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全世界人民都知道 - 恰恰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一场死姿如高难度体操动作的车祸,果然普通交通肇事了。这里最艰难的不是战斗,是说服自己修改小学的常识课。得相信:开水是可以喝死人的,洗澡也是可以淹死人的,人如飞草败革般撞出,警方却宣布车速只有七十码......还得信,牛顿在这里并不好使,不是苹果砸在脑袋上,而是脑袋撞上了苹果。
  不过为一个死得古怪的农村老头说句公道话,有新华社评论员就说我等煽动。别老煽动煽动的,您可是太抬举我了,时代进步,群众并没那么好煽动。他们比你我都有头脑,比我们更尊重常识。还有些特别淡定的教授说我身为意见领袖,就不要轻下结论。可是我下过结论吗?你分得清质疑和下结论吗?另外,我不是意见领袖,我只是提意见给领袖,皇恩之下,太多妖魅横行。只是说些常识,跪求上面知情。
  好吧,那不过是一场普通交通肇事:那天,钱云会恰恰接到一个神秘电话出门了,恰恰司机为绕开右侧的垃圾逆行到左边,恰恰司机看得到垃圾堆却看不到一个打着雨伞的大活人(司机视力偏差),卡车左挡板把人撞了且撞出了擦痕,但恰恰没把人撞飞(挡板练了吸星大法),雨伞也没被撞飞而是自动收拢,一人一伞被吸到车轮下面(因为整个车体也是练了吸星大法)。恰恰钱云会喜欢用不同凡响的跪姿死去,司机踩刹车时又恰恰把其脖颈精准轧住。此时是九时许,道路监视器因技术原因恰恰未能启动,两个多小时后却恰恰启动。然后,平时没两三个小时不出警的警方五分钟后就蜂拥而至,重型装备恰恰都很适合围剿大型人群,恰恰声称目击钱云会被按在路上的村民失踪了,恰恰一个上传了图片的女大学生也不见了,恰恰那个司机是无证且吸毒的人员,关于这种有案底人员实际受谁控制恰恰你是不敢说出来的......还有很多恰恰,请大家补充。
  总之,寨桥村路口在跳一场大型恰恰舞。每一个单独的恰恰都是可以的,但这一串恰恰组合起来,概率就像走路上被火星上一块石头砸中脚趾。大家都是讲常识的,如果哪天新华社御前带刀侍卫走进厕所,我尾随而入,不一会大家发现他倒栽葱于茅坑里。恰恰那厕所没其他人,恰恰监视器坏了,恰恰我跟他有经济过节或者为泡一妞曾大打出手......我说这事儿跟我没关系,说他恰恰是为捡假牙不慎掉下去,你相信吗?你一定要信,为了稳定,你不仅要负责自信,还要负责他信。
  不要怒斥谣言,不要说“不在现场目击,怎可造谣这是谋杀”。纳粹杀犹太人时我们都不在现场,可我们知道纳粹杀过人。731我们也不在现场,可我们知道毒气室残害了同胞。不必在现场,因为常识在现场,不必在现场,良知在现场。
  凡事得亲历现场才可发表观点,这叫封口。报道每起杀人案必在现场,记者岂非同谋。这么简单的道理,你竟不去思考,你脑腔里装的就不是脑花,而是蹄花。著名的美国球星辛普森案,没有一个记者在现场,可人们从不回避质疑辛普森是个杀人犯,更没有美国新华社评论员来指责大家在造谣;法庭虽没有判辛普森刑事重罪,可全美公民都呼吁判辛普森民事罪责而且最后也判了。这就是常识,不要把法官的职责强加给记者,如果必须是政府发布在前,记者报道在后,那不叫新闻调查,叫红头文件。如果不需要追问,只需要宣传,这将是世界的灾难。
  说手无寸铁的村民打伤全副武装的警员,这是个病句。巨资配置的天眼系统只能浏览不能存储相当于望远镜,又是个病句......这样的病句还有很多,最后的病句将是:那个叫钱成伟的将改口,说从未目击有人按住并轧,女大学生会否认图片自她手而出,钱云会还会有嫖娼等劣迹暴露。下一步该是村民中的反对者来揭发死去的钱云会了,这就是死无对证。
  一出盛大的恰恰舞会在上演。每天,每条街道,每个人都是演员。有人问:你不说自己的观点能死吗。我答:不会死,但会有些郁闷。像屁一样出生,像屁一样死去,不放一放,愧对屁民一生。
  我确信,我和我的同类,其实就是个屁。假装善待自己。
  29/12/2010
或许您还会喜欢:
深宅活寡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7
摘要:许开祯的长篇小说《深宅活寡》讲述了在大西北荒原上一个叫菜子沟下河院中发生的家族兴衰的故事。菜子沟下河院是片具有百年历史的老院。现时的东家庄地的父亲庄仁礼为了独占财产,假土匪麻五之手“挑”了二弟、三弟,从此这个大院里奇事怪事屡见不鲜,血光之灾不断。小说的故事开始于庄地的独子命旺命悬一线,听了后山半仙刘瞎子神神乎乎的几句话,决定让十五岁的命旺娶后山舅舅、中医刘松柏的二十二岁妥儿灯芯进院“冲喜”。 [点击阅读]
暗算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5
摘要:第1节:序曲序曲听风者看风者捕风者原谅我,不能在此津津乐道地向你们复述所有具体的细节。我们的时间不多。尽管如此,我还要说,"复述"本来就是我所有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是它们的高xdx潮。没有复述的活动是无从着落的,复述就是复活。 [点击阅读]
沙僧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11
摘要:3月3日其实我和大师兄,二师兄早已破了荤戒。我们经常背着师傅一起去化斋。在路上,我们捉到个兔子、野鸡什么的就马上烤来吃,可解馋了!然后再化点儿斋饭带回去给师傅吃。想想师傅没得荤腥吃着实怪可怜的。于是,我们三个决定今天把兔子肉打碎拌在饭里,让师傅也吃点儿好的。我们端着混着肉的饭回来后却遍寻不到师傅,这可把大家急坏了!最后在一个小山洞里终于发现了师傅。 [点击阅读]
蒲柳人家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7
摘要:七月天,中伏大晌午,爇得像天上下火。何满子被爷爷拴在葡萄架的立柱上,系的是挂贼扣儿。那一年是一九三六年。何满子六岁,剃个光葫芦头,天灵盖上留着个木梳背儿;一交立夏就光屁股,晒得两道眉毛只剩下淡淡的痕影,鼻梁子裂了皮,全身上下就像刚从烟囱里爬出来,连眼珠都比立夏之前乌黑。奶奶叫东隔壁的望日莲姑姑给何满子做了一条大红兜肚,兜肚上还用五彩细线绣了一大堆花草。 [点击阅读]
1980年代的爱情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7
摘要:编者按:经出版方授权,本网刊载野夫先生新著《1980年代的爱情》部分精彩章节,以飨读者。0.在一个类似京城的城市,午后的茶艺馆萧条而寂寥。我坐在窗前懒洋洋的阳光下,对座的阴影中坐着一个女人--她像是我的情人或者女友,抑或其他接近暧昧的关系。她的面庞隐居在日光背后,只有性感的声音翻越了那些窗棂构成的光柱,散漫地抚摸着我的耳朵。 [点击阅读]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
作者:佚名
章节:61 人气:2
摘要:内容概要:2012年,和于丹一起,重温最美古诗词,回归自在大人生。从解读儒家经典《论语》到赏析中国传统文化最源远流长、普及率最高的古诗词,于丹回归古典文学专业,17年大学授课精髓,厚积薄发,让传统文化的精髓进一步走近大众、走近当下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点击阅读]
王跃文短篇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5
摘要:刘茁松身居湖南的王跃文在文坛一跃而起,使我想起鲁迅“文坛无须悲观”的预言。多年前我也曾在刊物做当代文学编辑,编着编着,就有点像鲁迅看当年的“城头变换大王旗”似的,渐渐地有点“颓唐起来”了。近年来有缘埋头一项等身的古籍整理,与当代文学可说是分道扬镳啦。因此,当我在书店发现与我工作地仅一湘之隔的王跃文在长江黄河两河之隔的北京出了长篇小说《国画》,并且已在全国各地形成洛阳纸贵之势,我是惊讶惊叹又惊喜的。 [点击阅读]
万物生长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3
摘要:我在洗车酒吧遇见秋水,第一印象是他的眼睛亮得不寻常。洗车是我常去的酒吧之一。洗车在工人体育场东门靠南一点,原来真的是一个洗车的地方。等着洗车的人想坐坐,喝点什么,聊聊,后来就有了洗车酒吧。如果从工体东路过去,要上座桥,过一条水渠,穿一片柏树林子,挺深的。酒吧用红砖和原木搭在原来洗车房的旁边,洗车房现在还接洗车的活。 [点击阅读]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
作者:余华
章节:33 人气:2
摘要:一、中文版自序这本书表达了作者对长度的迷恋,一条道路、一条河流、一条雨后的彩虹、一个绵延不绝的回忆、一首有始无终的民歌、一个人的一生。这一切尤如盘起来的一捆绳子,被叙述慢慢拉出去,拉到了路的尽头。在这里,作者有时候会无所事事。因为他从一开始就发现虚构的人物同样有自己的声音,他认为应该尊重这些声音,让它们自己去风中寻找答案。 [点击阅读]
夏日落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4
摘要:羊年十一月初,步兵三连孕生一样大案:先是枪丢了一枝,其后,兵又死了一个。枪是新枪,铁柄全自动;兵是新兵,下士军衔,籍系郑州二七区,父为小学教师,母是环卫工人。事情乒然发生,震炸兵营。一时间,满地沸扬,草木皆惊,营连空气稀薄,整座营房都相随着案情颤动。事发时候,连长赵林和指导员高保新正在操场交心,其时正值夏末,黄昏网着世界。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