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Site Manager
全世界人民都知道 - 手执毛选当空舞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前几天,有人给我传了一篇《毛泽东论拆迁》:
  早几年,河南省一个地方要修飞机场,事先不给农民安排好,没有说清道理,就强迫人家搬家。那个庄的农民说,你拿根长棍子去拨树上雀儿的巢,把它搞下来,雀儿也要叫几声。邓小平你也有一个巢,我把你的巢搞烂了,你要不要叫几声?于是乎那个地方的群众布置了三道防线:第一道是小孩子,第二道是妇女,第三道是男的青壮年。到那里去测量的人都被赶走了,结果农民还是胜利了。
  后来,向农民好好说清楚,给他们作了安排,他们的家还是搬了,飞机场还是修了。这样的事情不少。现在,有这样一些人,好像得了天下,就高枕无忧,可以横行霸道了。这样的人,群众反对他,打石头,打锄头,我看是该当,我最欢迎。而且有些时候,只有打才能解决问题。
  共产党是要得到教训的。学生上街,工人上街,凡是有那样的事情,同志们要看做好事。成都有一百多学生要到北京请愿,一个列车上的学生在四川省广元车站就被阻止了。我的意见,周总理的意见,是应当放到北京来,到有关部门去拜访。要允许工人罢工......

  无非是矛盾。世界充满着矛盾。民主革命解决了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一套矛盾。现在,新的矛盾又发生了。县委以上的干部有几十万,国家的命运就掌握在他们手里。如果不搞好,脱离群众,不是艰苦奋斗,那末,工人、农民、学生就有理由不赞成他们。我们一定要警惕,不要滋长官僚主义作风,不要形成一个脱离人民的贵族阶层。谁犯了官僚主义,不去解决群众的问题,骂群众,压群众,总是不改,群众就有理由把他革掉。我说革掉很好,应当革掉。(《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4月第1版)
  我第一次看到这个,还以为是网友恶搞。后来一位河南大学的同学帮我在图书馆查到了出处,我又怀疑是盗版,刚刚亲自去查:第313—329页,确为毛选第五卷的话(《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曾想自行在脑中绿顼,可内容太诱人了,忍不住就学习一下。
  一、从毛泽东描述的场面来看,当年农民胆子太大,居然敢拿着锄头布下三道防线,就算当时没有城管,可县武装部在哪里?当地驻军在哪里?拆迁队也太面了,连小孩、妇女组成的防线都攻不破。难道不会直接用麻袋扔卡车上一溜烟就运到黄河以北的黑砖窑?

  二、另一个疑问,此事虽经斡旋达成一致,可带头的农民后来没被普通交通事故吗?没被发现私通美蒋特务吗?至少也得被发现与地主小姐搞过破鞋然后果断地被投到采石场,正好为建设机场添砖加瓦。
  三、毛泽东用巢里的雀儿来形容子民还是很准确的。这里的人民只要给口饭、给个窝,一辈子都会很乖地呆在笼里,偶尔生活好些了,还配合着叫得让当权者赏心悦目。可不要去碰它们的底线。川北农村有一种山麻雀被捅了窝不仅会飞起来啄人,如伤了它的配偶还会撞石头自杀。底层生物生存受威胁时,最后的反击就是毁掉自己。换人类,就是现在的自棼。
  四、我常听官员说这里的人民是暴民,可你看过这样暴民吗——连选举权都没有,就承认你们是伟大领袖和英明政府,还纳税,帮你们养二奶,他们是只敢对自己施暴的暴民,比如成都的唐福珍,像火把一样点着自己。
  五、毛泽东允许工人罢工、农民打锄头以及学生进京上访。他不知道,现在上访户学名叫精神病,罢工则是叛乱的别称。至于进京,本地车牌都摇号了,外地屁民混进了京,抬头就见专业拦截上访户的威风凛凛的安元鼎。至于“欢迎打,打才能解决问题”。拿什么打?菜刀实名了,身份证定位了,连汽油涨价了,下一步连自棼都焚不起了。

  六、“共产党是要得到教训的”,我觉得这句只有自棼前的钉子户才说得出来的。至于“不要形成一个脱离人民的贵族阶层”,太低估现在贵族阶层的规模和跨度,现在中国贵族阶层的财产和子女已跨到了美国,这边一革,怕是影响到美国的房地产和债券业。
  七、我曾建议如遇强拆,为震慑拆迁队,可将此篇毛泽东论拆迁复印,人人手执毛选当空舞,不怕城管来抓捕,不扔石头不自棼,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现在看来这是二百五建议,因为这篇毛|选现在只可在某些图书馆里找到,其余的都被拆迁了,主席语录都可拆,还有什么不可拆?真举着这篇毛|选,一定会招来精神病医生。
  03/12/2009
或许您还会喜欢:
深宅活寡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7
摘要:许开祯的长篇小说《深宅活寡》讲述了在大西北荒原上一个叫菜子沟下河院中发生的家族兴衰的故事。菜子沟下河院是片具有百年历史的老院。现时的东家庄地的父亲庄仁礼为了独占财产,假土匪麻五之手“挑”了二弟、三弟,从此这个大院里奇事怪事屡见不鲜,血光之灾不断。小说的故事开始于庄地的独子命旺命悬一线,听了后山半仙刘瞎子神神乎乎的几句话,决定让十五岁的命旺娶后山舅舅、中医刘松柏的二十二岁妥儿灯芯进院“冲喜”。 [点击阅读]
暗算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5
摘要:第1节:序曲序曲听风者看风者捕风者原谅我,不能在此津津乐道地向你们复述所有具体的细节。我们的时间不多。尽管如此,我还要说,"复述"本来就是我所有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是它们的高xdx潮。没有复述的活动是无从着落的,复述就是复活。 [点击阅读]
沙僧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11
摘要:3月3日其实我和大师兄,二师兄早已破了荤戒。我们经常背着师傅一起去化斋。在路上,我们捉到个兔子、野鸡什么的就马上烤来吃,可解馋了!然后再化点儿斋饭带回去给师傅吃。想想师傅没得荤腥吃着实怪可怜的。于是,我们三个决定今天把兔子肉打碎拌在饭里,让师傅也吃点儿好的。我们端着混着肉的饭回来后却遍寻不到师傅,这可把大家急坏了!最后在一个小山洞里终于发现了师傅。 [点击阅读]
蒲柳人家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7
摘要:七月天,中伏大晌午,爇得像天上下火。何满子被爷爷拴在葡萄架的立柱上,系的是挂贼扣儿。那一年是一九三六年。何满子六岁,剃个光葫芦头,天灵盖上留着个木梳背儿;一交立夏就光屁股,晒得两道眉毛只剩下淡淡的痕影,鼻梁子裂了皮,全身上下就像刚从烟囱里爬出来,连眼珠都比立夏之前乌黑。奶奶叫东隔壁的望日莲姑姑给何满子做了一条大红兜肚,兜肚上还用五彩细线绣了一大堆花草。 [点击阅读]
1980年代的爱情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7
摘要:编者按:经出版方授权,本网刊载野夫先生新著《1980年代的爱情》部分精彩章节,以飨读者。0.在一个类似京城的城市,午后的茶艺馆萧条而寂寥。我坐在窗前懒洋洋的阳光下,对座的阴影中坐着一个女人--她像是我的情人或者女友,抑或其他接近暧昧的关系。她的面庞隐居在日光背后,只有性感的声音翻越了那些窗棂构成的光柱,散漫地抚摸着我的耳朵。 [点击阅读]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
作者:佚名
章节:61 人气:2
摘要:内容概要:2012年,和于丹一起,重温最美古诗词,回归自在大人生。从解读儒家经典《论语》到赏析中国传统文化最源远流长、普及率最高的古诗词,于丹回归古典文学专业,17年大学授课精髓,厚积薄发,让传统文化的精髓进一步走近大众、走近当下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点击阅读]
王跃文短篇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5
摘要:刘茁松身居湖南的王跃文在文坛一跃而起,使我想起鲁迅“文坛无须悲观”的预言。多年前我也曾在刊物做当代文学编辑,编着编着,就有点像鲁迅看当年的“城头变换大王旗”似的,渐渐地有点“颓唐起来”了。近年来有缘埋头一项等身的古籍整理,与当代文学可说是分道扬镳啦。因此,当我在书店发现与我工作地仅一湘之隔的王跃文在长江黄河两河之隔的北京出了长篇小说《国画》,并且已在全国各地形成洛阳纸贵之势,我是惊讶惊叹又惊喜的。 [点击阅读]
万物生长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3
摘要:我在洗车酒吧遇见秋水,第一印象是他的眼睛亮得不寻常。洗车是我常去的酒吧之一。洗车在工人体育场东门靠南一点,原来真的是一个洗车的地方。等着洗车的人想坐坐,喝点什么,聊聊,后来就有了洗车酒吧。如果从工体东路过去,要上座桥,过一条水渠,穿一片柏树林子,挺深的。酒吧用红砖和原木搭在原来洗车房的旁边,洗车房现在还接洗车的活。 [点击阅读]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
作者:余华
章节:33 人气:2
摘要:一、中文版自序这本书表达了作者对长度的迷恋,一条道路、一条河流、一条雨后的彩虹、一个绵延不绝的回忆、一首有始无终的民歌、一个人的一生。这一切尤如盘起来的一捆绳子,被叙述慢慢拉出去,拉到了路的尽头。在这里,作者有时候会无所事事。因为他从一开始就发现虚构的人物同样有自己的声音,他认为应该尊重这些声音,让它们自己去风中寻找答案。 [点击阅读]
夏日落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4
摘要:羊年十一月初,步兵三连孕生一样大案:先是枪丢了一枝,其后,兵又死了一个。枪是新枪,铁柄全自动;兵是新兵,下士军衔,籍系郑州二七区,父为小学教师,母是环卫工人。事情乒然发生,震炸兵营。一时间,满地沸扬,草木皆惊,营连空气稀薄,整座营房都相随着案情颤动。事发时候,连长赵林和指导员高保新正在操场交心,其时正值夏末,黄昏网着世界。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