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三个火枪手 - 小说《三个火枪手》全文阅读——第五十三章软禁的《三个火枪手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米拉迪梦见她终于抓住了达达尼昂,梦见她亲眼目睹达达尼昂大受惨刑,她眼睁睁看到达达尼昂可憎的鲜血在刽子手的斧头下汩汩流淌,就是这可憎的鲜血在她的双唇上流出了那道魅人的微笑。
  她像受最初希望抚慰的囚犯酣睡那样在酣睡。
  第二天,有人走进她的房间时,她仍躺在床上。费尔顿呆在走廊里,是他将他头一天晚上说的那个女人领来的,这个女人也是刚刚到城堡。她走进房,来到米拉迪床跟前侍候她。
  米拉迪的脸色*素来苍白,所以这肤色*对于初次谋面者是很能上当的。
  “我发烧,”她说,“在这整个长夜中,我一刻也没睡着,我好难受呀!您会比昨天同我在一起的人更有人情味吧?再说,我的全部要求,就是获准让我躺下来。”
  “您想叫个医生吗?”那女子问。
  费尔顿听着她们的对话,但没有吱一声。
  米拉迪思考到,她周围的人越多,怜悯她的人也越多,而温特勋爵的监视也会愈加紧;再者,医生可能宣布说,她的病是假装的,而米拉迪已经输了第一局,她不想再输第二局。
  “去找医生?”她反问道,“有什么用?昨天那些先生们声称我的痛苦是演喜剧,今天也许还会这样说,因为从昨天晚上起,他们是有时间通知医生的。”
  “那么,您自己说说看,夫人,”费尔顿不耐烦地说,“您需要怎样的治疗呢?”
  “唉!我知道什么呢,我?上帝啊!我只感到很难受,就是这样,别人给我什么就什么,随他们的便,和我关系不太大。”
  “去找温特勋爵吧,”费尔顿说,他被这些无休止的抱怨搞得厌倦了。
  “哦!不,不!”米拉迪叫起来,“不,先生,不要去叫他,我求求您,我挺好,我什么也不需要,不要去叫他。”
  她在这一连串的感叹请求中,使用的口气是那样不可思议的激烈,运用的口才是那样富有诱惑力,费尔顿真被诱惑了,他在房间里踱了几步。
  “他被感动了,”米拉迪暗自想。
  “不过,夫人,”费尔顿又说,“如果您真的不舒服,我派人去叫个大夫来,但假若您骗我们,嘿,那您将该倒霉,但在我们这方面,至少我们是没有什么自责的。”
  米拉迪没有答腔;而将美丽的面颜仰卧在枕头上,涕泗滂沱,失声地呜咽起来。
  费尔顿以他通常的冷漠看她一会儿;随后发现她那样子似乎要拖下去,他便走出门,那女子也跟他走出去。但温特勋爵却没有来。
  “我相信我开始看出明堂了,”她以按捺不住的快乐低声说;为了向可能窥探她的所有人掩盖这种内心满足的冲动,她钻进被窝里。
  两个小时过去了。
  “现在,装病的时间该停止了,”她说,“咱们起床吧,从今天起,我要做出成绩来;我只有十天呀,到今天晚上止,将要过去两天了。”
  这天早上,服务人员走进米拉迪的房间,给她送来了早餐;但她早就想过了,不久便会有人来把早餐撤走的,那时候,她一定会再见到费尔顿。
  米拉迪没有估计错。费尔顿真的又来了,他没有留意米拉迪是否用过饭,便摆下手,让人将桌子,以及通常连同桌子拿来的饭一起撤到房间外面去。
  费尔顿最后留下来,手里拿着一本书。
  米拉迪躺在壁炉旁的一张扶手椅里,她仪态美貌,脸色*苍白,宛若一个等待殉教的圣女。

  费尔顿走近她说:
  “温特勋爵和您一样也是天主教徒,夫人,他考虑过剥夺您的宗教礼仪可能会给您造成痛苦,所以他同意您每天诵读您的弥撒常规经,这是一本宗教礼仪书。”
  看到费尔顿将那本书放到她旁边小桌上的那神情,听到费尔顿说“您的弥撒”这两个词的那声调,瞥见费尔顿伴随说话的那轻蔑的微笑,米拉迪抬起头,较为留意地看着这位军官。
  就凭这副严肃的发型,就凭这身过分简朴的服装,就凭这副像大理石一样光洁又像大理石一样坚硬而不可穿透的的前额,米拉迪认得出这是一个心情忧郁的清教徒,这类人无论是在雅克①王还是在法兰西国王的王宫里,她都经常遇到过,而且在法国,那些清教徒尽管记得圣巴泰勒米的那场大屠杀,但他们有时还到王宫寻求庇护所。
  --------
  ①雅克王:公元一五六七——一六二五所为苏格兰王,一六○三—一六二五年又为大不列颠王。
  米拉迪毕竟像所有天生英才一样,她是女中之杰,唯有这些人在重大危机中,在需要测定其前途和命运的最后时刻,才能突发灵感。
  就凭“您的弥撒”这两个词,加上向费尔顿投去的简单一瞥,果然启发她要作出回答是何等的重要。
  由于她具有这种特殊的迅速捕捉的智慧,所以这种胸有成竹的回答便脱口而出:
  “我嘛!”她装着和从年轻军官语调中发现的相应的轻蔑口气说,“我嘛,先生,您说我的弥撒!那位堕落的天主教徒温特勋爵很清楚,我信的不是他的教,那是他要给我设一个陷阱罢了!”
  “那您信仰哪一个宗教,夫人?”费尔顿虽然竭力自我克制,但依然露出无法全部掩饰的惊诧问道。
  “我会说的,”米拉迪假装慷慨激昂地大声说,“但要等到我为我的信仰受尽痛苦的那一天。”
  费尔顿望着米拉迪,他的眼神告诉她,她刚才仅用此一句话,就为自己打开了整个广延的空间。
  但是青年军官沉默无语,一动不动,唯有他的眼神在说话。
  “我现在陷入了我仇敌的手掌,”米拉迪采用她熟悉清教徒惯用的激*情语气继续说,“唉,就让上帝拯救我吧,或者让我为上帝去死吧!这就是我要请您向温特勋爵转告我的答复。至于这本书,”她用指尖指着宗教礼仪书接着说;但她没有碰到书,似乎碰一下就会受玷污,“您可以将这本书带回去,可以留着您自己用,因为您无疑是温特勋爵的双料同谋犯,即既是他实施迫害的同谋犯,又是他信仰邪说的同谋犯。”
  费尔顿一言未答,带着他早先表现出的同样蔑视拿起书,若有所思地走出门。大约晚上五点钟,温特勋爵又来了;整整一天里,米拉迪有时间制订她的行动计划;所以她以重占全部优势的女人架势接了温特勋爵。
  “似乎,”男爵在米拉迪对面的一张扶手椅上坐下来,双脚懒洋洋地伸在火炉上,“似乎我们做了一件小小的违背宗教的事!”
  “您想说什么,先生?”
  “我想说自从我们上一次见面后,我们都改换宗教了;您是不是又心血来潮嫁给了信仰耶稣教的第三个丈夫呢?”
  “请您讲清楚,勋爵,”女囚神情庄重地说,“我要正告您,您的话我全都听见了,但是我听不懂。”
  “那么说,您就是没有任何宗教信仰的人;我更喜欢您这样,”温特勋爵冷笑着说。

  “这肯定更符合您的原则,”米拉迪也冷冷地说。
  “噢!坦率地告诉您,这对我都完全一样。”
  “噢!您不必承认您对宗教的这般冷漠,勋爵,您的放荡行为和您的罪恶会去证实的。”
  “嚯!您竟然谈起放荡行为,墨莎琳夫人①,您竟谈起罪恶行为,麦肯贝思夫人②!要不是我听错了,要不,说真的,您就太厚颜无耻了。”
  --------
  ①墨沙琳,罗马皇帝克劳德的皇后,但她独断专横,生活极端放荡,甚至堕落到充当妓女。
  ②麦肯贝思,北苏格兰莫里地区最早统治者;后成为莎士比亚悲剧中的女主人公。她杀死北苏格兰王自称女王,成为残忍歹毒的女人的象征。
  “您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您知道有人在听我们的谈话,先生,”米拉迪冷静地回敬说,“您是想激起您的狱卒和您的刽子手的兴趣来对付我。”
  “我的狱卒!我的刽子手!唷,夫人,您以诗人的口吻在说话,昨天的喜剧又变成今晚的悲剧。不管怎么说,八天之后,您就要去您该去的地方,到那时我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不光彩的任务!亵渎宗教的任务!”米拉迪带着受害者的激愤向她的审判人挑衅说。
  “我相信,我以名誉担保,”温特勋爵站起身说,“我相信坏女人变疯了。得啦,得啦,请您冷静,清教徒女士,要不我就派人将您关进单人黑牢。天哪!是我的西班牙葡萄酒让您晕头啦,是不是?不过请放心,这种醉意没有危险,不会有什么后果。”
  温特勋爵叽叽咕咕地走了出去,在那个时代,这是一种骑士派头的习惯。
  费尔顿确实躲在门后,他对这一场全部谈话听得一字不漏。
  米拉迪事先估计很准确。
  “好啦,走开!走开!”她对她小叔子嚷道,“正相反,后果就到了,不过,蠢东西,不到你躲不开的时候你是看不到的。”
  沉默重新降临,两小时又过去了;有人拿来了晚饭,来人发现米拉迪正忙于大声祈祷,这祈祷是她从第二个丈夫的一位老佣人那里学来的,那个老佣人是清教徒中最最严肃的清教徒。她似乎心醉神迷,对她周围发生的一切好像不屑一顾。费尔顿示意来人不要打扰她,等一切就绪,他带着士兵无声无息地走出门去。
  米拉迪知道她可能受人窥视,所以她将祈祷一直做到底,她似乎觉得门口站岗的哨兵没有同步走开,好像在听她祈祷。
  此时,她没有更多可求,站起身来,坐到桌边,少许吃了一点,又喝了点水。
  一个小时后,来人撤走餐桌,但米拉迪发现,这一次费尔顿没有陪士兵一起来。
  他害怕经常看到米拉迪。
  米拉迪转向墙微笑了,这微笑中饱含一种取胜的喜悦,仅仅这——笑就披露了她内心的活动。
  她又让时间流走半小时。此时,这座古老的城堡一片寂静,只听见大海长浪永恒的低吟,那是大西洋的博大呼吸;米拉迪用她那清亮的、和谐的、颤动的嗓音,开始吟唱当时清教徒十分流行的这首圣诗的第一节:
  上帝呀!如果你舍弃我们,
  是为了看看我们是否坚强。
  但随后又是你用天主的大手,
  赐于我们的努力以荣光。
  这几句诗不是很完美,甚至还谈不上美;不过人人都知道,耶稣教徒们不是以诗自鸣得意的。
  米拉迪一边唱一边听:她听出门口的卫兵站着不动了,似乎变成了石头人。于是她能判断出,她的吟诵产生了效果。

  她又以不可言状的虔诚和感情继续唱下去;她仿佛觉得那声音从拱廊下向远方飘去,宛若一种神奇的魔力就要软化狱卒的心肠。其时,站岗的那士兵似乎虔诚于天主教,他被这种魔力搅得心绪不宁了,于是隔着门喊起来:
  “请住口,夫人,”他说,“您唱的诗听起来太悲惨,像是一首伤心曲,除了答应在这儿站岗,又要在这儿听这种鬼东西,真叫人站不下去了。”
  “别说话!”一个严肃的声音说;米拉迪听得出那是费尔顿,“你管什么闲事,混蛋!有谁吩咐过你不让这个女子唱诗的?没有嘛,别人命令你看着她,如果她企图逃跑,你就向她开枪。站你的岗吧!假若她要逃跑,你就开枪打死她;执行命令要一丝不苟。”
  一种无法形容的得意使米拉迪满面春风,但这种得意犹如一束闪电稍纵即逝;她以似乎没有听见她只字未漏的刚才的对话,用魔鬼投进去的全部魅力、全部音域和全部诱惑赋于她的嗓音接着唱道:
  对于诸多泪水和诸多痛苦,
  对于我的流放和我的刑具,
  我以我的青春和祈祷偿付,
  上帝会算出我遭受的悲楚。
  这个出奇的激越、饱含崇高热情的声音,使这类圣诗中生硬而无文彩的诗句平添了一种魔力和一种表现力,这种魔力和这种表现力,就连最狂热的清教徒在自己教友的唱诗中也罕有发现,他们必须施展其充满想象的全部才华才能使这种魔力和这种表现力变得同等光彩华丽,所以,费尔顿以为听到正在安慰火炉中的三位希伯莱人的天使歌唱呢。
  米拉迪继续唱道:
  解放的日子不会太长,
  公正而强大的上帝将会降临我的身旁;
  倘若上帝落空了我们的希望,
  留给我们的总还有殉教和死亡。
  这位可怕的迷人精竭力注入其灵魂的这一节唱完了,终于搅乱了年轻军官的心绪,他突然打开门;米拉迪看见他走进来,面色*依旧苍白,但双目火热,并且几乎有点迷茫。
  “您为什么要这样唱?”他问道,“而且还用这种声音唱?”
  “对不起,先生,”米拉迪声音温和地说,“我忘记了我的唱诗在这间房里不合适。我也许冒犯了您的信仰了;不过我向您发誓,这是无意的;所以我请您原谅我的错,虽然这个错也许很严重,但确实是不由自主的。”
  此时米拉迪美丽无比,她似乎全身心投入到这种醉心的虔诚之中,为她的面容增添了绝妙的妩媚,致使费尔顿目醉心迷,真以为看见了他刚才只是听见的唱诗天使。
  “是呀,是呀,”他说,“是呀,您打动了您搅乱了住在这座城堡里的人的心绪。”
  这位可怜的失去理智的人没有觉察到自己言词上的语无伦次,而米拉迪向他投注的目光却是入木三分。
  “我不会唱了,”米拉迪低下眼睛说;说话的语气尽量赋声音以无比温柔,表现的仪态尽量赋举止以无比顺从。
  “不,不,夫人,”费尔顿说,“只需唱得低一些,尤其在夜间。”
  说完这番话,费尔顿感到对这位女囚不能再保持长久的严肃,便冲出她的房间。
  “您做得对,中尉,”值岗士兵说,“这些唱诗唱得人失魂落魄;不过最后还是听惯了:她的声音真美!”
  ------------------
或许您还会喜欢:
笑面人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维克多-雨果于一八○二年二月二十六日诞生在法国东部伯桑松城。雨果的父亲,西吉斯贝尔-雨果,本是法国东部南锡一个木工的儿子,法国大革命时他是共和国军队的上尉,曾参加过意大利和西班牙战争,在拿破仑时期晋升为将级军官。雨果从童年起就在不停的旅游中度过,他的父亲西吉斯贝尔-雨果把妻子和孩子从一个驻扎地带到另一个驻扎地。 [点击阅读]
红字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一群身穿黯色长袍、头戴灰色尖顶高帽.蓄着胡须的男人,混杂着一些蒙着兜头帽或光着脑袋的女人,聚在一所木头大扇子前面。房门是用厚实的橡木做的,上面密密麻麻地钉满大铁钉。新殖民地的开拓者们,不管他们的头脑中起初有什么关于人类品德和幸福的美妙理想,总要在各种实际需要的草创之中,忘不了划出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充当墓地,再则出另一片土地来修建监狱。 [点击阅读]
群山回唱
作者:佚名
章节:80 人气:2
摘要:谨以此书献给哈里斯和法拉,他们是我双眼的努雷①;也献给我父亲,他或会为此骄傲为了伊莱恩走出对与错的观念,有一片田野,我将与你在那儿相会。——鲁米,十三世纪1952年秋那好吧。你们想听故事,我就给你们讲个故事。但是就这一个。你俩谁都别让我多讲。很晚了,咱们明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你和我,帕丽。今天夜里你需要好好睡上一觉。你也是,阿卜杜拉。儿子,我和你妹妹出门的时候,就指望你了。你母亲也要指望你。 [点击阅读]
老妇还乡
作者:佚名
章节:3 人气:2
摘要:正文第一幕火车站一阵报时钟声后,幕徐徐升起。接着就看到“居仑”两字。显然,这是北京处隐约可见的小城的名称,一片破烂、败落的景象。车站大楼同样破败不堪,墙上标出有的州通车,有的州不通;还贴着一张破烂不堪的列车时刻表,车站还包括一间发黑的信号室,一扇门上写着:禁止入内。在北京中间是一条通往车站的马路,样子可怜得很,它也只是用笔勾勒出来。 [点击阅读]
肖申克的救赎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肖申克的救赎献给拉斯和弗洛伦斯·多尔我猜美国每个州立监狱和联邦监狱里,都有像我这样的一号人物,不论什么东西,我都能为你弄到手。无论是高级香烟或大麻(如果你偏好此道的话),或弄瓶白兰地来庆祝儿子或女儿高中毕业,总之差不多任何东西……我的意思是说,只要在合理范围内,我是有求必应;可是很多情况不一定都合情合理的。我刚满二十岁就来到肖申克监狱。 [点击阅读]
荡魂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由霸空港起飞的定期航班,于午后四时抵达东京羽田机场,羽田机场一片嘈杂,寺田绫子找到了机场大厅的公用电话亭。绫子身上带着拍摄完毕的胶卷,这种胶卷为深海摄影专用的胶卷,目前,只能在东洋冲印所冲印,绫子要找的冲洗师正巧不在,她只得提上行李朝单轨电车站走去。赶回调布市的私宅已是夜间了,这是一栋小巧别致的商品住宅。绫子走进房间后,立即打开所有的窗户,房间已紧闭了十来天,里面残留着夏天的湿气。 [点击阅读]
董贝父子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我敢于大胆地相信,正确地观察人们的性格是一种罕见的才能(或习惯)。根据我的经验,我甚至发现,即使是正确地观察人们的面孔也决不是人们普遍都具有的才能(或习惯)。人们在判断中,两个极为寻常发生的错误就是把羞怯与自大混同——这确实是个很寻常的错误——,以及不了解固执的性格是在与它自身永远不断的斗争中存在的;这两种错误我想都是由于缺乏前一种才能(或习惯)所产生的。 [点击阅读]
裸冬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刚刚度过了数月新婚生活的红正在收拾饭桌。昨晚丈夫领回来一位同僚,两人喝酒喝到深夜,留下了遍桌杯盘,一片狼藉。蓦地,红抬起头,四个男人蹑手蹑脚地偷偷闯进屋来!红骤然激起杀意,抓起桌上的牙签怒视着来人。她一眼就看出这四个来路不明的家伙不是打家劫舍找错了门,也不是找自己的丈夫寻衅闹事,而是专门冲着她本人来的!未等红顾及责问他们,这四个家伙早已蜂拥扑来。 [点击阅读]
西西里人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迈克尔-科莱昂站在巴勒莫长长的木制船坞上,望着那艘驶往美国的巨型客轮启航,他原准备搭乘那船的,只是他又接到了父亲的新指令。他挥手向小渔船上的人们告别,是他们带他来到船坞,而且在过去的岁月里一直护卫着他。小渔船在客轮身后泛起的白浪中颠簸,像一只紧紧追随母亲的勇敢的小鸭。船上的人也在向他挥手道别;他将再也见不到他们了。 [点击阅读]
解忧杂货店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导读这就是东野圭吾的本事东野圭吾小说普及性之所以这么高,几乎等于畅销书保证,一个不能不提的因素,即他的作品并非只有谜团,只是卖弄诡计;一个更重要的元素,即他过人的说故事能力,以及很有温度的文字书写;身为作家,强项一堆,难怪东野的创作总是多元又量产。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