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 第一部分 人生犹似二月河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人生犹似二月河他出生的时候,恰逢抗战胜利,父亲欣喜之下,给他取名凌解放,谐音“临解放”,期盼祖国早日解放。他的父母都是党员,整天忙于公务,没有多少时间看管他,教育儿子的口头禅就是一句简单的“多看书,多学习”。不过,也正是这一句看似简单的话,使幼小的凌解放养成了爱看书的好习惯。他还未上学就读完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中外名著。但是,很奇怪的是,这个爱看书、爱学习的凌解放学习成绩却不好,从小学到中学都留过级,直到2l岁才高中毕业。高中毕业后,凌解放参军入伍,心爱的藏书之前被红卫兵洗劫一空,他身边一本也没有留下。到了军营所在地山西太原,他和战友都傻眼了:营区破烂不堪,生活枯燥艰苦。最要命的是,他们是工程兵,每天都要沉到数百米的井下去挖煤,脚上穿着长筒水靴,头上戴着矿工帽、矿灯,腰里再系一根绳子,在齐膝的黑水中摸爬滚打。他忽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悲凉,就这样过一辈子,他心有不甘。他告诫自己,成长进步的捷径就是勤奋学习,努力汲取各种营养,在艰苦中锻炼成长。于是,每天从矿井出来后,劳累了一天的战友们倒头就睡,而他却偷偷地在被窝里用手电筒看书。他读书如饥似渴,只要是书就拿过来读,就是地上的报纸,他也要拾起来弹掉灰尘看一看,甚至连《辞海》都从头到尾啃了一遍。后来团里办了图书馆,他就一头扎进书堆里,成了“书虫”。其实,他心里既没有明确的方向,也没有远大的目标,他只是知道,如果自己不努力,这辈子就完了。而以当时的条件,除了努力读书,他实在找不出更好的办法来改变自己。书越看越多,他渐渐地对古文产生了浓厚兴趣。部队驻地附近有一些破庙残碑,他就利用业余时间,用铅笔把碑文拓下来,带回部队潜心钻研。这些碑文晦涩难懂,既无标点也没有注释,他硬着头皮去琢磨。吃透了无数碑文之后,他的古文水平已经突飞猛进。到他退伍时,差不多也把团部图书馆的书读完了,这为他日后进行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成为名家的他,对蜂拥而至的记者说得最多的就是军营10年读书的收获,当时饥不择食式的博览群书,对他世界观的形成和创作积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978年,33岁的他转业回到南阳市委宣传部当了一名干事,工作无非是端茶送水、取信送报,再就是值班听电话、品茶看报。曾想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他,慢慢地坐不住了,就开始研究《红楼梦》。由于基本功扎实,见解独到,他很快被吸收为全国红学会会员。1982年,他应邀参加了一次“红学”研讨会,专家学者们从《红楼梦》谈到曹雪芹,继而又谈到康熙帝,而关于康熙皇帝的文学作品,国内至今仍是空白。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他忽然冒出一个想法写一部关于康熙皇帝的小说。从那时起,他就开始了创作上的艰难之行,白天他带着无人照看的女儿上班,拼命地干好本职工作。晚上在全家居住的29个平方米的斗室里,铺上满地报纸,蹲在上面汗流浃背地查资料。整理资料时,为了不使手臂沾稿纸,他两臂上缠满了一圈干毛巾,每天都熬到凌晨两三点。经过两年多对康熙一朝史实的反复考证,以及在大量的野史、清人笔记小说中寻幽发微,钩言稽沉。他自感成竹在胸,便开始了《康熙大帝》的写作,冬寒夏暑,锲而不舍,每日少则千余字,多则上万字。每年夏秋凉爽之际是创作的最佳时节,但却必须面对难以驱逐的蚊子,他就将水桶放在桌下,双脚放在水桶里,这样既防蚊子叮咬,又可降温取凉。日写万字时,由于疲劳过度,他的头发一绺绺地往下掉,但他仍然伏案疾书。1986年,他以笔名“二月河”出版了长篇历史小说——《康熙大帝》,全书四卷,150万字,借此,他一举成名。然而,一举成名没有人让他固步自封,他又给自己定下了目标——完成《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的写作。经过几年的艰苦写作之后,这两部书稿也先后出版了。如今,二月河520万字的“落霞三部曲”——《康熙大帝》《雍正大帝》《乾隆大帝》,可谓是好评如潮,图书多次重版,不仅畅销大陆,而且畅销港澳台和美国、日本等地。对于自己的成功,他说靠的不是才气,而是力气。此话不假,了解他的人都知道,创作这三本书,他熬过了无数个寂寞、孤独的夜晚,每当深夜困倦难忍时,他就用烟头烫自己的手腕,如今他的手腕上全是斑斑的烟烧伤痕。写作对他来说,不但是一种资源消耗、体力消耗,也是极大的感情消耗。关于军队那段人生低谷,二月河说:“人生好比一口大锅,当你走到了锅底时,只要你肯努力,无论朝哪个方向,都是向上的。”【人生感悟】天才的成长也必然要经历一段寂寞艰难的日子。如果一个人无法忍受寂寞,也就永远享受不到寂寞之后的成就。
或许您还会喜欢:
曾许诺·殇
作者:佚名
章节:123 人气:2
摘要:白云苍狗,世事无常,悠悠时光看似漫长,不过是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曾经鲜衣怒马的少年,已卧黄土陇中,曾经容颜如花的少女,已是枯骨一堆,那些恩恩怨怨的悲欢离合,都只变成了街角巷尾人们打发闲暇的故事,即使最跌宕起伏的传奇,在一年又一年的时光中,也渐渐失去了色彩,消抿于风中。只有那山坡上的野花烂漫无主,自开自落,自芳自华,年年岁岁、岁岁年年都绚烂缤纷。 [点击阅读]
河自漫漫景自端
作者:佚名
章节:375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鸟与鱼的距离(一)楼下落地钟发出清脆的声音,自端下意识的合上书,数着,钟敲了十二下。她揉了揉额角,从沙发上站起来。原本拥着的靠垫和毛毯拖在地上,她没管。光着一双脚,走到窗边。从窗帘的缝隙中看着静静的庭院,屋前的水杉默默的立着。夜色深沉。静的让人心里有些发慌。不知道站了有多久,听到外面有车子的响动。自端撩开窗帘一角,看到警卫开了大门。车子进门以后便熄了火。车上下来两个人。 [点击阅读]
炒股的智慧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5
摘要:股市给那些缺乏经济基础的人带来了以小钱赚大钱的机会。对那些才高志大者来说,股市简直就是一块经济福地。然而这个“有经验的人获得很多金钱,有金钱的人获得很多经验”的地方杀机四伏,偶有斩获虽然不难,要频频得手并非易事,而以此为生则更是对自我和人性的挑战。 [点击阅读]
你可以看透任何人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3
摘要:5分钟搞定对方:你可以看透任何人作者:[美]大卫·李柏曼【内容简介】5分钟搞定对方:你可以看透任何人书中的技术被广泛使用在美国FBI、海军部、全球500强企业以及至少25个国家的政府和公司。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能够迅速准确的清楚对方的心理,看透对方的本意,必定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一个无意识的动作,一句不经意的话语,都能反映出深藏不漏的本意。 [点击阅读]
30岁前别结婚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4
摘要:序言剩女:指现代都市女性,她们绝大部分拥有高学历、高收入、高智商,长相也无可挑剔,因她们择偶要求比较高,导致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中国教育部,2007生活中万事皆有定时。我拥有了梦寐以求的事业,我找到了梦寐以求的丈夫,我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孩子们。我是38岁结的婚。而我之所有能够拥有这一切,都得益于我的晚婚。我亲爱的父母一度因为我这个“剩女”而忧心忡忡。 [点击阅读]
每天学点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前言简单设问一下,一个人从呱呱坠地,直到垂垂老矣,这一生当中,始终都在面对一个什么样的最基本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有史以来,人类一直所面对的,那就是——怎样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而为解决这个问题一直在不懈努力的,便正是“经济学”。这也许是对经济学最平民化的解释。然而,作为一门真正的现代科学,真正了解经济学,并能为己所用者,却为数不多。 [点击阅读]
柜中美人
作者:佚名
章节:65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窃丹从现如今往上推算,距今天一千一百八十三年前,天下正是大唐宝历二年,当朝的皇帝自然姓李,单名一个湛字,是为唐敬宗。这一年,这位皇帝恰满十六岁,正值青春年少,人也生得精神漂亮。据大明宫的老宫女说,当她们的陛下在大明宫别殿里呱呱坠地时,六月的火烧云正一望无际,太液池的白鹤竟一起飞上云霄,翩翩展翅环绕住整座宫殿,悠扬的鹤唳声就连太极宫都能听见。 [点击阅读]
步步惊心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2005年,深圳华灯初上的街道,比白天多了几分妩媚温柔,张小文身着浅蓝套装,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有些疲惫。刚进楼门却想起浴室的灯泡坏了,忙转身向楼旁的便利店走去。开门,打灯,踢鞋,扔包,一气呵成。张小文从阳台上把沉重的梯子一点点挪到浴室,试了试平衡,小心翼翼上了梯子,突然脚一滑,“啊”的一声惊叫,身子后仰重重摔倒在瓷砖地上,一动不动。清、康熙43年,北京湖边景亭的走道,面对面站着两位十三四岁的姑娘。 [点击阅读]
星云禅话
作者:佚名
章节:396 人气:2
摘要:有一学僧请示盘珪禅师道:“我有一个天生的毛病-气短心急,曾受师父指责,我也知错要改,但因心急已成为习气,始终没有办法纠正,请问禅师,您有什么办法帮我改正习气呢?”盘珪禅师非常认真的答道:“你心急的习气,如果能拿出来,我帮你改正。”学僧道:“现在不会心急,有时会忽然跑出来。”盘珪微微一笑道:“那么,你的心急,时有时无,不是习性,更不是天性;是你触境而生的,本来没有,因境而生。 [点击阅读]
虎妈战歌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耶鲁教授育儿经第一部分第1节:译者序(1)本书讲述了一个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位母亲、两个女儿和两条狗。伴随着钢琴激越的音符和小提琴悠扬的旋律,她们又是怎样荣登卡内基音乐圣殿,演绎莫扎特和门德尔松的经典之作。你或许以为,这个故事想告诉读者—在教育和培养孩子方面,中国父母比西方父母更优秀。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