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人生的智慧 - 译者序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出版说明
  叔本华(1788-1860)是德国着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自称“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他于年写了《附录与补遗》一书,《人生的智慧》是该书中的一部分。在书中他以优雅的文体,格言式的笔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人生的智慧》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一举成名。我社出版的这本全译本是我国第一个根据德文版译出的中文本,为了保持全书内容的完整性和全面反映叔本华的思想,我们没有进行删节,相信读者能用正确的观点分析该译着,汲取精华,剔除糟粕。
  译者序
  《人生的智慧》一书是德国哲学家阿图尔叔本华的晚年之作。叔氏一直被人笼统地贴上“悲观主义哲学家”的标签。他一生并不得志,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在去世前几年他才获得应有的声誉。在这之前,几乎所有与他同时代的哲学家都心照不宣地一致对他的哲学绝口不提。据叔本华认为,这是他的同行出于对他独特、深刻的哲学的害怕和嫉妒而不约而同想出的阴招。按照现在的流行语,也就是“封杀”。叔本华声誉鹊起以后,并不意味着他的哲学就此深入人心。除了叔本华时来运转的原因以外,那种突然广受欢迎的现象多少包皮含了大众趋赶时髦的成分。叔本华的哲学,一如世间任何事物,经过流行的巅峰以后,就重新归于相对的沉寂。这固然与世人普遍肤浅的理解力有关人们因而宁愿一劳永逸地接受令人舒服的乐观世界观;同时,其中也有这一方面的原因:那些无知者或者不负责任的人随意给叔本华哲学贴上荒谬、误人的标签,诸如消极厌世、悲观绝望等等,而常人出于懒惰,未加考虑和研究就把叔本华的哲学认定是这个样子。毕竟,叔本华的哲学“唯真理是务(”叔本华语)。他直透事物本质的深刻、冷峻和毫不妥协,与常人肤浅、颠倒、虚妄的世界观格格不入。深刻的哲学必然渗透着常人所认为的悲观意味,因为“天地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它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常人只是一厢情愿、出于个人喜好而主观地粉饰、美化生活及其目的。在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严肃、深刻的哲学,尤其是叔本华的哲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西方,到处弥漫着肤浅的乐观主义。人们对人的完美、科学的进步深信不疑。第二次世界大战更加完全地打碎了那些空洞的美好愿望和令人陶醉的乐观主义。除了盲目的思想被无情的事实明显击破的非常时期,人们的眼睛仍然是短视的,思想仍旧懈怠。他们不愿也不能够深思。所以,叔本华的哲学在平常时期注定就是曲高和寡,它只在少数思想深远的人们的脑中扎根和传播。在叔本华奠定名声之前的长达六十多年不获承认的沉寂时期,叔本华从来不曾怀疑过自己的天赋使命。从早年起,他就笔耕不辍,随时把自己的所思记录下来,并整理成着作。在《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一书的序言里,他说“真理是我唯一的指路星辰”。他只写出他认定为真理的东西,其他一切完全被置之度外。世人的不理解和排斥在他眼里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正所谓“不笑,不足以为道”(老子语)。叔本华是位语言大师,他的思想形诸冷峻、简明、流畅的文字,每个字词都精确、讲究,但又不失自然;遣词造句莫不打上叔本华鲜明的思想和人格个性的烙印。叔本华在进行思想推论时,个中环节可谓丝丝入扣,没有丝毫的牵强附会。细腻之处无不显示出其作为哲学家的深思和缜密。这样浓缩、冷静的文字,加上辛辣的幽默和讽刺,以及随手拈来的古老作家的思想精华(特别在这本书里),使叔本华的表述既严谨又不枯燥,既冷静又不乏想象力,既迂回曲折又不失畅快淋漓,既简朴又不失雅致大自然与艺术在叔本华的着作里合二为一了。一切矫揉造作、晦涩模糊、假话空谈这些被语言所驾驭、在哲学着作里最常见的毛病完全与他绝缘。甚至叔本华喜欢运用的比喻也显示了他思想的平实、不脱实际,因为这些比喻莫不取自于人们日常接触的具体事物。当然,他对空洞抽象、花哨虚假的蔑视,肯定与他的深刻、丰富的思想有关。而这又直接的归之于他与生俱来的、天才的认识力。另外,他用不着为金钱、虚名写作。他的不获承认反倒为他免除了名声的包皮袱。叔本华为他的巨着《附录与补遗》所引用的这一句拉丁文题头语“把整个一生都献给了真理”,确实就是他作为哲学家的一生的真实写照。深刻而因此挑剔的哲学家尼采对他的哲学一度推崇备至,并曾写下《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的赞美文章。音乐大师瓦格纳特地把他的音乐名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献给了他。现代主义文学家弗兰茨卡夫卡说过“:叔本华是一个语言艺术家,仅仅因为他的语言,我们就应该无条件地读他的着作了。”叔本华早在岁的时候就发表了他的《论充足理性原则的四重根》。这一着作至今仍是认识论的名篇。在年,他完成了主要着作《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时年才岁。这部着作构成了叔本华哲学的核心。这部着作讨论了认识论、自然哲学、美学和伦理学。整部着作,就像德国作家托马斯曼所说的,犹如一部交响乐作品。围绕意欲构成了这个世界的内核这一核心问题,这部着作的内容涵括大自然物理世界的各种现象和人的精神现象,从开始到结束,层层深入,首尾衔接,互为呼应而自成一体。世事人生莫不尽在其中矣。简直难以想象这部着作出自一个岁的人之手!难怪叔本华被托尔斯泰形容为“卓越的天才”。可以说,叔本华的哲学在他岁的时候,就已经完全成熟。接下来的其他着作都是他对这部着作里提出的哲学观点的发挥和补充阐述。叔本华跟尼采不一样,后者是一个永远的精神思想的漫游者、飘泊者,他永远不会停留在已经获得的结论之上,永远都在激烈地、大幅度地变换和修正自己的观点。相比之下,叔本华很早就已奠定其哲学大厦,在这之后的时间,只是做着装修和局部扩充的工作。但这部着作首版发行时,几乎无人问津。所印刷的五百本几乎全部放置在仓库里。但叔本华可是一个意识到自己使命的人。借用一个俗套的比喻:如果说海明威是硬汉文学的代表人物,那叔本华就是硬汉哲学的代表人物。他接连写下了《论自然界的意欲》《论意欲的自由》、《论道德的基础》,后两本着作在年并在一起出版,并被冠以《伦理学的两个根本问题》之名。到年,叔本华已经写下讨论广阔话题的文章。他希望出版商能够把扩充了内容的《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再版发行。但鉴于这本着作第一次出版所遭受的冷遇,出版商热情不大,最后只是很不情愿地出版了两册本的《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的扩充本。但这回仍然没有引起多大的回应。在这之后,叔本华穷六年之功,把长时间以来写下的散论文稿做了一番梳理和增删,合为两册,冠以《附录和补遗》之名。这部着作的前十四章是叔本华对其已在《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提出并已阐明的基本哲学观点从更细的不同方面做了补充阐述;从第十五章以后的内容则涉及更加广泛的话题,例如读书、文风、女人、自杀等。对叔氏哲学基本理论不甚了解的读者仍然可以毫不费力地理解这些文章。到年,叔本华一生中的最后一部巨着《附录和补遗》终于完成。但费尽周折、耽误和失望以后,叔本华的密友和崇拜者弗劳恩斯塔德终于成功说服柏林一家出版商把这两册着作付梓印刷,但印数只是本,叔本华获赠本,但却没有稿酬。此时的叔本华,就像他在这部着作末尾的一首诗里所说的“,此刻的我站在路的尽头,老迈的头颅已经无力承受月桂花环。”叔本华的运气终于姗姗来迟。不久,这部着作就引起了英国评论家约翰奥森弗德的注意。他在《威斯敏斯特和国外文评》杂志发表了对叔氏这部杂文式着作的评论文章。叔本华的好朋友奥托林纳读到了这篇文章,并找人把这篇文章译成德文刊登在一家德国报纸上面。叔本华的哲学墙内开花墙外香,由此一举成名。叔本华从默默无闻到登上声誉的最高峰几乎是一夜之间的事。多年来受到的冷遇和忍受的苦涩、怨愤终于获得了某些补偿。这个老智者在其成名后表现出来的孩子般的沾沾自喜,其实说明了叔本华曾经忍受了多大的不公平和由此产生的失望!不过,令叔本华欣慰的是,他的话终于得以应验“:真理是可以等到的,因为它长久存在。”《人生的智慧》一书取自《附录与补遗》,它其实是独立成书的。这本书讨论的事情与我们的世俗生活至为接近,诸如健康、财富、名声、荣誉、养生和待人接物所应遵守的原则等。正如叔本华所说的,在这本书里他尽量以世俗、实用的角度考虑问题。因此,这本书尤其适合大众阅读。虽然叔氏尽量放弃了居高俯临的审视角度,但关于错综复杂并因此众说纷纭的世俗人情的话题,经过这位思想大师一贯深刻而因此透彻的讨论之后,变得清晰简明,话题也几已穷尽矣。为方便广大读者阅读,译者想在这里对叔本华最根本的、在这本书里重复出现的“意欲”一词作出简单的解释。根据叔本华的理论,意欲是这个世界的本源,它超越于时间、空间和因果律以外,既没有原因,也没有目的;它盲目、不顾一切地争取客体化。我们这个存在于时间、空间、遵循着因果律的复杂多样的现象世界就是意欲的产物和表现,是意欲在时、空中的客体化。由于意欲在客体化的过程中遵循着个体化原理,亦即存在于现象世界中的具体、单个组成部分的意欲各自为战,为生存、发展而努力;在现象界中,这也表现在低一级的形态向着高一级的形态的争取、斗争之中,所以,意欲客体化的过程是一场永恒的、无目的的斗争和发展;它与痛苦和灾难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一般的教科书都告诉我们叔本华首先是宣讲意欲的哲学家,其次就是宣扬悲观主义的哲学家。其实,前者与后者并没有分别,叔本华既然是前者,他也就必然称得上是后者。另外,一直以来,中文对叔本华的意欲( 的翻译就是“意志”,包皮括前辈石冲白先生(《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中文译者)也是这样翻译的。但笔者认为“,意志”一词在中文里具有更普遍的另外一种含义。意欲实为更加精确、贴切的中文译词。此书篇幅不长,但前后耗费了译者两年的业余时间。如果能让有缘的读者就此浅尝叔本华的思想魅力,译者已经心满意足了。
  韦启昌
  2000年夏日于珠海
或许您还会喜欢:
巴黎圣母院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78 人气:0
摘要: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变。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是法国有影响的人物。 [点击阅读]
布登勃洛克一家
作者:佚名
章节:98 人气:0
摘要:(上)在!”9世纪30年代中期到40年代中期德国北部的商业城市吕贝克。这一家人的老一代祖父老约翰·布登洛克,年轻的时候正值反对拿破仑的战争,靠为普鲁士军队供应粮食发了财。他建立了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此外,他还拥有许多粮栈、轮船和地产,儿子小约翰又获得了尼德兰政府赠予的参议员荣誉头衔,因而他和他的一家在吕贝克享有很高的声望。这一家人最近在孟街买下了一所大邸宅,布置得既富丽又典雅。 [点击阅读]
希区柯克悬念故事集
作者:佚名
章节:127 人气:0
摘要:悬念大师希区柯克什么是悬念?希区柯克曾经给悬念下过一个著名的定义:如果你要表现一群人围着一张桌子玩牌,然后突然一声爆炸,那么你便只能拍到一个十分呆板的炸后一惊的场面。另一方面,虽然你是表现这同一场面,但是在打牌开始之前,先表现桌子下面的定时炸弹,那么你就造成了悬念,并牵动观众的心。其实,希区柯克的作品并非只靠悬念吸引人,其内涵要深刻得多。希区柯克对人类的心理世界有着深刻的体悟。 [点击阅读]
希腊的神话和传说
作者:佚名
章节:112 人气:0
摘要:古希腊(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9~8世纪)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为人类留下了一笔辉煌灿烂的文化财富。古希腊的神话和传说就是其中最为瑰丽的珍宝。世界有许多民族,每个民族都创作出了它自己的神话和传说,这些神话都有自己民族的特点,但也都有共同的性质。 [点击阅读]
席特哈尔塔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席特哈尔塔,这个婆罗门的英俊儿子,这只年轻的雄鹰,在房子的背阴处,在河岸边小船旁的阳光下,在婆罗双树林的树荫里,在无花果树的浓荫下,与他的好朋友并且同是婆罗门之子的戈文达一起长大了。在河岸边,在沐浴中,在神圣的洗礼时,在神圣的祭祀时,太阳晒黑了他的浅嫩的肩膀。在芒果树林里,在孩子们游戏时,在母亲哼唱时,在神圣的祭祀时,在他那身为学者的父亲教诲时,在贤人们讲话时,浓荫融入了他的乌黑的眼睛。 [点击阅读]
幕后凶手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任何人在重新体验到跟往日相同的经验,或重温跟昔日同样的心情时,可不会不觉为之愕然的吗?“从前也有过这样的事……”这句话总是常常剧烈地震撼心灵。为什么呢?我眺望火车窗外平坦的艾色克斯的风光,自言自语地问向自己。从前,我曾经有过一次一模一样的旅游,但那是几年前的事呢?对我来说,人生的颠峰时代已经结束了……我正在肤浅的这样想着!想当年,我在那次大战中,只是负伤的的份儿。 [点击阅读]
幽巷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管家上菜的时候,梅菲尔德勋爵殷勤地俯向他右手的座邻朱丽娅·卡林顿夫人。作为完美的主人而知名,梅菲尔德勋爵力求做得和他的名誉相称。虽然没有结过婚,他还是一位有吸引力的男子。朱丽娅·卡林顿夫人四十来岁,高而且黑,态度活泼。她很瘦,但依然美丽。手和脚尤其精致。她的风度是急促不宁的,正像每个靠神经过日子的女人那样。坐在圆桌对面的是她的丈夫空军元帅乔治·卡林顿爵士。 [点击阅读]
幽灵塔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我要讲的这段亲身经历,其离奇恐怖的程度恐怕无人能比。虽不清楚世上到底有没有幽灵,可我的这段经历,却发生在孤寂山村中一栋传说有幽灵出没的老房子里。故事的主人公就像幽灵一样飘忽不定,徘徊哀叹,而且她还像《牡丹灯笼》中的小露①一样,是个年轻美丽的女子。那是发生在大正初年的事情。虽说已经过去20多年了,但每次当我回想起来,都不禁怀疑自己是否做了一个恐怖的噩梦。 [点击阅读]
幽谷百合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那里展现一座山谷,起自蒙巴宗镇,延至卢瓦尔河。两边山峦有腾跃之势,上面古堡错落有致;整个山谷宛如一个翡翠杯,安德尔河在谷底蜿蜒流过。……我注意到在一棵白桃树下,葡萄架中间,有一个白点,那是她的轻纱长裙。可能您已经知道她就是这座幽谷的百合花。为天地而生长,满谷飘溢着她美德的馨香。而她自己却毫无觉察。无限的柔情充满我的心灵,它没有别种滋养,只有那依稀可见的身影。 [点击阅读]
广岛札记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1994年10月13日,日本媒体报道大江健三郎荣获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我正在东京作学术访问,一般日本市民都普遍觉得突然,纷纷抢购大江的作品,以一睹平时没有注目的这位诺贝尔文学奖新得主的文采。回国后,国内文坛也就大江健三郎获奖一事议论沸腾。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