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七钟面之谜 - 第二十六章 主要关于高尔夫球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二十六章 主要关于高尔夫球
  “你那朋友是个好女孩,疾如风。”卡特汉伯爵说。
  罗琳已经在“烟囱屋”呆了将近三星期,而且赢得主人的高度好感——主要因为她那随时准备好接受六号铁杆打法指导的优雅迷人风采。
  在对他的冬季出国之旅感到厌烦之下。卡特汉伯爵打起了高尔夫球。他打得并不高明,因此对此项运动非常热衷。他把大部分上午时光都用来挥动六号铁杆,把球高打过各种矮树丛——或者该说是企图高打,结果一阵猛力乱挥,把天鹅线般的草皮大块大块地剁烂掉,使马克唐那心疼欲绝。
  “我们必须设计一套小小的课程,”卡特汉伯爵对着一株雏菊说,“一套小小的运动课程。现在,看我的这一杆,疾如风。右膝放松,慢慢往后摆,头部保持不动,运用腕力。”
  被猛力击中上端的球,飞快掠过草坪,消失在茂密的石楠花丛里。
  “奇怪,”卡特汉伯爵说,“我是怎么打的?如同我所说的,疾如风,你那朋友是个很好的女孩。我真的认为我引导她对高尔夫球运动产生了相当的兴趣。她今天上午挥了非常好的风杆──真的差不多跟我所能挥出的一样好。”
  卡特汉伯爵漫不经心地又挥动一杆,掀起了一大片草皮。
  正好路过的马克唐那把草皮放回原位,紧紧地把它踏回去。他投给卡特汉伯爵的眼神,足以令除了狂热的高尔夫球爱好者之外的任何人一头钻进地里去。
  “是要马克唐那有对待库特夫妇凶恶的罪嫌的话,我深深怀疑他是对他们穷凶极恶没错,”疾如风说,“那么他现在正在受到惩罚。”
  “为什么我不能在我自己的花园里为所欲加?”她父亲问道,“马克唐那应该对我日益增进的球技感兴趣才对——苏格兰人是伟大的高尔夫球民族。”

  “你这可怜的老头儿,”疾如风说,“你永远打不好高尔夫球──不过,无论如何,这倒可以避免你去惹是生非。”
  “才不会像你说的那样哩,”卡特汉伯爵说,“那天我在第六洞五杆进洞,我告诉职业选手时,他们非常惊讶。”
  “他们是会感到惊讶。”疾如风说。
  “谈到库特夫妇,欧斯华爵士打得不错──相当不错。球风不美——太死板了。不过每次挥杆都是干净利落。可是人的原形毕露的方式真是古怪——每次你球落到洞口六寸方圆之内时,他还是非要你把它打进去不可才算数。我可不喜欢他这一点。”
  “我想大概他是个喜欢凡事确定的人吧。”疾如风说。
  “这违背了高尔夫球的精神。”她父亲说,“而且他也对高尔夫球理论没兴趣,说他打球只是为了运动运动,不必费心去管什么风格不风格的。那个当秘书的贝特门,可就相当不同了。让他感兴趣的是理论。我用木杆打高飞球时老是打滑,他说这大部分是右臂太用力的缘故。他引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理论:高尔夫球全靠左臂──决定关键全在左臂的力道。他说他打网球时用的是左手球拍,但是打高尔夫球就用一般的球杆,因为这样一来他左臂的优越性就能显露出来。”
  “那么他打得非常好吗?”疾如风问道。
  “不,并不非常好,”卡特汉伯爵坦白地说,“不过他可能不常打。我懂得他说的理论,而且我认为这很有道理。啊!你看到那一杆了吧,疾如风?正掠过石楠花丛。完类的一击。啊!
  要是每次都能打出这样——什么事,崔威尔?”
  崔威尔对疾如凤说:

  “狄西加先生打电话找你,小姐。”
  疾如风去速跑回屋子里,一边喊着:“罗琳,罗琳!”罗琳在她正好拿起听筒时来到她身边。
  “喂,是你吗,杰米?”
  “喂。你好吗?”
  “好极了,不过有点无聊。”
  “罗琳怎么样?”
  “她很好。她在这里,你要不要跟她说话?”
  “等一下。我有很多话要说。首先,我要到库特家去度周末,”他意味深长地说,“听我说,疾如风,你不知道要怎么弄到万能钥匙吧,你知道吗?”
  “一点也不知道。真的有必要带万能钥匙上库特家去吗?”
  “哦,我想会派得上用场。你不知道哪种店可以买得到吧?”
  “你需要的是一个好心的‘三只手’朋友。”
  “是的,疾如风,是的。不幸的是,我连一个这种朋友都没有。我想或许你聪明的脑袋瓜子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不过我想我大概得像往常一样求助史蒂文斯。他不久就会对我产生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先是一把蓝管自动手枪——现在又是万能钥匙。他会以为我加入了什么犯罪集团了。”
  “杰米?”疾如风说。
  “什么事?”
  “听着——小心,好吗?我的意思是如果欧斯华爵士发现你带着万能钥匙在他那里鬼鬼祟祟的……呃,我想他会非常不高兴,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相貌怡人的年轻人上了被告席!好的,我会小心。黑猩猩才是我真正害怕的家伙。他那双扁平足走起路来无声无息的,你从不知道他是怎么突然在你身边冒出来的。而且他总是有那份天才在你不想见到他的地方出现。不过你放心,信任我这小英雄吧。”

  “哦,我真希望罗琳和我能到那里去关照你。”
  “谢谢你,护士小姐。事实上,我有个计划——”
  “怎么样?”
  “你想你和罗琳明天上午能不能让车子正好抛锚在李色伯利附近?离你家不太远,不是吗?”
  “四十哩路。算不了什么。”
  “我想是算不了什么——对你来说!不过可不要开快车让罗琳出车祸丧命。我蛮喜欢罗琳的。好,就这么办——大约十二点十五分至十二点半之间。”
  “这样好让他们邀请我们吃中饭?”
  “正是这个主意。喂,疾如风,我昨天遇见了那个叫袜子的女孩,你认为如何——德伦斯·欧路克这周末也要去那里!”
  “杰米,你是不是认为他——”
  “哦——每一个人都要怀疑,你知道。这是他们说的。他是个野小子,而且胆大包天。我认为他有可能领导秘密组织。
  他和女爵可能是这件事的共谋。他去年出国到匈牙利去过。”
  “可是他随时都可以偷走那份配方。”
  “这正是他无法偷去的原因所在。他得在他不可能受到怀疑的情况下动手。不过沿着常春藤爬回他的床上去——呃,这倒是精巧。现在听我下指示:在跟库特夫人客套一下之后,你和罗琳各自使尽浑身解数缠住黑猩猩和欧路克,直把他们缠到午餐时刻,一分钟也不要让他们得闲。明白吧?这对你们两位漂亮的女孩来说应该不难办到。”
  “你用的是美人计。我明白。”
  “说的正是。”
  “哦,无论如何,你的指示我记住就是了。现在你要不要跟罗琳说话?”
  疾如风把听筒交给罗琳,圆滑地退了出去。
或许您还会喜欢:
远大前程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1993年暑假后,我接到上海的老朋友吴钧陶先生来信,说南京译林出版社章祖德先生请他译狄更斯的《远大前程》,万一他没有时间,还请他代为找一位译者。吴先生正忙于孙大雨先生的作品编校,而且上海的一些译者手头都有任务,所以他请我译这部作品。我虽然在英语专业从事英美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一辈子,但还没有正正式式地译过一本世界名著。我大部分精力花在中美文化的比较,以及向国外介绍中国文化方面。 [点击阅读]
邦斯舅舅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一谈及巴尔扎克,人们首先会想到他的《高老头》、《欧叶妮·格朗台》、《幻灭》,而《邦斯舅舅》恐怕就要稍逊一筹了。然而,我们却读到了也许会令中国读者意外的评论。安德烈·纪德曾这样写道:“这也许是巴尔扎克众多杰作中我最喜欢的一部;不管怎么说,它是我阅读最勤的一部……我欣喜、迷醉……”他还写道:“不同凡响的《邦斯舅舅》,我先后读了三、四遍,现在我可以离开巴尔扎克了,因为再也没有比这本书更精彩的作品了。 [点击阅读]
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1我以为,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我的童年幸福快乐。我有一个可爱的家庭和宅院,一位聪颖耐心的保姆;父母情意甚笃,是一对恩爱夫妻和称职的家长。回首往事,我感到家庭里充满了欢乐。这要归功于父亲,他为人随和。如今,人们不大看重随和的品性,注重的大多是某个男人是否机敏、勤奋,是否有益于社会,并且说话算数。至于父亲,公正地说,他是一位非常随和的人。这种随和给与他相处的人带来无尽的欢愉。 [点击阅读]
青年近卫军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2
摘要:亚·法捷耶夫(1901年12月24日——1956年5月13日)全名亚历山德罗维奇·法捷耶夫。他是俄罗斯古典文学传亚·法捷耶夫统的继承者,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作品是在社会主义革命精神鼓舞下写成的;他笔下的主人公们是为建设新生活而斗争的英勇战士。 [点击阅读]
青鸟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郑克鲁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Maeterlinck,1862—1949),比利时象征派戏剧家。出生于公证人家庭,早年学习法律,毕业后随即到巴黎小住,结识了一些崇尚象征派诗歌的朋友,从此决定了他的文学生涯和创作倾向。他的第一部作品《温室》(1889)是象征派诗歌集。同年发表的剧本《玛莱娜公主》得到了法国评论界的重视,这个剧本第一次把象征主义手法运用到戏剧创作中。 [点击阅读]
飞鸟集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泰戈尔1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飞去了。秋天的黄叶,它们没有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straybirdsofsummercometomywindowtosingandflyaway.andyellowleavesofautumn,whichhavenosongs,flutterandfalltherewithasign.2世界上的一队小小的漂泊者呀,请留下你们的足印在我的文字里。 [点击阅读]
马克吐温作品集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本文是作者根据自己1868年在纽约采访州长竞选的素材写成的一篇政治讽刺小说。作者以夸张的漫画式的笔触,艺术地再现了美国社会中竞选的种种秽事丑闻,揭露了竞选的虚伪性和欺骗性。这篇小说以独立党候选人“我”的自白与大量的新闻、匿名信等引文的对照构成完整的故事,用犀利、夸张、含蓄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腐败政治的愤怒谴责。 [点击阅读]
1Q84 BOOK2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nbs;《1Q84BOOK2(7月-9月)》写一对十岁时相遇后便各奔东西的三十岁男女,相互寻觅对方的故事,并将这个简单故事变成复杂的长篇。我想将这个时代所有世态立体地写出,成为我独有的“综合小说”。超越纯文学这一类型,采取多种尝试。在当今时代的空气中嵌入人类的生命。 [点击阅读]
ABC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在我的这本记叙性的书中,我摒弃了常规,仅仅以第一人称叙述了我亲自处理过的一些案件和勘查过的现场,而其它章节是以第三人称的方式写的。我希冀读者相信书中的情节是真实的。虽然在描述各种不同人物的思想及感情上过于细腻,可是我保证,这都是我当时精细的笔录。此外,我的朋友赫尔克里.波洛还亲自对它们进行过校对。 [点击阅读]
从地球到月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在南北战争时期,美国马里兰州中部的巴尔的摩城成立了一个很有势力的新俱乐部。我们知道,当时在这些以造船、经商和机械制造为业的人们中间,军事才能是怎样蓬勃地发展起来的。许多普普通通的商人,也没有受到西点军校的训练,就跨出他们的柜台,摇身一变,当上了尉官、校官,甚至将军,过了不久,他们在“作战技术”上就和旧大陆的那些同行不相上下,同时也和他们一样,仗着大量的炮弹、金钱和生命,打了几次胜仗。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