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全世界人民都知道 - 有个文工团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有个文工团,平时你看不到它来服务,好几年它才上台一次,每次演出要从纳税人包皮里收取几百亿演出费。倘表演成功,平时很难见到的首长们都会跑上台去慰问,再用你的钱去嘉奖这些演员。特别成功的演员也会成为官员,把上面的情景再演一遍。
  如果你知道存在这样一个神秘的文工团,肯定很不开心。可是我要告诉你,这个文工团叫“奥运代表团”......奥运代表团就是一个文工团。平时看不到它的身影,每个演出周期要四年,只负责拿几十个天价金牌,不负责普及十三亿民众的体质锻炼。它集中收费、集中演出、集中宣传,是献给国家的精英团队,与普通人无关。
  看到这时,肯定有些热爱举国体制的朋友对我恶从胆边生。我要说,我不反对某些项目的举国体制,但我明确反对为养活一个文工团就侵占太多公共资源。很多地方一到夏天游泳池活像下饺子,一个癞疤球场挤进十几支球队以至于连球都分不清。好容易发现一羽毛球场,球网还被管理员摘掉了,理由是为了防小偷......中国的公共体育设施基本不对外开放,因为有个文工团正代表十三亿民众在里面训练。
  到底侵占多少资源?国家体育总局部门决算显示: 2011年度为39亿6250.48万元。这只是账面,未知云量的彩票抽成是否包皮含在内。就算一年40亿,一个奥运周期就花掉160亿。还有奥运金牌制造基地的各地方体育局,2011年仅浙江省体育局就支出6亿5324.80万元。这样规模的地方局大概有十个,一个周期就是240亿。中等规模的地方局如陕西省体育局,2011年支出预算1亿6835.27万元。这样的省级局大概有十五个。像渭南这种一年花三百多万的市县级体育局,难计其数......一个奥运周期要烧掉500亿并非过分估计,我还未把兴办全运会、城运会、青运会、专项锦标赛这些“奥运战略”环节的费用算进去。
  在这个国家,虽然涨三毛钱水费大家都怨声载道,但还是朋友说:我就愿意为奥运文工团捐500亿,因为我爽,捐给奥运总比捐给贪官喝茅台好吧......后来,外籍教练马克就曝出:本次奥运失利,是因为水上中心领导经常喝茅台却不更换设备,导致训练跟不上去。
  听上去是个黑色幽默。我也不去给爱国者普及每一块中国金牌后面有多少黑金和贪官了,怕你自尊心受不了......我只想跟你一起思考一个问题:在中国奥运文工团员向世界展示强健肌肉的时候,中国民众体质却持续下降。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2011年公布的国民体质监测结果:大学生身体素质二十五年来持续下降。与1985年比,肺活量下降近10%;大学女生800米跑、男生1000米跑成绩分别下降10.3%和10.9%。各学段学生视力不良率,16 —18岁高中生为79.20%, 19—22岁大学生高达84.72%。城市男生、女生超重检出率分别为14.81%和9.92%。2012年北京市高中毕业生体检,仅一成学生体质合格......比起日韩,我们体质全面下降!
  我去过四十多个国家,英国、柬埔寨、美国、埃及、荷兰、南非......一个有趣的现象,你很难第一时间总结这些不同体制、不同观念、不同肤色的国家与中国的区别,但你一眼能看出最大的中外区别就是孩子:我们的孩子背书包皮的多,外国孩子带滑板的多;我们的孩子戴眼镜的多,外国孩子戴球帽的多;我们的孩子坐着的多,外国孩子跑着的多。总之,我们的孩子就是许三多。

  全世界唯中国这个金牌大国出现如此奇怪现象:在外肌肉强劲,在内气喘吁吁;在外红旗飘飘,在内红灯大亮。很多学校体育课已瘦身甚至取消了。全民体质下降,可我们还是要因“东亚病夫”这称号跟人拼命。过去看《霍元甲》时我极痛恨日本鬼子叫我们东亚病夫,后来才明白,是否东亚病夫不取决于拿了多少金牌,而在于是否为民众健康的体魄,修建一条清晨的跑道。
  有人说孩子们体质下降是家长和学校的问题。难道你真不明白在计划经济的国度,举国体制占用太多资源就是剥夺了民众体育机会这么浅显的道理?当金牌数量成为体育官员的政绩,他们只会把少数尖子关在高精尖基地里,从不向民众服务。更要命的是,政绩工程必然滋养腐败工程,知道多少体育官员因兴建场馆的经费被抓吗?知道那些场馆的巨大浪费吗?北京奥运曲终人散,巨资修建的很多场馆都荒废了,据说水上中心天天有野狗在谈恋爱,自行车赛场看台上,从南方飞来的候鸟都生下第三代了......但就不向外界开放,民众体育生活与体育官员无关。
  日本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26个、瑞士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22个、德国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24.8个。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显示,在举国体制挤压下,我国平均每万人仅拥有6.58个体育场地,只有日本的四分之一。这种积弱,你说中国孩子体质差该怪举国体制还是家长?
  有人说:举国体制就是集中办大事,好歹拿回那么多金牌,震住了老外!可是你确定我们真震住了老外?不要在乒乓球这个国粹上沾沾自喜了,别天真地以为中国人跳水睥睨天下。老外说完客气话,转头就撇嘴说中国人只会玩杂技。他们更醉心于三大球、田径、网球、游泳、职业拳击和职业赛车,因为这才是国际公认的巅峰竞技项目。
  当然如果你说,才不吊外国人篮球、足球这些项目呢,我就喜欢中国传统项目三米板跳水、女子举重,我无话可说。这仿佛中国文工团说,不惜得跟外国人比芭蕾,我跟他们比秧歌......如果不需要与国际接轨只需要自嗨,我诚心地想把麻将申请成为奥运项目。
  如果真爱国,就该想想为什么中国兵团在伦敦奥运三大球全军尽没,几创造历史最差。曾让几代中国人骄傲的中国女排连四强都没进,输的还是爱国者最痛恨的日本队......证明举国体制不仅侵害群众体育生活,也破坏了从事国际顶尖项目的运动基础。因为这些项目更需要服从科学规律,扩大金字塔基的人数。而不是像当年马俊仁那样从山区里拎一小孩关在屋子里拼命练,像栽盆景一样栽出了冠军,还忽悠:霞啊,我梦见你前世是梅花鹿大仙儿,得跑,不跑就会咯血而死,你跑,我给你解决城市户口......这样连蒙带骗创造了纪录。其中多少肮脏事,请参看赵瑜的《马家军调查》,就知道它为什么被全世界鄙视,忽然就消失了。

  这是体制内高官都知道的秘密,一直竭泽而渔,说不定哪天就爆发全面危机。可我们还在大国梦中自嗨,体育官员全是“在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
  说到自嗨,官办的奥运代表团和官办的中国文工团,其实是一个团。你看:总政歌舞团——八一体工队,铁路文工团——火车头体协,四川省歌剧舞剧院——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只不过一个主战场是春晚,一个主战场是奥运;一个表达温馨祥和,一个阐述孔武有力。总之都是“咱们老百姓啊,今儿个真高兴。”可是作为贴心小棉袄的春晚真让你感到很嗨吗?每次演出就花费五百亿且不少项目你连规则都拎不清,真让你爽到不行吗?当民众的身体素质越来越低,从不见政府派出一个教练带你锻炼身体,连伙伴们自行举办个城区业余联赛还要向当地足协交钱,否则视为非法,你真没一点挫败感吗?
  中国传统项目和运动员值得尊敬,可并不以此就可以放弃对国际项目的追求。中国体育投入巨大,并非搞不好三大球这些国际项目,而是体育官员压根儿没想搞好。这是因为——
  考核中国体育官员的政绩以金牌块数论,而不是以项目影响力论。这是世界体育史一个独特现象。巴塞罗那地区长官以巴萨为荣,不是因它输出了多少奥运选手,而是它改变全世界踢球的方式,踢出艺术般的足球。那里不会有蠢货上级论金牌数来晋升官员,可金牌数是要写进中国体育官员年终政绩报告的,这导致他们直扑小众、冷门、花钱多而性价比低的项目。中国体育官员金牌观跟政府官员政绩观是一样的,不是以百姓实际幸福值论,而是论开了多少厂、修了多少高楼、制造了多少GDPO他们太重视数量而不是质地、美感、影响力,他们不太像搞政治的,倒像是挖土石方出身的,恨不得金牌以吨论,幸福感用秤量。
  体育是有公认价值标准的。别以为金牌数量多,老外就服你了。说句让你伤心的话,欧美怎么不待见中国电影,就怎么不待见中国体育。数亿元拍了个《金陵十三钗》,却敌不过只花了十五万的《一次别离》。因为你只有价格观,没价值观。
  袁伟民说:我们是金牌大国,不是体育强国。进入晚年他终于悔悟。改变世界体坛对中国印象的不是金牌数,而是中国帮世界体坛改变了什么运动理念。就像改变世界对中国印象的也不是GDP,而是中国向世界输出了什么价值观。
  前段时间中国羽毛球队女双选手故意输球,居然有人说这是田忌赛马合理利用规则。能别这么无知吗?压倒一切的体育规则,就是不准消极比赛、不准做假。幸好还有姚明,他说:田忌赛马,马也要尽快跑啊。这就是运动理念。姚明才是一个真正的运动家。

  于是就谈一下这两届奥运都争吵不休的话题:刘翔。有人说他是戏子,有人说他是悲情英雄。可是我认为为问题的根本:在极少人穿过专业跑鞋,大多数人没踩过专业塑胶跑道(学校里一下雨就积水一出太阳就有味的不是塑胶跑道,是塑料跑道),全国不足五千人练跨栏,很多县城连合符专业标准的田径场都没有......的国家,奢望一个文工团员代表13亿人不断夺冠,多么扯淡。要是让这个头牌演员诚实公布伤情,或者承认实力不济,那些爱国热情经常爆表,期望通过英雄找点自我存在感的人们首先不干,这简直是对文工团的背叛。
  如果他是戏子,正是文工团给他的角色定位,如果他是悲情英雄,那是举国的政治需求。上一届他直接回更衣室被骂得半死,这一届他为配合喜欢看悲情的观众,单脚跳到110米终点。那样子既不专业又暴露猫腻。这世上还是有人知道点体育常识的:如跟腱断掉将会背肌痉挛,站都难站起来。
  长得两分像周星驰的他终于一语成谶:我,只不过是一个演员。
  我不会咒骂刘翔,因为我更关心是谁使他成为演员。他本该有权选择退赛,却必须成为世界上最大一家文工团的头牌演员。竟又传出他要打2016,实在荒诞。这个团员背后确实有一股力量,不是商业团队的力量,而是民族骨子里那股虚妄的力量,政治挂帅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该退而不准其退之,以牺牲人性和科学规律来为国争光。所谓刘翔,不过是大国梦和我们之间的合谋。
  一片荒地上不小心长了一朵鲜花,注定是要死的,为了面子就插了塑料花。你骂塑料花有何用。文章写到此时,牙买加的博尔特夺得200米金牌并成为史上首个蝉联两届,包皮揽100、200米金牌的一哥。这个加勒比岛国只有260万人,却常年有260个专业级的田径队,超过八万人在进行专业短跑训练。写到此时,中国奥运文工团刚夺得史上第200金,国人兴奋异常,却不去想,这一金来自没什么人训练但中国长期在世界一枝独秀的跳水项目。
  此时,更没有人想起这个伟大的文工团的一些模糊的名字,卖艺的张尚武、搓澡的邹春兰、残废的艾冬梅、卖金牌救母的邹庆东,以及付出过很多却一无所获的无名小卒,他们有的下岗,有的当了黑社会,有的销声匿迹,还没站在大国梦的跑道起点,就被遗弃,像从未来过一样。
  此时,沉阳警方为了给2013年全运会集资,以雷霆之势展开打击商铺的行动。抓人、罚款,店家纷纷出逃,关门大吉,街市清冷,像遇到瘟疫。
  此时,赵薇在微博上发了一条自拍丽照。数千人涌来围殴谩骂,说:刘翔都受伤了,你他妈的还高兴,真是商女不知亡国恨。
  这些,是这个文工团的台外之戏,却是题中之义。
或许您还会喜欢:
沉重的翅膀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一令人馋涎欲滴的红菜汤的香味,从厨房里飘送过来。案板上,还响着切菜刀轻快的节奏。也许因为身体已经恢复了健康,叶知秋的心情就像窗外那片冬日少有的晴空,融着太阳的暖意。发了几天烧,身子软软的,嘴里老有一股苦味,什么也吃不下去。厨房里送过来的香味,诱发着叶知秋的食欲。她跟许多善良的人一样,一点儿顺心的小事,都会使她加倍地感到生活的乐趣。 [点击阅读]
沙僧日记2 盛开的师傅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上个日记本写到:我们师徒五个历尽千辛万苦、千山万水、千磨万难、千妖百怪、千娇百媚,终于来到了西天佛祖处,取得了真经,修成了正果。当我们这群罗汉果还没来得及变成开心果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就在我们回去的路上,观音老母掐指一算,说我们还没有达到九九八十一难的指标,还差一难。 [点击阅读]
没有语言的生活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王老炳和他的聋儿子王家宽在坡地上除草,玉米已高过人头,他们弯腰除草的时候谁也看不见谁。只有在王老炳停下来吸烟的瞬间,他才能听到王家宽刮草的声音。王家宽在玉米林里刮草的声音响亮而且富于节奏,王老炳以此判断出儿子很勤劳。那些生机勃勃的杂草,被王老炳锋利的刮子斩首,老鼠和虫子窜出它们的巢四处流浪。王老炳看见一团黑色的东西向他头部扑来,当他意识到撞了蜂巢的时候,他的头部、脸蛋以及颈部全被马蜂包围。 [点击阅读]
沧浪之水
作者:佚名
章节:93 人气:0
摘要:故事梗概我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一本薄书:《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书第一页是孔子像,旁边写了“克己复礼,万世师表”八个字,是父亲的笔迹。还有屈原,“忠而见逐,情何以堪”;陶渊明,“富贵烟云,采菊亦乐”等一共12人。父亲在我出生那年被划为右派。他只是凭良心替同事讲了几句公道话。因此,他被赶出县中医院,带着我来到大山深处的三山坳村,当了一个乡村医生。 [点击阅读]
活着活着就老了
作者:佚名
章节:82 人气:0
摘要:第1章序冯唐最爱议论“我爸我妈”,口角生风,调笑无忌。若落到批评家手里,这也许就是一个好例,“弑父”、“弑母”云云,有一大套理论等着他。但冯唐还“弑理论”,现成的理论运行到他这里都会死机。 [点击阅读]
火蓝刀锋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这是一个漆黑的夜晚,万籁俱寂。忽然,两道雪白的光线划破了被黑暗凝固成一团的空间。光线下有隐约的海浪翻滚,一片汪洋大海上,两艘海军巡逻舰艇正破浪而来。舰艇上的指挥室内,站在液晶屏幕前向大家做介绍的是海军上校武钢。旁边一个目光炯炯的精干小伙子,手里正玩弄着一把火蓝匕首,转动间刀刃寒光毕现。此人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龙百川。 [点击阅读]
牛棚杂忆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牛棚杂忆》写于一九九二年,为什么时隔六年,到了现在一九九八年才拿出来出版。这有点违反了写书的常规。读者会怀疑,其中必有个说法。读者的怀疑是对的,其中确有一个说法,而这个说法并不神秘,它仅仅出于个人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一点私心而已。我本来已经被“革命”小将—其实并不一定都小—在身上踏上了一千只脚,永世不得翻身了。 [点击阅读]
狼烟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上午的颐和园门外,有两位大学生跳下了脚驴,跟两名赶驴的脚夫挥了挥手,说了声:“下午见!”就直奔票房,去打门票。两名脚夫将两头脚驴拴到不远处的绿柳浓荫下,从腰带上抽出七寸韭镰,到远处的青纱帐中,割了两大抱鲜嫩的青草,抱来喂驴。然后,二人又到小饭摊上打尖;匆匆吃了几卷煎饼卷大葱,喝了两大碗小米水饭,便又回到拴驴的柳荫下。 [点击阅读]
狼烟北平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0
摘要:南横街黑窑厂“同和”车行的车夫文三儿在酒馆里和二顺子喝得有些高了,正在满嘴跑舌头。文三儿的酒瘾大,一天不喝就浑身难受,可真要喝起来又喝不了多少,顶多三两,一过四两就麻烦了。他通常是二两酒一下肚,脾气立马见长,瞅谁都不顺眼。若是四两酒下肚,情况就会恶化,他谁也不尿,逮谁和谁撸胳膊挽袖子,很有些英雄气概。 [点击阅读]
王小波《寻找无双》
作者:王小波
章节:15 人气:0
摘要:1建元年间,王仙客到长安城里找无双,据他自己说,无双是这副模样:矮矮的个子,圆圆的脸,穿着半截袖子的小褂子和半截裤管的半短裤,手脚都被太阳晒得黝黑,眉毛稀稀拉拉的。头上梳了两把小刷子,脚下蹬了一双塌拉板,走到哪里都是哗啦啦的响。就这个样子而言,可以说是莫辨男女。所以别人也不知道他来找谁。王仙客只好羞羞答答地补充说,那个无双虽然是个假小子样,但是小屁十股撅得很高,一望就知是个女孩子。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