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人生是一场修行 - 第6章 朋友是一种和我们并肩平行的“直线”(2)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6章 朋友是一种和我们并肩平行的“直线”(2)
  很快,这个男子身边聚集了一小圈人,人们好像突然都变得有同情心了。有人去给他买了食物,有人匆匆给他买来了水,还有一个人通知了地铁巡逻员,这个巡逻员打电话叫来了救护车。几分钟后,这个男子从昏迷中苏醒过来,一边吃着食物,一边等待着救护车的到来。
  原来,这个衣衫褴褛的男子只会说西班牙语,且身无分文,已经饿着肚子在大街上流浪了好几天了,最后因为饥饿而昏倒在地铁站的台阶上。
  奇怪的是,起初人们对这个衣衫褴褛的男子熟视无睹,漠不关心,后来又表现出极具人情味的关心。罗伯特.西奥迪尼认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熙熙攘攘、匆匆茫茫的人流中,人们往往陷入完全自我状态,在忽视无关信息的同时,也忽视了周围需要帮助的人。而后来人们对这个衣衫褴褛的男子的态度有了如此大的改变,其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有一个人的关注,使情况发生了变化,路人也因此注意到了这个需要帮助的男子。
  从心理学家罗伯特.西奥迪尼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来,我们虽然无法改变他人的看法和行动,但却可以选择改变自己来影响他人。不仅是对陌生人如此,对朋友也是同理。
  就如同英国有一位安葬于西敏寺的主教的墓志铭写的那样:
  “少年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当时曾梦想改变世界。”
  “但当我年事渐长,阅历曾多,发现自己无力改变世界。于是,我缩小了范围,决定先改变我的国家,可这个目标还是太大了。”
  “ 接着我步入了中年,无奈之余,我将试图改变的对象锁定在最亲密的家人身上。但天不遂人愿,他们个个还是维持原样。”
  “当我垂垂老矣之时,终于顿悟:我应该先改变自己,用以身作则的方式影响家人。”
  “若我能先当家人的榜样,也许下一步就能改善我的国家,再以后,我甚至可能改造整个世界。”
  在这段话中,他只告诉了我们一件事:改变自己。不错,自己先改变了,身边的一些人就可能会跟着改变。也许,我们确实无力改变这个世界,无法改变朋友的看法和行为,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改变自己,进而影响到他们,从而使我们未来的生活更加合乎人的天性,变得更加美好。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淡如水”是朋友之间关系的最高境界。这是一种源自于互相宽怀的理解,互相不苛求,不强迫。
  并非要朝夕相处,如胶似漆才是朋友,那种“甘若醴”
  成天混在一起的交情有时恰恰又是最为脆弱的。纯粹的友情是自由的,它可以是今天萍水相逢,彼此尊重的欢聚,明天就平淡的分手,一个电话、一句问候,不会因为相隔千里而使感情淡漠,只会让交往随着时间愈久感情愈深。
  许多人以为,朋友就是要亲密无间,称兄道弟,甚至要成为“死党”。其实,我们身边多数的朋友只是普通朋友,真正可称为“死党”的朋友并不多。
  我们一辈子都不断在结交新的朋友,但新的朋友未必比老的朋友好,如果因为自己处理不当而失去友情,则是人生的一种损失,有句话说得好: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因此好朋友还是要“保持距离”。
  这话听起来是有些矛盾,好朋友才应该常聚首,保持距离不就疏远了吗?
  问题就出在“常聚首”上,人之所以会有“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的感觉,之所以会有“死党”的产生,是因为彼此的气质互相吸引,所以能越过鸿沟而成为好朋友。但再怎么相互吸引,双方还是存在差异的,因为彼此来自不同的环境,受不同的教育,因此人生观、价值观再怎么接近,也不可能完全相同。于是两人的相交很容易从尊重对方开始,变成容忍对方,到最后成为要求对方。当要求不能如愿,便开始背后的挑剔、批评,然后结束友谊。
  而真正的朋友,相互尊重,却不相互吹捧;往来频繁,但不过分亲昵;往来不多,也心心相印。也就是说:交友应注重真挚的感情,心灵的默契和呼应,而不是表面上的亲近。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君子之交淡如水”。
  那些没有真感情,不讲道义的假朋友,表面上亲亲热热,勾肩搭背,但是只要一旦贫贱、富贵发生变化,或相互之间有了利害冲突,就立刻翻脸不认人,甚至在朋友有难时不仅不拉上一把,反而落井下石。

  近代知名学者王国维博闻强记、智力过人,在甲骨文研究上卓有成绩,与罗振玉结为知交,后来又成了儿女亲家。
  当时,王家较穷,所以罗经常在经济上接济王,但目的却是利用王国维来赚取更多的金钱。罗利用他家境富裕的优势大量收进甲骨,由王来考释,但发表文章的署名都是用罗的名字。
  最后,由于经济上有勒逼,使王国维这样不可多得的才子在壮年便投湖自尽。
  而同一时期的另一着名人物鲁迅虽然和王国维都是弃医从文,有差不多的经历,但由于他交友的审慎,结果却完全不同。
  鲁迅早年师从于资产阶级革命家、着名学者章太炎,后来与教育学家蔡元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一些学者、作家如许寿堂等都与鲁迅是至交好友。此外,鲁迅以师长、也以朋友身份结交了许多左联革命青年,特别是共产党人朋友如瞿秋白、冯雪峰等,对鲁迅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瞿秋白是鲁迅众多的好友之一,他们在文化战线上经常合作,还一起翻译介绍了马列主义文艺理论和前苏联文学作品。瞿秋白编了《鲁迅杂感选集》,在序言中给鲁迅以很高的评价。在最危险的关头,鲁迅让瞿秋白避在自己家中。瞿秋白牺牲后,鲁迅怀着悲痛的心情,在病中把朋友的遗言编成《海上述林》出版。鲁迅在前言引用的对联中所说的“知己”,即指包括瞿秋白在内的共产党人,他以有这样的“知己”为人生最大的满足。
  着名学者郭沫若曾指出:“王国维之所以戛然止步,甚至遭到牺牲,主要的也就是朋友害了他。而鲁迅之所以始终前进,一直在时代的前头,却是得到了朋友的帮助。”可以说,鲁迅的一生,在他身边,既有严谨的学者,也有资产阶级革命家;既有文学青年,也有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土。鲁迅的成长,除了主观上的原因,也得益于他的这些良师益友。的确,建立在志同道合基础上的友谊是经得起任何考验的。与品质高洁的人交朋友,结下的真挚友谊也是事业的推进剂。
  所以说,好朋友的界定并非是看是否走得很近,很多时候,离你最近的人未必是你的朋友,较你很远的人也不一定就与你关系疏远,朋友相交还是重在交心。

  和朋友要常联系
  “君子之交淡如水”是句佳话,但并不是说和朋友相处就是不管不顾了,那样的话只会失去你原本所拥有的友谊。毕竟,人是感情的动物,而维系一段感情是需要用心的。如果你因为“忙碌”而减少了和朋友之间的沟通交往,那么,很多原本牢靠的关系就会变得松懈,即使关系再好的朋友也一样。
  所以,不要让你的通讯录落上尘土,和朋友要常联系。
  朋友是我们生命中除去最亲密的家人外,人际网络上最温暖、最贴心、最有人情味的结点。一路走来,我们会或多或少地交到些朋友。有句话说:朋友贵在交心。所以人们往往认为既然是好朋友,彼此间已相当熟悉,也很随意,没必要像其他人际关系那样苦心经营,用不着经常联系。
  其实,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周星驰有句精典台词——你不说我怎么知道呢?这句话用在朋友交往上面,就好似在说:不常联系怎么知道朋友关系还在不呢?事实上,不经常保持联系只会让好朋友间关系渐行渐远、关系淡化、终至于无,使最初的好友变成最终的陌路人。其实,朋友关系要维系并不困难,只需要有事没事经常保持联系,便可以使友谊之花长开。
  下面是从反面说明朋友间要经常保持联系重要性的故事:
  刘怡和马芸是大学同学,而且又是一个宿舍的舍友,由于两人性情相投,关系很好,每天都是形影不离的。同学们常常笑称她俩是“砣不离秤,秤不离砣”。
  毕业之后,由于马芸去了广州,刘怡留在了北京,分隔两地使她们之间的联系也渐渐少了,只是偶尔会通个电话问候一声。但后来,由于工作越来越忙,有时候好几个月都不会电话联系。
  再后来,刘怡结婚了当妈妈了,俩人的联系几乎中断了。
  虽然有时候,刘怡在翻相册时偶尔能够想起马芸,但对她的印象已经开始模糊了。
  有一次,一位从广州回来的同学给刘怡带回了马芸的消息和新的联系方式,并转达了马芸希望和她多多联系的愿望。
  可是,刘怡忙于照顾孩子和工作,总是记不起来这件事情,而同学带给她的马芸的联系方式后来也不知所踪。
或许您还会喜欢:
苏肉难寻
作者:佚名
章节:170 人气:2
摘要:第一章来,介绍一下,我叫苏栩,大家都喊我苏苏,孤儿一个,一个很冷很冷专业的稍微大龄的女硕士生,近来有点花痴倾向。不能怨我,孤儿院的老院长成天在电话中苦口婆心的教导我说:“苏苏啊,你年纪也不小了,老爹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你都会背锄禾日当午了,你要抓紧时间,在学校里找一个男朋友,将来一起在北京工作……”老爹的训话都是从我背锄禾日当午开始, [点击阅读]
货币战争2
作者:佚名
章节:136 人气:2
摘要:2009年6月11日凌晨2时41分,《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终于完稿了。从2006年夏完成《货币战争》以来,就开始着手收集资料酝酿《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近三年以来,仔细梳理了德、英、法、美两百多年来的所有重要银行家族之间的人脉关系,以及他们与各国的战争、革命、政变、危机之间的联动关系,从1723年开始到2024年结束,中间涉及欧洲、美国的许多重要历史事件及其背后的金融运作, [点击阅读]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我在等你,你已逝去(1)第一章寂寞让爱情如此美丽人们总是嫌爱情不够美丽,便用金钱、权势、地位去装扮它,终于,爱情变得光彩十足,却教人无法看到它的本质。真正美丽的爱情,并不需要过多的元素,平淡时的相亲相爱,苦难时的相濡以沫,寂寞与爱情,凄凉与美丽,其实靠得很近。1917年,27岁的胡适在母亲冯顺娣的安排下,与比他大一岁的同乡女子江冬秀拜堂成亲。 [点击阅读]
六顶思考帽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概要六顶思维帽方法六顶思维帽的目的是避免思维混杂,按这种方式,思考者在某一个时间里就可以只按照一种模式思考——而不是在某一时刻做全部的事。对此最好的类比是彩色印图。每一种颜色被印刷上去,最后它们就拼到了一起。设计六种思维帽方法,是为了使我们从通常的争辩型思维向制图型思维转化。这使得思维过程成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绘制地图;第二阶段是在地图上选择路线。 [点击阅读]
再穷也要去旅行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在别人眼中,我的生活方式是很多人所向往和羡慕的。很多人曾告诉过我:我也很想像你那样背着背包到处去体验生活,看看这个世界;只可惜,我没有你的胆量和毅力,再说现实的生活中有着很多放不下的包袱,所以,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多少人可以像你那样,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点击阅读]
冰风之谷三部曲之二:白银溪流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我拉挖开了神圣的坑穴和地洞将仇敌地精放进浅坟之中我们今天的工作不要开始这矿场中,白银的溪水飞逝石头下的金属闪耀生光火炬将白银溪流照亮在此避开了窥伺的旭日这矿场中,白银的溪水飞逝锤子将纯粹的秘银敲响一如古昔的矮人矿场此处匠人的工作永无休止这矿场中,白银的溪水飞逝我们向矮人的神高声歌颂再将另一半兽人放进浅坟之中我们知道我们的工作已经开始这土地上,白银的溪水飞逝※※※在黑暗的宝座上,栖息着黑暗的龙。 [点击阅读]
原来你非不快乐
作者:佚名
章节:83 人气:2
摘要:致内地读者得怀着感恩的心情,在因缘际会下,我第一本在内地发行的书,是关于快乐/不快乐的课题,跟内地朋友分享自己这几年的体会。当前大势。不失为反思“拥有与失去”的黄金机会,能借此想到拥有的代价、失去的回报,内心得以从外在环境与际遇中释放,堪称千金不换。过去写下不少勾引别人眼泪的歌词,有时会反省自己是不是美化了伤感,有时又觉得让人落泪,可得到发泄,但愿也不算是作孽、遗害人间。 [点击阅读]
小狗钱钱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一般人都希望自己变得富有一些,只是我们中的一些人的这一愿望更为强烈;而有些人却假装自己只想在生活的某些领域里变得富有。事实上,大多数人的最终愿望都是让自己更加幸福、更加成功,也想拥有更多的钱。这种愿望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富裕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假如我们有充足的钱,我们就能生活得更有尊严,也能更好地为自己和他人服务。 [点击阅读]
思考致富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思考与财富》你的意志力量,是决定你成败的力量。要想成功,先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你思想所要的,都可以实现。■"思想"使一个人走上与爱迪生的合作之路"思想决定一切",这话一点不假。当思想与目标、毅力以及获取物质财富的炽烈欲望结合在一起时,思想更具有强有力的力量。几年前,艾德温·巴尼斯发现,人们只要去思想就可致富,这是千真万确的事。 [点击阅读]
我用一生去寻找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有一句话叫做“真理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一个年轻人大学毕业,走入社会,就进入了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社会是很多人际关系的总和,你必须了解他人,与人谋事,而不是无目的地拉人闲谈,这样才能不虚度光阴,完成“社会实践”。你一定会与某些人达成关系,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与他人必有关系是你无法回避的命运。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