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时间机器 - 第三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上周四,你们中的几位听我讲过时间机器的工作原理,并且参观了实验室中那架即将完工的实物。机器现在还在那里,这次旅行之后,确实已有些破损,一根象牙棒裂了,一根黄铜横杆也走了形,但其余部分完好无损。按照原定计划,上周五就能完工,可是在那天,当组装即将结束时,我发现有一根镍棒短了整整一英寸,只好重做。因此,整台机器直到今天上午才完工。在今天上午十点钟,我的第一架时间机器诞生了。最后我轻轻地拍着这台机器,把所有的螺丝都上紧了,又在石英杆上加了几滴机油,然后坐到驾驶座上。我当时不知道接下去会发生什么,也许,这等于举枪对准自己的脑袋。我两只手各握住一根启动控制杆,先拉下了第一根,紧跟着又拉下了第二根。一时间我感到天旋地转,像是在噩梦中向深渊坠落。我环视了一下四周,实验室还是原来的样子。难道发生了什么事?我立刻怀疑是自己的脑袋有点不清醒了。此时我注意到了钟,刚才还指在十点多一点的地方,可眼下已经快三点半了!
  “我深吸一口气,咬紧牙关,双手紧握启动控制杆,机器发出了‘轰’的一声。实验室里变得朦胧、黯淡了。瓦切特夫人走了进来,显然她没有看见我,接着又朝通向花园的门走去。她本该用大约一分钟的时间走过那里,可我感觉她好像是以火箭般的速度穿过了房间。我把启动控制杆拉到极限的位置,夜晚就像关灯那样,在瞬间降临,再一转眼,已到了明天。实验室里昏暗而朦胧,接着光线越来越暗。明天的夜晚来临了,接着又是白天、黑夜、白天,越变越快。机器旋转的轰鸣声充斥着我的耳鼓,一种前所未有而又难以名状的慌乱感袭上心头。
  “恐怕我难以形容时间旅行中的种种奇特感受。那是极其令人不快的,就像人们在急降铁路①上——只得听天由命,一直冲下去!我也有那种即将粉身碎骨的可怕预感。我加速后,昼夜的交替快得像一只黑翅膀在扑打。光线黯淡的实验室似乎立刻就要离我而去。我看见太阳快速地跳过天空,每分钟都在跳着,一分钟标志着一天。我估计实验室已经毁掉了,我已经进入了旷野。我好像看到了脚手架,但我的速度太快了,无法看清移动中的物体,甚至行动最慢的蜗牛也都飞快地从视野中消失了。黑暗与光明飞速交替着,这种闪烁刺痛了我的眼睛,在断断续续的黑暗中,我看见月亮的相位迅速地由新月到满月地变化着,有时也看到那乍明乍灭的满天星斗。我继续行进,速度还在加快,昼夜的跳转已经快得变成了一片不再闪烁的灰色,天空呈现出美妙的深蓝色,犹如破晓时分的壮丽晨晖。霍然升起的太阳变成空中的一道火线,一座光辉灿烂的拱门,月亮也变成了一条暗淡的飘带。我没有看到星星,只是见到蓝色的天空中不时闪现出一道明亮的光圈。

  “景色模糊。我还在这所房子现在坐落的山坡上。山脊高耸在我上面,暗淡而模糊。我看见树木的生长和变化像一团团水蒸气,此时是褐色,彼时又是绿色。它们成长、蔓延、迎风摇摆、枯萎凋零。我看见巨大的建筑物拔地而起,影影绰绰,又像梦一般地消失了。整个地球表面好像都已经变了——在我的眼前融化了,并流动着。刻度盘上记录速度的小指针越走越快,我注意到太阳的轨迹形成的光带,在夏至和冬至点之间来回晃动,在一分钟或者更短的时间内,一年就过去了。时间一分钟一分钟的流逝,白雪掠过大地又消失了,接踵而来的是明媚而短暂的春天。
  “刚开始时那种不舒服的感觉现在不那么强烈了,它最终变成了一种歇斯底里的狂喜。我的确感到机器笨拙的摇晃,不知道这是什么缘故。可我的脑子里非常混乱,也顾不上多想了。就这样,我疯狂地把自己抛向未来。起先,我几乎没想到过要停下来,除了那些新奇的感受之外我什么都不想。但是目前其他的新印象也在我的心中滋长出来——某种好奇心和随之而来的恐惧——直到最后它们完全控制了我。我想,当我走近了观察那个在我眼前飞跑并晃动的昏暗世界时,什么前所未知的人类前景,什么在人类未充分发展的文明之上的奇妙宏图,它们都不可能出现。我看到宏伟壮丽的建筑在我身旁升起,比我们自己时代中的任何建筑都要雄伟,但是,它们好像都处于闪光和薄雾之中。我看见一片比刚才更浓的绿色涌上山坡,并且留在那里,丝毫没有冬日的侵扰。即使我的眼中充满了紊乱的东西,可地球看上去似乎仍然很美。于是我打算停下来了。
  “停下来可能会有的最大危险是,我或者时间机器所占的空间里已经有其他事物存在。只要我高速穿越时间,这就无关紧要了。或者可以这么说,我变得稀薄了,像水蒸气一样在物质媒介中游动!可是一旦停下来,我的一个个分子就会同挡住我去路的东西的分子相撞,这也就意味着我的原子同障碍物的原子发生紧密接触,以致产生剧烈地化学反应,也许是一次大爆炸,其结果就是我和时间机器都被炸到未知世界里。在制造这部机器的时候,我一再地想到这种可能性,但我把它当作一种不可避免的冒险欣然接受!现在这危险已近在眼前,我的情绪也不那么乐观了。事实上,这绝对是不可思议的,机器刺耳的噪声和摇晃,尤其是长时间下坠的感觉,已使我快要神经错乱了。我对自己说,绝对不能停下来,可一阵暴怒又使我决定立即停下来。我像个急躁的傻瓜,拉下控制杆,机器飞旋着,把我头重脚轻地甩了出去。

  “我耳中响起了雷鸣般的声音。我也许是昏厥了一小会儿。无情的冰雹在我周围嘶嘶作响,我坐在翻倒的机器前的一片柔软的草地上。一切似乎都是灰蒙蒙的,但我马上就注意到耳边的噪音已经没有了。我环视了一下四周,似乎自己正处身于花园里的一块小草坪上,草坪的周围长满了杜鹃花。我看到这些紫红色的花被冰雹打落。在地上弹跳着、舞蹈着的冰雹来自于时间机器上空的云朵,它们像一阵烟雾一般在地面上跑动着。转眼间,我浑身上下都湿透了,‘这对一位走过无数岁月前来看你的人,’我说,‘真算得上是盛情款待!’
  “此时,我觉得不能让自己这么傻乎乎地被淋着。我站起身来,朝四周观望了一下,雾蒙蒙的风雨里,隐约之中,我看到了一座白色的石头塑像矗立在杜鹃花丛的后面。此外,就什么也分辨不出来了。
  “我的感受实在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冰雹逐渐稀疏了,白色塑像清晰地显示在我的视野中。它很高,一棵白桦树的树尖才到它的肩膀处。塑像是大理石的,样子有点像长着翅膀的斯芬克斯,不过,它的翅膀不是垂着的,而是伸展开来,好像在翱翔。我估计底座多半是青铜铸的,上面已生了厚厚的一层铜锈。塑像的脸恰好正对着我,两只根本看不见的眼睛似乎在注视我,嘴角挂着淡淡的笑意。它饱经风吹雨打,显露出一副叫人难受的破旧。我站在那里打量了一阵子——半分钟,或许是半小时。塑像随着冰雹的疏密变化好像在前移和退后。最后我把目光转向了别处,只见冰雹织成的幕布已经破碎了,天空放晴,太阳就要出来了。

  “我有一次抬头看着那座蹲伏着的白色塑像,突然觉得我的这次旅行实在是一种过于莽撞的行为。这朦胧的雨雾散去后会出现什么呢?这个时代的人会怎么样呢?要是他们都残忍成性该怎么办呢?要是人类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已经彻底丧失了人性,变成了极端冷酷和凶狠的非人,我又该怎么办呢?我也许会变得像远古时代的一只野兽,被人们毫不留情地宰杀。
  “我看到了别的庞然大物——栏杆交错、立柱高耸的巨大建筑,以及林木茂盛的山坡,也从稀疏的雨幕中显露了出来。我越来越感到惊恐,猛然转身,跑到时间机器旁,使出浑身的力气想把它翻过来。此时,太阳出来了,驱散了风雨。天空中的几片残留的乌云也很快消失无踪。矗立在我周围的巨大建筑物在雨后的阳光下闪烁,尚未融化的冰雹把它们衬托得更加洁白耀眼。我无助地站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也许就像一只晴空中的小鸟,知道老鹰在盘旋并随时都会扑下来。我被恐惧弄得要发疯了。我吸了一口气,咬紧牙关,手脚并用,再次用尽全力抓住机器。机器终于被我翻了过来,但它在我的下巴上狠狠地撞了一下子。我一手抓驾驶座,另一只手抓控制杆,气喘吁吁地准备登上机器逃掉。
  “但是,在我从仓促撤退中清醒过来的同时,也找回了自己的勇气。我带着更多的好奇心和无畏感打量着这个遥远的未来世界。我看见近处一座房子墙上的圆门里,有一群身穿华丽软袍的人,他们也发现了我,朝我这边张望着。
  “接着我听见有声音在向我靠近,我看见许多人跑过白色斯芬克斯像旁边的树丛,其中一个出现在一条通向我所在草坪的小路上。他是个矮小的家伙——也许才四英尺高——身穿紫色的束腰外衣,腰里系着皮带,脚上穿的是凉鞋还是靴子我不能清楚地辨别出来。他裸露着小腿,头上也没戴帽子。这时我才注意到天气是多么温暖。
  “使我吃惊的是,他是个非常漂亮而优雅的人,但看上去也非常脆弱。他那红润的面孔使我联想到更加漂亮的肺病患者——就是我们过去经常听说的那种肺病美人。看到他的这副模样,我突然又恢复了自信。我把手从时间机器上放了下来。”
  ①英国公园中常常设置的一种玩具铁路。——编者注
或许您还会喜欢:
精灵宝钻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创新之书一九五一年末,在《魔戒》与《精灵宝钻》已经完稿多时,而大西洋两岸仍迟迟不肯按托尔金的要求将两书同时出版:心焦的托尔金於是写了一封长达万言的信给美国出版商,阐明他创作这整个神话世界的缘起与故事始末:我从早年就对自己所爱之乡土没有属於自己的故事感到悲伤。 [点击阅读]
罗杰疑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弗拉尔斯太太于16日晚(星期四)离世而去。17日(星期五)早晨八点就有人来请我去。我也帮不了什么忙,因为她已死了好几个小时了。九点过几分我就回到了家。我取出钥匙打开了前门,故意在大厅里磨蹭了一会,不慌不忙地把帽子和风衣挂好,这些都是我用来抵御初秋晨寒的东西。说老实话,我当时的心情非常沮丧忧愁。我并不想装模作样地认为,我能够预料今后几周将要发生的事。 [点击阅读]
荆棘鸟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考琳·麦卡洛,生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惠灵顿。她曾从事过多种工作——旅游业、图书馆、教书;后来终于成了一名神经病理学家,曾就学于美国耶鲁大学。她的第一部小说是《蒂姆》,而《荆棘鸟》则构思了四年,作了大量的调查工作,方始动笔。此书一发表,作者便一举成名。作者是位多才多艺的人,喜欢摄影、音乐、绘画、服装裁剪等。她现定居于美国。 [点击阅读]
西西里人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迈克尔-科莱昂站在巴勒莫长长的木制船坞上,望着那艘驶往美国的巨型客轮启航,他原准备搭乘那船的,只是他又接到了父亲的新指令。他挥手向小渔船上的人们告别,是他们带他来到船坞,而且在过去的岁月里一直护卫着他。小渔船在客轮身后泛起的白浪中颠簸,像一只紧紧追随母亲的勇敢的小鸭。船上的人也在向他挥手道别;他将再也见不到他们了。 [点击阅读]
1973年的弹子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喜欢听人讲陌生的地方,近乎病态地喜欢。有一段时间——10年前的事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逢人就问自己生身故乡和成长期间住过的地方的事。那个时代似乎极端缺乏愿意听人讲话那一类型的人,所以无论哪一个都对我讲得十分投入。甚至有素不相识的人在哪里听说我这个嗜好而特意跑来一吐为快。他们简直像往枯井里扔石子一样向我说各种各样——委实各种各样——的事,说罢全都心满意足地离去了。 [点击阅读]
24个比利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序言本书叙述的是一则真实故事──威廉.密里根是美国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结果却获判无罪的嫌犯,因为他是一位多重人格分裂者。他不像精神病或一般小说上所记载的其他多重人格病患一样使用杜撰的假名,从被逮捕到被控诉开始,他一直都是争论性的公众人物。他的面孔出现在各报章杂志的头版和封面上,心智检查的结果不仅出现在夜间电视新闻节目,更成了报纸的头条新闻,迅速传遍全世界。 [点击阅读]
交际花盛衰记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阿尔丰斯-赛拉菲诺-迪-波西亚亲王殿下①①阿尔丰斯-赛拉菲诺-迪-波西亚亲王(一八○——一八七三),一八三三年巴尔扎克曾在米兰这位亲王家作客。这部作品主要描写巴黎,是近日在您府上构思而成的。请允许我将您的名字列于卷首。这是在您的花园里成长,受怀念之情浇灌的一束文学之花。当我漫步在boschetti②中,那里的榆树林促使我回忆起香榭丽舍大街,这怀念之情牵动我的乡愁时,是您减轻了我的忧思。 [点击阅读]
人性的记录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公众的记忆力是短暂的。曾几何时。埃奇韦尔男爵四世-乔治-艾尔弗雷德-圣文森特-马什被害一案引起巨大轰动和好奇,而今一切已成旧事,皆被遗忘,取而代之的是更新的轰动一时的消息。人们谈起这案子时从未公开说及我的朋友-赫尔克里-波洛。我得说,这全都是由于他本人的意愿。他自己不想出现在案子里。也正如他本人所希望的,功劳就算到别人头上。更何况。按照波洛自己独特的观点,这案子是他的一个失败。 [点击阅读]
反物质飞船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CT是一种反物质,它也可以说成是物质的一种倒转的体现形式。对于地球来讲,CT是陌生的,但在太空中却存在着许多由它构成的流星、慧星和小行星。CT原子由带负电的原子核和带正电的电子组成。这是一种肉眼不能看见的差别,但也是一种致命的差别。CT物质看起来与普通的物质别无二致——只要二者不碰触到一起。一旦碰触发生,两种物质正好相反的电荷互相抵销,相反的粒子发生爆炸,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点击阅读]
古都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千重子发现老枫树干上的紫花地丁开了花。“啊,今年又开花了。”千重子感受到春光的明媚。在城里狭窄的院落里,这棵枫树可算是大树了。树干比千重子的腰围还粗。当然,它那粗老的树皮,长满青苔的树干,怎能比得上千重子娇嫩的身躯……枫树的树干在千重子腰间一般高的地方,稍向右倾;在比千重子的头部还高的地方,向右倾斜得更厉害了。枝桠从倾斜的地方伸展开去,占据了整个庭院。它那长长的枝梢,也许是负荷太重,有点下垂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