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人性的弱点 - 《人性的弱点》在线阅读——4.6如何鼓励人们成功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很早就认识巴洛,他对狗、马的性情很了解,他把他毕生的精力,都用在马戏团,和技术表演团上。我喜欢看他训练新狗做戏。我有注意到,在那头狗动作上稍有进步时,巴洛会拍拍它,称赞它,还给它肉吃。
  那不是什么新鲜的事。训练动物的人,几世纪来,都运用这样的技巧。
  我很奇怪,当我们想改变一个人的意志时,为什么不用训练狗那样的技巧呢?我们为什么不用肉,来替代皮鞭呢?也就是说,为什么不用称赞来替代责备呢?即使只有稍微的进步,我们也要称赞,这样可以鼓励别人继续进步。
  洛斯狱长发觉,即使对星星监狱里的凶狠犯人,赞赏最微小的进步,也是有效的。我写这本书的时候,接到洛斯狱长的一封信,他信上这样说:'我发觉对于犯人们的勤劳,如果加以适度的夸奖,要比严厉的惩罚、青备他们的过失,更能得到他们的合作,更能促进他们恢复人格。
  我从来没有在'星星监狱'坐过牢――至少目前还没有;可是我可以回想我过去的生活中,有若干地方因几句赞美的话,而深深改变了我整个将来……你这一生中,是否也有过同样的情形?历史上有关称赞给人神奇力量的例证,真是不胜枚举。
  就有这样一个例子:五十年前,有个十岁的孩子,在'那波尔斯'一家工厂里做工,那孩子从小就怀着一个理想,希望将来成为一个歌唱家。可是,他的第一位老师,就给了他一个打击。那位老师说:'你不能唱歌,你的嗓子很坏,所发出来的声音再难听也没有了。'

  可是,那孩子的母亲,一个贫苦的农家妇女,她搂着自己的孩子,称赞他……她告诉自己的儿子,说他能唱歌,她已经看出他在进步了。母亲光着脚去做工,为的是省下钱来给儿子付音乐班的学费。那位农家母亲,鼓励自己的儿子,称赞自己的儿子,而终于改变了这孩子的一生。你也许曾听过这孩子的名字,他就是当代一位杰出歌王'卡罗沙'。
  许多年前,伦敦有个年轻人,他渴望自己能成为一位作家。可是他所有的遭遇,都事与愿违,处处都好象跟他作对似的……他所受到的学校教育,不到四年,他父亲因为还不起债而入狱,使这个年轻人饱尝饥饿的滋味。最后,他找到一份工作……他的工作是在一间老鼠满地跑的货仓里,黏贴墨水瓶上的签条。
  夜晚,他跟另外两个来自伦敦贫民窟的筢脏顽童,住在楼顶的一小间暗房里。他对于写作的自信心很薄弱!当他第一篇稿子完成时,生怕会给人家讥笑,只得在夜间,悄悄地把稿子投入邮箱里。他接连的写稿、投稿,但他所寄出的那些稿子,也接连的都给拒绝退了回来
  可是,伟大的一天来了,他的一篇稿子被录用了。其实,他连一先令的稿费也没得到。但录用他那篇稿子的编辑,赞许他的作品,这年轻人高兴极了.流着泪,漫无目的地走在街上。
  由于一篇稿子刊登,所得到的称赞和承认,改变了他的终生事业。若不是那次的鼓励,这年轻人可能一辈子在那满是老鼠的货仓里工作。那年轻人的名宇,或许你知道,他就是英国大文学家'狄更斯'.

  那是五十年前的事,有一个年轻人在一家店铺里工作,他每天早晨五点钟就要起来打扫店铺,一天做十四小时的苦工。这样经过了两年,年轻人实在忍受不下去了。某天早晨,等不及吃早餐,一口气走了十五哩路,去找他那替人做管家的母亲商谈。
  他像是疯了似的向他母亲哭着哀求,他赌咒再也不回那家店铺工作了;如果他须再留在那店中,他就要自杀。他写了一封很长而悲惨的信,给他的老校长。说他心已破碎,不想再活下去了……他的老校长给了他一些赞美,说他是个聪明的年轻人,应该找一份更适合他去做的工作,然后给他一个教员的职位。
  那个赞许,改变了那年轻人的将来,并在英国文学史上,留下一个使人无法磨灭的印象。因为那年轻人从此以后,完成了七十七部书,用他的笔,赚进了一百多万元……或许你知道他是谁了,他就是英国史学家韦尔斯'。
  一九二二年,加利福尼亚有个年轻人,他连照顾妻子的生活,都感到非常困难。星期天,他去教会唱诗班卖唱;偶尔在人家婚礼中,替人家唱歌,可以赚进五块钱。他的生活贫困极了,没有能力住在城里,所以他在乡下一座葡萄园里租一间破旧的房子,每月租金只有十二元五角。
  他住的房子,虽然租金非常便宜,可是还是无法负担,使他拖欠了人家十个月的租金。
  他在环境逼十迫之下,替房东摘葡萄,以偿还租金。他后来告诉我,那时,他在不得已情形下,穷得没有东西吃时,就拿葡萄来填饱肚子。

  失望之余,他几乎想放弃歌唱这份爱好,去推销载重汽车谋生。就在这时,他的朋友休士称赞了他,休士对他说:'你的嗓音颇有发展的可能,你该去纽约学唱才是。'
  那年轻人最近对我说,就是那一点称赞,那轻微的鼓励,成了他终身事业上的转折点。于是他向朋友借了二千五百元,去东部学唱。你或许也有听过他的名字,他是一位有名的歌唱家,叫'铁贝得'。
  讲到如何改变一个人的意志,假如我们激励我们所接触的人,让他们知道自己潜藏着的财富,那我们所做的,不只是改变他们的意志……而是改变了他们一生的命运!
  这话过份吗?现在我们看看一位已故哈佛大学名教授,也是美国最负声誉的心理学家兼哲学家威廉.贾姆士,所留下的名言:“若与我们应当成就的事业相比,我们不过是、半醒着。,我们现在只利用到我们身心资源的一小部份。也可以这样说,每一个人,就这样的生活着,远在他应有的极限之内;他有各种的力量,可是却惯于不会利用。”
  是的,就如前面所说的,我们具有各种潜在的能力,可是却惯于不会利用。这潜在的能力,其中一项,就是称赞别人、激励别人,让他们知道自己这股潜在的能力,所蕴藏的神奇效力。
  所以,要改变一个人的意志;而不触犯,或是引起反感,第六项规则是:
  称赞最细微的进步,而且称赞每一个进步。
或许您还会喜欢: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父教”能赋予孩子自理能力、自信心理、坚强品质、骁勇精神,赋予孩子坚韧、果断、自信、豪爽、独立等性格特征,使孩子远离自私自利、柔弱脆弱、自暴自弃、沉默寡言、羞怯自卑、感情冷漠、害怕失败等消极个性品质,从此健康成长。 [点击阅读]
穷人缺什么
作者:佚名
章节:174 人气:2
摘要:——《穷人缺什么》的启示黄奕在google上输入“弱势群体”搜索,0.09秒内出来122万条,可见这已不是个生僻的词。那么什么叫弱势群体?从一般意义上看,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经济十分困难的人群。他们因为贫穷致使孩子辍学、有病无法医治,许多人的理想无法实现。于是有不少专家学者和作家,写了不少帮助人脱贫致富的书,诸如《教你如何致富》《用最少的钱赚最大的利润》《三年成百万富翁》之类。 [点击阅读]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68 人气:2
摘要: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学习一件事情,就是不回头,只为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后悔,不为自己做过的事情后悔。人生每一步行来,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一些,失去了我不想失去的一些。可这世上的芸芸众生,谁又不是这样呢?满身风雨我从海上来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陕西、甘肃发生了里氏6.5级到7.0级的余震。 [点击阅读]
长相思1
作者:佚名
章节:127 人气:2
摘要:那一日,和以往的上千个日子一模一样。几声鸡鸣后,清水镇上渐渐地有了人语声。回春堂的老木赶早去杀羊的屠户高那里买羊肉。两个小伙计在前面忙碌,准备天大亮后就开门做生意。医师玟小六一手端着碗羊肉汤,一手拿着块饼,蹲在后院的门槛上,稀里哗啦地吃着。隔着青石台阶,是两亩半种着草药的坡地,沿着中间的青石路下去,是一条不宽的河。 [点击阅读]
云中歌
作者:佚名
章节:83 人气:2
摘要:内容介绍:桐华继《步步惊心》。《大漠谣》后,呕心沥血倾情历史言情推佳作《云中歌1》。云歌自幼生活在大漠,偶然的机会让她救了荒漠中的陵哥哥,并赠予珍珠绣鞋,许下诺言。另一只绣鞋也于无意间丢给饥饿的小孩。十年后,云歌到长安寻找陵哥哥,却遇上了难缠的绝世美男孟珏,云歌以为幸福的生活从此开始,谁知又卷入了一场宫廷王位之争……由两只幼时无意送出的珍珠绣鞋, [点击阅读]
怎样提高智商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记忆力自主训练全案一、什么是记忆力1.记忆力的基本理论记忆是什么“记忆是智慧之母”--古希腊大悲剧诗人阿斯基洛斯的这句名言一直流传至今。记忆是一种人们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它究竟是什么呢?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大脑中的反映,亦可视作是经验的保持,有时在保持中还经历了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心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认知(再认)或回忆这三个依序发展同时又密不可分的环节, [点击阅读]
石油战争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当我坐在桌前,铺开笔墨,准备为本书中文版撰写序言的时候,既感到自豪,也感到惶惑。中国读者智慧而敏锐,要在这样一篇短序中将一个纷乱嘈杂的世界简洁明了地呈现出来,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以一种不同于美国的方式,在世界事务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是当今中国的历史使命。 [点击阅读]
秋水映尘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午后,冷风阵阵吹拂,远方飘来一朵乌云,掩去微弱的一抹斜阳。幽僻的竹林,断断续续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约可辨明是风声拍打竹叶的声音,然而,除此之外,若凝神细听,其中犹交杂着细碎虚浮的跫音。该死的!谷映尘的额上冒着冷汗,暗声低咒。事发至今,已近半个时辰,药性已发挥到极致,他若再不设法解决,恐怕……颠踬的步伐踩上一地的竹叶,为这幽寂的林子添上一缕清冷萧条之气。 [点击阅读]
解密九型人格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九型人格,也称“九种人格”、“九种性格”等,是了解他人、认识自我、修正人格、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一种学问,被称为当今最实用的人格分析理论。近十几年来已风行欧美学术界及工商界。美国中央情报局把它作为一个识人指南,用以洞察各国元首的行为特质,斯坦福大学也把它引进到mba的课堂来训练学员的领导力。 [点击阅读]
雾都孤儿
作者:佚名
章节:70 人气:2
摘要:小说描写了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邪恶的斗争,赞扬了人们天性*中的正直和善良,也揭露抨击了当时英国慈善机构的虚伪和治安警察的专横。同时,作品又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情调,充满着人道主义情怀。作者狄更斯(1812-1870),生于英国一个贫苦家庭,父亲是海军小职员,10岁时,狄更斯全家被迫迁人债务人监狱,11岁就开始承担繁重的家务。狄更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就取得了惊人的成功。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