先生。”乔更正道。
  “老天哪,但愿它们是害鸟!这样的话,我们开枪,好心肠的弗格森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我没什么可说的,”弗格森博士回答道,“但是,我宁愿那些鸟离我们远点儿!”
  “为什么,主人?您怕那些长翅膀的家伙吗?”乔有些不明白。
  “乔,那是些胡兀鹫,而且是身子最大的那种,如果它们攻击我们……。”
  “弗格森,怕什么,我们自卫就是了!反正有一军火库的武器弹药等着它们呢。我就不信这些鸟有那么可怕!”
  “谁知道呢?”博士有点担心地回答。
  10分钟后,鸟群已飞得很近,猎枪完全可以打着了。这14只胡兀鹫的嘶哑叫声在空中响成一片,它们渐渐向“维多利亚号”靠近。显然,气球的出现不仅没有使它们感到害怕,反而更激怒了它们。
  “它们叫得多响!翅膀拍打得多厉害!”乔猜测,“这些鸟看到有人侵入它们的领地,而且胆敢和它们一样飞,可能觉得很不自在。”
  “老实说,它们的样子够吓人了。”猎人接着说,“如果这群胡兀鹫配上一只珀迪摩尔马枪的话,我相信它们肯定够凶狠的。”
  “他们不需要那东西。”弗格森回答。他的神情越来越严肃了。
  胡兀鹫追逐着“维多利亚号”,在气球周围形成了一个大圆。它们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在空中飞快地穿来穿去,逐渐缩小了包围圈。它们时而像流星坠地似的突然俯冲,时而像出膛的子弹直冲云霄,时而又翅膀一侧骤然改变飞行方向。
  博士忧心忡忡,决心把气球升到高处的大气层中以避开这些危险的猛禽。氢气迅速膨胀起来,“维多利亚号”开始上升。但是,胡兀鹫也随着一起往上飞。看来,它们不打算放弃气球。
  “显然,它们是要和我们过不去了。”猎人一边说,一边往马枪里装子弹。

  果然,这些鸟越飞越近了,有几只距气球几乎不到50尺远。它们好像根本就不在乎肯尼迪手中的武器。
  “我真想给它们来几枪。”猎人有些按捺不住了。
  “肯尼迪,不行!千万别开枪!可不要无缘无故惹恼了它们。那样做只会刺激它们来攻击我们。”
  “可是,我能轻而易举地干掉它们呀。”
  “肯尼迪,你弄错了。”
  “这么几只鸟,我们一枪一只,有什么错的?”
  “如果他们冲到气球上面去,你怎么打得着它们呢?想想你在陆地上面对一群狮子,或在海上面对一群鲨鱼时的情形吧!对于乘气球上天的人来说,这和那一样危险。”
  “弗格森,你这话当真?”
  “肯尼迪,千真万确。”
  “那么,我们就等等吧。”
  “是的,你先等等。不过,你要随时准备着,万一遭到攻击,我们只有自卫。还是那句话,没有我的命令别开枪。”
  这时,胡兀鹫越聚越近了。它们因拼命尖叫而鼓起的光秃秃的脖子和头顶上因恼怒而竖起的紫色肉冠已清晰可辨。这是些最大个的胡兀鹫,身长超过3尺,白白的翅膀伸展着,阳光透过翅翼闪闪发亮。它们的凶恶程度完全可以与鲨鱼相比,可以说,它们就是长着翅膀的鲨鱼。
  “它们一直在跟着我们,”博士看见胡兀鹫随同气球一起上升,不无担心地说,“看来,升多高也没用,它们飞得比我们还高呢!”
  “你说怎么办?”肯尼迪问。
  博士没有作答。
  “弗格森,你听着,”猎人又说,“这些鸟共14只。我们所有的武器装满子弹后,一共可以打17枪。难道这还不能把它们全消灭或赶走吗?一大半包在我身上好了。”
  “肯尼迪,对你的枪法,我毫不怀疑。就算凡是从你枪口下过的胡兀鹫都被你打死了,可是,我再给你说一遍,只要它们扑到气球上面一点,你就看不到了。它们会把带我们上天的气囊抓破,到那时,可就麻烦了。要知道,我们现在是在离地球3000尺的高空啊!”
  说话间,一只最凶狠的大鸟,张着嘴,伸着爪子,向“维多利亚号”俯冲过来,准备啄破和撕烂气球。
  “开枪!快开枪!”博士急忙高喊。
  话音未落,鸟被子弹击中,死尸打着转掉了下去。
  原来,肯尼迪手里早已抓着一杆双筒猎枪等候多时了,旁边的乔也端着一支枪跃跃欲试。

  胡兀鹫听到枪声吓得离开了片刻,但是几乎马上又极其疯狂地扑了上来。肯尼迪第一枪打掉了离得最近的一只胡兀鹫的头,乔一枪打碎了另一只的翅膀。
  “只剩下11只了。”他嘴里算着。
  但是,余下的胡兀鹫这时改变了攻击策略。它们一起飞到“维多利亚号”上面去了。肯尼迪望望弗格森,博士虽然面无表情,极力控制住自己,但脸色变得苍白。3个人谁也不再说话。一阵令人忐忑不安的沉寂后,头顶上传来撕绸子一般刺耳的撕裂声。三位旅行者马上感觉到脚下的吊篮在下沉。
  “我们完了!”弗格森眼睛紧紧盯住水银柱急速下降的气压表,叫了一声。之后,他又补充道:
  “快扔压载物!快扔!”
  眨眼间,所有的石英块扔光了。
  “我们还在下落!把水箱倒空!乔!你听见了吗?我们就要掉进湖里了!”
  乔照着主人的话做了。博士俯下身子瞧,只见湖水像上涨的海潮一样向他们迎来,眼看着湖中的物体在迅速变大。转眼间,吊篮距乍得湖面不到200尺了。
  “吃的!把吃的扔掉!”博士又喊。
  于是,装着食物的箱子被扔了出去。下坠的速度放慢了,可是仍没有停止。
  “扔啊!再扔啊!”博士最后一次喊道。
  “再没有东西可扔了。”肯尼迪回答。
  “不!还有呢!”乔简洁地答道,同时一只手在胸前飞快地划了个十字,然后,翻出吊篮跳了下去。
  “乔!乔!”博士吓坏了。
  但是,乔已听不见他的呼喊了。减轻了负重的“维多利亚号”不再下落。它重新上升,一直到1000尺的空中。风拼命往漏了气的气囊里灌,同时吹着气球向湖北岸飘去。
  “他完了!”猎人做了个绝望的手势,说。
  “他这是舍了命来救我们啊!”弗格森补充道。
  说着,两位勇敢的人的眼中滚出大颗大颗的泪珠。他们俯在吊篮边上往下望,极力搜寻可怜的乔的踪迹。可是,风已经把他们吹得太远了,哪里还找得到乔的影子。
  “我们现在怎么办?”肯尼迪问。
  “肯尼迪,只要一有可能,我们就着陆,然后等着。”
  气球飘了60英里后,在湖北岸一块荒僻的地方停了下来。锚勾住一棵不太高的树,猎人下去把它牢牢固定住。
  夜幕降临了。但是整整一个晚上,无论是弗格森,还是肯尼迪都无法合住眼睛。
或许您还会喜欢:
巴黎圣母院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78 人气:2
摘要: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变。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是法国有影响的人物。 [点击阅读]
苏菲的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话说我对哲学产生兴趣是在研一时的自然辩证法课堂上。那是位颇为娘娘腔的老教授,本行研究人脑和意识,业余时间教授自然辩证法和自然科学史。不像其他政治课老师只晓得照本宣科,这老头有相当牛逼的学术基础,从古希腊哲学的朴素唯物主义,讲到近现代一系列科学危机,一贯而至,娓娓道来,一面精彩轻松的讲解着各种科学定律,一面逐步揭开科学背后的思辨踪影;当然作为一位老右愤, [点击阅读]
小银和我
作者:佚名
章节:142 人气:2
摘要:——和希梅内斯的《小银和我》严文井许多年以前,在西班牙某一个小乡村里,有一头小毛驴,名叫小银。它像个小男孩,天真、好奇而又调皮。它喜欢美,甚至还会唱几支简短的咏叹调。它有自己的语言,足以充分表达它的喜悦、欢乐、沮丧或者失望。有一天,它悄悄咽了气。世界上从此缺少了它的声音,好像它从来就没有出生过一样。这件事说起来真有些叫人忧伤,因此西班牙诗人希梅内斯为它写了一百多首诗。每首都在哭泣,每首又都在微笑。 [点击阅读]
地狱镇魂歌
作者:佚名
章节:93 人气:2
摘要:没有人知道创世之神是谁,但他(她)创造了整个世界,创造了神族和魔族,还有同时拥有两个种族力量但是却都没有两个种族强大的人族,也同时创造出了无数互相具有不同形态的异类族群,在把这些族群放置在他的力量所创造的领地中之后,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的创世之神便离开了这个世界,再也没有任何人知道他的下落。 [点击阅读]
无人生还
作者:佚名
章节:71 人气:2
摘要:varcpro_id='u179742';varcpro_id='u179742';沃格雷夫法官先生新近离任退休,现在正在头等车厢的吸烟室里,倚角而坐,一边喷着雪茄烟,一边兴致勃勃地读着《泰晤士报》上的政治新闻。沃格雷夫放下报纸,眺望窗外。列车奔驰在西南沿海的萨默塞特原野上。他看了看表,还有两小时路程。 [点击阅读]
我弥留之际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2
摘要:朱厄尔和我从地里走出来,在小路上走成单行。虽然我在他前面十五英尺,但是不管谁从棉花房里看我们,都可以看到朱厄尔那顶破旧的草帽比我那顶足足高出一个脑袋。小路笔直,像根铅垂线,被人的脚踩得光溜溜的,让七月的太阳一烤,硬得像砖。小路夹在一行行碧绿的中耕过的棉花当中,一直通到棉花地当中的棉花房,在那儿拐弯,以四个柔和的直角绕棉花房一周,又继续穿过棉花地,那也是脚踩出来的,很直,但是一点点看不清了。 [点击阅读]
哲理散文(外国卷)
作者:佚名
章节:195 人气:2
摘要:○威廉·赫兹里特随着年岁的增多,我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到时间的宝贵。确实,世上任何别的东西,都没有时间重要。对待时间,我们也变得吝啬起来。我们企图阻挡时间老人的最后的蹒跚脚步,让他在墓穴的边缘多停留片刻。不息的生命长河怎么竟会干涸?我们百思不得其解。 [点击阅读]
盛夏的方程式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2
摘要:1只需一眼,就能看到从新干线转乘在来线的换乘口。沿着楼梯上到月台,只见电车已经进站,车门也已经打开。车里传出了嘈杂声。柄崎恭平不由得皱起眉头,从最近的车门上了车。盂兰盆节已经结束,父母也说过应该不会太挤,可电车里却几乎是座无虚席。车里那一排排四人合坐的包厢座位上,几乎全都坐了三个以上的人。恭平在车厢过道里走过,想要找一处只有一两个人坐的座位。合坐在座位上的,大部分都是一家人。 [点击阅读]
董贝父子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我敢于大胆地相信,正确地观察人们的性格是一种罕见的才能(或习惯)。根据我的经验,我甚至发现,即使是正确地观察人们的面孔也决不是人们普遍都具有的才能(或习惯)。人们在判断中,两个极为寻常发生的错误就是把羞怯与自大混同——这确实是个很寻常的错误——,以及不了解固执的性格是在与它自身永远不断的斗争中存在的;这两种错误我想都是由于缺乏前一种才能(或习惯)所产生的。 [点击阅读]
三个火枪手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小说主要描述了法国红衣大主教黎塞留,从1624年出任首相到1628年攻打并占领胡格诺言教派的主要根据地拉罗谢尔城期间所发生的事。黎塞留为了要帮助国王路易十三,千方百计要抓住王后与英国首相白金汉公爵暧昧关系的把柄。而作品主人公达达尼昂出于正义,与他的好友三个火枪手为解救王后冲破大主教所设下的重重罗网,最终保全了王后的名誉。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