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世界之战 - 第一部 火星人入侵 第九章战争开始了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在我的记忆里,星期六是一个充满了忧虑的日子。天气又闷又热。我睡得很少,很早就
  起床了。不过我妻子睡得很好。吃早饭前我来到园子里,站在那里停着,但除了云雀的声
  音,草地那里没有别的声音。
  送奶人和平常一样来了,我听见了他马车的声音,于是走到旁边的门边去打听消息。他
  说昨晚部队已经包围了火星人,可能要开炮了。后来,我听见了熟悉的,令人欣慰的声音,
  火车朝沃金开来了。
  “如果可能,”送奶人说,“我们并不想杀了他们。”
  我看见邻居也在花园里,就和他随便聊了几句,然后回去吃早饭。那是一个极寻常的早
  晨。我的邻居认为军队会在白天抓住或者杀掉火星人。
  “可惜它们不愿意让我们靠近,”他说。“知道他们怎样在另一个星球上生活一定非常
  有趣,我们可能会从他们身上学到些什么呢。”
  他来到篱笆边,递给我一把草莓,他喜欢园艺,所以常常有丰厚收获。同时他告诉我巴
  爱福利特高尔夫球场附近的松林给烧掉了。
  “他们说,”他接着说,“那边又落下了一个东西——第二个。不过一个够多了。那片
  草地上的事儿完了以后,一定会让保险公司花不少钱。”他极有幽默感地笑了。他说那片树
  林还在燃烧,并指给我看远处一片烟幕。“地上有那么多的松针和泥炭,还要热上好几天
  呢,”然后又谈起了“可怜的奥吉尔维。”
  吃过早饭以后,我没有工作,而是决定走到草地那边去。在铁路桥底下我看见了一队士
  兵,我想他们是工兵——带着小小的圆帽子,肮脏的红色外套敞开着,露出了里面的蓝衬
  衫、深色的裤子,靴子捋到小腿上。他们告诉我运河那边不让人过去,沿着路边朝桥的方向
  望过去,我看见一个卡迪干的哨兵在站岗。我和这些士兵聊了一会儿;告诉他们昨晚看到火
  星人的情形,他们没人看到过火星人,于是向我问了好些问题。他们说不知道是谁给部队下
  达的命令,以为骑兵队里出了什么事情。普通的工兵比步兵的教育程度要高得多,他们热切
  地谈论着可能发生的战争的特殊情况。我向他们描述了热光的情况,他们就开始争论了起来。
  “我说,利用掩蔽物偷偷爬过去,再给他们来个突然袭击。”一个工兵说。

  “是啊。”另一个说。“掩蔽物对热光有什么用呢?它能把你烧熟了!我们只能尽量靠
  近,然后挖一条壕沟。”
  “去你的壕沟吧!你老想着挖沟;你生来就是只兔子该多好啊,斯尼比。”
  “他们没脖子,是吗?”第三个士兵突然插嘴说——他是个身材矮小、充满沉思、肤色
  黝黑的人,还抽着烟斗。
  我又重复了一遍自己的描述。
  “我叫他们章鱼,”他说,“我们在跟鱼作战。”
  “杀死他们不算罪过。”第一个人说。
  “干吗不给一颗炮弹结果他们?”又黑又矮的士兵说。“不知道他们会干出些什么来。”
  “你的炮弹呢?”第一个人又说。“没时间了。依我看要干就得快点动手。”
  他们就这么谈着。过了一会儿我离开了他们,想到车站去多买些报纸。
  不过我不想把那个漫长的上午和下午的情况描述给读者们听了。我也没能看到草地,因
  为霍散尔和恰伯罕都给军方控制了。和我说话的士兵什么都不知道;军官们则一脸神秘莫测
  的样子,忙来忙去。我发现镇里的人因为军队的到来又有了安全感,我听到烟店的老板马歇
  尔的儿子也死在草地上了。士兵们让霍散尔附近的居民们锁上门,离开自己的房子。
  我大约两点钟回家吃了午饭,我感到很疲倦,因为正象我已经说过的,天气很闷热。我
  下午冲了个冷水浴想提提精神。大概4点钟的时候我到车站上去买晚报,因为早报对汉德
  森,奥吉尔维和其他人的死描写得非常不准确。但是晚报上也没有什么新消息。火星人再也
  没有露出头来。它们好象在坑里忙碌着,时而传来敲击声,不断有烟气往外冒。很显然他们
  在为打仗作准备。报纸上千篇一律地报道说:“用信号跟火星人取得联系的方法又失败
  了。”一个工兵告诉我,信号是由一个人站在沟里举着一面旗子打出的。但这并没有引起火
  星人的注意,就象我们不会注意到一头牛叫一样。
  我必须承认,这种武装的场面,所有这些准备让我很激动。我开始充满了好战的想象,
  设想着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摧毁入侵者;我学生时代一些打仗立功的英雄主义的梦想又回来
  了。当时我觉得那绝不会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争。因为火星人在坑里显得那么的无助。

  约摸3点钟的光景,隔开一定时间,从契切和阿特尔斯东那边传来了炮声。我知道那是
  第二个圆筒落下的冒着烟的松林遭到了炮击,人们想在圆筒打开之前就摧毁它。但是直到5
  点左右,第一门野战炮才被运到恰伯罕来对付最早落地的火星人。
  大约晚上6点钟,当我和妻子坐着喝茶,兴致勃勃地谈着即将开始的战斗时,我听见草
  地上传来了沉闷的爆炸声,紧接着是一片步枪发射的声音。然后就是一阵轰响,离我们很
  近,连地面都震动了起来;我朝草地跑去,看见东方学院那边的树林的树梢裹着浓烟爆发出
  一片红色火焰,旁边小教堂的尖塔倒蹋了。学院的尖顶也不见了,学院的屋顶看起来好象是
  给巨炮摧毁了,我们的一个烟囱掉下来,象是受到了打击,其中一部分顺着瓦片滑下来,在
  书房外的花园里形成了一堆红色的碎片。
  我和妻子看得目瞪口呆。后来我才明白,如果东方学院倒塌的话,梅勃来山的山顶就在
  火星人热光的射程范围以内了。
  我抓住妻子的手,顾不得斯文拉着她朝路上跑去。然后我叫自己的佣人出来,告诉她我
  会到楼上把她舍不得丢掉的一只箱子拿下来。
  “我们不该呆在这儿,”我说;我说话的时候草地那边又开火了。
  “可是我们上哪儿去呀?”我妻子惊恐地问。
  我糊涂了一阵儿,然后我想起了她住在莱瑟海德的堂姐妹。
  “去莱瑟海德!”我大声叫到,努力想盖过炮声。
  她转过头朝山下看去,人们纷纷从房子里出来,惊惶失措。
  “我们怎么到莱瑟海德去?”她问。
  我看见山下有一队骠骑兵从铁路桥下穿过;三个人骑马进了东方学院敞开的的大门;两
  个人下了马,开始在每家每户穿来穿去。太阳从树梢顶上升起来的烟雾中看过去是血红色
  的,让所有的东西都显出不同寻常的紫光。
  “呆在这儿,”我说;“你在这儿比较安全”;然后我朝斑犬酒店跑去,因为我知道酒
  店老板有一匹马和一辆两轮马车。我想到过一会儿山这边所有的人都会跑出来,所以急匆匆
  地跑了出去。我在酒店里找到了老板,他还不知道房子后面发生了什么事呢。一个男人背对
  着我在和他谈话。
  “我得收一磅,”店主说,“我还没人赶车呢。”

  “我给你两磅,”我一边说着,一边把钱从那个说话的陌生人肩膀上递过去。
  “你用它干吗?”
  “我明天午夜前还给你。”我说。
  “天哪!”店主说;“干吗那么着急?我正出卖一头猪呢。你付我两磅,还给我赶回
  来?出了什么事儿?”
  我匆匆向他解释了一下为什么我得离开家,所以需要上马车。当时我还没有觉得店主有
  必要立即离开自己的家。我赶紧套好马,把马车赶到路边,关照妻子和佣人照管好马车,然
  后冲进屋里去拿一些贵重的东西,象银器什么的,把它们包起来。当时房子底下的山毛榉已
  经着火,路边的铁栅栏给烧得通红。我正收拾着,一个骑兵下马跑了过来,他正一家家地通
  知居民离开。他经过时,我正拖着用桌布包着的东西出门。我在他后头叫道:
  “有什么新闻?”
  他转过身,望了我一眼,喊道“他们藏在碟形的东西里爬出来了,”然后就奔向山顶上
  一座房子的大门里去了。路上突然卷起一阵黑烟挡住了他的身影。我跑到邻居的门前,看看
  他是不是已经和妻子到伦敦去了,并且锁上了门。我又跑回屋子里去拿佣人的盒子,拖出
  来,把它绑在马车后面她的身边,随后跳上马车夫的位置,抓起缰绳,坐到妻子的身边。又
  过了一会儿,我们就已经远离了浓烟的炮声,冲下梅勃来山另一面的斜坡,朝老沃金方向驰
  去了。
  眼前是一片洒满阳光的大地,前面路的两边是麦田,梅勃来酒店的店招在随风摇摆。我
  看见医生的马车在我的前面。我转过头朝刚刚离开的山坡看了看。几股浓浓的黑烟和红色的
  火光在静静的空中升起,在东面绿油油的树梢上投下了黑色的影子。黑烟已经延伸到了东面
  的巴爱福利特松林和西面的沃金。路上到处是朝我们跑过来的人。透过炎热的而宁静的空
  气,远处传来了微弱的,时断时续的机关枪的嗒嗒声和步枪的噼啪声。
  我不是个赶车能手,所以不得不赶紧转身来对付马匹。当我再次回头看时,第二个山头
  已经挡住了黑烟。我抽打着马匹,驾车飞驰,直到来到沃金和散特,远离了那个充满混乱的
  地方。我在沃金和散特之间超过了医生的马车。
或许您还会喜欢:
老妇还乡
作者:佚名
章节:3 人气:2
摘要:正文第一幕火车站一阵报时钟声后,幕徐徐升起。接着就看到“居仑”两字。显然,这是北京处隐约可见的小城的名称,一片破烂、败落的景象。车站大楼同样破败不堪,墙上标出有的州通车,有的州不通;还贴着一张破烂不堪的列车时刻表,车站还包括一间发黑的信号室,一扇门上写着:禁止入内。在北京中间是一条通往车站的马路,样子可怜得很,它也只是用笔勾勒出来。 [点击阅读]
荡魂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由霸空港起飞的定期航班,于午后四时抵达东京羽田机场,羽田机场一片嘈杂,寺田绫子找到了机场大厅的公用电话亭。绫子身上带着拍摄完毕的胶卷,这种胶卷为深海摄影专用的胶卷,目前,只能在东洋冲印所冲印,绫子要找的冲洗师正巧不在,她只得提上行李朝单轨电车站走去。赶回调布市的私宅已是夜间了,这是一栋小巧别致的商品住宅。绫子走进房间后,立即打开所有的窗户,房间已紧闭了十来天,里面残留着夏天的湿气。 [点击阅读]
裸冬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刚刚度过了数月新婚生活的红正在收拾饭桌。昨晚丈夫领回来一位同僚,两人喝酒喝到深夜,留下了遍桌杯盘,一片狼藉。蓦地,红抬起头,四个男人蹑手蹑脚地偷偷闯进屋来!红骤然激起杀意,抓起桌上的牙签怒视着来人。她一眼就看出这四个来路不明的家伙不是打家劫舍找错了门,也不是找自己的丈夫寻衅闹事,而是专门冲着她本人来的!未等红顾及责问他们,这四个家伙早已蜂拥扑来。 [点击阅读]
解忧杂货店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导读这就是东野圭吾的本事东野圭吾小说普及性之所以这么高,几乎等于畅销书保证,一个不能不提的因素,即他的作品并非只有谜团,只是卖弄诡计;一个更重要的元素,即他过人的说故事能力,以及很有温度的文字书写;身为作家,强项一堆,难怪东野的创作总是多元又量产。 [点击阅读]
迷恋
作者:佚名
章节:104 人气:2
摘要:“喂??…喂????”…嘟嘟…嘟嘟嘟…二零零三年,成南。…又来了…又来了,该死的骚扰电话,今天是十八岁的我的第十七个生日…是我喝海带汤的日子没错了,偏偏接到这狗屎味儿的无声电话…^=_=已经一个星期了,“喂…嘟,喂…嘟”(?誄每次都是一样)那边也不说话,就是偷听我的声音然后就断了…今天早晨我居然在生日餐桌上又被涮了一次…^-_-凭我出神入化的第六感, [点击阅读]
邦斯舅舅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一谈及巴尔扎克,人们首先会想到他的《高老头》、《欧叶妮·格朗台》、《幻灭》,而《邦斯舅舅》恐怕就要稍逊一筹了。然而,我们却读到了也许会令中国读者意外的评论。安德烈·纪德曾这样写道:“这也许是巴尔扎克众多杰作中我最喜欢的一部;不管怎么说,它是我阅读最勤的一部……我欣喜、迷醉……”他还写道:“不同凡响的《邦斯舅舅》,我先后读了三、四遍,现在我可以离开巴尔扎克了,因为再也没有比这本书更精彩的作品了。 [点击阅读]
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1我以为,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我的童年幸福快乐。我有一个可爱的家庭和宅院,一位聪颖耐心的保姆;父母情意甚笃,是一对恩爱夫妻和称职的家长。回首往事,我感到家庭里充满了欢乐。这要归功于父亲,他为人随和。如今,人们不大看重随和的品性,注重的大多是某个男人是否机敏、勤奋,是否有益于社会,并且说话算数。至于父亲,公正地说,他是一位非常随和的人。这种随和给与他相处的人带来无尽的欢愉。 [点击阅读]
隐身人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2
摘要:冬天的最后一场大雪,使二月初的高原变得格外寒冷。一个陌生人,冒着刺骨的寒风和漫天飞舞的雪花,从布兰勃赫斯特火车站走来。他浑身上下裹得严严实实,一顶软毡帽的帽檐几乎遮住了他整个脸,只露出光亮的鼻尖。套着厚手套的手,费力地提着一只黑色小皮箱。雪花飘落在他的胸前、肩头,黑色的小皮箱也盖上了白白的一层。这位冻得四肢僵直的旅客跌跌撞撞地走进“车马旅店”,随即把皮箱往地上一扔。“快生个火。 [点击阅读]
青鸟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郑克鲁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Maeterlinck,1862—1949),比利时象征派戏剧家。出生于公证人家庭,早年学习法律,毕业后随即到巴黎小住,结识了一些崇尚象征派诗歌的朋友,从此决定了他的文学生涯和创作倾向。他的第一部作品《温室》(1889)是象征派诗歌集。同年发表的剧本《玛莱娜公主》得到了法国评论界的重视,这个剧本第一次把象征主义手法运用到戏剧创作中。 [点击阅读]
黄色房间的秘密
作者:佚名
章节:8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疑云(1)陈述约瑟夫?胡乐塔贝耶的这段奇妙经历时,我的心情一直都很激动。时至今日,他还在坚决反对我讲出这段仍然留有谜团的不可思议的故事,而这个故事,确实可以称为过去十五年中最为奇妙的悬疑故事。如果不是著名的斯坦森教授最近在晚间杂志《荣誉军团》的一篇文章中提议,我甚至认为大家永远都不会知道这件著名的黄色房间案件的全部事实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