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石油战争 - 第九章 逆流而动 人为制造石油危机 一次不寻常的会议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尼克松1971年8月15日的美元战略背后的构想,直到两年多以后的1973年10月才浮出水面,甚至在那时,也只有少数内部人士才了解其间的联系。1971年8月,伦敦-纽约的金融集团不再把美元作为货币本位,目的是为了争取宝贵的时间,而内部政策人士则在同时准备大胆的新货币构架——一些人更喜欢把它称为“范式转换”。英美金融机构中某些有影响力的人士已经制定了再次制造强势美元的计划,这也是为了增强自身在世界上的相对政治实力,但恰恰在此时,他们似乎也处于注定的失败之中。
  1973年5月,美元的急剧贬值依然持续,84位世界顶尖级金融和政界人士聚集在瑞典的索尔茨约巴登——瑞典银行业名门瓦伦堡家族的一个隐秘的海岛度假胜地。由伯恩哈德王子的彼尔德伯格俱乐部组织的这次聚会上,美国与会者沃尔特·利维描绘了欧佩克(OPEC)石油收益即将出现四倍增长的“前景”。索尔茨约巴登秘密会议的目的,不是为了阻止可能产生的石油价格波动,而是为了操纵即将产生的石油美元洪流,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后来称之为“石油美元潮的再循环”过程。
  这位来自美国的发言人对大西洋-日本的能源政策阐释得十分清楚。在描述了未来世界石油需求将由少数几个中东产油国来供给的前景后,发言人预言:“石油进口成本将大幅度提高,石油消费国的贸易平衡将遭遇巨大困境。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等国家空前的外汇盈余积累将导致严重后果。”该发言人还补充道:“在石油出口国、石油进口国、石油生产国、国际石油公司的所在国以及石油生产和进口国的国家石油公司之间,政治、战略和权力关系的全面调整刚刚开始。”他随后预测,欧佩克的原油收益将提高四倍以上,上涨幅度正好和基辛格即将向伊朗国王提出的要求一样。
  1973年1月8日
  彼尔德伯格会议
  1973年5月10~13日索尔茨约巴登会议美国与会者名单
  (有20位美国与会者下榻索尔茨约巴登宾馆,不包括此记录的作者和我。有10位是会议指导委员会委员,因此有10个空缺名额。)
  以下人员有一个或两个推荐人——包括两种推荐并用。考虑到可能参加的与会者,我们必须记住让年轻人和女士参与会议的重要性。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们也需要邀请一两位媒体或是工会领导人参与。

  美国政府——行政人员
  亨利·基辛格(备选:副国务卿拉什)
  乔治·舒尔茨(备选:唐纳·哈姆斯菲尔德,埃伯尔大使)
  詹姆斯·亚金斯(白宫及国务院能源专家)
  美国政府——国会人员
  参议员约翰·陶尔(备选:参议员布鲁克或帕西和参议员斯科特)
  参议员杰克逊(备选:参议员蒙代尔或普罗克斯米尔)
  众议员约翰·卡尔福
  媒体人士其他
  唐纳德·库克格拉汉姆·艾利森
  奥斯本·艾略特罗伯特·亨特
  理查德·霍尔布鲁克罗伯特·鲍伊
  安德鲁·海克尔罗伦特·安德森
  (凯瑟琳·格雷厄姆)林肯将军州鲍登学院系主任罗宾森
  哈克斯·弗兰克尔哈维·布鲁克斯
  弗罗拉·刘易斯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
  汤姆·威克尔威廉·邦迪
  罗伯特·谢策尔卡罗尔·威尔逊
  米丽娅姆·坎普斯斯坦利·霍夫曼
  帕特莉西亚·哈里斯
  改善能源进口国之间关系的任务应当从欧洲、美国和日本之间的磋商开始。这三个地区代表了世界60%的能源消费,而且她们的能源产品贸易总量在世界上占更大的比例,因为世界上80%的能源产品都出口到这三个地区。
  合作的另外两个原因就是这些国家对世界的责任。首先,不管是能源危机还是能源增长都可能不可挽回地危及自身本来就没有多少资源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其次,石油生产国对金融资源的滥用或控制不严完全有可能使世界货币体系无序化并遭到破坏。
  合作的总则和限制:在欧共体有一个非官方的共识,那就是欧洲乐意与美国和日本开展能源合作,主要是解决进口国之间的恶意抬价……
  石油进口的成本将大幅度提高,暗示了石油消费国家的贸易平衡将遭遇困境。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等国家空前的外汇盈余积累将导致严重后果。
  在石油出口国、石油进口国、石油生产国、国际石油公司的所在国以及生产和进口石油的国家石油公司之间,政治、战略和权力关系的全面调整刚刚起步。

  两段摘自1973年5月彼尔德伯格俱乐部在瑞典索尔茨约巴登会议中的机密协议。请注意会议讨论了“石油生产国对金融资源的滥用或控制不力完全有可能使世界货币体系无序化并遭到破坏”的危险。第二段摘录谈及“从中东进口石油的巨大增长。进口的成本将大幅度提高。”稍后在讨论中公布的数字预示了欧佩克原油价格将近四倍的增长。
  1973年5月参加索尔茨约巴登会议的有:大西洋里奇菲尔德石油公司的罗伯特·安德森,BP公司董事长格林希尔勋爵,欧洲债券创始人、瓦伦堡集团的埃里克·洛尔先生,雷曼兄弟投资银行的乔治·波尔(大约10年前,作为美国国务卿助理,波尔要求他的银行家朋友西格蒙德·瓦伦堡开发伦敦的欧洲美元市场),大通曼哈顿银行的大卫·洛克菲勒,后来即将成为卡特总统国家安全顾问的布热津斯基,意大利人吉安尼·阿涅利和德国人奥托·沃尔夫·冯·阿梅罗根等。亨利·基辛格也是彼尔德伯格会议的常客,1973笔者得到了这次会议正式讨论的原始记录。通常这是保密的,但文件是从巴黎的一个旧书商那里买来,很明显来自于某个成员的图书馆。2000年9月,在一次私人谈话中,扎基·亚马尼王子向作者谈到了1974年初他与伊朗国王的会谈。当时,根据沙特国王的指令,亚马尼问伊朗国王:为什么伊朗要求欧佩克作如此大的价格调整,国王回答说:“对这个问题,我建议你去华盛顿问亨利·基辛格博士。”1973年彼尔德伯格会议的日程是由罗伯特·墨菲准备的。1922年时他是美国驻慕尼黑领事,第一次见到阿道夫·希特勒,就立即向华盛顿的上司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议。墨菲后来作为政治顾问推动形成了战后的对德政策。在索尔茨约巴登提交了能源报告的瓦特·利维,与“七姊妹”石油公司有着密切的联系。1948年,作为马歇尔经济合作计划管理办公室的石油经济学家,利维极力阻止政府对石油公司的定价进行调查。
  与会者名单
  主席:HRH荷兰王子殿下
  欧洲荣誉秘书长:恩斯特·范德伯格
  美国荣誉秘书长:约瑟夫·约翰逊
  荣誉财务官:弗里茨·卡斯滕
  乔瓦尼·阿涅利意大利
  罗伯特·安德森美国

  乔治·波尔美国
  威尔弗德·鲍姆加特纳法国
  弗雷德里克·贝内特英国
  塞拉哈丁·贝亚兹特土耳其
  努里·伯奇土耳其
  埃尔林·比吉奥丹麦
  安德斯·比奥加德瑞典
  马塞尔·波堤克斯法国
  波吉特·布鲁尔德国
  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美国
  威廉·邦迪美国
  西塔迪尼·塞西侯爵意大利
  埃米利奥·科罗多美国
  迪安·阿瑟美国
  埃里克·德雷克爵士美国
  罗伯特·杜奇意大利
  拉法叶·吉鲁提意大利
  一年一度的彼尔德伯格俱乐部会议最早开始于1954年5月,当时在极为保密的情况下,一个由亲英派人士组成的集团指定了第一次会议场所——埃亨附近的彼尔德伯格酒店,会议因此而得名。这个集团的成员包括乔治·波尔、大卫·洛克菲勒、约瑟夫·雷廷格博士、荷兰王子伯恩哈德殿下以及乔治·麦基(美国国务院幕僚,后来成为美孚石油公司的高级执行官)。欧洲和美国的顶尖精英常常聚集在彼尔德伯格年度会议上进行秘密协商和讨论政策问题。在接下来的媒体评论和报道上,一致协议“形成”了,但他们私下讨论的机密却并未透露。彼尔德伯格会议是战后英美政策形成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显然,彼尔德伯格聚集的巨头们在那年5月份作出的决定是,要发起一次对世界工业增长的巨大打击行动,使权力的天平重新偏向英美的金融利益集团和美元一边。为了这次行动,他们决定使用他们最具威力的武器——对世界石油流通的控制。彼尔德伯格的政策是引发全球性的石油禁运,以此来大幅度提高世界石油价格。自从1945年以来,由于美国的石油公司主导了战后石油市场,美元作为石油标价的标准货币已经成为国际惯例。因此,世界油价的突然急剧上涨,意味着购买这些石油的美元需求量也同样在全球急剧上升。
  这是一个以伦敦和纽约为中心的利益集团,有史以来,从来没有哪个利益集团对世界经济前景的控制力达到如此强大。英美金融利益集团对石油的控制力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它们清楚地知道,它们的方式之所以如此强蛮,是因为它们有优势。
或许您还会喜欢:
曾许诺·殇
作者:佚名
章节:123 人气:2
摘要:白云苍狗,世事无常,悠悠时光看似漫长,不过是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曾经鲜衣怒马的少年,已卧黄土陇中,曾经容颜如花的少女,已是枯骨一堆,那些恩恩怨怨的悲欢离合,都只变成了街角巷尾人们打发闲暇的故事,即使最跌宕起伏的传奇,在一年又一年的时光中,也渐渐失去了色彩,消抿于风中。只有那山坡上的野花烂漫无主,自开自落,自芳自华,年年岁岁、岁岁年年都绚烂缤纷。 [点击阅读]
河自漫漫景自端
作者:佚名
章节:375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鸟与鱼的距离(一)楼下落地钟发出清脆的声音,自端下意识的合上书,数着,钟敲了十二下。她揉了揉额角,从沙发上站起来。原本拥着的靠垫和毛毯拖在地上,她没管。光着一双脚,走到窗边。从窗帘的缝隙中看着静静的庭院,屋前的水杉默默的立着。夜色深沉。静的让人心里有些发慌。不知道站了有多久,听到外面有车子的响动。自端撩开窗帘一角,看到警卫开了大门。车子进门以后便熄了火。车上下来两个人。 [点击阅读]
炒股的智慧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5
摘要:股市给那些缺乏经济基础的人带来了以小钱赚大钱的机会。对那些才高志大者来说,股市简直就是一块经济福地。然而这个“有经验的人获得很多金钱,有金钱的人获得很多经验”的地方杀机四伏,偶有斩获虽然不难,要频频得手并非易事,而以此为生则更是对自我和人性的挑战。 [点击阅读]
你可以看透任何人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3
摘要:5分钟搞定对方:你可以看透任何人作者:[美]大卫·李柏曼【内容简介】5分钟搞定对方:你可以看透任何人书中的技术被广泛使用在美国FBI、海军部、全球500强企业以及至少25个国家的政府和公司。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能够迅速准确的清楚对方的心理,看透对方的本意,必定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一个无意识的动作,一句不经意的话语,都能反映出深藏不漏的本意。 [点击阅读]
30岁前别结婚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4
摘要:序言剩女:指现代都市女性,她们绝大部分拥有高学历、高收入、高智商,长相也无可挑剔,因她们择偶要求比较高,导致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中国教育部,2007生活中万事皆有定时。我拥有了梦寐以求的事业,我找到了梦寐以求的丈夫,我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孩子们。我是38岁结的婚。而我之所有能够拥有这一切,都得益于我的晚婚。我亲爱的父母一度因为我这个“剩女”而忧心忡忡。 [点击阅读]
每天学点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前言简单设问一下,一个人从呱呱坠地,直到垂垂老矣,这一生当中,始终都在面对一个什么样的最基本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有史以来,人类一直所面对的,那就是——怎样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而为解决这个问题一直在不懈努力的,便正是“经济学”。这也许是对经济学最平民化的解释。然而,作为一门真正的现代科学,真正了解经济学,并能为己所用者,却为数不多。 [点击阅读]
柜中美人
作者:佚名
章节:65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窃丹从现如今往上推算,距今天一千一百八十三年前,天下正是大唐宝历二年,当朝的皇帝自然姓李,单名一个湛字,是为唐敬宗。这一年,这位皇帝恰满十六岁,正值青春年少,人也生得精神漂亮。据大明宫的老宫女说,当她们的陛下在大明宫别殿里呱呱坠地时,六月的火烧云正一望无际,太液池的白鹤竟一起飞上云霄,翩翩展翅环绕住整座宫殿,悠扬的鹤唳声就连太极宫都能听见。 [点击阅读]
步步惊心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2005年,深圳华灯初上的街道,比白天多了几分妩媚温柔,张小文身着浅蓝套装,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有些疲惫。刚进楼门却想起浴室的灯泡坏了,忙转身向楼旁的便利店走去。开门,打灯,踢鞋,扔包,一气呵成。张小文从阳台上把沉重的梯子一点点挪到浴室,试了试平衡,小心翼翼上了梯子,突然脚一滑,“啊”的一声惊叫,身子后仰重重摔倒在瓷砖地上,一动不动。清、康熙43年,北京湖边景亭的走道,面对面站着两位十三四岁的姑娘。 [点击阅读]
星云禅话
作者:佚名
章节:396 人气:2
摘要:有一学僧请示盘珪禅师道:“我有一个天生的毛病-气短心急,曾受师父指责,我也知错要改,但因心急已成为习气,始终没有办法纠正,请问禅师,您有什么办法帮我改正习气呢?”盘珪禅师非常认真的答道:“你心急的习气,如果能拿出来,我帮你改正。”学僧道:“现在不会心急,有时会忽然跑出来。”盘珪微微一笑道:“那么,你的心急,时有时无,不是习性,更不是天性;是你触境而生的,本来没有,因境而生。 [点击阅读]
虎妈战歌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耶鲁教授育儿经第一部分第1节:译者序(1)本书讲述了一个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位母亲、两个女儿和两条狗。伴随着钢琴激越的音符和小提琴悠扬的旋律,她们又是怎样荣登卡内基音乐圣殿,演绎莫扎特和门德尔松的经典之作。你或许以为,这个故事想告诉读者—在教育和培养孩子方面,中国父母比西方父母更优秀。 [点击阅读]