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 第一部分 人生犹似二月河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人生犹似二月河他出生的时候,恰逢抗战胜利,父亲欣喜之下,给他取名凌解放,谐音“临解放”,期盼祖国早日解放。他的父母都是党员,整天忙于公务,没有多少时间看管他,教育儿子的口头禅就是一句简单的“多看书,多学习”。不过,也正是这一句看似简单的话,使幼小的凌解放养成了爱看书的好习惯。他还未上学就读完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中外名著。但是,很奇怪的是,这个爱看书、爱学习的凌解放学习成绩却不好,从小学到中学都留过级,直到2l岁才高中毕业。高中毕业后,凌解放参军入伍,心爱的藏书之前被红卫兵洗劫一空,他身边一本也没有留下。到了军营所在地山西太原,他和战友都傻眼了:营区破烂不堪,生活枯燥艰苦。最要命的是,他们是工程兵,每天都要沉到数百米的井下去挖煤,脚上穿着长筒水靴,头上戴着矿工帽、矿灯,腰里再系一根绳子,在齐膝的黑水中摸爬滚打。他忽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悲凉,就这样过一辈子,他心有不甘。他告诫自己,成长进步的捷径就是勤奋学习,努力汲取各种营养,在艰苦中锻炼成长。于是,每天从矿井出来后,劳累了一天的战友们倒头就睡,而他却偷偷地在被窝里用手电筒看书。他读书如饥似渴,只要是书就拿过来读,就是地上的报纸,他也要拾起来弹掉灰尘看一看,甚至连《辞海》都从头到尾啃了一遍。后来团里办了图书馆,他就一头扎进书堆里,成了“书虫”。其实,他心里既没有明确的方向,也没有远大的目标,他只是知道,如果自己不努力,这辈子就完了。而以当时的条件,除了努力读书,他实在找不出更好的办法来改变自己。书越看越多,他渐渐地对古文产生了浓厚兴趣。部队驻地附近有一些破庙残碑,他就利用业余时间,用铅笔把碑文拓下来,带回部队潜心钻研。这些碑文晦涩难懂,既无标点也没有注释,他硬着头皮去琢磨。吃透了无数碑文之后,他的古文水平已经突飞猛进。到他退伍时,差不多也把团部图书馆的书读完了,这为他日后进行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成为名家的他,对蜂拥而至的记者说得最多的就是军营10年读书的收获,当时饥不择食式的博览群书,对他世界观的形成和创作积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978年,33岁的他转业回到南阳市委宣传部当了一名干事,工作无非是端茶送水、取信送报,再就是值班听电话、品茶看报。曾想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他,慢慢地坐不住了,就开始研究《红楼梦》。由于基本功扎实,见解独到,他很快被吸收为全国红学会会员。1982年,他应邀参加了一次“红学”研讨会,专家学者们从《红楼梦》谈到曹雪芹,继而又谈到康熙帝,而关于康熙皇帝的文学作品,国内至今仍是空白。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他忽然冒出一个想法写一部关于康熙皇帝的小说。从那时起,他就开始了创作上的艰难之行,白天他带着无人照看的女儿上班,拼命地干好本职工作。晚上在全家居住的29个平方米的斗室里,铺上满地报纸,蹲在上面汗流浃背地查资料。整理资料时,为了不使手臂沾稿纸,他两臂上缠满了一圈干毛巾,每天都熬到凌晨两三点。经过两年多对康熙一朝史实的反复考证,以及在大量的野史、清人笔记小说中寻幽发微,钩言稽沉。他自感成竹在胸,便开始了《康熙大帝》的写作,冬寒夏暑,锲而不舍,每日少则千余字,多则上万字。每年夏秋凉爽之际是创作的最佳时节,但却必须面对难以驱逐的蚊子,他就将水桶放在桌下,双脚放在水桶里,这样既防蚊子叮咬,又可降温取凉。日写万字时,由于疲劳过度,他的头发一绺绺地往下掉,但他仍然伏案疾书。1986年,他以笔名“二月河”出版了长篇历史小说——《康熙大帝》,全书四卷,150万字,借此,他一举成名。然而,一举成名没有人让他固步自封,他又给自己定下了目标——完成《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的写作。经过几年的艰苦写作之后,这两部书稿也先后出版了。如今,二月河520万字的“落霞三部曲”——《康熙大帝》《雍正大帝》《乾隆大帝》,可谓是好评如潮,图书多次重版,不仅畅销大陆,而且畅销港澳台和美国、日本等地。对于自己的成功,他说靠的不是才气,而是力气。此话不假,了解他的人都知道,创作这三本书,他熬过了无数个寂寞、孤独的夜晚,每当深夜困倦难忍时,他就用烟头烫自己的手腕,如今他的手腕上全是斑斑的烟烧伤痕。写作对他来说,不但是一种资源消耗、体力消耗,也是极大的感情消耗。关于军队那段人生低谷,二月河说:“人生好比一口大锅,当你走到了锅底时,只要你肯努力,无论朝哪个方向,都是向上的。”【人生感悟】天才的成长也必然要经历一段寂寞艰难的日子。如果一个人无法忍受寂寞,也就永远享受不到寂寞之后的成就。
或许您还会喜欢:
秘密
作者:罗伯特·柯里尔(robert collier)
章节:41 人气:0
摘要:《秘密》:充满魔力的神奇励志书文/肖卫一位亿万富翁,突然遭遇变故,公司倒闭,家庭破散,濒临自杀的边缘,就在他万念俱灰的时候,他从一本破旧的古书中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关于生命的大秘密。之后,奇迹发生了,他的公司重新得以组建,迅速成为遍布全球的商业帝国,他的家庭重新团聚,一切幸福、财富、快乐都降临到他身上!他发现,有缘知道这个秘密的人,都成为了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智者。 [点击阅读]
穷人缺什么
作者:佚名
章节:174 人气:0
摘要:——《穷人缺什么》的启示黄奕在google上输入“弱势群体”搜索,0.09秒内出来122万条,可见这已不是个生僻的词。那么什么叫弱势群体?从一般意义上看,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经济十分困难的人群。他们因为贫穷致使孩子辍学、有病无法医治,许多人的理想无法实现。于是有不少专家学者和作家,写了不少帮助人脱贫致富的书,诸如《教你如何致富》《用最少的钱赚最大的利润》《三年成百万富翁》之类。 [点击阅读]
穷爸爸富爸爸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这就是你所需要的学校真的让孩子们准备好应付真实的世界了吗?“努力学习,得到好成绩,你就能找到高薪并且伴有很多其他好处的职位。”我父母过去常这么对我说。他们的生活目标就是供我和姐姐上大学,觉得这样我们就有了在生活中获得成功的最好机会。 [点击阅读]
第五项修炼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赵耀东人类的历史于本世纪最后的十余年中,起了巨大的变化——象征世界两极化的柏林围墙于一九八九年倒了,东欧各国政权的变化速度和程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政治上,由两大强权领导的民主和集权对垒的局势不再。于全球各地崛起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如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亚太经合组织等,突破既有国界的限制,代替传统政治势力,成为主导世局的力量。 [点击阅读]
管理小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0
摘要:一、用人之道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点击阅读]
管道的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亲爱的读者:一百年前,普通人几乎不可能成为百万富翁。来看看这份在20世纪所做的生活水平状况调查统计:在1900年,美国的平均薪水是每小时0.22美元,一般工人的年收入在200美元至多400美元之间,处于当时的贫困线下。那时全美只有6%的高中毕业,平均寿命47岁。只有14%的家庭拥有浴缸。全美只有8000部汽车,铺好的路面也只有144英里。 [点击阅读]
簪中录
作者:佚名
章节:265 人气:0
摘要:【第一簪春灯暗】☆、一恶名昭彰(一)暗夜中,忽然有暴雨倾泻而下,远远近近的山峦峰林,长长短短的江河峡谷,全都在突然而至的暴雨中失去了轮廓,消渐为无形。前方的路愈见模糊。长安城外沿着山道满栽的丁香花,也被倾泻的暴雨打得零落不堪,一团团锦绣般的花朵折损在急雨中,堕落污泥道,夜深无人见。 [点击阅读]
约会倍增术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引言你在这本书里所学到的东西都是我花了几年时间才得到的。你可以把此书当作百科全书使用。它是一本参考手册,而不是小说。使用它的最好方法是通读它,找出你关心的部分,着重看你想要了解到想法或者提高的技巧。之后把这些部分抄写或者打印出来,以便重温和练习。把妹,不像打开电灯开关那样简单。把妹,就像试图学习乐器。需要的是练习。起初也许一切一团糟,而且有时你的练习并没有让你带来提升。 [点击阅读]
羊皮卷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0
摘要:要想明智地计划未来,就应该充分了解和学会欣赏过去。准备开始迈向美好生活的第一步了吗?如果是,那么我真诚希望,致辞篇中的两句话仍在你脑海中回响。“没人能代替你生活,没人能代替你成功!”正如唐·库德蒂在经典名篇《失败的建议》中所提及的那样:“活在世上并不容易,体面地活着更不容易;真正了解自己不容易,而喜欢自己更是知易行难。但是我们必须活下去,生活中还有一个人我们都必须面对。 [点击阅读]
肯定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从吃完晚饭,你就一直在打电话,叫一遍不听,叫两遍不听,叫三通不听,直到我吼:“你要打电话,就出去打!”砰地一声,你居然真冲出门去。外面正下着大雪,奶奶赶紧跑去看门边的衣柜,惟恐你没披外套。妈妈趴着窗子张望,看你是往哪个方向跑。我则愕然地坐在客厅,想起电影“绳索”中的一幕:淳于意对着自己“爱之深,责之切”的徒弟喊:“你给我滚出去!”那跟在师父身边十几年的徒弟,居然真卷起铺盖扭头就走。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