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神秘岛 - 小说《神秘岛》阅读——《第二部荒岛上的人 第十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潘克洛夫只要决定做一件事情,在没有完成之前他是决不撒手的。现在他想到达抱岛去,航海需要一只相当大的船,于是他决心造一艘。
  应该用哪一种木料呢?榆树和枞树岛上都很多。他们决定用枞树,因为它砍伐起来容易,而防水的功能并不比榆树差。
  决定了细节以后,既然还有半年的时间才到晴朗的季节,因此决定只抽出赛勒斯·史密斯和潘克洛夫两个人造船。吉丁·史佩莱和赫伯特还是继续打猎,纳布和他的助手小杰普仍然干他们的家务事。
  他们马上就选妥了树木,砍下来,去了杈,锯成板,即使是真正的锯木工人恐怕锯得也不过如此。一个星期以后,就在“石窟”和峭壁之间的一块地方,布置起一个造船所;一条长达三十五英尺的龙骨躺在沙地上,它的后部安上了船尾材,前部安上了船首材。
  赛勒斯·史密斯进行这项新工作的时候,并不是盲目摸索的。他在造船方面的知识并不比其他方面差,他首先在纸上画好船的图样。此外,还有潘克洛夫做他的有力助手,潘克洛夫在布罗克林的造船所里工作过好几年,很有一些造船的实际经验。他们经过一番精密的计算和仔细的考虑以后,才把肋材架在龙骨上。
  潘克洛夫希望实现新计划的焦急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他一刻也不愿意离开工作。
  有一件事情居然使他离开了造船所,这真是天大的情面,然而也仅仅是一天而已。那就是4月15日那天的第二次麦收。这一次的收成和第一次一样丰收,收获量达到了预期的数字。
  “五蒲式耳,史密斯先生。”潘克洛夫认真地量了量他的珍宝,然后说。
  “五蒲式耳,”工程师说,“每蒲式耳十三万粒,那么我们一共就有六十五万粒了。”
  “好,这次我们把它都种上,”水手说,“只留一点儿。”
  “对,潘克洛夫,假如下一次收成也能这样,我们就可以有四千蒲式耳了。”
  “那时候我们能吃面包了吗?”
  “能吃了。”
  “可是我们得有一盘磨子。”
  “我们可以做一盘。”
  这一次麦田的面积比前两次大多了,他们小心翼翼地把地耕好,然后把宝贵的种籽撤下去。完了以后,潘克洛夫又回去工作了。
  在这期间,史佩莱和赫伯特在附近打猎,他们冒险深入到远西森林中尚未到过的地方,他们的枪里装好了子弹,以防万一。这是一片林木幽美的大森林,树与树挤在一起,好象是地方不够似的。在这样的密林里探索是极其困难的,通讯记者每次到这里来都随身带着指南针,因为这里枝叶浓密,几乎连阳光也透不进来,要想循着原路往回走很不容易。一般说来,在这个空间不大的地方,飞禽走兽照例比较少,因为它们没有活动的余地,可是,在四月份的下半月还是打到两三只很大的草食动物。这种动物,居民们在格兰特湖的北岸已经看见过了,那就是“考拉”,它们躲在稠密的树枝间呆呆地束手待毙。“考拉”皮带回了“花岗石宫”,只要用硫酸鞣制一下,就可以使用了。
  4月30日,这两个猎人又深入了远西森林;通讯记者走在赫伯特前面,来到一块空地上,这里树叶比较稀疏,阳光一道道透进来。有几株植物,茎干又圆又直,开着一簇簇葡萄似的花团,结有很小的种籽,向四周散发着香气,吉丁·史佩莱闻到以后,觉得有些奇怪。他折断一两根茎枝回来问少年道:
  “这是什么,赫伯特?”
  “你从哪儿找到的,史佩莱先生?”
  “就在那儿,那一块空地上,要多少有多少。”
  “啊,史佩莱先生,”赫伯特说,“潘克洛夫得到这样宝贝,一辈子也忘不了你的恩德。”
  “是烟草吗?”

  “是的,虽然不是头等的,但至少算是烟草!”
  “啊,好潘克洛夫!他要高兴啦!我们不能让他独享,他也应该留下我们自己的一份!”
  “我有一个主意,史佩莱先生,”赫伯特说。“我们暂时不告诉潘克洛夫,我们先把烟叶制好了,等到有那么一天我们再把烟斗装得满满的给他!”
  “好,赫伯特,到了那一天,我们的好朋友就会心满意足,什么也不要了。”
  通讯记者和少年采集了大量这种宝贵植物,然后回“花岗石宫”,他们偷偷摸摸非常小心地溜进去,好象潘克洛夫是个最机警和最严厉的海关检查员似的。
  他们倒没有隐瞒赛勒斯·史密斯和纳布,水手自始至终没有半点怀疑,这一段时间是相当长的,因为必须先把小片的烟叶晒干,再把它们切细,然后放在炙热的石头上焙制。这需要两个月的时间,可是一切都进行得非常顺利,潘克洛夫一点儿也不知道,他忙着造船,只是在睡觉的时候才回家。
  在5月1日那天,出现了一个捕鱼的机会,必须全体出动,不管怎样,他却不得不放下自己心爱的工作。
  几天以来,他们看见一个庞然大物出没在林肯岛附近两三英里的海面上。这是一只极大的鲸鱼,一看就知道是南方的好望角鲸鱼。
  “假如我们能把它逮住,那多好啊!”水手喊道。“要是有一只合适的船和一副上好的鱼叉,我就要下令‘追赶’了,即使麻烦,也是值得一捉的!”
  “潘克洛夫,”吉丁·史佩莱说,“我很想看看你使用鱼叉。一定很有趣。”
  “有趣是有趣,不过是危险的!”工程师说,“现在既然没法逮住它,也就不用操这分心了。”
  “我真不明白,”通讯记者说,“这里的纬度相当高了,居然能够看见鲸鱼。”
  “怎么,史佩莱先生?”赫伯特答道。“太平洋中英美捕鲸员常说的鲸鱼田就是我们这儿,在新西兰和南美洲中间一带的大洋里,最容易碰到南半球鲸鱼。”
  “的确是这样,”潘克洛夫说,“我感到奇怪的是,只看见一条。不过反正我们也近不了它的身,多一些和少一些也是一样。”
  潘克洛夫长叹一声,又回去工作了,水手是天生的渔夫,假如钓鱼的乐趣和鱼的大小成正比的话,那么捕鲸员看见一条大鲸鱼的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要是仅仅是为了乐趣也就算了!可是他们总忘不了这个无价之宝会给小队带来的好处,因为鲸油、鲸肉和骨头用处都很大。
  这只鲸鱼现在好象不想离开荒岛的海面似的。于是,赫伯特和吉丁·史佩莱在不打猎的时候,纳布在不做饭的时候,总是在“花岗石宫”的窗口或是眺望岗上,拿着望远镜注视着它的一举一动。鲸鱼进入联合湾以后,从颚骨角到爪角,激起了一片急浪,它的身子支持在巨大有力的尾巴上,依靠着尾巴前进,速度每小时将近十二海里。有时候它游到离岸很近的海面来,可以看得非常清楚。这是一只南方的鲸鱼,浑身一片黑,头部比北方鲸鱼稍微扁一些。
  他们还看见一股很高的水汽——也许是水——从它的气孔里喷出来;这似乎很奇怪,动物学家和捕鲸员在这一点上意见并不统一。喷出来的究竟是空气还是水呢?一般认为是水汽,在突然遇冷以后,就又化为水滴降落下来了。
  这只哺乳动物的出现,简直使居民们朝思暮想、精神恍惚了。特别是潘克洛夫,甚至在工作的时候,他都一直想着它。最后他就象个孩子想要什么东西而得不到似的那样神魂颠倒了。他说梦话也说的这个,假如他有法子去猎捕,而小船又适合入海的话,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去追赶的。
  可是居民们做不到的事情,一个偶然的机会却成全了他们。5月3日那天,纳布突然在厨房的窗口嚷叫起来,原来鲸鱼在荒岛的海滩上搁浅了。

  赫伯特和吉丁·史佩莱正打算出去打猎,听见嚷声就放下了他们的枪。潘克洛夫也扔下了斧头,史密斯和纳布跟伙伴们一起冲向那里去了。
  鲸鱼在涨潮的时候,在离“花岗石宫”三英里的遗物角搁了浅,因此,不容易脱身了,可是最好还是抓紧时间,必要的时候切断它的归路。他们手拿着鹤嘴锄和搭钩,经过慈悲河桥,跑下慈悲河的右岸,沿着海滨跑去,不到二十分钟,他们就到了这个大家伙附近了;这时候,已经有大群的飞鸟在它的上空盘旋。
  “多么大的怪物啊!”纳布喊道。
  这声喊叫是非常自然的,因为这只南方鲸长达八十英尺,是一种特大的鲸鱼,它的重量不下十五万斤!
  这时候怪物躺在沙滩上一动也不动,虽然还在涨潮,也不挣扎到水里去。
  在退潮以后,居民们围绕这个怪物走了一圈。他们立刻明白了鲸鱼不能动弹的原因。
  它的左侧插着一根鱼叉,原来它已经死了。
  “照这么说,这一带是有捕鲸船的了?”吉丁·史佩莱开口就说。
  “为什么呢?”水手问道。
  “因为鱼叉还在这里。”
  “哎,史佩莱先生,这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潘克洛夫答道。“听说鲸鱼可以带着鱼叉走上万英里的路程呢,它甚至可能是在大西洋的北部被打中,而跑到太平洋南部这一带来死,这没有什么稀奇。”
  “可是……”吉丁·史佩莱说。潘克洛夫的话不能使他满意。
  “这是完全可能的。”赛勒斯·史密斯说,“我们先来看一看鱼叉吧。捕鲸员可能按照一般的习惯,在自己的鱼叉上刻下船的名字。”
  潘克洛夫从鲸鱼身上拔下鱼叉,把上面的字念了出来:
  “玛丽亚·史泰拉,葡萄园。”
  “一只葡萄园的船!我家乡的船!”他喊道。“玛丽亚·史泰拉,这是一只刮刮叫的捕鲸船!没有错,我对它很熟悉!喂,朋友们,一只葡萄园的船!葡萄园的捕鲸船!”
  水手挥舞着鱼叉,激动地重复着这个他所心爱的名字——他的家乡的名字。
  玛丽亚·史泰拉号自然不会到这里来索取它所投中的鲸鱼的,因此他们决定趁着鲸鱼没有腐烂以前,把它切开。那群飞鸟跟着这个丰富的点心已经有好几天了,它们想立刻占有它,仿佛一时也不能等待了,因此不得不连续开枪把它们驱散。
  这是一只母鲸,居民们获得了大量的鲸奶,博物学家德芬巴赫曾认为它可以代替牛奶,的确,不论是味道、色泽,还是浓度,都和牛奶没有什么区别。
  潘克洛夫过去曾在一艘捕鲸船上工作过一个时期,他能够有条有理地领导切肉工作。这一项工作相当艰巨,整整进行了三夭,可是居民们并没有被工作吓住,连吉丁·史佩莱也是如此,正如水手所说的,他最后会成为一个“真正的遇难英雄”的。
  他们首先把鲸油切成厚约二英尺半的方块,然后再分成许多片,每片重约一千斤。他们就在当地用陶土罐熬鲸油,免得在“花岗石宫”搞得腥气冲天。在熬油的过程中,鲸油的重量几乎减少了三分之一。
  可是鲸油很多,仅仅从舌头上就得到六千斤,下嘴唇上又得到四千斤。有了它的脂肪,就可以在相当长的时期中保证供应硬脂和甘油,此外还有骨头,虽然在“花岗石宫”里不用雨伞和支架,但无疑还是有用的。鲸鱼嘴的上部两边有八百块骨片,弹性很大,是一种纤维组织,边上象巨大的梳子,梳齿长达六英尺,鲸鱼可以用它一口衔住上万的小动物——小鱼和软体动物——来营养自己。

  工作完毕了,人人都感到非常满意,他们把剩下来的残骸留在海滩上,飞鸟马上就把它吃得一干二净。这事过后,“花岗石宫”的居民又恢复了他们的日常工作。
  在回造船所以前,赛勒斯·史密斯忽然想制造一些玩意儿,他的伙伴们都感到莫大的兴趣。他选了十二块鲸鱼的骨头,把它们切成大小一样的六份,并把顶头都削尖了。
  “这个东西,史密斯先生,”赫怕特问道,“做好以后有什么用?”
  “可以弄死狼和狐狸,甚至可以弄死豹那样的动物。”工程师回答说。
  “是现在吗?”
  “不,要到今年冬天,当我们手边有冰块的时候。”
  “我不明白。”赫伯特说。
  “你以后就会明白的,我的孩子!”工程师说。“这种玩意儿不是我自己发明的,俄属美洲阿留申群岛的猎人常常使用它。就是这些骨头,朋友们,等到天寒结冰的时候,把它们用水浸湿了弯过来,让它们完全冻结成冰,由于冻住了,它们就会保持住弯曲形状,然后在上面涂一层油,把它们扔在雪地里。饥饿的野兽吞下一个这样的食饵会怎么样呢?它胃里的热把冰融化了,骨头立刻弹直,骨尖就会把它的身子刺穿了。”
  “好,真是天才的发明!”潘克洛夫说。
  “这样还可以节省弹药。”赛勒斯·史密斯接着说。
  “这比陷阱强多了!”纳布补充道。
  “那我们就等冬天吧!”
  “好!等冬天!”
  在这期间,造船的工程还在进行着,到月底的时候,铺板的工序完成一半了,已经看得出来它的外形非常美观,适合航行。
  潘克洛夫以无比的热情,把全副精力投在工作里,只有身强力壮的人才经得起这样的劳累,他的伙伴们偷偷地在给他准备慰劳品,5月31日,他遇到了有生以来最大的一次欢乐。
  那天吃完饭,潘克洛夫正打算离开桌子,只觉得有人把手放在他的肩膀上。
  原来是吉丁·史佩莱,只听他说:
  “等一会儿,潘克洛夫,别偷偷地溜走!你忘了你餐后的消遣品了。”
  “谢谢你,史佩莱先生,”水手答道,“我要去工作了。”
  “好,喝一杯咖啡吧,朋友?”
  “什么也不要了。”
  “那么抽一袋烟,怎么样?”
  潘克洛夫跳了起来,当他看见通讯记者把一只装好的烟斗递给他,赫伯特给他送上一块烧红的火炭来的时候,他那忠厚诚实的面庞发白了。
  水手想说话,可是他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把烟斗夺过来衔在嘴里,点上火,然后使劲地抽了五六口,一缕缕芬芳的蓝烟马上升了起来;只听见他在烟雾中一再兴奋地重复道:
  “烟!真是烟!”
  “是的,潘克洛夫,”赛勒斯·史密斯说,“而且是很好的烟!”
  “啊!我的天!万物的主宰!”水手喊道,“现在我们的岛上什么也不缺了。”
  于是潘克洛夫抽了一口又一口。
  “是谁找到的?”他终于想起来问道。“一定是你,赫伯特?”
  “不,潘克洛夫,是史佩莱先生。”
  “史佩莱先生!”水手喊道,他抱着通讯记者,紧紧地把他搂在胸前,挤得他喘不出气来,这种滋味真是通讯记者以前从来也没有尝过的。
  “喂,潘克洛夫,”史佩莱终于缓过一口气来说。“饶了我吧。你还应该感谢赫伯特,是他认出这种植物来的,还有赛勒斯,是他烤的;还有纳布,他费尽心机保守我们的秘密。”
  “好,朋友们,总有一天我要报答你们的,”水手说,“我们的交情要继续到一辈子的。”
或许您还会喜欢:
伊利亚特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荷马史诗》是希腊最早的一部史诗,包括《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相传是由盲诗人荷马所作,实际上它产生于民间口头文学。伊里亚特(ΙΛΙΑΣ,Ilias,Iliad,又译《伊利昂记》,今译《伊利亚特》。)是古希腊盲诗人荷马(Homer,800BC-600BC)的叙事诗史诗。是重要的古希腊文学作品,也是整个西方的经典之一。 [点击阅读]
偶发空缺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2
摘要:6.11若发生如下三种情况之一,即认为偶发空缺出现:(1)地方议员未在规定时间内声明接受职位;(2)议会收到其辞职报告;(3)其死亡当天……——查尔斯·阿诺德-贝克《地方议会管理条例》,第七版星期天巴里·菲尔布拉泽不想出门吃晚饭。整个周末他都头痛欲裂,当地报纸约稿的截稿期马上就要到了,得拼命写完。 [点击阅读]
古都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千重子发现老枫树干上的紫花地丁开了花。“啊,今年又开花了。”千重子感受到春光的明媚。在城里狭窄的院落里,这棵枫树可算是大树了。树干比千重子的腰围还粗。当然,它那粗老的树皮,长满青苔的树干,怎能比得上千重子娇嫩的身躯……枫树的树干在千重子腰间一般高的地方,稍向右倾;在比千重子的头部还高的地方,向右倾斜得更厉害了。枝桠从倾斜的地方伸展开去,占据了整个庭院。它那长长的枝梢,也许是负荷太重,有点下垂了。 [点击阅读]
天路历程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约翰.本仁写过一部自传,书名为《丰盛的恩典》,讲述神对罪人的恩典。约翰.本仁1628年生于英国,他的家乡靠近裴德福郡。他的父亲是一个补锅匠(这种职业早已被淘汰),专营焊接和修补锅碗瓢盆以及其他金属制品。在17世纪中叶,补锅匠奔走于各个乡村之间,挨家挨户地兜揽生意。如果有人要修理东西,他们就在顾主家中作活,完工以后顾主当场付钱。按当时的社会标准,这是一份相当卑贱的职业。 [点击阅读]
廊桥遗梦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廊桥遗梦》向我们描述了一段柏拉图式的经典爱情,再现了一段真挚的情感纠葛,是一部社会化和本地化思维很强的力作,《廊桥遗梦》之所以让人震惊,大概是它提出了爱情的本质问题之一——人们对于性爱的态度。 [点击阅读]
悖论13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听完首席秘书官田上的报告,大月蹙起眉头。此刻他在官邸内的办公室,正忙着写完讲稿,内容和非洲政策有关。下周,他将在阿迪斯阿贝巴①公开发表演说。坐在黑檀木桌前的大月,猛然将椅子反转过来。魁梧的田上站在他面前,有点驼背。“堀越到底有甚么事?是核能发电又出了甚么问题吗?”堀越忠夫是科学技术政策大臣。大月想起前几天,他出席了国际核能机构的总会。“不,好像不是那种问题。与他一同前来的,是JAXA的人。 [点击阅读]
无声告白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第一章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1977年5月3日早晨6点30分的时候,没有人知道莉迪亚已经死了,他们只清楚一个无伤大雅的事实:莉迪亚来不及吃早餐了。这个时候,与平常一样,母亲在莉迪亚的粥碗旁边放了一支削好的铅笔,还有莉迪亚的物理作业,作业中六个有问题的地方已经用对勾标了出来。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4:新希望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另外一个星系,另外一个时间。“古老的共和国”是传奇的共和国,它的广袤无垠和悠久永恒远非时间和距离所能衡量。不必追溯它的起源,也不必寻求它的方位……它就是宇宙这一方的独一无二的共和国。在参议院的英明治理和杰迪骑土们的保卫下,共和国一度十分兴旺发达。然而,事物的发展往往就是这样:当财富和权力从受人倾慕而膨胀到令人畏惧时,奸邪之徒就会应运而生。他们贪得无厌,渐荫觊觎之心。 [点击阅读]
机器岛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如果旅行开始就不顺,恐怕到末了都会磕磕碰碰的了。至少下面的这四位演奏家理直气壮地支持这种说法。现在他们的乐器就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呢。原来,他们在附近的一个火车小站不得已乘坐的那辆马车刚才突然翻到路旁的斜坡上了。“没人受伤吧?………”第一位飞快地爬起来,问。“我只是擦破了点儿皮!”第二位擦着被玻璃碎片划得一道道的面颊说。“我也是受了点擦伤!”第三位应道,他的腿肚流了几滴血。总之,问题不大。 [点击阅读]
杰罗德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十月的微风在屋子的周围吹拂着,杰西听到后门不时地嘭嘭作响。秋天里门框总会膨胀,必须猛地一拉才能关上。这次,他们把这给忘了。她想,在他们沉醉于爱河之前,得让杰罗德回去关上门,不然的话,嘭嘭的撞门声会让她发疯的。接着她又想,考虑到眼下的情景,那会多么荒唐,会整个儿破坏情绪的。什么情绪呢?这可是个好问题。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