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2 - Part2 原理 第八章 我们是什么人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多疑的人
  1、对于一个多疑的人来说,只有属于他的、可以控制的东西,在心理上才是安全的
  假设你是一个女生,你爱你的男朋友或老公。某一天,你在外面和一个男性朋友一起吃了一顿饭,然后,男朋友或老公就很怀疑你和他有暧昧关系,或他本身就是多疑的人,回家后,让我们来想象这样的情境对话。
  男:那个男人和你什么关系?
  女:……
  我想请问:你该如何回答?我给出的技术难度是:真正说服他的释疑0
  不闹,只是因为他找不到把柄,不得不暂时平息,但心里对你还是怀疑的!
  如果你回答“我和别人吃饭有问题吗?”“你在怀疑我?”或去解释,我想说,错了!
  你面对的,不只是你爱的男朋友或老公,同时还是一个多疑的人,或一个因为怕失去你,而愿意去怀疑的人。
  要想不影响你们的关系,你必须先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一个多疑的人,或愿意去怀疑的人,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人呢?
  描述一下就是:他没有安全感,具有自我中心主义,怀疑是他在和世界打交道时,首先用来进行心理保护的盾牌,先挂着它,以避免可能的伤害。
  他们并不是真的就阻止自己不去相信任何人或任何事情,而是首先必须来这么一下,先把自己给保护了,让自己站在一个主体的地位,再去判断、博弈。
  比如说,一个女人在家里,她多疑的老公就会有安全感,因为“家里”的情境他可以控制,但如果她在外,他就没有安全感了,因为他对她可能干什么无法控制。
  所以我想一并揭露,多疑的人、愿意去怀疑别人的人,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一面,就是容易变成施虐狂。原因很简单,一个人如果对什么都怀疑,心理有防御,那么,他对能不能控制一个什么秩序,以及控制一个什么人,其实非常在乎。
  在他没有掌控的时候,就倾向于用怀疑防御任何可能的伤害,如果掌控了,就必须牢牢控制。因为只有这样才真正有安全感。
  如何消除一个多疑的人,或愿意去怀疑的人的怀疑?根据他的心理倾向,有两招。
  第一招,亮出你的自我,你对他没威胁了,相当于在心理上让他解除了你的武装,他安全了。而再不相信你,就会有道德压力。
  这一招,我建议慎用,或在被逼无奈时再用,因为如果你用了,就相当于,你和他的关系是不平等的,你承认了,你在他面前是弱者,他可以控制你。第二招,引导他,让他最后得出的感觉是他自己的判断。这个和对固执的人一样,你无法说服他,只能引导他,让他自我说服。
  好,回到我们前面所想象的情境对话。你该怎么做呢?
  我们想一下,当你的男朋友或老公问你这句话时,在他心里发生了什么?发生了:你和那个男的有暧昧关系!同时,他在心理上预设了:你会狡辩,你会不承认。
  所以,为什么解释最多是息事宁人,而并不能消除他的怀疑?因为你迎合了他的心理预设,并没有把事情引导到最终由他的判断来让自己说服自己的正确轨道上,而是在企图说服他!
  说“我和别人吃饭有问题吗?”“你在怀疑我?”这显得你很敏感,而你敏感,恰恰也和他的心理预设一致,只能让他加深怀疑:“哈,她有鬼,要不怎么那么大的反应?”同时,你激起了他的心理保护:“我问你和那个男的什么关系,你居然反过来指责是我有问题。”
  这其实是一种对抗。
  反 问“你和别的女人也吃过饭,难道也有什么不正常的关系吗?”开始摸到真正的问题的边了,但仍然是不行的。因为这种语言套路,完全没有切入他的心理。他肯定 认为自己很正常,而你不正常啦,所以,根本就不会承认你所推出来的“如果你在类似情况下和别的女人吃饭正常,那么,我和别的男人吃饭也正常”。
  怎么办?再往前一步。情境对话可以变成。
  男:那个男人和你什么关系?
  女:(装无辜、迷惑,给他一个微笑)女的和男的在一起吃饭,不正常啊?
  男:……
  好,在这个时候,你男朋友或老公会反问“正常吗”之类的话对不对?那就意味着,你可以引导他了。
  你可以这样回答:“你和别的女人吃过饭吧?”
  这个时候,在他心理上发生了什么呢?他会在脑子里迅速过一遍,自己到底和别的女人吃过饭没有。他当然是吃过的,他至少有女同事,或女同学之类吧?如果他确认,那么,他就没有原来的底气了!
  接下来,一个聪明的女人,就可以引导他得出这个判断:“一个人不可避免地要和异性在一起单独吃饭,毕竟谁都有一两个关系好的朋友、同学、同事!”那么,到最后,你很正常,不是你告诉他的,而是你男朋友、老公自己的判断!
  2、一个憋不住话的人,同时是一个害怕得罪别人的人
  很多人往往肚子里憋不住话,不说出来非常难受。
  我想告诉大家,如果你碰到这种人,请相信他是一个好人,至少没有害人之心。和他接触,你很安全。
  一个人之所以憋不住话,要说出来才轻松、自在,是因为他认为,这些话很重要,不说出来要么对不起别人,要么显得自己很阴暗。
  就是说,不说出来,他会有很大的压力。
  所以,话憋不住其实是一种隐秘的心理保护。他害怕别人怀疑自己没有道德,有所保留,不坦诚,害怕自己有任何不利于别人的企图,也害怕别人这样认为。
  也就是说,一个憋不住话的人,同时是一个害怕得罪别人的人!
  他把自我给亮出来,让自己暴露在明处,相当于这种情况:在博弈中,哪怕没有人要求,一个人也主动把自己扒光,证明自己没带武器。
  而同时,他在把自己扒光时,基于心理保护,也和对方单方面签订了一个心理契约:希望你也能坦诚地对待我,因为我已经没有防御能力了。
  然而,有多少人能够对憋不住话的人回报以坦诚呢?恰恰相反,如果是在博弈中,一个人这样干只能是一种自杀:把自己给脱光了,暴露在明处,然后任由在暗处的人打击。
  所以,我们憋不住话,得看对象、得看情况,不能仅仅追求说出来的轻松自在,因为对方不一定理解,甚至也不愿意去理解你为什么把憋着的话说出来!
  3、信任一个人,我们在心理上就解除对他的防御了
  和肚子里憋不住话的人相比,城府很深的人只憋不住一种话,那就是时机出现时对自己是有利的。
  当我们说话时、生气时、高兴时,都是对自我的一种暴露。但一个人为了不让自己暴露,不可能一直装哑巴或白痴吧?
  如何既像个正常人,同时又不自我暴露?城府很深的人,在这方面很会玩。
  他 们玩的心理招数是:不让心理结构直接和世界发生联系,而是用智力结构牢牢地控制它。也就是说,不让自己有自发、正常的喜怒哀乐,而是喜怒不形于色。同时, 在某些场合里,他要玩出的表情、姿态、动作、语言,只是一种智力结构控制下的表演,是情境的需要,没有携带他真实自我的信息。
  那么,在这些情况下,你根本就看不到他的自我。
  一个城府很深的人,在和别人打交道时,心里有着极强的防御,不会在心里真的信任任何人。因为信任一个人,他在心理上就解除对别人的防御了。
  当我们面对一个城府很深的人时,心理上也不会感到安全。原因是,他隐匿于黑暗之中,根据其利益或心理需要,随时可以对我们进攻。而我们暴露在明处,无法摸透他,因此,在心理上也无法防御他。
  针对这种威胁,我们采取的只是一种替代性、从而也无效的心理保护策略:即鄙视他、厌恶他。原理就是:通过价值上和情感上的主动攻击,来获取在他面前的心理优势,掩饰我们在他面前的不安全感。
  一个菜鸟,能够玩的也许还只是打哈哈、说些不痛不痒毫无实质内容的话,这其实非常愚蠢。因为他这样说话,目的虽然是让人看不出他的真实想法,但这种低级的表演,恰恰携带出了他作为一个城府深的人的“自我”!通过心理分析,反而可以看出他的心理动机!
  所以高手级别的城府很深者根本不屑于这样玩。
  他们要玩的,是无论说话,还是表情,都没有个人色彩,没有自我的特征,体现的都是背后的抽象力量、游戏规则。他的存在,就体现为这些东西,而不是他自己!你能从一个领导在做一篇八股报告时,看出属于他自己,而不是官场的特征吗?
  要防御、对付城府很深的人,最好的方法就是两个招式:先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后突然以其人害怕之道,治于其身!
  4、一个人沉默不语,原因可能是他没有碰到值得对话的人
  沉默寡言的人也把自我隐匿于黑暗之中,但他们和城府很深的人是不同的社会物种。
  一个人城府很深,意味着他要控制自己不说能够自我暴露的话。而一个人沉默寡言,则是不想开口对世界说话。
  大概有这样几种沉默寡言的人。
  一种是真正的老实人。
  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只是一个卑微的角色,按照社会的价值排序,是一个失败者。因为不可能期待出现改变命运的奇迹,所以他们认命了,采取的心理保护方式就是撤回自我的家里,不再对世界抱有什么诉求,不想再说什么话。
  对于这种老实人,你要他说话也挺简单,就是给他安全感、亲切感、信任感。

  一种是心理扭曲、孤僻,但在内心具有强攻击性的人。他们的极端,就是冷血杀手。
  有一句话叫“三天不讲一句话,肚皮鬼怪大”,说的就是这类人。他们只是嘴巴里没有对世界说话,但在心里一直在说,只是我们平时没有听到,或没有注意去听。
  由于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有过心理创伤,比较自卑,因此,沉默寡言是一种心理保护的策略:一方面把自我隐匿起来,使世界捕捉不到他的自我,无法防御他;另一方面,他待在暗处窥视着世界,使自己在心理上对世界具有了威胁性。
  对他来说,当别人把他拉到明处来观察,在心理上是极为危险的,因为他的心理保护被瓦解了。所以,他恨那些有意无意总要注意他或讨论他的人恨得入骨。
  能避开就避开这种人,不得不和他打交道时,内心里防御他,表现友好,不要和他开玩笑,不要过多地问他,这是我的建议。
  还有一种,就是已经对世界表示失望,已经很累的人。他们往往不肯放弃自我,但在这个世界中,他们感到了无奈和无力。于是,像第一种人一样,他们也从世界中撤回自我的家里,只追求内心的宁静,不想再有什么纠缠。
  但其实这也只意味:他们碰到的人都不值得他们开口说话。在内心里,他们还是希望能够有一个真正可以和他们对话的人。
  5、好胜心强其实是一种另类的强迫症
  假如非要在人与人之间比一下的话,那么,可能没有多少人愿意自己被别人比下去。
  但是,有些人在心理上就是一贯地要强迫自己把别人比下去,把别人打败,否则就很痛苦。他们好胜心强。
  对于好胜心强的人来说,好胜心不再是一种情境性、即时性的心理,而是一种心理倾向。
  比如NBA那位科比同学,不仅好胜心强,而且打败竞争对手后,还要调戏一下人家,似乎心理有些变态,追求的就是以“胜利者”角色羞辱别人的快感。
  一个人为什么好胜心强呢?他不可能是天生的。那么,可以想到:在此之前,一定发生过了什么,让他变成了这样。
  同时,一个人好胜心强,就是恐惧不如别人,因此,似乎有什么在驱赶他要去把别人比下去,他身不由己,而且不敢停下来面对自我。他只知道,就是要比别人牛。这是他进行心理保护的方式。
  那他到底恐惧什么呢?
  在以前,可能发生过这类事情:
  a、小时候家庭环境不好,贫穷,或父母不和,因此被人嘲笑、鄙视,自己很自卑;
  b、小时候,父母不断地灌输他一定要出人头地比别人优秀之类的观念,不听话就打骂,他做不到就有道德压力,就恐惧;
  c、小时候,因为其他原因,被人嘲笑、欺侮过。
  这三种情况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过去让他恐惧,他要逃离。
  而要有足够的心理动力逃离他人嘲笑、鄙视,以及父母期待、威胁的目光,他就得告诉自己,一定要怎么怎么样。于是,这些人的目光,变成了他看自己的目光。他必须监督自己。
  就此而言,好胜心强其实是一种另类的强迫症。
  如果他不强,会有什么后果呢?很简单,竞争者的存在,会给他一个刺激,在无意识层面把他打回了过去的恐惧情境。竞争者的存在,就相当于原来嘲笑、鄙视、期待、威胁他的那些人。
  所以,不敢面对自我的他,在心理上,竞争者相当于过去那些给过他噩梦的人。他把对后者的恐惧和敌意,投射到了竞争者身上。
  如果他强了呢?那么,小时候那些嘲笑、鄙视他的人,在他心理上,还可以这样做吗?对他期待、威胁的父母,还可以给他道德压力或威胁打骂的恐惧吗?
  而被他打败的竞争者,还可能把他刺激回过去恐惧的情境吗?
  我们可以想象的是,当一个好胜心强的人战胜竞争对手后,在内心里一定有着对后者的羞辱,因为这就相当于他对过去那些嘲笑鄙视他的人的报复。而像科比那样公开表现出来,只能说明,过去给他的耻辱太深入骨髓了。
  但这种强迫症,一个人只是强一两次是不够的,因为只要有一次不强,那些噩梦又回来了。
  正是如此,我们发现了好胜心强的人的软肋。
  最大的软肋当然就是他无法战胜竞争对手。其次,他的痛苦是难免的,因为他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强。
  就算他得胜了,别人要打击他,也非常容易。
  毕竟,好胜心强的人,他是在心理上强迫自己显得优秀,把别人比下去。那么,得胜本身并无意义,必须把得胜表演给几种人看:他自己、构成他过去恐惧情境的人和他竞争的那些人。
  也就是说,他实际上非常在乎别人对他得胜的态度!
  6、对于急性子来说,快速地让他们确立一个秩序,看到一个结果,他们就抓住了可以治疗焦虑的东西。
  性子急的人就是急性子,他们在心理上,为何会成为这种样子的呢?
  我们先来描述一下什么是“急性子”,可能有以下这些情况:
  A男和B女是夫妻,每次出门前,面对B女的梳妆打扮,A男总是不耐烦,催她快出门;
  C和D是同学,C告诉D一件事情,说得很慢、很不直接,D使劲催促,什么事快说!
  看到没有,当B女和C同学做事情不快时,A男和D同学显得很不安、焦虑,并通过埋怨对方,希望对方赶快消除他们的不安、焦虑,对不对?
  然而,再看第一种情况,有没有A男对B女热情降温的感觉,他是否只考虑自己,如果处于热恋阶段,他可能不是这样子的,是不是?
  第二种情况,D同学是不是不耐烦C同学的表达方式?
  我们从中看到了什么?就是:A男和D同学,在某种程度上,都是自我中心主义的,不耐心替对方考虑,或希望对方顺着自己的方式来。
  但在这里,我要强调一下,一个急性子,一定是自我中心主义的。但一个自我中心主义的人,不一定就是急性子。
  我们看到了,急性子的背后,是他在心理上的某种不安、焦虑,和自我中心主义一结合,真相就出来了:
  或者,一个急性子,在心理上有些自负,因此希望自己来主宰一些事情,不适应迁就他人;或者,他对一些事情没有控制感,按别人的方式来玩,他在心理上抓不住确定性,无法防御。
  共同的特征是:他们都有焦虑的心理背景。急性子在心理上,也是一种基于心理保护的强迫症:快速地让他们确立一个秩序,看到一个结果,他们就抓住了某种东西,可以来对抗这个心理背景了。
  试图刺激、戏弄急性子,将被视为一种挑衅,因为你在试图打击他已经被激活的心理保护,将激起他另外的心理保护——愤怒——来回应你。急性子的人一不顺心就容易发火,正在于现实情境往往不如他们的意。
  有一招可以化解急性子,那就是温柔或友好地对他说“别急”。他会安静下来,因为在那一瞬间,他不再是被心理保护操纵的心理动物,意识到了要照顾到别人,或事情不能按自己的性子来。
  7、一个慢性子获得心理优势的方式,就是维护他玩的那一套
  要折磨一个急性子的方法很简单,把慢性子和他搞在一起即可。
  急性子和慢性子的表现看起来相反,后者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已经知道,一个急性子是一个自我中心主义的人,而慢性子其实也是。
  他们的区别只是:急性子表现为不耐烦去顺着别人,很在乎别人和自己打交道的方式,而慢性子则专注于维护自己的那一套,他们不在乎别人怎么玩,但在心理上拒绝去顺着别人。
  看到没有?同样是自我中心主义,他们出于心理保护,都要维护“自我”,但心理保护方向是相反的:急性子是指向别人,对别人具有进攻性;而慢性子是指向自己,维护自己的那一套,对别人没有进攻性。
  为什么呢?答案是:急性子的心理背景是焦虑,别人表现得慢吞吞对他是一种折磨,因此摆脱焦虑的办法就是去改变别人,从而适应自己的心理保护;而慢性子的心理背景是对世界的不信任,他要用自己那一套建立一个秩序,得到心理上的安全感,或对世界的控制感。
  所以,这一点并不奇怪,一个急性子,你只要不慢悠悠地折磨他,而是适应他,他可以很健谈,对你很热情;但一个慢性子,无论你是否照顾到他,他对这个世界都没多少热情,因为他不能把自我投入到世界之中。
  就是说,他在心理上已经撤退回自我的家里,必要时才伺机出击,但急性子并没有撤退。相反,他随时都想出击,扩展他的地盘。
  8、当一个人报复别人的时候,从心理上是为了防止再被伤害
  在这个世界上,有面对别人的欺负忍气吞声的老实人,但也有报复心强的人。
  一个人如果被别人伤害,他想要报复,这种心理是正常的。凭什么那些伤害别人的人可以不受到任何惩罚呢?这不公平。
  但当报复心成为一个人的心理倾向,比较强烈,他明显和别人不一样了,他是什么样的人?
  这种人有一个特点:不会主动去欺负别人、伤害别人。但别人如果欺负、伤害了自己,他一定要报复,无论是用什么手段。对于他来说,容忍别人对自己的欺负、伤害,在心理上是无法生存的。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报复心强的人和别人签订了一个心理契约:你应该尊重我,不可伤害我。
  而在他成为一个报复心强的人时,以前一定被人伤害过!
  大致有这几种情况让一个人倾向于报复。

  一种是他正义感较强,对某些人看不惯或有恨,所以,这些人如果惹了他,他一定要报复,报复在他心理上就相当于惩罚邪恶。
  另一种是他比较自卑。正因为他自卑,和大家比较,他潜意识里有一种好像大家都欠他的心理,内心语言是“我不如你们,本来就不公平。所以你们应该尊重我,而不是伤害我”,这是一个心理契约。所以,如果别人违反了这个心理契约,伤害到了他,他一定会报复。《甄传》里的安陵容就是这种人。
  还有一种,就是以前他被人伤害过,有再被伤害的恐惧,所以,一旦被再伤害,出于心理保护,他一定要报复,而且越有恐惧,下手越狠。以色列人一直不放过对纳粹分子的追杀,对伊斯兰恐怖分子的报复也绝不手软,正是这种心理。
  如何判断一个报复心强的人,到底属于哪一种?
  我在这里提供一下识别的标准:如果一个人没有什么思想追求,没有什么信仰、信念之类,那他一定不是第一种报复心强的人,只可能是第二、第三种;如果他只是一个看起来窝囊的人,那么,他是第二种。第三种人往往是强者。
  9、帮别人的忙,是老好人治疗自我无价值感的药方
  有一种人叫“老好人”,他们的存在似乎就是让那些精明的人利用。
  但别人只是在需要利用他的时候,才会和他显得热情,显得重视他,不需要根本不会正眼看他。他以为讨好别人是人缘好的一种方式,但不知道人家只是利用他,而不是真瞧得起他。
  老好人总给人一种窝囊、无能、好说话的形象。当别人叫他帮忙的时候,他不敢拒绝别人,害怕得罪人。他内心有道德感,觉得不帮别人对不起别人。
  有时候付出自我帮别人后,痛恨自己,但往往又接着干。
  他其实很孤独,害怕被人排斥。
  在这里要说一下,老好人不是好好先生,好好先生是装的,但老好人是心理动物。两者是形似神不似,是不同的心理物种。
  让我们走进一下老好人的内心世界,问一下:他为什么害怕得罪人,为什么要留给别人好印象,为什么有不帮人就觉得对不起别人的道德感?
  就是说,他为什么那么在乎别人,在乎别人有求于自己?
  答案是:他潜意识里感觉到自我的卑微,无价值感,一直在麻木、逃避自我。
  那么,如果有人主动找他帮忙,让他觉得自己有点价值,受人重视的机会也就来了。别人请他帮忙,在某种意义上,其实是他治疗自我无价值感的药方。
  所以,如果老好人一直期待和某些人搞好关系,得到他们的重视,那么,当这些人开口,而且帮的忙也是举手之劳,他就会很欣喜地去干。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其实不是他帮别人,而是别人在心理上帮他!
  人的心理,有时候就是这样让人唏嘘慨叹。
  但如果找他帮忙的人不是他一直期待搞好关系的,或者帮的忙也不是举手之劳,他内心就陷入了挣扎。
  之所以挣扎,是因为这个时候不是别人帮他找到自我价值感了,而是他要付出自我去为别人。那么,内心里就隐隐有一种要为别人付出甚至被别人利用的感觉,他是想拒绝的。
  但是,他害怕。因为如果他拒绝别人,也就埋下了有可能别人会恨他、伤害他的隐患。
  但如果还仅仅是这样,他就不是老好人了,而是其他人了。他之所以是老好人,是在这种情况下,还有道德感在说话!
  对于一个老好人来说,道德感有两个功能,一是他确实是好人,不帮别人,他无法对自己交代;二是他要进行心理保护,即用道德感来偷换概念,掩盖掉他对得罪别人的恐惧,不是去想我如果拒绝别人有什么后果,而是审视自己:我不帮别人明显是不会做人,对不起别人啊!
  于是,道德感双管齐下,他终于在心理上压服自己,要去帮。但自己也知道这是在自我强迫。所以,他又恨自己:为什么我这么无能,为什么要牺牲我自己去帮别人?
  当然,如果别人回报自己,那他就得到补偿了,这种感觉将烟消云散。但如果别人以后理都不理自己呢?他就会有一种被别人当傻瓜耍、利用的感觉。心理后果就是:恨自己,恨别人。
  恨自己意味着什么?他会愈加感觉到自我没有价值,自贬更加严重。而自我没有价值,也意味着更加期待别人重视,更加期待别人给他一个重视他的自我价值的机会!
  恨 别人呢?由于他有道德感,恨的那一瞬间,他可能会恨抽象的所有人,认为所有人都在耍他,但是,他恨的其实只是抽象的人和原来耍他的人,不是其他具体的人! 这是有道德感的人和没有道德感的心理变态的人的一个区别!对于后者来说,只要有一个人伤害他,他会恨所有的人,无论是抽象的还是具体的。
  所以,尽管被别人耍、被别人利用,如果有人找老好人帮忙,他还是要帮,因为他对那个人无恨,而且因为恨自己导致自我更加没有价值感,更加期待别人重视,他实际上更加需要有人找他帮忙!
  这就是老好人最大的悲剧:在心理上给自己下了一个套,就一直钻着出不来,恶性循环,越搞越糟。有的人终其一生都是被别人利用,活得窝囊,找不到自我价值感的一生。
  我们要做好人,但不能做老好人!
  而走出心理上那个圈套的第一步,就是学会拒绝;第二步,学会审视自我。
  如果你的亲人、朋友是老好人,总也改不了,该怎么让他们改变?在这里我有两个比较狠的招数:第一个,对他说那些人只是想利用他,根本就看不起他,然后问他,你帮亲人、朋友多少?第二个,对他说,一般来说,一个人要帮别人,自己要有本事,你的本事是什么?
  第一招,是激起他对亲人、朋友的道德感;第二招,是激起他的自我无价值感,逼他面对自我,而不是靠帮别人的忙找感觉。这两招都是以毒攻毒。
  10、有的人喜怒无常是因为觉得可以控制一切,有的人则是对世界耍赖
  碰到一个喜怒无常的上司,很多人估计会非常郁闷,因为你根本摸不准他的脾气。一不小心,你就惹怒他了。
  具有喜怒无常心理的人到底是什么人呢?
  我们想一想,在A时段你对我说了两句好话,我就喜;在B时段,你对我说了两句别的话,我就怒,说明什么?
  说明,你只是满足我的情绪的一个工具。我在心理上预设了:我,老大,你要迎合我。
  也就是说,喜怒无常的人,都具有自我中心主义!
  但如果和城府很深的人,以及和老好人比,他们为什么就不怕自己的喜把自我给暴露了,自己的怒会得罪人呢?他们并不全是社会中的强者,有让别人害怕的权力,也有混得窝囊的人,也喜怒无常的。
  所以可以看出,一个喜怒无常的人,不仅具有自我中心主义,其实对这个世界还有一种恨意,恨可以让他们毫无顾忌。当他喜怒无常时,潜意识里有一种威慑到了他人的快感。
  稍有点不同的是,一个喜怒无常的强者,在心理上可以控制他玩个性的后果,想怎么样便怎么样,但喜怒无常的弱者,则有一种耍无赖,即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怎么应对喜怒无常的人呢?
  他们最成功的地方,就是用情绪也激起了我们的情绪反应。想一下,如果上司喜的时候,他希望我们最正确的反应是什么?是站在一边也跟着喜悦一下。他怒的时候呢?当然希望我们最正确的反应,就是诚惶诚恐、道歉、赔小心了。
  就是说,你要配合他的情绪,在心理上,要被他的情绪卷进去,这样他才始终对你有控制感、威慑感!
  所以,他最恨的就是你对抗他的情绪。这种傻事,当然没必要做。
  如果不是对抗,而只是有礼貌地不配合呢?这就暴露了他的软肋:只要你没有被他的情绪卷入进去,而是相当于站在一边审视他,他在心理上瞬间就处于心理弱势,被你震慑到了,必然对你另眼相看。
  所以,对一个喜怒无常的上司,有礼貌地、微笑地、不动声色地看着他发火,听他讲完,远比显得诚惶诚恐高明得多。
  11、如果一个人不精明,那么,他就想从扮演一个精明的人中得到快乐
  和一个斤斤计较的人打交道是很累的,因为他们屁大点的事也要和你算清楚,绝不让自己吃亏,而且,琐碎的小事也要抓住不放,让人不胜其烦。
  一个人把自己弄得那么斤斤计较,其实是很容易的,在心理上,他由两种人变来。
  一种是屈服于社会价值排序,但没有本事,也没有自信把自己做大做强的人。做这样的梦只能给他带来伤害。对于他来说,什么“感情投资”,什么“先给别人,再图回报”,都是扯淡,因为他骨子里已经不敢信任别人,也不敢对别人抱有什么期待。
  既然如此,那就撤吧,撤到世俗生活中,撤到自己能把握的琐碎小事中,在利益上、关系上不让事情模糊化,从而在心理上确立一个和别人的边界,抓住自己能够抓住的东西。只能这样了。
  另一种是对自己手头所拥有的东西没有安全感的人。既然如此,他们就要一分一毫地死命护住,因为失去一分一毫,在心理上会逻辑地失去全部。
  斤斤计较的人无一例外地庸俗、势利、目光短浅。他们不是精明人,但要扮演一个精明人的角色。
  12、任性的人也自恋
  任性的人都是被宠坏的孩子,他长大后,在心理上还没有长大。
  看起来很奇怪:对父母任性,那没有问题。但是,对朋友也任性,就不怕得罪人吗?凭什么别人要将就他?

  回答是:他把别人看成是父母了,而且在心理上期待别人像父母一样包皮容他。
  对于一个任性的人来说,小时候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啊,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撒娇、撒泼诸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渐渐地,他成为一个自我中心主义的人。
  长大后,他脱离父母,慢慢地发现,其实别人没有宠着他、包皮容他的义务,他在心理上受挫。
  于是,他拒绝在心理上长大。当着朋友的面任性,其实是一种无意识的“故意”。他在心理上一定要重复过去的生活。
  就是说,在过去,他的任性是做给父母看的,而现在,他虽然是对朋友等人任性,但其实是做给自己看的,他一定要在心理上向自己证明,自己还是那么伟大。
  但别人真不是他的父母,于是,任性的人,为了蒙蔽自己的眼睛,必须要养成另一种心理保护,那就是自恋。
  13、任何一个喜欢挑剔的人,内心都有一种隐痛:对自己不满意
  没有比对别人指指点点,说这样不行那样不行,更能让我们找到感觉了,如果我们对一个被我们挑剔的人有权力,那就更爽。
  任何一个喜欢挑剔的人,内心都有一种隐痛:对自己不满意。
  挑 剔,在心理上的意义,其实就是通过寻找、放大别人的缺点,然后予以贬低、攻击,从而来逃避面对自我,以避免陷入那种对自己不满意的焦虑和挫败。就是说,他 把对自己的不满意投射出去了,不幸,被投射的那个人是你。但请放心,一个喜欢对你挑剔的人,在内心深处,可能还觉得不如你行。喜欢挑剔的人大致有三种类 型。
  一种是完美主义的,多见于工作狂人。他对自己要求很高,但当然不可能做到。怎么办?投射出去,看到别人所做的不行,或认为不完美,就会激起他对自己不满意的焦虑,所以,他就会发作,而一发作,那当然体验到的,就是别人不行,而不是他不行了。
  挑剔别人,其实是他对自己的一种督促和惩罚。只是,他没有意识到而已。
  所以,遇到这类挑剔的人,尤其他又是你的上司,大可不必郁闷。你只是他针对自己的一个媒介而已。也许你应该做得更完美一些,这样,因为他必须对追求完美的那个自我认同,如此一来,就必须认同你。
  让上司看见他很想看见的自己,不要让他看见那个他最不想看见的自己,这个道理可能谁都懂,但如果不知道上司的那个“自我”是什么,根本就用不上。
  另外一种类型,是一个人骨子里对自己并不满意,有一种挫败感,这些情绪弥漫在他的心理结构中。他恨自己,但认为别人对自己的失败也有责任。
  于是,他就通过挑剔,来对别人进行报复。
  一个总嫌自己的子女做得不好的人,大抵就是这种类型。
  还有一种,心理就更阴暗了。就是一个人知道自己不行,但在心理上不允许别人比自己行,于是嫉恨,挑剔就是给嫉恨的发泄找一个借口。
  14、对于害怕改变的人来说,做出选择,就像是一场赌博
  一个短暂易逝的机会,从来不等一种人,那就是优柔寡断的人。
  一个优柔寡断的人处于不知如何选择的焦虑之中,而看到他那种样子,别人也会不安,因为我们骨子里讨厌不能决断所带来的那种不确定性和拖延,喜欢干脆点。
  让我们想象一个场景,来看一下优柔寡断的心理真相。
  有一个人在网上买一个耳机,比较来,比较去,评论都看了好几页,最后决定要买A款式的;但下单之前又犹豫很久,找了一堆这种款式的好评才最终下单。
  买一个耳机,他为什么搞得那么累?
  可以发现优柔寡断的人有一个特征:对陌生的东西没有安全感。当要面临选择时,对于他来说就像是一场心理折磨,因为选择似乎要把他带离熟悉的“现在”,抛入一个陌生的、不能预知的世界里。
  对这个人来说,在没有打算买耳机的时候,他熟悉了没有耳机的生活了,感觉很安全。但有一天,他受时尚的影响,或是需要,想要买一款。那么,在他心理上,也就意味着,因为耳机这个因素的存在,他原有的生活,可能要打乱了,他害怕这一点。
  因此,他把对生活可能被改变的焦虑,投射到了耳机上,非常在乎耳机是否好,非常在乎别人对耳机的评价。他激动,但又担忧。
  对于他来说,买耳机,做出一个选择,就像是一场赌博,而赌注就是给他安全感的“现在”。
  15、当一个人对你很不屑的时候,他只是在心理上告诉自己,他比你牛而已
  一个喜欢和别人较劲的人,其实是一个在内心里自卑,害怕得不到关注的人。和别人较劲,其中的一个真相就是不择手段地突出自己的存在。
  为了理解喜欢较劲的人,我们先看一下叛逆期的孩子。
  进入青春期后,一个孩子开始需要有一个自我的独立性的证明了,而这,就需要摆脱父母的控制。
  但父母还是习惯于控制他,在心理上,仍然只是把他当小屁孩。
  那 么,为了证明自己的“自我”是独立的,确立自己的存在,而不是父母的附庸,叛逆的孩子就表现为:你叫我往东,如果我往东了,那就意味着我和过去一样,仍然 是听你的话,没有独立的自我,体验不到自己的存在,所以,我一定要往西。而如果你不叫我往东呢?我往东,当然就是我独立意志的体现了,可以让我感觉到我的 自我是独立的,我有存在感,尽管我往东,其实也是父母内心希望的。
  一句话,无论有理没理,他就是要和父母对抗。
  喜欢较劲的人,也是有理无理地和别人对抗。
  和叛逆期的小孩一样,他们有找不到独立自我,找不到存在感的焦虑。但前者的确是受到父母的压制,他们则是在和别人的对比中,感觉到一种压抑,因此对世界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恨。如果你的出现刺激到了他,那么,他就会想尽办法在你身上找到存在感。
  所以,一个喜欢较劲的人,除了突出自己的存在,被人关注,还有另一个真相,就是报复。当他这样做时,眼睛一定充满了仇恨和不屑。
  仇恨可以理解。为什么充满不屑啊?
  回答是:在别人面前,他骨子里其实是心虚的,没有心理优势,只能通过不屑来给自己鼓劲:我比他牛多了。
  所以大家看到一个人对你很不屑的时候,要知道,他只是在告诉他自己,他比你牛而已。
  我想问一下:一个喜欢较劲的人,在别的方面找不到成就感,所以,只能靠这样玩来在心理上生活了。是不是有点可怜?
  发现一个喜欢较劲的人,一个喜欢挑剔的人,一个斤斤计较的人,一个喜怒无常的人,一个小人,一个恶人在心理上其实是多么可怜,正是我们超越了心理动物档次的标志。
  革命导师卡尔·马克思教导我们:“理论一经人民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我们要确立这一崇高信念:用理论武装起来的人民,是战无不胜的!
  对这段话,伟大领袖毛主席补充:“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而作为革命群众甲,我也补充:“很多理论都可以提炼为方法来运用,而且,不同的理论,可以融合、提炼为一种厉害的方法!”
  我想请大家记住:如果一个人不能把理论提炼为方法,或学不会别人根据理论提炼出来的方法,他其实并没有掌握理论,只是“知道”理论是说什么而已!
  能够用方法来把理论用上,转化为“物质力量”,那才是理论的最高境界。
  当然,这个“物质力量”,你怎么用,就可以怎么理解,正如你了解了一个朋友的心理,是用来帮他;但商家了解你朋友的心理,目的是操纵他,赚他的钱!
  任何一个领域的牛人,都需要一套观察和分析世界的方法来武装自己,因为只有这样,他的头脑和心理才能和世界的秘密建立联系,从而识破世界,抵挡世界,把握世界。如果有人说,他什么理论方法都没有,那一定是装,装天才。
  励志大师荀子就揭穿过这种装。他苦口婆心地对我们说: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看到没有?荀老师说,一个人牛,主要是“善假于物也”。
  对于我们来说,所谓的“一眼就看穿什么什么”,正确的解释是:在此之前,已经用理论、方法有了N次实践,才形成了敏锐的直觉!
  这个道理,连欧阳修笔下那位长期摆摊卖油、幸运地没有遇到城管的小贩都懂:“无他,唯手熟尔。”
  我们已经知道: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一只心理动物,之所以在生活中、工作上、头脑中和心理上都出现问题,恰恰是因为世界和自我的门没有向他打开,或打开得太小了。
  现在,我们要用力打开这扇门。
  关于方法的讲解,我遵循的是由浅入深的原则,尽最大限度可以操作。
  但 如果谁要求我弄出一套可以傻瓜式操作的东东,让懒人也可以学会,我只能遗憾地告诉他,犀利的心理分析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不是计算1+1=2,它是 做不到这一点的——它讲究搞懂原理基础上的灵活性、情境性,要求头脑和心理都很敏锐,实在无法还原、简单化成头脑的傻瓜式反应!
  这一点,我相信你懂的。
或许您还会喜欢:
小王子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小王子是一个超凡脱俗的仙童,他住在一颗只比他大一丁点儿的小行星上。陪伴他的是一朵他非常喜爱的小玫瑰花。但玫瑰花的虚荣心伤害了小王子对她的感情。小王子告别小行星,开始了遨游太空的旅行。他先后访问了六个行星,各种见闻使他陷入忧伤,他感到大人们荒唐可笑、太不正常。只有在其中一个点灯人的星球上,小王子才找到一个可以作为朋友的人。但点灯人的天地又十分狭小,除了点灯人他自己,不能容下第二个人。 [点击阅读]
少年,你懂的!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序做正版的自己文>桃李情深这本书是我结束2011年高考的夏天开始动手准备的。当时我以超过专业分数线一百多分的成绩被北京电影学院数字电影技术专业录取,成为亲友眼中的另类。似乎在一部分人眼中,高招完成的并不是按自己“真实志愿”录取。清华招办主任于涵老师告诉我,在实行考后报志愿的省份中,考生根据往年各大学各专业分数线来填报专业的现象尤其突出。感觉这些人像在商场里用返券一样把分数用到极致。 [点击阅读]
怪诞心理学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有人曾经问我:你从事的这项研究到底能有什么用呢?但我从没有因诸如此类的怀疑或非议而动摇过。我始终坚守着这样一个信念:只要能够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能够给人以些许的启迪、能够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解读我们置身其中的这个社会, [点击阅读]
我把一切告诉你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第一篇:徒手打市场,两年成百万新贵一、撞进报社1994年开春,北京城。我从化工大学即将毕业,满怀希望冲进人才市场,放眼一望,嚯,茫茫然,学子们挤满了招聘现场,却发现满场只招化工专业一人!班里还有百八十人嗷嗷待哺呢,咱专业学问和心气都拼不过他们,得,赶紧转行吧。主意拿定,我踏上了曲折的应聘之路。虽然专业差,没经验等客观条件让咱屡战屡败,但我不胆怯,依旧猛打猛冲。碰巧,一家市场类报社招编辑。 [点击阅读]
星云禅话
作者:佚名
章节:396 人气:2
摘要:有一学僧请示盘珪禅师道:“我有一个天生的毛病-气短心急,曾受师父指责,我也知错要改,但因心急已成为习气,始终没有办法纠正,请问禅师,您有什么办法帮我改正习气呢?”盘珪禅师非常认真的答道:“你心急的习气,如果能拿出来,我帮你改正。”学僧道:“现在不会心急,有时会忽然跑出来。”盘珪微微一笑道:“那么,你的心急,时有时无,不是习性,更不是天性;是你触境而生的,本来没有,因境而生。 [点击阅读]
春秋我为王
作者:佚名
章节:701 人气:2
摘要:在晋国都城新绛数里之外,耸立着一座夯土墙环绕的坚固小城,此城名为赵氏之宫,乃是晋国六大卿族之一,赵氏的私邑。这儿却还有一个流传更广的名字:下宫!七十多年前那嘲下宫之难”,杀得人头滚滚、血灌井田,赵氏满门被灭,只幸存一个赵氏孤儿。随后赵氏孤儿绝境复起,这座被摧毁的城邑也恢复了些许元气,幸存的隶臣们都感慨这是先祖的恩德泽被。 [点击阅读]
沉香豌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第1章陈婉早晨是被隔壁院子打孩子的声音吵醒的。她家住的这爿地块是整个济城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一色的晚清民国宅子,却早已没有了百多年前的古雅风貌,除了原有的居民,还有部分老房子划给了附近的印染厂作家属区。旧时官绅富户家的宅第现在居住的是济城最下层的民众,一个院子通常有好几家人并居在一起,谁家说话大声些隔壁便能听见,所以此时刘家婶婶巴掌拍在孩子屁股上引来一阵哭嚎的同时,四邻八里的劝解声, [点击阅读]
童年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它讲述的是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国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外祖父开了家染坊,但随着家业的衰落,他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 [点击阅读]
股市晴雨表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已故英国经济学家威廉·斯坦利·杰文斯以其毫不造作的个人品质使作品具有很高的可读性,他曾经发表一个理论揭示了商业恐慌与太阳黑子之间的联系。他给出’一系列数据,最早可追溯到十七世纪初,这些数据表明两种经济现象之间具有明显的巧合性。由于缺少可信的太阳黑子数据,他出于人的常情和偏好而降低了二百年前那次特别不光彩的商业幻灭的重要性。 [点击阅读]
色眼识人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乐嘉自白许多人既不了解我本人,也不熟悉我所投入工作的使命和意义,他们或者把我捧上天,或者把我批得一文不值。关于我的讲台生涯,我走过一条什么样的路,有一天我会告诉大家。我的这段故事可能会激起人们的好奇,也可能会引起评论者的品头论足。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