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失落的秘符 - Chapter 81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迈拉克修习魔法的地下密室掩藏得十分巧妙。他家的地下室,在进入其中的外人眼里显得十分平常:热水锅炉、保险丝盒、柴火堆以及一些零碎的杂物。然而这个暴露在外的地下室不过是迈拉克地下空间的一小部分,另有一个可观的空间被他隔了出来,专门用于秘密修行。
  迈拉克的密室分隔成许多小房间,每一间都有特殊的用处。这个密室惟一的出入口是一条直通起居室的陡峭暗道,因此外人几乎不可能发现这个秘藏之处。
  今晚,当迈拉克走下陡坡时,文在身上的魔符在地下室特殊的幽蓝灯光下显得栩栩如生。他一步步溶入蓝莹莹的雾霾里,走过好几扇紧闭的房门,径直迈向暗道尽头那个最大的房间。
  “密室圣所”——迈拉克喜欢这么称呼它——是个十二英尺见方的空间。十二代表十二宫图。十二是一天的时限。十二还是天堂的门数。密室正中央摆着一张石桌,七英尺见方。七,《启示录》有七封樱七,神殿有七层阶梯。桌上悬挂彩光之钟,校准得分秒不差,光源沿着预设的色谱周游无休,每六小时走完一圈,严格遵循神圣的行星时表①——每一小时都有特定的天使掌管。亚诺的一小时是蓝色。纳斯尼亚的一小时是红色。撒拉的一小时是白色。
  『注①:TableofPlanetaryHours,占星术中的一种时刻表,根据行星位置、日出日落时刻而定,根据《所罗门之钥》记载,每个小时都有天使掌管,并拥有魔法名。例如:下文中的“亚诺”即为凌晨二时,纳斯尼亚即为凌晨三时,撒拉即为凌晨四时。』

  现在到了“凯拉时”,密室蒙上幽幽的紫光。迈拉克仅用一条丝带缠住腰腹和Yan割过的生殖器,开始准备工作。
  他配制好呆会要点燃用以圣化空气的薰香试剂,接着,把纯白无瑕的丝袍折迭好,最终他将用它替换缠腰带。最后,他净化了一烧瓶为祭品施洗用的水。一切准备停当,他把所有这些必备品陈列在一张边桌上。
  他走向搁板,取下一只小小的象牙盒,回到边桌旁,把它和别的物品放在一起。尽管他还不打算使用它,却忍不住打开盒盖,欣赏其中的宝物。
  刀。
  象牙盒里的黑丝绒垫上,那把献祭用的刀是迈拉克特意为今夜准备的。去年,他在中东古玩黑市场里以一百六十万美元购得此刀。
  史上最著名的宝刀。
  这珍贵的利刃由铸铁制成,嵌在骨柄槽中,它古老得不可思议,世人都以为它已在历史的尘埃中消泯。千百年来,无数权贵占有过它。近几十年以来,它却销声匿迹,被人秘密封藏,锋芒衰颓。迈拉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探明它的下落。
  他怀疑,这把刀已有几十年……或许几百年没沾过血了。它是为饮血祭神而造的,今晚,利刃将再现于世,尽显神力。

  迈拉克轻轻地从柔软的丝垫里取出宝刀,用浸过净水的丝布崇敬有加地擦拭刀锋。自从来到纽约初次开始实践至今,他的技艺已有了长足的进步。迈拉克修习的黑魔法在不同语言里有不同的名称,但无论叫什么,它都是一门精确的科学。
  这种原始技艺曾掌握着通向神力的钥匙,但已被世人冷落甚久,笼罩于神秘学与魔术的阴影下。依然潜心钻研这种魔法的人被视为疯癫,但迈拉克知之甚多。这可不是为那些天资愚钝的家伙准备的。古代黑魔法,就像现代科学,是一门运用精准公式,使用特定材料,格外讲究时机的高等学科。
  这种魔法,绝不是当今那种假模假式的所谓“黑魔法”——通常都是一些好奇心过强的人在半信半疑地操练。而古老的黑魔法,就像核物理研究,很可能释放出巨大能量。其警示十分可怕:技艺不精的修习者要冒可能陷入逆流、乃至彻底被毁灭的风险。
  迈拉克欣赏够了神圣的祭刀,又转而去看身前桌上的一张厚犊皮纸。这张羊犊皮是他亲手从一只羊羔身上剥制的。遵循古书记载的程式,羊羔必须很纯洁,尚未性成熟。犊皮纸旁边有一支他用乌鸦羽毛制成的羽毛笔,一只银托盘,还有摆放在铜碗周围的三根闪着微光的蜡烛。这只纯铜制成的小碗里盛着一英寸深红色的液体。

  彼得·所罗门的鲜血。
  血是永恒之色。
  迈拉克拾起羽毛笔,将左手摁在犊皮纸上,将笔尖蘸上鲜血,再小心地沿着张开的手掌轮廓落笔。画完后,他又在画中的五个指尖分别描上古代奥义的五个符号。
  王冠……代表我将成为王。
  星星……代表授定我命运的天宇。
  太阳……代表我的灵魂之光。
  灯笼……代表人类微薄智力的幽光。
  钥匙……代表缺失的部分,也就是今晚我终于能拥有的东西。
  迈拉克画完所有血符后举起犊皮纸,在三道烛光中欣赏自己的杰作。等血迹干涸,他将犊皮纸折了三道。随后,迈拉克轻声浅吟古代咒语,将犊皮纸凑上第三支蜡烛,火焰骤起。他将点着的犊皮纸搁在银盘上任其燃荆渐渐地,兽皮中的碳熔成一层烧焦的黑粉。火焰熄灭后,迈拉克小心地将灰烬拍入盛血的黄铜碗里,再用乌鸦的羽毛搅拌。
  液体变成更深的猩红色,红得接近发黑。
  迈拉克双手捧着这只碗将它举过头顶,吟咏血圣餐歌,向古代先灵称谢感恩。
  随后,他万分谨慎地将黑红的液体倒入一盏玻璃樽,以木塞封口。稍后,迈拉克描摹尚未纹饰的天灵盖以完成他的杰作时,就将以此为墨水。
或许您还会喜欢:
质数的孤独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爱丽丝·德拉·罗卡讨厌滑雪学校。她讨厌在圣诞假期也要一大早七点半就起床,她讨厌在吃早餐时父亲目不转睛地盯着她,同时一条腿在餐桌下面焦躁地抖个不停,仿佛在催促她说:“快吃!”她讨厌那条会扎她大腿的羊毛连裤袜,讨厌那双让她手指不能动弹的滑雪手套,讨厌那顶勒住她的面颊、同时又用铁带扣卡住她下巴的头盔,也讨厌那双特别挤脚、让她走起路来像只大猩猩的滑雪靴。“你到底喝不喝这杯奶?”父亲再一次逼问她。 [点击阅读]
青鸟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郑克鲁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Maeterlinck,1862—1949),比利时象征派戏剧家。出生于公证人家庭,早年学习法律,毕业后随即到巴黎小住,结识了一些崇尚象征派诗歌的朋友,从此决定了他的文学生涯和创作倾向。他的第一部作品《温室》(1889)是象征派诗歌集。同年发表的剧本《玛莱娜公主》得到了法国评论界的重视,这个剧本第一次把象征主义手法运用到戏剧创作中。 [点击阅读]
魔都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以文字构筑的人生舞台──久生十兰曲辰先想一下,1902年的时候,《莫格街谋杀案》现世满一甲子,《血字的研究》刚出版十五年,推理小说正处在我们所谓的“光荣时代”;而即便《科学怪人》与H?G?威尔斯的眾多作品早已出现,但科幻(SF)这一个名词,却还要等到十几年后,才会开张营业,正式成为一个可以标识的文类;尽管爱丽丝当时已经追著兔子跑到了几十年, [点击阅读]
H庄园的一次午餐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埃莉诺·凯瑟琳·卡莱尔,您被指控于本年七月二十七日杀害了玛丽·杰勒德。您是否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埃莉诺·卡莱尔笔直地站立着。她那傲然高昂的头、生气勃勃的蓝色眼睛使人惊讶。她的头发像煤炭一样乌黑。修剪应时的眉毛形成两条细线。法庭笼罩在一片沉闷而紧张的寂静中。 [点击阅读]
且听风吟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1“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这是大学时代偶然结识的一位作家对我说的活。但对其含义的真正理解——至少能用以自慰——则是在很久很久以后。的确,所谓十全十美的文章是不存在的。尽管如此,每当我提笔写东西的时候,还是经常陷入绝望的情绪之中。因为我所能够写的范围实在过于狭小。譬如,我或许可以就大象本身写一点什么,但对象的驯化却不知何从写起。 [点击阅读]
两百年的孩子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1我是一个已经步入老境的日本小说家,我从内心里感到欣慰,能够有机会面对北大附中的同学们发表讲话。现在,我在北京对年轻的中国人——也就是你们——发表讲话,可在内心里,却好像同时面对东京那些年轻的日本人发表讲话。今天这个讲话的稿子,预计在日本也将很快出版。像这样用同样的话语对中国和日本的年轻人进行呼吁,并请中国的年轻人和日本的年轻人倾听我的讲话,是我多年以来的夙愿。 [点击阅读]
人生的智慧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出版说明叔本华(1788-1860)是德国着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自称“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他于年写了《附录与补遗》一书,《人生的智慧》是该书中的一部分。在书中他以优雅的文体,格言式的笔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人生的智慧》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一举成名。 [点击阅读]
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结局(1)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名字叫爱迪的人,故事从结尾处爱迪死在阳光下开始。从结尾开始讲一个故事,似乎颇为奇怪。但是,所有的结尾亦是开端。我们只是当时不知道而已。爱迪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小时,像大部分其它时间一样,是在“红宝石码头”——壮观的灰色大海边上的一个游乐场里度过的。 [点击阅读]
你好忧愁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这种感情以烦恼而又甘甜的滋味在我心头索绕不去,对于它,我犹豫不决,不知冠之以忧愁这个庄重而优美的名字是否合适。这是一种如此全面,如此利己的感觉,以至我几乎为它感到羞耻,而忧愁在我看来总显得可敬。我不熟悉这种感觉,不过我还熟悉烦恼,遗憾,还稍稍地感受过内疚。今日,有什么东西像一层轻柔的、使人难受的丝绸在我身上围拢,把我与别人隔开。那年夏天,我对岁。我非常快乐。“别人”指的是我父亲和他的情妇艾尔莎。 [点击阅读]
假戏成真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接听电话的是波洛的能干秘书李蒙小姐。她把速记簿摆到一边去,拎起话筒,平淡的说,“屈拉法加8137。”赫邱里-波洛躺回直立的椅背上,闭起双眼。他的手指在桌缘上轻敲着,脑子里继续构思着原先正在口述的信文的优美段落。李蒙小姐手掩话筒,低声问说:“你要不要接听德文郡纳瑟坎伯打来的叫人电话?”波洛皱起眉头。这个地名对他毫无意义。“打电话的人叫什么名字?”他谨慎地问。李蒙小姐对着话筒讲话。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