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闪灵 - 第三部 德州电锯杀人狂 第34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这是我第一次感谢电线杆。”斯考蒂有些夸张地表达了自己欣喜的心情。
  梅玲温柔地笑了,斯考蒂明白自己终于获得了梅玲的信任。要知道,信任是进一步沟通最基本的条件,也是心理医生了解病人症状最重要的环节。虽然他还不能确定梅玲真的在心理上需要帮助,但如果失去了信任的基础,那么,其他的一切都将是空中楼阁。
  杉树自然公园。
  一片茂密的森林。这里是旧金山著名的一处景观,全是参天的古树,没有人能确切说出它们的年龄,据说这里还有两千年前的古老树木,枝叶葱郁,密不透风。正午时分,这里依旧光线很暗,能见度很低。
  梅玲答应了和斯考蒂一起走走的建议,二人出现在昏暗的密林中。
  “你从没来过这里?”斯考蒂细心地帮梅玲把横在面前的树枝挡开。
  “没有。”
  “你认为如何?”
  “所有的人都会死去,而它还继续活着。”梅玲回答得很平静,她的情绪显然又低落下来。
  “这树的真名叫史圭尔,是常青树,不会死的。”斯考蒂边说边观察着梅玲的反应,他希望自己的话可以让梅玲更积极地看待生命。
  “我不喜欢。”梅玲低着头,小心地绕过地上遍布丛生的荆棘。
  “为什么?”
  “因为知道自己会死。”
  梅玲的话让斯考蒂的心狂震了一下。
  为什么梅玲总是会想到死呢?和梅玲在一起的时光,斯考蒂总是会突然感受到死亡气息的袭击。难道是梅玲传递给他的吗?按照梅玲现在的生活状态,应该没有事情会令她如此伤感,可是为什么呢?
  梅玲信步向密林的更深处走去,斯考蒂只好紧紧地跟在她身后,生怕莫名的危险又会突然降临。不知道为什么,斯考蒂总是觉得梅玲会在自己的身边突然死去,但愿这样的事不会发生。
  树林深处的光线更昏暗了,和远处明媚的阳光形成鲜明的对比。
  梅玲似乎对一个被锯断的树桩发生了兴趣。那是一棵老树,在横断面的年轮上,有不同年份的标记,大概是为了证明这里每一棵树背负的古老。斯考蒂也饶有兴趣,仔细分辨着那些年份:909,1066,1215,1492,1776……好像被乌云遮蔽的天空,梅玲淡蓝色的眼睛又暗淡下来。“我出生在这里,也会死在这里。”梅玲指着年轮上的某个位置说,“对你而言,只是一瞬间,你根本注意不到。”
  斯考蒂发觉此刻梅玲说话的声音明显改变了,苍老,凄凉,穿透人的鼓膜,一直到心脏的位置,她眼神也直了,空洞,什么内容也没有。当梅玲的眼神从斯考蒂脸上掠过时,斯考蒂一阵心悸,刺骨的凉意和死亡的窒息。斯考蒂恍惚间站在一扇门前,突然,门被敲响了。斯考蒂愣住了,不知道该怎么办?规律的敲门声不断地催促他,他看着门,努力想知道门背后究竟是什么?恐惧闪过脑海……不知道过了多久?也许只有一秒……他终于抓住了门把手,可打开的门后面什么都没有。
  林间的风很大,拍打在斯考蒂的脸上……所有的幻觉渐渐地远离了他,等他清醒,恢复意识的时候,已经看不到梅玲的身影了。
  斯考蒂愣了一下,开始向林子的深处跑去,他要找到她,立刻就找到她!在她还没有被危险袭击之前,在她还没有被死亡吞噬之前,在她还没有在自己的世界里彻底消失之前……并没有跑太远,斯考蒂就在一棵大树的背面发现了梅玲。

  她背靠着粗壮的树干站着,双手背在身后,眼睛看着天空。
  “梅玲,你现在在哪里?”斯考蒂无力地把手放在梅玲的肩膀上,似乎真实的触摸到梅玲的存在才可以让他安心。
  “和你在这儿。”梅玲的语调依旧遥远。
  “哪里?”
  “不要追问。”梅玲显得很疲惫。
  “你以前来过这儿吗?”斯考蒂谨慎地措辞,问得小心翼翼。
  “是的。”梅玲完全像是另外一个人,而且是丧失了生气的一个人,更准确的说,像一具躯壳。
  “何时?你何时出生的?”斯考蒂不知道该如何才能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连他也不明白到底是要问梅玲她是何时来过这里,还是何时出生的。在他面前所要面对的,显然已经超出了正常思维的范围。
  “很久以前。”梅玲有些迷茫,好像在整理纷乱的思绪。
  斯考蒂知道自己离那扇门已经近在咫尺了,他毫不放松地继续追问,并加快了语速,施以压力。“在哪里?何时?告诉我,梅玲,告诉我,你在哪里?”
  “不,我不能……”梅玲的声音变得尖锐,她内心仿佛正在痛苦地挣扎,她在和内心最深层的自己对抗。
  看着梅玲激烈的反应,斯考蒂知道他问的问题击中要害了,他不能放松,不能在这个当口退缩。“什么把你带走?带到何处?”斯考蒂用力扳住梅玲的肩膀,迫使她的眼睛和自己正面相对。
  “我不知道。如你所说,我是跳下去的。”梅玲被迫面对着斯考蒂,但还是努力地把头扭向一边。
  “你为何跳下去?”斯考蒂尽量让自己的语气缓和下来,诚挚的目光暗示梅玲两人有信任的基础。
  “我不能告诉你。”梅玲说话时的口吻是那样轻,仿佛是在请求斯考蒂。
  斯考蒂迈出了对梅玲对他都十分是关键的一步。
  “你心里有什么让你跳?什么?是什么?”斯考蒂步步紧逼,不给梅玲任何喘息的机会,这是他在当警探时就练就的。如果你想知道真相,这是惟一的办法,把对方的防御彻底的击垮,让对方在自己面前完全崩溃……梅玲慌乱了,在激烈地挣扎之后,瘫软在斯考蒂的怀里,淡蓝色的眼睛里滚动着哀求的泪水。“请别问我。带我离开这里,到有阳光的任何地方……”梅玲的声调渐渐低下去,更像是在喃喃自语,“答应我,不要再问我。”
  海边。
  和旧金山湾经过人工修凿的海岸相比,这里更接近自然。海边林立的全都是各种形状的礁石,由于表面不光滑,海浪拍击在上面的声响也更大一些。
  梅玲和斯考蒂并肩站着,面向大海。斯考蒂决定给梅玲一些时间整理思绪,而梅玲也慢慢地平静了下来。
  难以觉察地梅玲信步向海边走去。
  斯考蒂怕梅玲又会做出什么举动,在满是礁石的海边,要救起一个人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就在斯考蒂准备冲上去把梅玲拉回来时,梅玲突然转回身来,脸上浮现出温和的笑容。
  “你为何要跑?”为了打消斯考蒂的担忧,梅玲很配合地向回退了几步。
  “我现在要对你负责。”斯考蒂并不想浪费时间,他决定要把在树林里的谈话继续下去,“你知道有句话,一旦你救了一个人,你就要对他负一辈子责,所以我有这个责任。我必须知道。”最后一句话,斯考蒂加重了口吻。

  梅玲的目光沉下去,斯考蒂知道揭开真相的时候到了。
  “我知道的很少……好像我走在一个长廊里……曾经挂有镜子……那镜子的碎片仍然挂在那里……”梅玲的讲述断断续续,“当我走到走廊的尽头,只有一片黑暗……我知道我走进黑暗,我就会死……”提到死亡,梅玲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反应,还是一如既往的平静,“但我从未走到底,我总是在那之前就回来了,只除了一次……”
  “就是昨天?”斯考蒂不动声色地问。
  梅玲无声地点点头,紧闭的双眼似乎暗示着难以面对坦言的心情。大概是第一次和自己以外的人提起,梅玲自己也很艰难。
  “你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直到发现你和我在一起。你不知道你在哪里,但那面镜子的碎片,你还记得吗?”斯考蒂知道梅玲内心最深处的闸门已经被打开了,所以他不再用刚才树林里那么尖锐的态度。
  “一点点。”此时的梅玲坦白地像个孩子。她把长久以来的困惑都说了出来,也希望斯考蒂可以帮助她找到答案。
  在彼此确定了对对方的信任之后,斯考蒂开始按照自己的方式展开问讯。
  “你还记得什么?”
  “有个房间……我一个人坐在那里……总是一个人。”
  “还有什么?”
  “坟墓。”
  “哪里?”
  “我不知道……是个打开的墓……我站在墓旁边,朝下往里面看……那是我的坟墓。”
  梅玲的话不由地使斯考蒂想起,在教堂后面的墓地,梅玲一个人站在“卡拉多之墓”前的情形。
  “你怎么知道?”斯考蒂不放过任何的细节。
  “我知道。”梅玲肯定的语气不容置疑。
  “那墓碑上有名字吗?”
  “不,是新的,在等待着……”梅玲似乎又回到自己的梦境中,身体不由有些因恐惧产生的颤抖。
  “还有什么?”
  “是我梦中的一部分……有个塔,里面有口钟……似乎是在西班牙……然后就不见了。”梅玲闭上眼睛,对斯考蒂把心里的重压倾诉出来,梅玲似乎也轻松了很多。
  “画像?你看到一幅画像了吗?”联想到梅玲每天都去荣誉美术馆,在卡拉多画像前长坐,斯考蒂强调了这个细节。
  “没有。”
  通过这么久以来的接触,斯考蒂知道梅玲应该没有隐瞒,但这些画面又能说明什么呢?“我们若能找到关键之处……”斯考蒂缓缓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将它们组合……”
  “就能解释我的梦……”似乎看到了谜底,梅玲显得有些欣喜,“有一个方法能解释,如果我发疯,那就解释了一切。”
  斯考蒂惊异于梅玲谈到自己发疯时毫不介意的表情,其实这也是他最初想到的答案,似乎这是最合理也是最容易解释这一切的途径,但这也是斯考蒂最无法认同,最不能允许的答案。他命令自己必须远离这些荒诞的想法。
  梅玲又快步向海边跑去。斯考蒂冲过去,将梅玲紧紧拉入自己的怀中。
  “斯考蒂,不要放开我。”梅玲富有磁性、低沉的声音在斯考蒂的耳边请求。
  梅玲不会知道,这正是斯考蒂此刻最希望的事,他的双臂更加用力,把梅玲牢牢圈在自己的怀里。“我在这里,我抱着你。”
  当两片嘴唇靠近时,斯考蒂感觉到久违的爱情又回到了自己身上。那柔软的双唇、温馨的气息使得斯考蒂沉醉。他迫切地想更准确的判断这种感觉,或许他想更尽情地享受这滋味的甘甜,他用力吞噬着那温热、柔软的芳泽,呼吸着梅玲身上特有的芬芳气息……梅玲拥抱着斯考蒂的双手,从后背传递来阵阵温柔,斯考蒂的内心彻底被爱情强大的力量征服。

  米祺在公寓信箱里的留言使斯考蒂突然意识到,由于自己一直沉迷在梅玲的事件中,已经有很长的时间没有见到米祺了。一想到米祺是自己最亲密的朋友,斯考蒂不由为自己的粗心懊悔。
  斯考蒂进门的时候,米祺正在专心致志地画画。自从干上设计师的工作,米祺已经很久没有空闲和时间画画了,但显然她的心情还不错。
  为了补偿内心的负疚感,斯考蒂答应了米祺一起晚餐和约会的要求。不过,在出发之前,斯考蒂充满好奇地打开米祺特意在他进门后盖在画上的帆布。一时间,斯考蒂呆立在原地。
  米祺显然对斯考蒂的举动也感到意外,她不被觉察地叹了口气,似乎在惋惜什么,但很快,她的表情就充满期待。细心的话,可以发觉那幅画应该就是米祺为斯考蒂画的。之前,她为了这个精心准备的秘密被提前揭穿而懊恼,而现在她又在急切地等待斯考蒂的称赞或惊叹。
  但斯考蒂的反应却令人意外,他只是呆呆地站在那儿,看着那幅画,连米祺站到自己的身后也毫无察觉。受伤的表情渐渐浮现在斯考蒂的脸上,黯然的神色令斯考蒂面孔上的皱纹更加清晰,苍白下是难以掩饰的愤怒。
  米祺也觉察到斯考蒂不寻常的情绪,然而可悲的是,斯考蒂此刻内心的起伏和挣扎,则是她无法理解也无法安抚的……一句话也没有,斯考蒂转身离开了。米祺看着自己的作品,脸孔涨红,手里的画刀在画布上留下了毁灭性的、难以补救的伤痕……已经略微有些灰暗的天色下,可以辨认出画布上依稀是卡拉多的画像,惟一不同的是,卡拉多冷漠高贵的面容,被米祺微笑的神情所取代……已经是凌晨,斯考蒂还是没有丝毫的睡意。
  仅仅一个晚上,斯考蒂却仿佛老了几岁。这是个思考之夜,他努力想把梅玲梦境中的碎片拼接起来;这是个不眠之夜,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自己内心情感巨大的变化;这更是个难熬的夜晚,斯考蒂在内心鞭挞着自己、拷问着自己、安慰着自己、清醒着自己。这么多年来,斯考蒂从来没有觉得有哪个晚上像今夜这般漫长。
  深夜的敲门声,总是难免令人感觉有些许的恐惧,可敲门声还在继续,依稀好像是梅玲的声音。
  斯考蒂有些犹豫,他的手在门把手的部位迟疑了片刻,最终他还是转动了门把手,打开门,门外是梅玲惊恐万分的脸。
  “我想见你!我想和你在一起!”梅玲冲进来就用双手环住斯考蒂的身体,好似受到惊吓的小动物般蜷缩在斯考蒂的怀中,试图吸取温暖,获得安慰。
  “为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本能告诉斯考蒂,梅玲一定是又感觉到了什么,不然她不会在深夜,从家里跑出来找他。
  同时斯考蒂也非常欣慰,梅玲在这个时候跑来找他,起码证明他是她最信任的人,也证明他内心涌起的情感,并不是他一个人的一厢情愿。
  梅玲告诉斯考蒂,她的梦境越来越清晰了,“又是那个塔,那口钟,以及西班牙的村庄……我第一次见到了全部……是个乡村的广场……绿树成荫……
或许您还会喜欢:
第八日的蝉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握住门把。手心如握寒冰。那种冰冷,仿佛在宣告已无退路。希和子知道平日上午八点十分左右,这间屋子会有大约二十分钟没锁门。她知道只有婴儿被留在屋里,无人在家。就在刚才,希和子躲在自动贩卖机后面目送妻子与丈夫一同出门。希和子毫不犹豫,转动冰冷的门把。门一开,烤焦的面包皮皮、油、廉价粉底、柔软精、尼古丁、湿抹布……那些混杂在一起的味道扑面而来,稍微缓和了室外的寒意。 [点击阅读]
罪与罚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在彼得堡贫民区一家公寓的五层楼斗室里,住着一个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他正在经历着一场痛苦而激烈的思想斗争——他要确定自己是属于可以为所欲为的不平凡的人,还是只配做不平凡的人的工具的普通人。他原在法律系就学,因交不起学费而被迫辍学,现在靠母亲和妹妹从拮据的生活费中节省下来的钱维持生活。他已经很久没有交房租了。近来,房东太太不仅停止供给他伙食,而且催租甚紧。这时他遇见了小公务员马尔美拉陀夫。 [点击阅读]
追忆似水年华
作者:佚名
章节:129 人气:2
摘要:《追忆逝水年华》是一部与传统小说不同的长篇小说。全书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一体,既有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除叙事以外,还包含有大量的感想和议论。整部作品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 [点击阅读]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1881年生于维也纳一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剧照(20张)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1904年后任《新自由报》编辑。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历。在法国结识维尔哈伦、罗曼·罗兰、罗丹等人,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发表反战剧本《耶雷米亚》。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5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人味在夜空中飘荡。狼灵停在一棵树下,嗅了嗅,灰棕色毛皮上洒满了斑驳阴影。松林的风为他送来人味,里面混合着更淡的狐狸、兔子、海豹、鹿,甚至狼的气味。其实这些东西的气味也是人味:旧皮的臭气,死亡和酸败的气息,且被更浓烈的烟、血和腐物的味道所覆盖。只有人类才会剥取其他动物的毛皮毛发,穿戴起来。狼灵不怕人,就和狼一样。他腹中充满饥饿与仇恨,于是他发出一声低吼,呼唤他的独眼兄弟,呼唤他的狡猾小妹。 [点击阅读]
契诃夫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我的同事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您一定听说过他。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 [点击阅读]
巴黎圣母院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l802~1885)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法国浪漫主义学运动的领袖。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他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他的浪漫主义小说精彩动人,雄浑有力,对读者具有永久的魅力。【身世】雨果1802年生于法国南部的贝尚松城。 [点击阅读]
幽灵塔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我要讲的这段亲身经历,其离奇恐怖的程度恐怕无人能比。虽不清楚世上到底有没有幽灵,可我的这段经历,却发生在孤寂山村中一栋传说有幽灵出没的老房子里。故事的主人公就像幽灵一样飘忽不定,徘徊哀叹,而且她还像《牡丹灯笼》中的小露①一样,是个年轻美丽的女子。那是发生在大正初年的事情。虽说已经过去20多年了,但每次当我回想起来,都不禁怀疑自己是否做了一个恐怖的噩梦。 [点击阅读]
死亡终局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这本书的故事是发生在公元前二○○○年埃及尼罗河西岸的底比斯,时间和地点对这个故事来说都是附带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无妨,但是由于这个故事的人物和情节、灵感是来自纽约市立艺术馆埃及探险队一九二○年至一九二一年间在勒克瑟对岸的一个石墓里所发现,并由巴帝斯坎.顾恩教授翻译发表在艺术馆公报上的埃及第十一王朝的两、三封信,所以我还是以这种方式写出。 [点击阅读]
霍乱时期的爱情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一)这些地方的变化日新月异,它们已有了戴王冠的仙女。——莱昂德罗·迪亚斯这是确定无疑的:苦扁桃的气息总勾起他对情场失意的结局的回忆。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刚走进那个半明半暗的房间就悟到了这一点。他匆匆忙忙地赶到那里本是为了进行急救,但那件多年以来使他是心的事已经不可挽回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