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神犬奇兵 - 第55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55
  与此同时,深夜的麻粟坡特警中队营区上空骤然响起尖锐的警铃。
  白歌一骨碌从地铺上爬了起来,迅速穿好迷彩服,看了战歌一眼,推开犬舍的门跑了出去。战歌警惕地抬起头,望着白歌飞奔而去,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
  白歌走得太匆忙,他忘记了一个重要的环节:锁上犬舍的门。
  战歌当然不会错过这种机会,它用脑袋悄悄地挤开门,探出半个结实的身子向外张望。它觉得白歌走的时候也没给它下达任何命令,自己出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也不算犯错吧。它这么想着,哧溜一下窜出门去,嗅着白歌身上的味道向黑暗中冲去。
  战歌撒开四腿,像一道无声的闪电,转瞬就来到了中队办公楼的拐角,办公楼是一座两层高的水泥小楼,坐落在中队大门前不远处。
  此刻的战歌,已经不是当初野蛮顽劣的小野狗了,更像是一名训练有素的战士,它看到前面灯光一片,立刻将身体后撤,靠在办公楼的墙壁上,竖起尖尖的耳朵,屏住呼吸,聆听周围的一切。
  周围尽是草丛,只有虫鸣。
  确定没有人发现它后,战歌这才慢慢伸出脑袋,探出拐角,向灯火阑珊处望去。
  远处,一队穿着迷彩服的特警战士整装待发,一名上尉警官正在队伍前讲话,队伍的后面,停着一辆解放运兵车和一辆212吉普车。
  战歌将身体压得很低,几乎要贴上地面,它十分焦急,白歌呢?白歌在哪里?它分不清队伍中哪个人是白歌,那些头蒙黑色面罩和头盔的特警战士们看上去都是一样的,怎么可能分得清?但是空气中飘来白歌的味道,它紧紧抓住了这股味道,断定白歌就在队伍之中。
  战歌的目光向队伍前面扫去,它的焦急又转变成了几许妒忌。什么意思啊?它想,你不带我走,怎么我那同族的叔叔“风翼”和其他几只大犬都威风凛凛地站在队伍前面啊?它们的主人都带它们走,你怎么把我丢下不管?战歌心里又气又急,你想丢下我一个人走?没门!
  战歌目测了一下,它的位置离东风运兵车的位置大概有50米。趁着战士们检查枪支的功夫,它贴着墙根,嗖的一声,窜了出去。
  几秒钟的功夫,战歌化做一道黄黑相间的闪电,扑到了解放车后轮胎的阴影下隐藏起来。
  战士们都在检查枪支和子弹,没人注意这道无声的闪电。
  “风翼”敏锐地看见了墙根下有道黑影一掠而过,隐约是战歌的影子。它心中奇怪,小家伙,晚上不睡觉,你来凑什么热闹?但它的纪律性很强,一声不吭。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训导员没有给它下命令,它是什么都不会做的。
  战歌哈哈地吐着猩红的舌头,抬头打量着东风车。还没等它想清楚下一步要怎么找白歌,只听见一声大喊。
  “全体登车!”
  两块长长的登车木从车厢内滑出,十几名全副武装的特警队员飞快地登上运兵车,两辆汽车同时发动,突突地响声让战歌吃了一惊。接着,莫少华等训导员带着警犬也登上了运兵车。
  战歌努力的从强烈的汽油味中分辨出白歌的味道,就在运兵车上。
  在汽车开动的一刹那,战歌心里充满了悲伤,你为什么不要我了?它想问白歌,你就这样走了?我又做错了什么?
  这种思想占据了战歌的大脑,一不做二不休,它使出跳三米台的本事,纵身一跃,前爪死死抓住油箱,后腿蹬在车用蓄电池上,它想得很清楚,除非是死,否则绝不放爪。
  吉普车和运兵车一前一后的开出中队大门。
  没人发现运兵车的油箱上还挂着一只犬。
  一只因悲痛和气愤而狠狠攥着爪子的新警犬战歌。
或许您还会喜欢:
红塔乐园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皮皮鲁属虎,他的同学也都属虎。他们盼望在虎年能有一番奇特的经历。果然,在虎年中,属虎的皮皮鲁和他的同学们经历了一场难忘的故事--皮皮鲁上课的时候盼放学。下课铃响了,他又怕放学。放学以后干什么去呢?“皮皮鲁,咱们找个地方玩吧!”这天下午放学后,苏宇在学校门口等着皮皮鲁。“玩什么?”皮皮鲁两手一摊,感到没什么可玩。一群麻雀落在电线上。“要是有个足球场就好了。”苏宇叹了口气。“少年宫有!”田莉眼睛一亮。 [点击阅读]
芙蓉镇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小说描写了1963—1979年间我国南方农村的社会风情,揭露了左倾思潮的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胜利。当三年困难时期结束,农村经济开始复苏时,胡玉青在粮站主任谷燕山和大队书记黎满庚支持下,在镇上摆起了米豆腐摊子,生意兴隆。 [点击阅读]
花田半亩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2
摘要:我们教的中文,是主张从良好情怀的心里发芽的中文。这样的一颗心,田维无疑是有的。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她目光里那一种超乎她年龄的沉静,对于我们都意味着些什么了。经常与死神波澜不惊地对视的人,是了不起的人。田维作为中文女学子,之所以对汉字心怀庄重,我以为也许还是基于这样的想法——要写,就认认真真地写。而且,当成一次宝贵的机会来对待。这令我不但愀然,亦以肃然,遂起敬。 [点击阅读]
鲁迅《呐喊》
作者:鲁迅
章节:38 人气:2
摘要:《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这部小说集于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等十四篇小说,出版后得到很大回响。 [点击阅读]
Q版语文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从前啊,有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七个白雪公主和一个小矮人,而且白雪公主们爱穿着高叉泳衣去打猎(哎呀,不好……不好意思啊,作者又跑题了。真是低能且变态!)。森林里住着一只美若天仙的猪妈妈,(听猪五郎说的)猪妈妈生了三只可爱的猪娃娃。猪娃娃一天天长大了,猪妈妈想,该是他们独立生活的时候了。猪长大了,都是要独立谋生的。于是在孩子们生日这天,她把三只小猪叫到身边。 [点击阅读]
三家巷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公历一千八百九十年,那时候还是前清光绪年间。铁匠周大和他老婆,带着一个儿子,搬到广州市三家巷来住。周大为人和顺,手艺精良,打出来的剪刀又好使,样子又好,真是人人称赞。他自从出师以后,就在西门口一间旗下人开的正岐利剪刀铺子里当伙计,几十年没换过东家。他老婆也贤德勤俭,会绣金线,手艺也很巧。夫妇俩省吃俭用,慢慢就积攒下几个钱来,日子倒也过得满欢喜。 [点击阅读]
不夜之侯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本书是中国茶人的一部命运史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茅盾文学奖评委会的评语:“茶的清香、血的蒸气、新的碰撞、爱的纠缠,在作者清丽柔婉而劲力内敛的笔下交织;世纪风云、杭城史影、茶叶兴衰、茶人情致,相互映带,融于一炉,显示了作者在当前尤为难得的严谨明达的史识和大规模描写社会现象的腕力。 [点击阅读]
余华《兄弟》
作者:余华
章节:70 人气:2
摘要:《兄弟》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李光头的父亲不怎么光彩地意外身亡,而同一天李光头出生。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挺身而出,帮助了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被后者视为恩人。几年后宋钢的母亲也亡故,李兰和宋凡平在互相帮助中相爱并结婚,虽然这场婚姻遭到了镇上人们的鄙夷和嘲弄,但两人依然相爱甚笃,而李光头和宋钢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也十分投缘。 [点击阅读]
余华《活着》
作者:余华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前言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很多年前我就明白了这个原则,可是要捍卫这个原则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时期的痛苦,因为内心并非时时刻刻都是敞开的,它更多的时候倒是封闭起来,于是只有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来到。 [点击阅读]
余华《第七天》
作者:余华
章节:44 人气:2
摘要:varcpro_id='u179742';varcpro_id='u179742';【1】浓雾弥漫之时,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虚混沌的城市里孑孓而行。我要去的地方名叫殡仪馆,这是它现在的名字,它过去的名字叫火葬场。我得到一个通知,让我早晨九点之前赶到殡仪馆,我的火化时间预约在九点半。昨夜响了一宵倒塌的声音,轰然声连接着轰然声,仿佛一幢一幢房屋疲惫不堪之后躺下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