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惹我你就死定了 - 三十二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一连几天,我心里老是惦记着那个隐身的=_=^丫头,一有时间就要去“大集合”转一转,可之后那丫头什么消息都没有,难道只是个恶作剧吗…可我为什么这么的心神不宁呢…
  第二天,游戏厅。
  “呃>_<介止你又死了?!你怎么老过不了第三关啊>_<第三关可比喝凉水还容易呢~”
  “老不出直棍儿啊!该死的!”
  -_-…把书包丢给了我,介止和运河在那儿玩起了俄罗斯方块,别的不玩,干嘛单玩儿最费脑子的游戏啊…一点儿都不,适,合,你-_-
  “喂!你去哪儿?”
  “唱歌啊,呵呵…-.,-”
  我正要去BoX练歌房,介止一把抓住我的胳膊,眼睛还盯着屏幕,嘴里却说
  “你就在这儿呆着!!!就在我旁边!!!”
  …凭什么呀,你又不和我玩儿…-_-…我没理他,接着掉头走,这家伙手稍微一用力,就把我拽了过去,整个儿人也栽进他的怀里
  “=_=…”
  脸上直发烧,羞死人了,我反射性地伸手推他刚想站起身,介止哗地一下猛地推开了我,就像急着掸掉身上恶心的虫子一样-_-…
  “喂…=_=^…搞清楚好不好,不是我要抱的你,是你拽我的…”
  “…嗯…对不起”
  对不起就完了吗…看都不看我一眼,不过随便地说了句对不起,哪儿有一点儿诚意啊~~??我生气地经过他身边走进练歌房。啊,心情怎么这么糟糕,得先找首歌儿换换情绪…

  一会儿,不知怎么地按错了歌曲编号,居然放出了金秀姬的不朽名作———“热情的花”我扯开喉咙大声地唱着…啊…这伴奏声就像敲在我的心坎上一样…
  “咚当当当当当!!!!热情的花开了!开在我的心上~我的心上~热情的花开了!!-_-!!在我的~心上~开~~~~了~~”
  这歌儿还真够味儿,正当我声嘶力竭地唱得来劲儿时,不知谁推门进来了-_-^嘁…李介止…
  “干吗…”
  “没什么…”
  可能刚才推我过意不去吧,介止放下手里的俄罗斯方块来我找了…=_=房间里这么挤,又和这家伙贴在一起,我想把声音放细一点儿,可反而唱出了高音花腔儿,这家伙一个劲儿地盯着因为缺氧而呼哧带喘的我…
  “-_-”
  一句话都没有,这也算安慰吗…好悲哀啊-.,-呜呜…T_T……T^T…
  “别一脸哭相=_=^真难看…”
  “不难看…”
  “难看!!”
  “我爸爸就说我漂亮呢…”
  “…你爸爸是盲人吗…??”
  明明是玩笑,你这家伙干嘛一脸严肃的表情啊-_-…
  一会儿,出了游戏厅,我独自地=_=^向市内走去,后面秀允和黑毛儿运河还是叽叽嘎嘎地,偶尔传来介止这家伙的男低音,真气人,都没法走路了…

  “…夏媛啊^_^…喂,干嘛自己走啊?”
  “-_-…因为我长的难看。”
  银求T_T一直走在我的旁边,配合着我的步幅,好好感激哦T_T
  “…银求啊…你也觉得我长得难看吗…T_T…?”
  “嗯?!!?!!”
  两朵红云迅速地飞上脸颊,好不容易才张开嘴的银求…
  “夏媛你…!!挺好看的!!才不难看呢!!现在是小时候也是?!!>_<!你很漂…”
  o_o…嗬,银求一下捂住了自己的嘴,两只眼睛像受惊的小兔子一样…好可爱哦…=_=
  “银求啊…小时候…??你要说什么就说啊-.,-…”
  “没有…没有…不是夏媛你…”
  银求迅速地瞥了一眼介止,又转过来注视着我,然后开心地笑了,=_=明明是笑得很开心的样子,可为什么反而显得有些忧伤呢…
  “^_^…你小时候…肯定也很可爱的?夏媛,对吧^_^”
  …怎么回事…为什么银求看起来怪怪的,虽然脸上在笑…可好像…心里…在哭泣一样…?银求啊…是吗…?这时
  “该死…我长得最帅了。”
  扔下这么一句让人哭笑不得的-_-^废话,介止大步地超过了我和银求,走到前面去了…干嘛呀…

  “>_<夏媛啊…介止生气了~~”
  “…为什么?”
  “>_<因为银求说你漂亮呗”
  “…本来就漂亮啊…-.,-…”
  一下子银求的脸上的红颜色好像更深了-_-介止杀气腾腾地瞪着我,又气呼呼地走到前面了。
  “你去抱一下介止吧>_<”
  运河你没病吧,疯了吗…现在来来往往这么多人,你知道有多少双眼睛啊…可是,一向耳朵根儿像棉花的我还是听从了运河的建议,蹬蹬地跑上前,从后面一下子抱住了介止
  “…放开”
  “介止啊…>_<…呵呵…”
  “喂…放开…”
  “运河说了…说你可喜欢被人从背后抱住了?…>_<…(啊呦,真肉麻)”
  “我说让你放开了…”
  “>_<…>_<”
  扑通…
  “…啊…”
  介止又像刚才在游戏厅一样,重重地一把甩开了我…
  “妈呀!!T^T”
  我一屁股就被推倒在了地上…现在的我…才是真的难看死了…
  “喂…伤着了吗…喂…”
  “你干嘛老是这样啊,我真的要生气了…”
  “…伤着了没有啊…”
  “…嗯…”
  你伤到我的心了…臭小子T_T…
  “…所以啊…你不要碰我…”
  “T_T…什么…?”
  “…别老缠着我”
或许您还会喜欢:
悲剧的诞生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2004年3月尼采美学文选//尼采美学文选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尼采(1844-190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诗人。他在美学上的成就主要不在学理的探讨,而在以美学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他的美学是一种广义美学,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哲学。他自己曾谈到,传统的美学只是接受者的美学,而他要建立给予者即艺术家的美学。 [点击阅读]
情书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下雪了,就在藤井先生结束致词的一刻。"就此,多谢大家的到来。我肯定,阿树泉下有知,一定会很高兴。"渡边博子参加了藤井树逝世三周年的纪念仪式。藤井树的父亲正站在墓碑前讲及他儿子生前的点滴。博子?如果阿树多留一点时间便好了。三年前的事就像在眼前。当时,她跟阿树正准备结婚。就在婚期之前,阿树参加了一个攀山探险旅程。山中,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迫使探险队改行一条少人使用的路。 [点击阅读]
无影灯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01“今晚值班不是小桥医师吗?”做完晚上7点的测体温、查房,返回护士值班室的宇野薰一边看着墙上贴着的医师值班表一边问。“那上面写着的倒是小桥医师,可是,听说今晚换人了。”正在桌上装订住院患者病历卡片的志村伦子对阿薰的问话头也没抬地回答说。“换人了,换的是谁?”“好像是直江医师。 [点击阅读]
暗藏杀机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一九一五年五月七日下午两点,卢西塔尼亚号客轮接连被两枚鱼雷击中,正迅速下沉。船员以最快的速度放下救生艇。妇女和儿童排队等着上救生艇。有的妇女绝望地紧紧抱住丈夫,有的孩子拼命地抓住他们的父亲,另外一些妇女把孩子紧紧搂在怀里。一位女孩独自站在一旁,她很年轻,还不到十八岁。看上去她并不害怕,她看着前方,眼神既严肃又坚定。“请原谅。”旁边一位男人的声音吓了她一跳并使她转过身来。 [点击阅读]
查太莱夫人的情人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因为坊间出现了好几种《查太莱夫人的情人》的偷印版,所以我现在决意在法国印行这种六十法郎的廉价的大众版,我希望这一来定可满足欧洲大陆读者的要求了。但是,偷印家们——至少在美国——是猖厥的。真版的第一版书从佛罗伦斯寄到美国不到一月,在纽约业已有第一版的偷印版出卖了。这种偷印版与原版第一版,拿来卖给不存疑心的读者。 [点击阅读]
理智与情感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2
摘要:【作者简介】简·奥斯汀(1775~1817)英国女小说家。生于乡村小镇斯蒂文顿,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奥斯丁没有上过正规学校,在父母指导下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她20岁左右开始写作,共发表了6部长篇小说。1811年出版的《理智和情感》是她的处女作,随后又接连发表了《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菲尔德花园》(1814)和《爱玛》(1815)。 [点击阅读]
福尔赛世家三部曲1:有产业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你可以回答这些奴隶是我们的。——《威尼斯商人》第一章老乔里恩家的茶会碰到福尔赛家有喜庆的事情,那些有资格去参加的人都曾看见过那种中上层人家的华妆盛服,不但看了开心,也增长见识。可是,在这些荣幸的人里面,如果哪一个具有心理分析能力的话(这种能力毫无金钱价值,因而照理不受到福尔赛家人的重视),就会看出这些场面不但只是好看,也说明一个没有被人注意到的社会问题。 [点击阅读]
荆棘鸟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考琳·麦卡洛,生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惠灵顿。她曾从事过多种工作——旅游业、图书馆、教书;后来终于成了一名神经病理学家,曾就学于美国耶鲁大学。她的第一部小说是《蒂姆》,而《荆棘鸟》则构思了四年,作了大量的调查工作,方始动笔。此书一发表,作者便一举成名。作者是位多才多艺的人,喜欢摄影、音乐、绘画、服装裁剪等。她现定居于美国。 [点击阅读]
飘(乱世佳人)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2
摘要:生平简介1900年11月8日,玛格丽特-米切尔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一个律师家庭。她的父亲曾经是亚特兰大市的历史学会主席。在南北战争期间,亚特兰大曾于1864年落入北方军将领舒尔曼之手。后来,这便成了亚特兰大居民热衷的话题。自孩提时起,玛格丽特就时时听到她父亲与朋友们,甚至居民之间谈论南北战争。当26岁的玛格丽特决定创作一部有关南北战争的小说时,亚特兰大自然就成了小说的背景。 [点击阅读]
魔山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一《魔山》是德国大文豪托马斯·曼震撼世界文坛的力作,是德国现代小说的里程碑。美国著名作家辛克莱·刘易斯对《魔山》的评价很高,他于一九三○年看了这部书后曾说:“我觉得《魔山》是整个欧洲生活的精髓。”确实,它不愧为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一九二九年托马斯·曼获诺贝尔文学奖,《魔山》起了决定性作用,这是评论界公认的事实。二关于托马斯·曼,我国读者并不陌生。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